- 年份
- 2024(8003)
- 2023(11692)
- 2022(10055)
- 2021(9042)
- 2020(7548)
- 2019(17390)
- 2018(17160)
- 2017(32751)
- 2016(17719)
- 2015(20183)
- 2014(20606)
- 2013(20703)
- 2012(19990)
- 2011(18594)
- 2010(19140)
- 2009(17903)
- 2008(17733)
- 2007(16208)
- 2006(14625)
- 2005(13677)
- 学科
- 济(99208)
- 经济(99129)
- 管理(45854)
- 业(43086)
- 方法(33325)
- 企(31465)
- 企业(31465)
- 数学(29147)
- 数学方法(28935)
- 地方(28893)
- 中国(26308)
- 农(25237)
- 学(20904)
- 业经(19674)
- 农业(17351)
- 环境(16986)
- 财(16950)
- 地方经济(16857)
- 贸(15643)
- 贸易(15631)
- 易(14978)
- 制(14884)
- 融(14518)
- 金融(14516)
- 银(14030)
- 银行(13997)
- 发(13828)
- 行(13587)
- 和(13564)
- 理论(11057)
- 机构
- 学院(270739)
- 大学(268395)
- 济(120879)
- 经济(118341)
- 研究(104176)
- 管理(96352)
- 理学(80807)
- 理学院(79714)
- 中国(78449)
- 管理学(78387)
- 管理学院(77873)
- 科学(64320)
- 京(58732)
- 所(55300)
- 财(52473)
- 农(50362)
- 研究所(50018)
- 中心(46283)
- 江(43197)
- 财经(40684)
- 业大(40432)
- 农业(39251)
- 北京(38167)
- 经济学(37845)
- 范(37763)
- 师范(37409)
- 院(36907)
- 经(36547)
- 州(34374)
- 经济学院(33814)
- 基金
- 项目(169806)
- 科学(131724)
- 研究(123946)
- 基金(119918)
- 家(105160)
- 国家(104268)
- 科学基金(86886)
- 社会(78365)
- 社会科(74206)
- 社会科学(74183)
- 省(68053)
- 基金项目(63378)
- 划(56816)
- 教育(55060)
- 自然(54098)
- 自然科(52597)
- 自然科学(52580)
- 自然科学基金(51588)
- 编号(50103)
- 资助(49134)
- 发(43780)
- 成果(41152)
- 重点(39501)
- 部(36722)
- 课题(36027)
- 发展(35243)
- 展(34690)
- 创(34484)
- 创新(32419)
- 国家社会(32185)
- 期刊
- 济(149053)
- 经济(149053)
- 研究(85604)
- 中国(58495)
- 农(46889)
- 学报(43083)
- 科学(39816)
- 财(39734)
- 管理(35098)
- 农业(31807)
- 大学(31745)
- 学学(30048)
- 融(27776)
- 金融(27776)
- 教育(27319)
- 经济研究(23944)
- 技术(23773)
- 业经(23693)
- 财经(20713)
- 问题(19475)
- 经(17957)
- 业(17180)
- 技术经济(15281)
- 贸(14956)
- 资源(14832)
- 世界(13938)
- 统计(13548)
- 商业(13364)
- 国际(13146)
- 经济问题(12634)
共检索到4305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唐国华 陈东林
随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其发展对于江西崛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在简要介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基本概况的基础上,采用了SWOT分析法,客观详细地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自身的发展优势和劣势,综合阐述了其所面临的机遇和威胁,并以此为据,提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优势和机会,规避风险,实现目标,帮助决策者作出最佳的策略,为中部崛起贡献力量。
关键词: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发展规划 SWOT分析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郑四华 龚志文
随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发展区内先进制造业彰显重要。本文采用战略管理中的SWOT分析法,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先进制造业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其所面临的机遇和威胁。在此基础上,以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为指导;提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生态效益型制造业;建立系列优惠政策和配套的发展机制;以信息化推动传统制造业升级;通过生态工业园集聚关联企业,打造特色产业集群等对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余达锦 胡振鹏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对长江流域开发建设和综合治理新模式的探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生态产业的建设和发展。通过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发展现状分析,研究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产业发展的理论和现实基础,探讨了生态产业运行的经济发展原则、生态友好原则和产业优化原则,建立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城镇2007年城镇辐射力模型,并根据区域经济开发"点—轴"理论,分析认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发展要实现从"点(南昌)-圈"式发展模式向"双核(南昌-九江)双轴(沿路和沿江)多动力"发展模式转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发展政策建议,即要做到区域内严...
关键词: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生态产业 发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何剑波 尹庆玲
生态农业旅游是以农业活动为基础,农业和旅游业高度结合的新型生态农业形式,也是未来旅游业发展的方向之一。通过展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近年来生态农业旅游开发的成果,利用SWOT分析法,探讨其生态农业旅游开发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并提出了相应的方法与对策,以实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旅游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吕添贵 吴次芳 游和远
研究目的:评价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县市区水土资源承载力与经济发展耦合差异水平,并探讨其耦合优化路径。研究方法:采用信息熵权法确定耦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量化评估。研究结果:(1)生态经济区耦合协调度差异明显,市区耦合协调度整体水平较高,县域则相对较低;(2)水土资源承载力与经济发展缺乏同步性,市区多为环境滞后性阶段,县域则处于经济滞后阶段;(3)耦合度空间分布以湖滨地区为核心以圈层形式呈现向外逐渐递减趋势;(4)经济滞后区域应选择城镇建设与产业布局策略,环境滞后区应选择适应性管理与生态屏障区构建策略。研究结论:基于资源与经济同步优化策略将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均衡发展提供一种新的研究视角。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汤鹏志 吴泽九 秦英
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新技术产业基本形成以新材料与光机电一体化、电子与信息、生物与医药为主的产业集群,但收入超亿元的企业只有80家,规模企业相对较少;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但低碳与生态特色的企业偏少,技术主要还是依赖进口。为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新企业进一步发展,本文最后提出了大力提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科技创新水平、着力培育一批具有低碳生态特色的高新技术龙头企业、加强政府的宏观引导、提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新技术产业各项发展政策的支持力度等对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冬英 王燕 华梅芳
江西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对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文章在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的背景及优势条件的基础上,从吃、住、行、游、购、娱六大产业要素方面探讨了其生态旅游产业结构,构建了产业空间布局,并提出了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坚持政府主导和全民参与、实施精品战略、促进区域生态旅游联动发展及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发展战略。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志萌 李志茹
随着人口增加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面对越来越大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压力,如何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找到新的平衡点,把开发和保护两大任务结合起来,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2009年12月12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先试先行,转变发展方式,探索生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路径,发展环保产业无疑是重要的选择。环保产业是环境保护的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是极具潜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实践证明,环保产业的发展水平越高,经济生态化的水平也就越高。本文重点分析了发展环保产业的重大意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保产业发展的布局和重点,并提出发展环保产业的对策措施。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何筠 方萌 黄鑫
人口结构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就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000-2008年人口结构现状进行分析,并运用时间数列和计量分析方法,搜集人口结构和人均GDP的数据,建立模型,分析区内人口结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合现实情况和模型分析的结果,对相关情况提出四个方面的建议,即发展经济,增加就业机会;采取积极的城市化战略;加大教育投入,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产业结构,促进区内经济的健康、快速、有序的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镠 祖强
本文运用投入产出法计算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碳足迹,得出以下结论:碳排放强度最大的四个产业部门依次是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工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以及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008年的碳足迹为5995 92万t,人均碳足迹为3.518t/人;碳足迹影响力和碳足迹感应力排名前三的产业部门有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这三个产业部门的行业垄断程度都较高,充分表明了高垄断行业的碳足迹引申出了其它行业的碳足迹;基于碳足迹指标选择基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应以鄱阳湖为核心,以南昌作为经济增长极,以现代建筑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罗洁 周明
近五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光伏产业迅速发展,规模最大的分别是新余、上饶、九江、南昌、景德镇,以新余市最为显著,其光伏产业一直领先。鄱阳湖区实现了光伏产业链从无到有、中游崛起、产业链上、中、下游较为完整的发展态势,初步建立了较完整的产业链:从硅料、硅片到太阳能电池组件及配套产品。然而,随着鄱阳湖区光伏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产品大部分出口国外的单一市场格局、不协调的产业链结构、设备及原材料进口成本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晓明
当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正在高位推进,以低碳、绿色和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特征的休闲旅游符合其产业遴选的方向和要求,因此,大力发展休闲旅游对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休闲旅游发展为主要研究内容,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发展思路及对策:推进旅游"二次创业";提升旅游的文化附加值,培育旅游旗舰集团;构建无障碍旅游区;落实旅游"二次创业"的激励机制。
关键词: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休闲旅游 思路与对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涂晓玲
低碳产业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基础。本文在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产业体系发展现状、国内外发展低碳产业的经验和启示的基础上,论述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低碳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得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产业体系构建的最优路径,以期为制定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产业发展政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
鄱阳湖 生态经济区 低碳产业 发展路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吴寒冰 胡煜晖 王恕立
区域经济的核心是主导产业,区域主导产业的发展则需要有相应的政策支持。本文针对目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以现代农业、新型工业和生态农业为主的主导产业现状,重点从产业政策、技术政策、财税政策和金融政策方面阐述了主导产业成长的政策体系,分别提出了实行活力型、动力型、竞争力型、潜力型和压力型县域经济发展的产业政策,建设区域创新体系、推进技术标准化建设和实施企业技术创新工程的技术政策,实施基础类产业、技术与创新类产业和生态农业与低碳产业等的财税政策,以及做大做强南昌区域金融中心、加大金融机构和人才引进力度,积极培养和发展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金融政策,力图为区域主导产业的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关键词: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主导产业 政策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林侠 周叶 管超
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物流发展的三种内生路径和两种外生路径,低碳物流发展的内生和外生路径是共存且密切联系的,在低碳物流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时需要外生动力来予以推动,为此应用演化博弈论来分析外力(政府)推动下物流企业低碳物流发展的演化过程,并提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物流发展的不同路径及其对策。研究结论对于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物流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