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69)
- 2023(15125)
- 2022(12521)
- 2021(11352)
- 2020(9218)
- 2019(20733)
- 2018(20354)
- 2017(38608)
- 2016(20492)
- 2015(22847)
- 2014(22969)
- 2013(23049)
- 2012(21606)
- 2011(19779)
- 2010(20462)
- 2009(19402)
- 2008(19196)
- 2007(17672)
- 2006(16387)
- 2005(15173)
- 学科
- 济(114584)
- 经济(114466)
- 业(88465)
- 企(70216)
- 企业(70216)
- 管理(68521)
- 农(47801)
- 方法(36443)
- 业经(33960)
- 农业(32305)
- 地方(29916)
- 中国(29345)
- 数学(27721)
- 数学方法(27493)
- 财(26117)
- 制(20189)
- 学(19157)
- 技术(18947)
- 环境(18346)
- 和(18061)
- 务(18015)
- 财务(17979)
- 财务管理(17956)
- 策(17425)
- 企业财务(16985)
- 划(16822)
- 发(16765)
- 贸(16607)
- 贸易(16590)
- 地方经济(16438)
- 机构
- 学院(313140)
- 大学(303018)
- 济(142842)
- 经济(140185)
- 管理(122105)
- 研究(111353)
- 理学(103449)
- 理学院(102336)
- 管理学(101026)
- 管理学院(100446)
- 中国(87863)
- 科学(65357)
- 京(64560)
- 农(63312)
- 财(62059)
- 所(56753)
- 研究所(50845)
- 江(50549)
- 中心(50544)
- 财经(48132)
- 农业(47879)
- 业大(47513)
- 经(43368)
- 经济学(42592)
- 北京(41060)
- 州(39613)
- 范(39554)
- 院(39479)
- 师范(39233)
- 经济学院(38004)
- 基金
- 项目(197733)
- 科学(156953)
- 研究(148464)
- 基金(142074)
- 家(122648)
- 国家(121431)
- 科学基金(104906)
- 社会(97840)
- 社会科(92442)
- 社会科学(92413)
- 省(80814)
- 基金项目(75468)
- 划(64836)
- 教育(64399)
- 自然(64269)
- 自然科(62598)
- 自然科学(62581)
- 自然科学基金(61466)
- 编号(60195)
- 资助(56375)
- 发(49652)
- 成果(46989)
- 重点(44575)
- 创(43534)
- 部(42956)
- 课题(41741)
- 业(41303)
- 发展(40733)
- 国家社会(40562)
- 展(40113)
- 期刊
- 济(182267)
- 经济(182267)
- 研究(95514)
- 中国(67855)
- 农(64410)
- 管理(48896)
- 财(48784)
- 科学(43986)
- 农业(43496)
- 学报(42892)
- 业经(34085)
- 大学(33918)
- 融(32973)
- 金融(32973)
- 学学(32638)
- 技术(29957)
- 教育(27250)
- 经济研究(26826)
- 财经(24247)
- 问题(23655)
- 业(23036)
- 经(21152)
- 技术经济(19554)
- 世界(18135)
- 资源(16721)
- 经济问题(16035)
- 现代(16027)
- 贸(15911)
- 商业(15757)
- 农村(15489)
共检索到4981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林永钦 熊雪 傅春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关键,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目标是实现农业生产经济效率和生态环境效率的双赢。应用DEA方法以评价循环农业发展的经济效率,采用农业生产的生态足迹以反映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生态效率。在此基础上,为同时体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经济效率和生态效率,构造了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的综合指数,并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地区存在农药化肥投入冗余、粮食单产不足以及农业生产的耕地足迹和牧草地足迹所占比重偏大等问题,为此必须在推广猪-沼-粮的同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着力发展猪(牛)-沼-果(渔)等循环农业模式,进而提高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志刚 王凯荣 谢小立 关欣
随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立,其农业发展与格局建设也必将适应生态型转变。利用区位商法,对研究区域各区县农业内部的产业结构进行了分析,确定了生态经济区内各区县的优势产业,并对农业投入产出效率进行了分析。根据生态经济区农业的发展态势,对农业格局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四大产业区的农业发展战略。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赵海婷 朱再昱
2009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标志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第一个上升为国家级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是江西发展史上的重大里程碑,对实现江西崛起新跨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目标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技创新能否有所作为。因此,本研究通过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客观、全面地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科技创新能力做出评价和分析,为进一步提高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科技创新能力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何筠 方萌 黄鑫
人口结构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就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000-2008年人口结构现状进行分析,并运用时间数列和计量分析方法,搜集人口结构和人均GDP的数据,建立模型,分析区内人口结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合现实情况和模型分析的结果,对相关情况提出四个方面的建议,即发展经济,增加就业机会;采取积极的城市化战略;加大教育投入,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产业结构,促进区内经济的健康、快速、有序的发展。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吕添贵 吴次芳 游和远
研究目的:评价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县市区水土资源承载力与经济发展耦合差异水平,并探讨其耦合优化路径。研究方法:采用信息熵权法确定耦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量化评估。研究结果:(1)生态经济区耦合协调度差异明显,市区耦合协调度整体水平较高,县域则相对较低;(2)水土资源承载力与经济发展缺乏同步性,市区多为环境滞后性阶段,县域则处于经济滞后阶段;(3)耦合度空间分布以湖滨地区为核心以圈层形式呈现向外逐渐递减趋势;(4)经济滞后区域应选择城镇建设与产业布局策略,环境滞后区应选择适应性管理与生态屏障区构建策略。研究结论:基于资源与经济同步优化策略将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均衡发展提供一种新的研究视角。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余达锦 胡振鹏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对长江流域开发建设和综合治理新模式的探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生态产业的建设和发展。通过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发展现状分析,研究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产业发展的理论和现实基础,探讨了生态产业运行的经济发展原则、生态友好原则和产业优化原则,建立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城镇2007年城镇辐射力模型,并根据区域经济开发"点—轴"理论,分析认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发展要实现从"点(南昌)-圈"式发展模式向"双核(南昌-九江)双轴(沿路和沿江)多动力"发展模式转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发展政策建议,即要做到区域内严...
关键词: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生态产业 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开亚
基于循环经济的3R原则,建立了巢湖流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对1990-2004年全流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进行了描述性和综合性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巢湖流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程度在逐步提高,并且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经济与社会发展指标成为主要障碍因素,但资源循环利用和资源减量投入的限制作用越来越大。结合评价结果,提出了促进巢湖流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循环经济 综合评价 障碍度 巢湖流域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彭真 刘鹏生 王立国
饭店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这既是低碳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也是饭店业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需要。创建低碳饭店不仅可以改善生态环境、节能减排,同时也可以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为饭店业开辟了一条全新的发展方向。本文通过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饭店业低碳经济发展的作用、优势和问题,提出了该地区饭店业发展低碳经济的具体途径。
关键词:
饭店业 低碳经济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唐国华 陈东林
随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其发展对于江西崛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在简要介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基本概况的基础上,采用了SWOT分析法,客观详细地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自身的发展优势和劣势,综合阐述了其所面临的机遇和威胁,并以此为据,提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优势和机会,规避风险,实现目标,帮助决策者作出最佳的策略,为中部崛起贡献力量。
关键词: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发展规划 SWOT分析
[期刊] 生态经济(学术版)
[作者]
王霞 翁贞林
基于层次分析法(AHP法)构建评价模型,利用2010年统计年鉴数据对江西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县市现代农业总体发展水平呈现较低趋势。大部分县市发展比较均衡,综合水平最高的为南昌,其次为鄱阳;少数几个县市如永修、都昌、东乡、新干和樟树综合发展水平较差。并根据这一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小玉
近年来,"生态有价"理念已逐步为世人接受。生态资本运营已成为生态环境良好而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绿色农业生态资本运营是把绿色农业生态资源和绿色农业生态环境作为一种资本来进行运营,目的是为了保护和改善绿色农业生态环境、最大限度获得绿色农业生态资本长期收益,实现整个经济社会的生态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有着丰富的绿色农业生态资本,通过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绿色农业生态资本进行有效运营,能够促进该区域绿色农业的发展,实现区域绿色农业生态资本价值保值增值,缓解保护生态环境与促进经济发展的矛盾,提高农民收入。目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绿色农业生态资本运营存在绿色农业生态资本运营理念缺乏,生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冬英 王燕 华梅芳
江西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对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文章在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的背景及优势条件的基础上,从吃、住、行、游、购、娱六大产业要素方面探讨了其生态旅游产业结构,构建了产业空间布局,并提出了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坚持政府主导和全民参与、实施精品战略、促进区域生态旅游联动发展及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发展战略。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志萌 李志茹
随着人口增加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面对越来越大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压力,如何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找到新的平衡点,把开发和保护两大任务结合起来,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2009年12月12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先试先行,转变发展方式,探索生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路径,发展环保产业无疑是重要的选择。环保产业是环境保护的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是极具潜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实践证明,环保产业的发展水平越高,经济生态化的水平也就越高。本文重点分析了发展环保产业的重大意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保产业发展的布局和重点,并提出发展环保产业的对策措施。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何剑波 尹庆玲
生态农业旅游是以农业活动为基础,农业和旅游业高度结合的新型生态农业形式,也是未来旅游业发展的方向之一。通过展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近年来生态农业旅游开发的成果,利用SWOT分析法,探讨其生态农业旅游开发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并提出了相应的方法与对策,以实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旅游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