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47)
- 2023(13120)
- 2022(11008)
- 2021(9975)
- 2020(7921)
- 2019(17793)
- 2018(17513)
- 2017(32383)
- 2016(17255)
- 2015(19399)
- 2014(19756)
- 2013(19260)
- 2012(18309)
- 2011(16777)
- 2010(17266)
- 2009(15968)
- 2008(15654)
- 2007(14271)
- 2006(13285)
- 2005(12044)
- 学科
- 济(90349)
- 经济(90278)
- 管理(48733)
- 业(40695)
- 企(31201)
- 企业(31201)
- 地方(28881)
- 中国(26542)
- 方法(24140)
- 农(23278)
- 业经(20870)
- 环境(19770)
- 数学(18684)
- 数学方法(18528)
- 学(18321)
- 地方经济(16430)
- 农业(16241)
- 财(15849)
- 发(14603)
- 制(14137)
- 理论(13796)
- 融(13774)
- 金融(13773)
- 银(13385)
- 银行(13368)
- 和(13082)
- 行(13043)
- 贸(12392)
- 贸易(12378)
- 划(12210)
- 机构
- 学院(252684)
- 大学(246096)
- 济(107010)
- 经济(104602)
- 研究(92956)
- 管理(88831)
- 理学(73441)
- 理学院(72475)
- 中国(71525)
- 管理学(71280)
- 管理学院(70811)
- 科学(55525)
- 京(53859)
- 财(49381)
- 所(46912)
- 中心(42308)
- 江(42154)
- 研究所(41739)
- 范(38350)
- 农(38235)
- 师范(38009)
- 财经(37420)
- 北京(34992)
- 州(34048)
- 院(34041)
- 经(33638)
- 经济学(33246)
- 业大(32319)
- 省(30402)
- 师范大学(30241)
- 基金
- 项目(155759)
- 科学(121806)
- 研究(121008)
- 基金(108020)
- 家(93133)
- 国家(92239)
- 科学基金(78399)
- 社会(76847)
- 社会科(72651)
- 社会科学(72635)
- 省(64337)
- 基金项目(57180)
- 教育(54484)
- 划(51867)
- 编号(50123)
- 自然(46277)
- 自然科(44941)
- 自然科学(44933)
- 自然科学基金(44097)
- 资助(43170)
- 成果(41022)
- 发(41002)
- 课题(37019)
- 重点(36153)
- 发展(33671)
- 展(33073)
- 部(32744)
- 创(32231)
- 国家社会(31558)
- 年(30294)
- 期刊
- 济(141457)
- 经济(141457)
- 研究(82364)
- 中国(60957)
- 财(38050)
- 农(36513)
- 教育(35151)
- 管理(35005)
- 学报(34110)
- 科学(33289)
- 大学(26536)
- 融(26152)
- 金融(26152)
- 农业(25059)
- 学学(24466)
- 技术(24146)
- 业经(23704)
- 经济研究(22039)
- 财经(18810)
- 问题(17640)
- 经(16501)
- 图书(14551)
- 资源(13934)
- 技术经济(12863)
- 贸(12800)
- 业(12724)
- 商业(12406)
- 坛(12301)
- 论坛(12301)
- 世界(12097)
共检索到4157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黄细嘉 周青
以生态旅游建设为视角,构建鄱阳湖区域经济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协同理论中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对鄱阳湖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区域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的耦合程度均较高,但其协调程度较低,主要集中在失调衰退型、过渡类型和基本协调型;各年份所隶属的耦合协调类型也不尽相同。从环境与经济关系看,2001-2011年这11年间鄱阳湖区域前期集中于经济滞后型,中后期集中于环境滞后型。基于生态旅游建设视角提出的环境调控对策建议为:优化经济产业结构,发展以生态旅游为主体的复合型生态经济经济;构建生态旅游产业生态预警机制,促进生态保护常态化;激励社区参与,完善多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冬英 王燕 华梅芳
江西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对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文章在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的背景及优势条件的基础上,从吃、住、行、游、购、娱六大产业要素方面探讨了其生态旅游产业结构,构建了产业空间布局,并提出了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坚持政府主导和全民参与、实施精品战略、促进区域生态旅游联动发展及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发展战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孙冬英 沈中印 杨云仙
区域旅游一体化已成为国内外旅游业发展的潮流,旅游联动发展已成为未来旅游业发展的战略选择。文章从庐山和鄱阳湖区位上的毗邻、生态旅游资源的互补和互长、旅游市场需求的趋势、便利的交通四方面分析了两者进行生态旅游联动发展的优势条件,提出了实施政府主导、整合旅游市场、整合旅游形象、整合旅游产品的对策,旨在实现区域生态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区域旅游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关键词:
庐山-鄱阳湖 生态旅游 旅游联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孙冬英 樊春梅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水旱灾害频繁发生,大量研究表明,实施控湖工程是减免长江中下游鄱阳湖地区水旱灾的治本之策。经过实地调查研究后,笔者认为,控湖后环鄱阳湖生态旅游格局应是一个以庐山为龙头,以星子县为中心,以沿湖各县(区)为多个次级核心区而组成的链状旅游格局,永修县应重点打造科普生态旅游品牌,湖口县打造山水文化生态旅游品牌,星子县打造生态休闲旅游品牌,并要坚持大旅游理念、编制生态旅游规划、调整生态旅游产业结构、完善生态旅游产品体系和创新生态旅游产品开发模式的基本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冬英 王燕华
生态旅游业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它的发展对于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具有深远的影响。文章在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优势的基础上,从享乐层次、观光层次、体验层次和认知层次上设计了生态旅游产品体系,并通过生态旅游精品线路的设计研究了生态旅游产品网络体系。此外,还从开发原则、资金来源、社区参与、生态教育、环境保护、经营管理、基础设施、反馈途径等方面对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策略进行了探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孙冬英 钟淑芳
生态旅游商品是生态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促进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分析鄱阳湖生态旅游商品开发现状及开发优势条件,认为鄱阳湖生态旅游商品开发类型应包含纪念品系列、区域文化生态旅游商品系列、土特产品系列和深度开发生态旅游商品系列,提出了明确发展目标、实施品牌战略、加大生态旅游商品设计开发力度、营造良好旅游购物环境、搞好生态旅游商品的宣传促销工作以及加快管理体制改革步伐的开发对策。
关键词:
生态旅游商品 商品开发 鄱阳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胡振鹏 黄晓杏 傅春 余达锦
根据旅游、城镇化、生态环境3个子系统交互耦合的作用机理,构建鄱阳湖地区旅游产业-城镇化-生态环境复合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引入协调发展度模型,定量测算了1999~2013年鄱阳湖地区的协调发展度,根据测算结果对鄱阳湖地区的协调发展状况进行整体评价及6个城市(南昌、景德镇、九江、鹰潭、抚州、上饶)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整体上鄱阳湖地区协调发展度呈上升趋势,但旅游和城镇化相对滞后导致其平均水平仍处于初级协调阶段,协调水平有待提升,6市之间的协调发展水平差异明显,且特征各异,城镇化和旅游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是制约鄱阳湖地区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未来鄱阳湖地区应在坚持修复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加快...
关键词:
旅游 城镇化 生态环境 鄱阳湖地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赵鑫
本文以耦合关系为切入点,探讨了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关系。并以此为基础,为实现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以期对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给予一种新的诠释,为后期旅游经济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关键词:
旅游经济 生态环境 耦合关系 协调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叶莉 夏惟怡 钟璇
文章构建了旅游经济—生态环境系统指标体系,运用数学模型测度了2000—2017年广西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并运用GM (1,1)模型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第一,2000—2017年,广西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建设水平均逐年提高,耦合度保持在颉颃阶段,并具有即将突破该阶段进入磨合阶段的态势;第二,耦合协调等级由濒临失调类经由勉强协调类逐渐演化至初级协调类,并从2012年起在旅游经济领先于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由勉强协调类旅游经济滞后转变为勉强协调类生态环境滞后;第三,预测结果表明,从2018年起,后续9年内广西旅游经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将持续提高,且具有从初级协调到中级协调突破的可能性。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小玉
生态旅游资本运营是把生态旅游资源和生态旅游环境作为一种资本来进行运营,以实现生态旅游环境长期有效改善、生态旅游资本长期收益整体最大化和整个经济社会的生态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有着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通过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旅游资本进行有效运营能促进该区域生态旅游发展,实现区域生态旅游资本保值增值,破解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当前,鄱阳湖生态旅游资本运营存在着旅游资源规划滞后、品牌意识不浓、负外部性现象严重、售后服务体系不全、投资渠道不够通畅等问题,应从科学规划、突出特色、建设生态旅游产业园、构建生态旅游产业带、搭建生态旅游公共平台、推动区域旅游一体化、创新酒店运营模式、打造"智慧生态旅游"、...
关键词: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生态旅游资本 运营模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晓明
当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正在高位推进,以低碳、绿色和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特征的休闲旅游符合其产业遴选的方向和要求,因此,大力发展休闲旅游对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休闲旅游发展为主要研究内容,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发展思路及对策:推进旅游"二次创业";提升旅游的文化附加值,培育旅游旗舰集团;构建无障碍旅游区;落实旅游"二次创业"的激励机制。
关键词: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休闲旅游 思路与对策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温锐 杨丽琼 曹国新
随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战略的实施与江西经济发展新鄱阳湖时代的来临,江西旅游业的发展也在继"庐山牌"、"红色牌"之后,迎来了"鄱湖牌"新时代。它激活了江西旅游品牌资源的新发现,展示了江西旅游品牌资源的新聚集和核心亮点旅游资源的新定位。就江西旅游业的主题形象口号而论,"鄱湖山水,人杰地灵"八字,比之目前使用的"红色摇篮、绿色家园",更能体现其对江西旅游品牌核心文化的准确凝炼和对江西旅游资源与旅游产品文化品位之广泛的概括力,更能呈显它对江西旅游主题形象极强的本土性、独占性与市场穿透力,应是江西旅游主题形象口号的新突围。适应新时代与旅游资源、主题形象的新视野,江西旅游业的开发则应在区位向心、品牌...
关键词:
鄱阳湖 生态经济区 江西 主题形象 旅游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冯弋江 陈苏 武丹 王微 杨丽梅
生态文明建设与高职院校内涵发展在本质上都统一于科学发展观理念之中,二者基本要义均是追求发展、核心均是强调以人为本、基本要求都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均是统筹兼顾。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职院校内涵发展具有高度的同构性。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最大特色就是生态,最终的目标就是实现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文章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视角,在分析生态文明建设与江西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同构性的基础上,从人才培养、专业设置、课程模块、实践基地建设等四个方面,探讨了江西高职院校内涵建设。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内涵建设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艳丽
海南旅游业和热带农业的发展都具有天然的优势,但随着自由贸易区的建成,以及东南亚地区农产品贸易的竞争,其优势正在逐渐减弱。本文主要从生态经济的视角下对海南在进行农业和旅游业耦合的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些突出问题进行针对性分析,在提升海南经济实力,拓宽农业生产-销售产业链,推进海南农业旅游政策的实施等方面进行合理的整合分析,进而提出更为有效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海南经济发展 热带农业 旅游业 耦合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彬
在我国,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在推动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有必要促使农业和旅游产业充分融合,实现耦合发展。本文基于生态经济视角,针对农业与旅游产业耦合现状展开研究,总结与分析相关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促使农业与旅游产业充分融合的有效策略,从而促使农村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