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91)
- 2023(13697)
- 2022(12016)
- 2021(11309)
- 2020(9601)
- 2019(22159)
- 2018(21975)
- 2017(42332)
- 2016(23188)
- 2015(26066)
- 2014(25936)
- 2013(25386)
- 2012(23081)
- 2011(20722)
- 2010(20609)
- 2009(18602)
- 2008(18007)
- 2007(15536)
- 2006(13311)
- 2005(11281)
- 学科
- 济(89833)
- 经济(89739)
- 管理(63578)
- 业(60867)
- 企(50213)
- 企业(50213)
- 方法(45735)
- 数学(40496)
- 数学方法(39807)
- 农(24107)
- 学(21553)
- 中国(21400)
- 财(20518)
- 业经(19444)
- 地方(18929)
- 贸(17398)
- 贸易(17390)
- 易(16888)
- 农业(16288)
- 理论(15600)
- 技术(14369)
- 环境(14351)
- 和(14097)
- 制(13799)
- 务(13217)
- 财务(13142)
- 财务管理(13123)
- 划(12471)
- 企业财务(12366)
- 银(11694)
- 机构
- 大学(325847)
- 学院(325157)
- 管理(130264)
- 济(121888)
- 经济(119208)
- 理学(114388)
- 理学院(113085)
- 管理学(110572)
- 管理学院(110039)
- 研究(107608)
- 中国(77110)
- 科学(73242)
- 京(69181)
- 农(61740)
- 业大(56968)
- 所(55080)
- 财(51831)
- 研究所(51221)
- 农业(49177)
- 中心(48442)
- 江(45519)
- 北京(43083)
- 财经(42819)
- 范(41768)
- 师范(41187)
- 院(39496)
- 经(39012)
- 州(37336)
- 技术(36176)
- 经济学(35394)
- 基金
- 项目(235854)
- 科学(182766)
- 基金(169823)
- 研究(162748)
- 家(151734)
- 国家(150543)
- 科学基金(127902)
- 社会(99870)
- 社会科(94618)
- 社会科学(94589)
- 省(93578)
- 基金项目(91035)
- 自然(88251)
- 自然科(86189)
- 自然科学(86160)
- 自然科学基金(84556)
- 划(79260)
- 教育(75125)
- 资助(71084)
- 编号(65559)
- 重点(53259)
- 成果(50559)
- 部(50159)
- 发(49314)
- 创(48941)
- 计划(46129)
- 科研(46073)
- 创新(45673)
- 课题(45119)
- 大学(42890)
- 期刊
- 济(125710)
- 经济(125710)
- 研究(86265)
- 学报(61066)
- 中国(56408)
- 农(54507)
- 科学(53264)
- 管理(45157)
- 大学(44757)
- 学学(42607)
- 农业(37979)
- 财(37277)
- 教育(33290)
- 技术(28054)
- 融(21872)
- 金融(21872)
- 业经(21782)
- 经济研究(20332)
- 业(19966)
- 财经(19456)
- 科技(17964)
- 业大(17244)
- 版(16680)
- 经(16467)
- 图书(16312)
- 问题(16157)
- 资源(15853)
- 技术经济(15565)
- 统计(15314)
- 理论(14833)
共检索到4498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胡春华 施伟 胡龙飞 周文斌
运用EFDC模型构建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与主湖区的二维模型,使用Delft3D软件划分研究区域网格,并以2010年实测TIN、TP数据为初始条件,模拟水利枢纽运行前后湖区氮磷营养盐的变化特征,验证结果显示TIN和TP的计算值和实测值吻合较好,证明了模型计算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结果表明:水利枢纽运行后,枯水期湖区TIN、TP浓度分别增长20.42%和20.55%,达到2.86和0.44mg/L,饶河是湖区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平水期湖区TIN、TP浓度分别增长13.39%和12.90%,达到2.08和0.18mg/L,赣江主支与修河的汇流是湖区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枢纽对氮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磷素的控制...
关键词:
EFDC模型 水利工程 鄱阳湖 营养盐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葛刚 纪伟涛 刘成林 熊舒 吴志强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中的重要内容,针对公众围绕枢纽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质疑,通过对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特征的分析,提出了鄱阳湖的生态保护目标与主要保护对象,论述了鄱阳湖近年来出现的水量不足、水质恶化、湿地退化、渔业资源萎缩等主要生态问题,介绍了目前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的构想,分析了枢纽工程可能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开展枢纽工程的科学论证与科学规划,进行生态系统设计,实行阶梯式水位、适应性生态调度和动态化科学管理的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沈中印 孙冬英 杨云仙
鄱阳湖生态水利枢纽工程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的建设将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如水质水量、渔业等产生影响,生态补偿将是工程建设的重中之重的问题,如何建立适合于本地的生态补偿机制是文章探讨的主要问题。文章从鄱阳湖生态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的背景出发,提出了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生态补偿机制的概念,根据工程的建设情况,分析了鄱阳湖湖口区段生态补偿建立的原则、补偿主体、补偿客体、补偿标准、补偿方式与途径。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海辉
水位作为鄱阳湖重要的水文因子,对鄱阳湖水动力过程和水质变化具有重要影响。根据2014~2015年鄱阳湖主湖区和碟形湖水位、水质监测数据,分析了主湖区和碟形湖水位及主要水质指标的年内变化特征,阐述了主湖区和碟形湖水质对水位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1)丰水期碟形湖与主湖区联通,碟形湖水位与主湖区水位呈直线型相关,枯水期碟形湖水位高于主湖区,主湖区年内月平均水位变异系数为0.13,而碟形湖年内月平均水位变异系数为0.08;(2)丰水期,主湖区和碟形湖的氮磷比分别为19.29和46.27,枯水期主湖区和碟形湖水体的氮磷比分别为17.88和40.39;(3)鄱阳湖主湖区水质主要指标与水位的相关性显著强于碟形湖,主湖区总氮、氨氮、总磷和溶解氧均与水位呈负相关性,而碟形湖中只有p H与水位有相关性;(4)枯水季节,碟形湖水体具有较高的总氮,而鄱阳湖主湖区则具有较高的总磷和氨氮。总之,枯水期进行合理的水位调控能够有效降低富营养化风险。
关键词:
水位 水质 碟形湖 鄱阳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方丽
近年来,各地由水源受污染引起的社会问题相当突出,饮用水水源保护已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珊溪水库是温州市最重要的供水水源,对温州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但随着温州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类污染加剧,库区水质也呈下降趋势。因此,进一步完善库区环境整治工作机制,确保珊溪水库水质刻不容缓。在对珊溪水利枢纽库区环境治理情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库区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了库区环境治理的对策措施,谨供其他水利枢纽库区环境治理时借鉴之用。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宋德敬 姜辉 关长涛 陈庆生
对吉林省珲春市老龙口水利枢纽工程中配套的过鱼设施——鱼道进行了研究、论证与设计。同时对老龙口水利枢纽工程及珲春河的主要洄游鱼类作了介绍;总结分析了国内外鱼道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对比分析了几种常用鱼道的优缺点,对垂直竖缝式鱼道进行了设计计算,确定了有关参数,并就鱼道各部分的设计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
鱼道 大麻哈鱼 老龙口水利枢纽 垂直竖缝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吴琼 贺志明 聂秋生 桂保玉
本文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MM5以及Calmet模型,结合地面和高空观测资料对鄱阳湖区复杂地形条件下风能资源进行动力降尺度研究,并结合鄱阳湖区4个代表风场一年实测资料对模拟结果进行全面分析,得出:动力降尺度方法能够较好地模拟出鄱阳湖区风能资源的空间分布,鄱阳湖区风功率密度高值区主要在鄱阳湖区狭长湖道南侧的水域和湖岸两侧,鄱阳湖北部狭管湖道为高值中心区。风能资源的数值模拟结果月变化特征与观测期间大风出现的时间十分吻合。各风场风向、风能方向以及风速频率分布模拟与实测结果比较一致,但在量级上有一定的偏差。各风场日平均风速模拟值与实测值年相关系数为0.647~0.780,鄱阳湖区70m高度年平均风速模拟值...
关键词:
动力降尺度 复杂地形 风能资源 效果评估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云良 张奇 李淼 姚静
考虑到鄱阳湖水位受流域五河与长江来水等多因素的共同作用而表现出高度非线性响应,采用典型的三层BPNN神经网络模型来模拟鄱阳湖水位与其主控因子之间的响应关系。分别将湖口、星子、都昌、棠荫和康山水位作为目标变量进行BPNN模型构建和适用性评估。结果显示:综合考虑流域五河及长江来水(汉口或九江)的BPNN水位模型,空间站点水位模拟精度(R2和Ens)可达0.90以上,各站点的均方根误差(RMSE)变化范围约0.50~1.0m,若忽略长江来水的影响作用,仅将流域五河来水作为湖泊水位的主控影响因子,模型训练期与测试期的纳希效率系数(Ens)和确定性系数(R2)显著降低,且低于0.50,均方根误差(RMS...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胡碧松 张涵玥
以鄱阳湖区为研究区,采用Logistic回归测度不同影响因子与各地类之间的驱动作用,结合Markov预测构建适用于湖区土地利用变化模拟的元胞自动机模型,对模型精度进行检验并对湖区未来土地利用发展趋势进行模拟预测。结果表明:(1)2000~2010年湖区各地类变化幅度呈显著提升趋势,草地是最活跃地类,耕地面积大幅下降,城镇化扩张稳定;(2)不同影响因子对各地类的驱动作用方向与解释能力各不相同,整体解释效果良好,各个ROC检验值均超过了0.81;(3)CA-Markov模型整体Kappa系数>0.85,点对点精度>75%,模拟结果具有较高精度,其中模型对于林地、耕地及水域变化的模拟效果最优;(4)2010~2025年湖区各地类变化幅度有所扩大,但其变化活跃程度趋向稳定;(5)2010~2025年耕地、林地面积减少主要是城市建设用地的侵占所致,其它类型转变为居民用地的单向变化趋势显著,湖区城镇化进程大幅加速,主要集中在昌九一体化城市群区域;(6)2010~2025年草地、未利用土地面积增加主要集中在湖区各区县城镇边缘地带,城镇化进程中绿地保护措施效果明显,但仍容易造成耕地、林地抛荒等状况。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耀彬 戴璐 董玥莹
依据水环境约束力的大小,将环鄱阳湖区划分为核心、边缘和外围3个影响区。以该地区2005~2010年间土地利用情况为基准,通过构建CA-Markov-Logistic模型模拟2015年该地区土地利用格局情景,并采用景观格局指数进一步分析3个影响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趋势。研究表明:(1)从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来看,覆盖环鄱阳湖区约82%土地面积的耕地和林地将有较大幅度的减少,而城建用地所占比重将大幅上升,对环鄱阳湖区的开发在逐渐加快;(2)从土地利用影响力来看,地类分布概率与人口城市化率、生活城市化率以及经济城市化率的空间分布有着一定的相关关系;(3)从模拟结果来看,环鄱阳湖区核心区耕地范围将缩小而...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姜鲁光 封志明 于秀波 甄霖 黄河清
1998年以来退田还湖工程的实施,对鄱阳湖区洪水调蓄功能具有明显影响。本文利用高精度数字地形模型和防洪圩堤数据,基于GIS空间分析和水文模拟,对鄱阳湖区现状(2005年)和未来不同洪水情景下的洪水调蓄能力进行了模拟分析,分别计算了相应的蓄洪面积和容积。研究表明,2005年鄱阳湖洪水位曾一度超过双退圩堤进洪水位(18.50m),双退圩堤进洪后,湖泊面积实际扩大2385hm2,相应增加6907×104m3湖泊容积。为了研究退田还湖后鄱阳湖区未来洪水调蓄功能的可能变化,本文设置了20.50m、21.68m、22.59m三种洪水水位情景,分别对应万亩(666.67hm2)以下单退圩堤蓄洪、万亩以上单退...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姜加虎 黄群
本文在三峡工程对长江湖口站水位影响预测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湖口站与鄱阳湖各湖区水位代表站的相关关系,研究三峡工程对鄱阳湖水位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峡工程对鄱阳湖水位的影响程度有自下游向上游方向逐渐减小的特点;枯水期影响程度大于丰水期。三峡水库丰水期作减泄流量调度,即当减少下泄流量1000~6000m3/s时,鄱阳湖水位将下降0.06~0.82m;枯水期作增泄流量调度,即当增加下泄流量1000~6000m3/s时,鄱阳湖水位将上升0.04~0.97m。尤其是枯水期的12月至翌年1月,三峡水库若减少下泄流量2000m3/s、4000m3/s、6000m3/s,鄱阳湖将分别有100km2、246km2和...
关键词:
鄱阳湖,三峡工程,水位,预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全平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位于长江三峡西陵峡口的南津关下游二点三公里处,是长江干流上建设的第一座大坝,因坝址穿过江中小岛葛洲坝而得名。为纪念毛泽东同志一九五八年三月三十日视察长江三峡,又名“三三○工程”,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由挡水坝、发电厂、船闸、泄水闸、冲沙闸等组成,具有通航、发电等综合功能。三峡水利枢纽建成后,葛洲坝水利枢纽将作为三峡水利枢纽的反调节水库,用以调节三峡大坝以下河道的水位。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大坝全长二千五百九十五米,最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郑霞忠 刘洋 周海林
水利水电工程规模宏大,施工条件复杂,必须在工程建设的全过程进行投资控制,特别在设计阶段必须采用价值工程、限额设计、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投资控制。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项目基于工程建设全过程进行投资控制,取得了投资节约38亿元的效果,其投资控制的一些具体措施如“静态投资,动态管理”、“总量控制、合理调整”等可为现代水利水电工程的投资控制提供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