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88)
2023(6579)
2022(5764)
2021(5440)
2020(4670)
2019(11104)
2018(10842)
2017(21651)
2016(11966)
2015(13269)
2014(13422)
2013(13446)
2012(12877)
2011(11704)
2010(11768)
2009(11047)
2008(11075)
2007(10136)
2006(8604)
2005(7686)
作者
(36311)
(30673)
(30564)
(29491)
(19372)
(14956)
(14038)
(12005)
(11540)
(10879)
(10467)
(10339)
(9827)
(9810)
(9714)
(9708)
(9675)
(9001)
(8881)
(8789)
(7835)
(7504)
(7427)
(7079)
(7003)
(6992)
(6745)
(6717)
(6232)
(6205)
学科
(52265)
经济(52225)
管理(28193)
(27450)
方法(24564)
数学(22217)
数学方法(22042)
(19742)
企业(19742)
(16357)
地方(14093)
(12373)
中国(12101)
(11546)
农业(10612)
(10245)
贸易(10241)
(9859)
业经(9381)
(8407)
环境(7899)
(7626)
地方经济(7191)
(6772)
金融(6770)
(6630)
银行(6606)
(6517)
财务(6503)
财务管理(6481)
机构
学院(173490)
大学(173408)
(71058)
经济(69481)
管理(63280)
研究(63097)
理学(54597)
理学院(53806)
管理学(52751)
管理学院(52434)
中国(46505)
科学(42115)
(37827)
(37341)
(33532)
研究所(30892)
(30646)
业大(30393)
农业(30236)
中心(29198)
(26685)
财经(24607)
(24238)
师范(23980)
北京(23084)
(22529)
(22227)
经济学(21903)
(20800)
科学院(20142)
基金
项目(117985)
科学(91546)
基金(84971)
研究(82009)
(75963)
国家(75395)
科学基金(62755)
社会(50933)
社会科(48263)
社会科学(48241)
(46561)
基金项目(46330)
自然(42009)
自然科(40895)
自然科学(40880)
自然科学基金(40111)
(39780)
教育(36943)
资助(34312)
编号(33340)
重点(27465)
成果(26450)
(26297)
(25719)
(23731)
计划(23173)
科研(23168)
课题(23081)
创新(22370)
大学(21241)
期刊
(76558)
经济(76558)
研究(47249)
(33569)
中国(31396)
学报(31267)
科学(27906)
(23634)
农业(22982)
大学(22531)
学学(21499)
管理(18821)
教育(14094)
技术(13711)
(13485)
金融(13485)
(12829)
业经(12730)
经济研究(11918)
财经(11824)
问题(11219)
资源(10757)
(10083)
(9527)
技术经济(8839)
统计(8703)
(8340)
理论(8247)
商业(8023)
业大(8013)
共检索到2496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鹏  姜鲁光  封志明  张景华  闫慧敏  赵慧霞  
在种植制度复杂、地块破碎及多阴雨天气的南方地区,应用卫星遥感植被指数时间序列数据提取复种指数受到中低空间分辨率的限制。使用较高空间分辨率影像是提取该区域复种信息有效的数据源。论文以鄱阳湖区为研究区,通过遥感解译提取水田空间信息;在界定单/双季稻生长期物候历的前提下,根据水稻不同生长期内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明显差异,选择合理时间窗口的TM影像获取水田NDVI数据,采用非监督分类法提取单/双季稻的空间分布信息;结合湖区乡镇不同熟制水稻单产数据估算出基于栅格的水稻产量。研究表明,4月下旬到6月下旬是判别双季早稻与单季稻空间分布的合理时间窗口;7月上旬到8月上旬及9月中旬到10上旬是判别单季稻...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慧芳  鲍丙飞  张利国  
运用Malmquist指数法、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探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时空演变及其与粮食生产的空间关联性。结果表明:2002-2015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上升趋势,经历了由技术进步驱动型向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共同驱动型转变,且空间差异较大;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和粮食产出全局空间相关性呈"N"型变化趋势,局部空间相关性主要集中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西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充分考虑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不同县(市)空间异质性,通过科技进步和技术效率共同提升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在推进粮食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邹润彦  周宏冀  郭熙  但承龙  吕添贵  李洪义  
利用地理加权回归(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GWR)模型,对环鄱阳湖区农田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 SOC)影响因子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系统分析,结合克里格插值方法进行土壤有机碳制图研究,同时综合比较了地理加权回归方法(GWRK)与回归克里格(Return Kriging,RK)方法在预测土壤有机碳储量结果之间存在的差异。结果表明:(1)根据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所选取的各环境影响因素均与土壤有机碳具有相关性(P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蔡海生  赵小敏  朱德海  
对鄱阳湖区土地利用结构特点及空间分布特点进行了分析,结合鄱阳湖区所处的特殊地理环境和土地利用目标,从农业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项目区土地整理、湿地整理等方面分析了鄱阳湖区土地整理潜力,并针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整理,提出了土地整理潜力实现的途径。强调不同地区的土地整理具有不同的侧重,鄱阳湖区土地整理除了增加土地利用面积、提高土地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外,更重要的是结合“平垸行洪,退田还湖”工程的实施,改善当地的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达到“抗灾、脱贫、改貌、增效”的效果。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陶春峰  谌贻庆  赵峰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胡启武  尧波  刘影  吴琴  钟中罡  卢伍山  
通过综述鄱阳湖区人地关系史3个重要时期"围湖造田"、"退田还湖"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人类活动对湖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三者的转变过程,探讨了湖区人地关系的转变及其驱动力。结果表明"围湖造田"降低了湖泊、湿地的诸多功能(如调蓄洪水、维持生物多样性、碳汇等),促生了人地之间的紧张关系;"退田还湖"则使湖泊、湿地功能得以逐步恢复,缓和了湖区人地关系,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提出与建设将产生良好的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把湖区人地关系推向和谐阶段。鄱阳湖区人类活动由"围湖造田"到"退田还湖"的转变是在当地人民对自然灾害的深刻反省与国家政策的双重驱动下实现的,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提出与建设则是人与自然和...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利国  鲍丙飞  董亮  
运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001—2014年粮食生产面板数据,采用变异系数法、探索性数据分析(ESDA)方法以及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粮食单产时空格局演变情况及驱动因素的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粮食单产年际间有所波动,但整体呈快速上升态势,粮食单产变异系数呈先波动下降后持续上升特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粮食单产具有较强的全局空间相关性;粮食单产处于高—高地区和低—低地区的县(市)较多,处于高—低地区和低—高地区的县(市)较少;2001、2014年种粮人口规模、有效灌溉面积占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耀彬  杨文文  
基于多中心网络城市理论和集群网络结构竞争理论,在构建城市群网络空间绩效分析框架和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DEA的BCC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模型,对2008~2010年环鄱阳湖区城市群42个城市空间网络联系效率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1)从效率总体比较来看,环鄱阳湖区内的大部分城市处在空间网络联系的生产前沿面上,不在生产前沿面上的城市逐渐向生产前沿面靠近;(2)从效率分解来看,环鄱阳湖城市群空间网络绩效的变化是技术效率和技术水平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技术水平起的作用更为明显;(3)从效率空间差异分布看,环鄱阳湖区城市群空间网络绩效呈现核心区大于边缘区、边缘区大于外围区的规律,而城市群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饶胜  方精云  崔海亭  雷光春  
利用 198 8和 1998年 4月份的TM遥感数据 ,采用最大似然法对鄱阳湖区的土地利用进行机助分类。把研究区土地利用分成 7种类型 :林地、灌草坡、水体、湖滩洲地、耕地、城镇用地和裸地。采用空间叠加的方法得到研究区土地利用的转移矩阵。结果显示 ,林地、水体、城镇的面积增加 ,灌草坡的面积减少。 1998年耕地面积比 1988年面积减少 11.3% ,湖滩洲地面积减少 42 .7%。对不同高程的土地利用变化分析表明 ,耕地、灌草坡的面积都有所减少 ;城镇的面积增加 ,林地的面积增加明显 ,尤其在丘陵山区。土地利用的变化受到自然和人文因子的双重影响。水体面积增加的主要因子是降水量的增大 ;林地...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红  李贵清  
公共服务供给理论经历了政府单中心供给、多元供给和多元多中心供给三个阶段。鄱阳湖区公共安全服务供给也经历了从政府单一供给为主到多元供给并存的过程,但鄱阳湖区共安全服务进一步完善依赖于供给模式的改进。当前鄱阳湖区公共安全服务供给模式仍处于从政府单中心供给向多元主体参与供给的多元阶段转变过程中,存在政府供给严重不足、市场和社会力量未能充分发挥等问题,下一阶段供给模式的改进仍然是以多元多中心供给为目标,改进政府供给效率,培育市场和社会供给力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鲍丙飞  张利国  雷绪斌  杨胜苏  赵丹丹  
基于鄱阳湖流域各县(市、区)粮食生产数据,采用MinDS模型对鄱阳湖流域粮食绿色技术效率进行度量,并在此基础上采用空间自回归模型对其粮食绿色技术效率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2000—2017年鄱阳湖流域粮食绿色技术效率年均值为0.8172,且年际间呈波动较为频繁态势,其变动趋势主要由依托纯技术效率驱动转变为主要靠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双轨驱动”而引起的。(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除城镇化率、年平均降水量、产业集聚以及财政支农政策对鄱阳湖流域粮食绿色技术效率起到负向作用外,其他解释变量均对鄱阳湖流域粮食绿色技术效率起到正向作用。其中,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产业集聚、劳均经营规模、种粮人口占比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影响粮食绿色技术效率;复种指数在10%的水平上显著影响粮食绿色技术效率。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钟海燕  赵小敏  黄宏胜  
通过分析城市等级结构和空间关联,有助于识别城市体系发展阶段和协作状况,对于指导区域城市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以环鄱阳湖区32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位序-规模"法则分析后发现:2006年环鄱阳湖区中间位序城市较多,人口分布较为均衡,但研究区的2城市指数高达3.698,南昌市的首位优势十分明显;运用"区域经济联系量"分析南昌市区与其它31城市间经济联系隶属度,结果表明研究区内二级城市中九江、抚州隶属度较高,三级城市中星子、湖口、彭泽和浮梁的隶属度较低。因此,为促进环鄱阳湖区城市群的协调发展,应重点加强二级城市的城市化建设,如九江、新余,促进各级城市间的经济协作。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贺娟  舒晓波  于秀波  
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强大的功能,是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不同利益相关者对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认知不同,农户对于生态系统服务的认知、影响因子和原因缺少系统的了解和分析。本文采用调查问卷,对湖区3个县12个村的310户农户的基本信息、农业生产、渔业捕捞、湿地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作深入了解,重点调查鄱阳湖区湿地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水质净化和水产品等服务,并利用SPSS进行二元logit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鄱阳湖区农户对湿地生态系统服务认知最充分的是调节气候、生物多样性和水产品;②不同调查区的农户,对在旅游休闲、纤维和燃料、水产品和植物产品等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的认知存在差异;③性别、年龄、职业和总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丙娟  蔡海生  陈美球  
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是科学认识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环境的重要依据。文章通过对鄱阳湖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将湖区划分为微脆弱区、轻脆弱区、中脆弱区、强脆弱区、极脆弱区,分析了各区脆弱性主要成因及其表现。根据各区域的生态环境分异情况,从湿地生态修复、湿地生态功能区划和主体功能区划、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生态环境教育等方面,讨论了鄱阳湖湿地生态保护问题;结合明晰湿地权属和规范湿地管理、调整产业结构和发展生态经济、加强可持续管理立法与执法、实施GDP绩效考核等,探讨了鄱阳湖区生态管理问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小敏,郭熙  
在分析鄱阳湖区农地资源利用现状的基础上 ,研究了鄱阳湖区农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四种方式 ,提出在发展生态农业的思想指导下 ,积极实施避洪高效农业 ,因地制宜地推广典型的农地资源开发利用模式 ,使鄱阳湖区农地资源得到可持续开发利用的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