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97)
2023(12225)
2022(10666)
2021(10070)
2020(8419)
2019(19339)
2018(19238)
2017(36939)
2016(20442)
2015(23033)
2014(23273)
2013(22813)
2012(20956)
2011(18970)
2010(18977)
2009(17322)
2008(16808)
2007(14559)
2006(12848)
2005(11073)
作者
(60800)
(50541)
(50394)
(47841)
(32235)
(24429)
(22770)
(20025)
(19415)
(18109)
(17630)
(17099)
(16121)
(15872)
(15714)
(15613)
(15202)
(14901)
(14504)
(14425)
(12729)
(12544)
(12292)
(11665)
(11289)
(11265)
(11242)
(11215)
(10218)
(10091)
学科
(83509)
经济(83421)
管理(58463)
(54024)
(45596)
企业(45596)
方法(39183)
数学(33861)
数学方法(33401)
(21065)
(20564)
地方(20229)
中国(19644)
(19242)
业经(18076)
农业(14434)
(14032)
环境(14011)
理论(13986)
(12949)
(12771)
财务(12703)
财务管理(12680)
(12629)
贸易(12623)
技术(12491)
(12137)
企业财务(12056)
(11654)
地方经济(11178)
机构
大学(295277)
学院(292422)
管理(117671)
(107871)
经济(105322)
理学(102756)
理学院(101544)
管理学(99533)
管理学院(99038)
研究(97989)
中国(70363)
科学(65627)
(63510)
(50026)
(49130)
(47846)
业大(46929)
研究所(46314)
中心(43918)
(41792)
(41001)
师范(40590)
北京(39882)
财经(39315)
农业(38834)
(36062)
(35666)
(34310)
师范大学(33149)
技术(31209)
基金
项目(209243)
科学(163486)
基金(150388)
研究(150023)
(132298)
国家(131230)
科学基金(111799)
社会(92186)
社会科(87215)
社会科学(87188)
(82782)
基金项目(80817)
自然(74794)
自然科(72960)
自然科学(72938)
自然科学基金(71569)
(70269)
教育(68758)
资助(62001)
编号(61232)
成果(49336)
重点(47277)
(45285)
(44422)
(42842)
课题(42387)
科研(40210)
创新(39972)
计划(39044)
教育部(38024)
期刊
(114786)
经济(114786)
研究(80810)
中国(51224)
学报(50502)
科学(46095)
(43420)
管理(40541)
大学(37339)
学学(35042)
(34708)
教育(32609)
农业(30991)
技术(25577)
(20432)
金融(20432)
业经(19013)
财经(17786)
经济研究(17235)
图书(17201)
资源(15762)
科技(15536)
(15484)
(14947)
问题(14712)
(14634)
理论(14489)
技术经济(14158)
实践(13576)
(13576)
共检索到4111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志强  
鄱阳湖区域在江西省构成了一个特定的生态经济系统。本文用区域可持续发展PREE系统原理,构建了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主、客观综合赋权法对指标体系进行了赋权。本文的结论可为鄱阳湖区域系统协调发展的分析与评价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细嘉  龚志强  
在鄱阳湖区域内,以鄱阳湖为龙头,与周边湖口、星子、德安、永修、新建、南昌、进贤、余干、波阳、都昌诸县和九江市庐山区以及与鄱阳湖相近相通的南昌市区组成一个集名山、名江、名湖、名城为一体的独具特色的旅游圈。为把鄱阳湖区域发展成为集旅游、度假、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国内外著名的旅游目的地,湖区各级旅游组织和旅游目的地,应遵循整体性、地域性、市场性、持续性、大众参与性、可操作性原则,充分发挥鄱阳湖旅游业的经济、社会与环境功能,实施规模化经营、一体化发展战略.从理念识别(MI)、视觉识别(VI)、行为识别(BI)等角度,协调构建旅游形象识别体系,在此基础上形成具有独特性与市场冲击力的总体形象理念,提炼出针对...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辉  沈中印  李松志  
从庐山、鄱阳湖两毗邻地均为世界级的生态旅游资源来看,两地生态旅游有联动开发的可行性,且在联动开发的基础上,打造世界级的旅游产品。密切的地缘关系、突出的区位优势、互补的资源优势、大庐山和鄱阳湖发展的需要、日益完善的硬件设施等为两地联动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庐山和鄱阳湖应抓住机遇,主要通过生态旅游的资源联动、产品联动、市场联动、营销联动、交通联动、形象联动等方面进行开发,推动两毗邻地区域生态旅游的整体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侯满平  李涛  郝晋珉  
鄱阳湖地区农村自然条件优越,社会经济条件欠发达。问题主要表现在水土资源利用、生态环境、能源、交通、农村经济、人口转移及农村保障等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高效利用农用地;发展包括生态农业及休闲旅游为特色的第三产业,以调整产业结构,转移农村人口;开源节流,开发多种能源;建立农村卫生饮水体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金姝兰  金威  徐磊  侯立春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国务院已于2009年12月12日正式批复,这标志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低碳经济为践行生态理念提供了新的发展指向。旅游具有响应低碳经济模式、运用低碳技术、推行碳汇机制、倡导低碳消费方式的先天优势。从营造低碳旅游吸引物、建设低碳旅游设施、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入手,构建环鄱阳湖低碳旅游模型,寻求鄱阳湖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的新突破。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美球  黄靓  蔡海生  刘序  刘桃菊  
论文以江西省鄱阳湖区为例,综合运用特尔菲法、层次分析法、聚类分析法等多种定量分析方法,建立了鄱阳湖区土地健康的评价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该区11个县的土地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鄱阳湖区的土地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只有德安县为健康区,进贤、九江和永修3县为亚健康区,其它7个县均为不健康区。并进一步对各县土地健康状况的主要表现特征进行了总结,从而可为各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指导。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龙鑫  甄霖  成升魁  鄢帮有  马丽  潘影  姜鲁光  杨莉  曹晓昌  
1998年长江流域性洪涝灾害驱使鄱阳湖区开始实施退田还湖工程,对湖区土地利用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进而影响了各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本文对1998年流域性特大洪涝灾害对鄱阳湖区土地利用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此次特大洪涝灾害的驱动下,鄱阳湖区土地利用结构产生了重大变化。其中,耕地面积减少了2.2%,为201.5km2,水域面积增加5.5%,为206.0km2。洪涝灾害发生后,研究区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整体提升了8.5%,其中湖泊面积的增加提高了湿地的水源涵养、洪水调蓄以及提供生物栖息地功能,湖泊对整体提升贡献率为92.4%;而水田、旱地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有所降低。湖区整体水...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卢杰  
研究国外治理开发大河大湖的经验与做法,对于积极推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莱茵河、琵琶湖流域的治理都经历了"先开发,后保护"的曲折历程。针对鄱阳湖的实际现状,提出转变湖泊开发利用的指导思想,加强综合规划、综合开发,加大经济与法律手段的运用以及逐步建立合理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与此同时,本文还围绕湖区生态产业集群建设,尤其是生态旅游建设等重点议题,探讨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的思路与模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平  
环鄱阳湖区域纺织产业在区位和成本上都具有明显优势。根据产业集群的相关理论以及江西纺织产业的发展现状,环鄱阳湖区域纺织产业应充分利用其现有区域品牌,选择生态环保、布局合理的集群发展路径,实现规模经济,提升核心竞争力。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孙传谆  甄霖  王超  杜秉贞  胡洁  李鹏  
生态建设工程可在很大程度上快速改变区域土地利用/覆被格局。本文以鄱阳湖区域三个典型村落为研究对象,利用遥感手段和实地调研获取研究区生态建设工程实施前(2000年)、后(2013年)土地利用信息,在此基础上,结合农户问卷调查,从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Lj)、土地利用重要性指数(Ci)、林草植被覆盖度(I)指数等方面,分析土地利用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总体上,生态工程建设实施后,鄱阳湖典型村落土地利用程度均呈下降趋势,林草植被覆盖度呈上升趋势。这对于改善鄱阳湖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不同生态建设工程对鄱阳湖区域典型村落土地利用变化影响差异明显。其中,退田还湖工程引起的土地利用变化的重要性指数...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晏磊  
环鄱阳湖经济圈是带动江西经济腾飞的重要"引擎"。然而,这一"引擎"至今仍动力不足,主要原因是该区域金融对区域经济支持力度不够。为了使环鄱阳湖经济圈更好地发挥强力发动机的作用,迫切要求构建环鄱阳湖区域金融服务体系,以支撑环鄱阳湖经济圈产业发展。本文针对环鄱阳湖区域金融主体及地位的认定,以及区域金融与经济发展中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构建环鄱阳湖区域金融服务体系的基本思路。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晶  孔凡斌  
利用BCC-DEA和CCR-DEA模型,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009和2010年总体产业生态化效率和各县(市、区)产业生态化效率进行评估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区产业生态化整体效率较高,沿湖地区的产业生态化水平相对于非沿湖地区更高,且均呈现上升趋势;总生产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的变化呈现下降的趋势;产业生态化效率的提升仍有较大空间,投入要素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对冗余,合意性产出存在相对不足,非合意性产出存在相当数量的冗余。建议从产业结构、节能减排、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和废弃物回收等方面制定推进产业生态化水平提高的政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海辉  
水位作为鄱阳湖重要的水文因子,对鄱阳湖水动力过程和水质变化具有重要影响。根据2014~2015年鄱阳湖主湖区和碟形湖水位、水质监测数据,分析了主湖区和碟形湖水位及主要水质指标的年内变化特征,阐述了主湖区和碟形湖水质对水位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1)丰水期碟形湖与主湖区联通,碟形湖水位与主湖区水位呈直线型相关,枯水期碟形湖水位高于主湖区,主湖区年内月平均水位变异系数为0.13,而碟形湖年内月平均水位变异系数为0.08;(2)丰水期,主湖区和碟形湖的氮磷比分别为19.29和46.27,枯水期主湖区和碟形湖水体的氮磷比分别为17.88和40.39;(3)鄱阳湖主湖区水质主要指标与水位的相关性显著强于碟形湖,主湖区总氮、氨氮、总磷和溶解氧均与水位呈负相关性,而碟形湖中只有p H与水位有相关性;(4)枯水季节,碟形湖水体具有较高的总氮,而鄱阳湖主湖区则具有较高的总磷和氨氮。总之,枯水期进行合理的水位调控能够有效降低富营养化风险。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宁立新  周云凯  白秀玲  徐珊珊  张启斌  李培君  
论文以自然属性确定的鄱阳湖区为例,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和GIS空间分析技术,定量描述和分析了鄱阳湖区景观格局的季相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区整体景观格局季节变化明显,枯水期较丰水期景观更加破碎,形状更加复杂,聚集程度更低,异质性水平更高;类别水平上,以滩地景观变化最为显著。枯水期和丰水期生态连通性也有较明显差异,枯水期景观生态连通性更差,景观单元间的生态阻力更大,生态流运行更加困难。在此基础上,借助最小累积耗费阻力模型和GIS空间分析模块,识别和构建了不同季相鄱阳湖区的源地、廊道(三类)、节点等生态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卢杰  王勇  
研究国外治理开发大江河湖的经验与做法,对于积极推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莱茵河、琵琶湖流域的治理都经历了"先开发,后保护"的曲折历程。针对鄱阳湖的实际现状,提出转变湖泊开发利用的指导思想,加强综合规划、综合开发,加大经济与法律手段的运用以及逐步建立合理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与此同时,文章还围绕湖区生态产业集群建设,尤其是生态旅游建设等重点议题,探讨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的思路与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