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20)
2023(8022)
2022(6529)
2021(6142)
2020(4749)
2019(10541)
2018(10403)
2017(18900)
2016(10526)
2015(11895)
2014(12198)
2013(11906)
2012(11104)
2011(10168)
2010(10433)
2009(9402)
2008(9373)
2007(8879)
2006(8051)
2005(7227)
作者
(29930)
(25670)
(25128)
(24011)
(15688)
(12412)
(11309)
(9759)
(9742)
(9279)
(8823)
(8654)
(8205)
(7765)
(7742)
(7732)
(7575)
(7405)
(7148)
(7063)
(6435)
(6427)
(6246)
(6149)
(6042)
(5853)
(5739)
(5557)
(5286)
(5197)
学科
(48634)
(48340)
经济(48305)
农业(32518)
(31569)
管理(21409)
地方(18223)
业经(16815)
中国(13896)
农业经济(12446)
(11251)
(10761)
企业(10761)
方法(10756)
(9648)
(9478)
农村(9457)
发展(9177)
(9164)
数学(9097)
数学方法(9006)
建设(8415)
土地(8222)
(8207)
地方经济(7848)
环境(7485)
(7450)
及其(7112)
(7078)
(7037)
机构
学院(149719)
大学(139600)
(57788)
经济(56279)
管理(53027)
研究(51085)
(46633)
理学(44669)
理学院(44140)
管理学(43291)
管理学院(43034)
中国(41596)
农业(35066)
科学(32135)
(29498)
业大(28905)
(26567)
中心(26008)
(25932)
(24319)
研究所(23035)
(22658)
师范(22483)
农业大学(21486)
(21389)
(21025)
财经(17953)
北京(17864)
经济管理(17810)
(17804)
基金
项目(95809)
研究(77684)
科学(74152)
基金(64180)
(55147)
国家(54455)
社会(47478)
科学基金(45822)
社会科(44214)
社会科学(44202)
(42424)
编号(36418)
基金项目(34677)
教育(34373)
(32464)
成果(28853)
(28120)
自然(26205)
自然科(25428)
自然科学(25424)
课题(25016)
自然科学基金(24917)
(24208)
资助(23788)
重点(21839)
(20994)
发展(20209)
(20190)
(19980)
(19872)
期刊
(80526)
经济(80526)
(54177)
研究(41924)
中国(40481)
农业(36987)
教育(22905)
学报(22772)
科学(21370)
业经(21350)
大学(18547)
(17408)
学学(17276)
(16630)
金融(16630)
(16147)
技术(15075)
农业经济(14672)
管理(14262)
农村(14128)
(14128)
问题(11631)
(10872)
资源(10379)
经济问题(9454)
农村经济(9369)
图书(9059)
社会(8831)
世界(8539)
经济研究(8322)
共检索到2412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侯满平  李涛  郝晋珉  
鄱阳湖地区农村自然条件优越,社会经济条件欠发达。问题主要表现在水土资源利用、生态环境、能源、交通、农村经济、人口转移及农村保障等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高效利用农用地;发展包括生态农业及休闲旅游为特色的第三产业,以调整产业结构,转移农村人口;开源节流,开发多种能源;建立农村卫生饮水体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平  
环鄱阳湖区域纺织产业在区位和成本上都具有明显优势。根据产业集群的相关理论以及江西纺织产业的发展现状,环鄱阳湖区域纺织产业应充分利用其现有区域品牌,选择生态环保、布局合理的集群发展路径,实现规模经济,提升核心竞争力。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晏磊  
环鄱阳湖经济圈是带动江西经济腾飞的重要"引擎"。然而,这一"引擎"至今仍动力不足,主要原因是该区域金融对区域经济支持力度不够。为了使环鄱阳湖经济圈更好地发挥强力发动机的作用,迫切要求构建环鄱阳湖区域金融服务体系,以支撑环鄱阳湖经济圈产业发展。本文针对环鄱阳湖区域金融主体及地位的认定,以及区域金融与经济发展中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构建环鄱阳湖区域金融服务体系的基本思路。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继承  朱雅玲  罗赫荣  
该文通过总结湖南农民专业组织的现状与特点,对照建设新农村的要求,分析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和作用,进一步提出了加快发展湖南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议:即理顺管理体制,健全内部管理,壮大规模,加大扶持力度等。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汤爱萍  万金保  李爽  
鄱阳湖小流域农村面源污染严重,环境问题不断加剧。通过背景值调查与污染源解析,显示农村生活和种植业是鄱阳湖小流域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采取集成式BMPs模式,将源头控制与末端治理相结合,充分利用当地优势,合理搭配植物缓冲带、沟渠湿地、人工湿地,兼性塘等,实现氮、磷流失的有效拦截,达到有效控制示范区小流域农村面源污染目的,从而为鄱阳湖农村面源污染控制提供借鉴。结果表明:BMPs系统污染物去除能力高,运行成本低。系统单位面积削减总量分别为CODcr710.17kg、SS 114.91kg、TP 4.08kg、TN 35.93kg、NO-3-N 4.74kg、NH+4-N 19.18kg,而运行成本...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姜裕富  万自成  
拥有良好合作能力的新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功的必要条件。农民的合作基础已经从传统的“关系型”转向“利益型”。基于利益纽带而形成的合作组织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问题,政府部门应该为农民合作组织的建设创造良好和宽松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既为培育农民合作能力提供有效载体,也能保障农民合作组织健康、有序的发展。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效军  汤惠君  欧阳孔仁  
广东省新农村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是在区域层面上还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不仅影响到广东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也会影响到广东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实现。本文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五个方面构建了广东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从四大经济区域层面上对广东省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诊断,分析和评判了其新农村建设实现程度和存在的制约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2006年广东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程度75.5%;②在区域层面上,珠江三角洲、东翼、西翼和北部山区的新农村建设实现程度分别为85.3%、71.1%、69.5%和67.0%,区域间差异明显;③各区域的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农业基础设施和城乡收入差距方面;东翼地区的经济实力、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和清洁能源使用率等方面;西翼地区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恩格尔系数、清洁能源使用、饮用水质量以及垃圾实施集中处理程度低等方面;北部山区村的容村村貌和农民生活水平和经济落后方面。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宋杉岐  田建文  
新农村建设政策是惠民的政策,它的顺利执行是农村稳定和全面进步的保障。为此,要通过完善行政管理体制、尊重农民的话语权、创新政策执行环境等措施来保障新农村建设政策的顺利执行。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尹燕海  
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金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发挥金融支农作用,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是我国金融调控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认为,新农村建设不仅要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短期内),而且更应该放眼于城乡产业分工这一大的环境,只有促进城乡产业分工优化,才能真正有助于实现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既期目标和长期目标。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华兴顺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国家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方向。鉴于我国区域差异很大,各地的发展环境也有很大的不同,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各地区在各个阶段发展的目标和重点必然有差异。中部地区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区域,经济发展总体上刚刚跨入工业化中期,"三农"问题相当突出,本文就中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重点进行了一些探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启强  
“新农村建设”是新时期破解“三农”问题,建设和谐农村的重大举措。新农村建设是个系统工程,单一路径难以奏效,所以必须多方面入手。本文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的四个路径,这就是工业化动力牵引路径、制度变迁路径、政府改革路径和乡村自治性公民社会培育路径。希望通过这四个路径来促进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推动小康社会建设步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申丽娟  丁恩俊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以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要求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国家"十一五"规划中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方向。它是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梁旭辉  
我国国民经济进入城乡协调发展的新阶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新农村成为政府重要政策。这就有必要研究新农村建设提出的时代背景,分析新农村建设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地位与作用,困难和问题,探索西部落后地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途径,对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方向进行科学抉择,从城乡互动的视角对西部落后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执行和体制变革进行系统设计,以提高新农村建设的政策绩效。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韩风彩  李芹香  
邯郸市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涌现出一批社会经济发展较快的富裕村,他们的发展途径和致富道路具有较强的典型性和代表性。该文认真总结这些村的宝贵经验,得到4点启示,提出了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等4项措施。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马永伟  
公共支出是政府职能行为的成本,反映了政府的政策选择。由于历史原因,现阶段“三农”问题带来的社会矛盾依然突出,在这样的背景下建设新农村,公共支出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扩大财政对农村和农业的支出规模,优化公共支出的结构,是解决好“三农”问题,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文章就新农村建设中扩大财政支农规模的必要性及可行性进行了相关分析,并提出了公共支出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着力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