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98)
- 2023(9771)
- 2022(8616)
- 2021(7892)
- 2020(7021)
- 2019(16376)
- 2018(16202)
- 2017(31492)
- 2016(17547)
- 2015(19726)
- 2014(20011)
- 2013(19820)
- 2012(18490)
- 2011(16901)
- 2010(17138)
- 2009(16064)
- 2008(16075)
- 2007(14575)
- 2006(12485)
- 2005(11108)
- 学科
- 济(75826)
- 经济(75766)
- 管理(51371)
- 业(46875)
- 方法(40643)
- 企(38273)
- 企业(38273)
- 数学(36451)
- 数学方法(35931)
- 农(19530)
- 学(19262)
- 财(18476)
- 环境(18059)
- 中国(16345)
- 地方(14957)
- 业经(13723)
- 农业(12881)
- 划(12657)
- 和(12572)
- 贸(12224)
- 贸易(12223)
- 务(12009)
- 财务(11973)
- 财务管理(11942)
- 制(11894)
- 易(11849)
- 理论(11600)
- 企业财务(11364)
- 技术(10552)
- 银(10156)
- 机构
- 大学(258827)
- 学院(258299)
- 济(101989)
- 经济(99748)
- 管理(99692)
- 研究(87507)
- 理学(86799)
- 理学院(85771)
- 管理学(83823)
- 管理学院(83381)
- 中国(64469)
- 科学(58709)
- 京(54812)
- 农(50103)
- 所(46269)
- 财(45274)
- 业大(44097)
- 研究所(42677)
- 中心(40689)
- 农业(39829)
- 江(38460)
- 财经(36700)
- 北京(34087)
- 范(34031)
- 师范(33656)
- 经(33201)
- 院(31326)
- 经济学(30955)
- 州(30626)
- 经济学院(28186)
- 基金
- 项目(178540)
- 科学(139623)
- 基金(129529)
- 研究(123551)
- 家(115089)
- 国家(114235)
- 科学基金(96750)
- 社会(77394)
- 社会科(73379)
- 社会科学(73349)
- 省(71316)
- 基金项目(68837)
- 自然(65398)
- 自然科(63774)
- 自然科学(63752)
- 自然科学基金(62573)
- 划(60094)
- 教育(57191)
- 资助(54457)
- 编号(48704)
- 重点(41296)
- 部(39155)
- 成果(38689)
- 发(37937)
- 创(36331)
- 科研(35182)
- 计划(34930)
- 课题(34138)
- 创新(34073)
- 教育部(32625)
- 期刊
- 济(105523)
- 经济(105523)
- 研究(66496)
- 中国(47105)
- 学报(46423)
- 农(43224)
- 科学(41458)
- 财(35944)
- 大学(34003)
- 学学(32366)
- 管理(32069)
- 农业(29425)
- 教育(23493)
- 技术(22158)
- 融(19164)
- 金融(19164)
- 财经(17760)
- 业经(17024)
- 经济研究(16524)
- 统计(16514)
- 业(16474)
- 资源(15171)
- 策(15169)
- 经(15101)
- 问题(14295)
- 版(13926)
- 技术经济(13896)
- 决策(13779)
- 科技(12741)
- 业大(11891)
共检索到3647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廖富强 刘影 叶慕亚 郑林
采用理论研究与实地调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建立了完整的鄱阳湖典型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鄱阳湖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鄱阳湖典型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为0.768,属于轻度脆弱状态;在亚类指标中,生态特征脆弱状态为0.732.处于轻度脆弱状态,整体功能脆弱状态为0.868,处于微脆弱状态,社会环境脆弱状态为0.668,处于轻度脆弱状态。通过压力分析,发现影响鄱阳湖典型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制约因素主要是外部社会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围垦、不当的消灭血吸虫病措施、经济贫困与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亟待加强的湿地管理体制。
关键词:
生态环境 脆弱性 压力 典型湿地 鄱阳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丙娟 蔡海生 陈美球
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是科学认识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环境的重要依据。文章通过对鄱阳湖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将湖区划分为微脆弱区、轻脆弱区、中脆弱区、强脆弱区、极脆弱区,分析了各区脆弱性主要成因及其表现。根据各区域的生态环境分异情况,从湿地生态修复、湿地生态功能区划和主体功能区划、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生态环境教育等方面,讨论了鄱阳湖湿地生态保护问题;结合明晰湿地权属和规范湿地管理、调整产业结构和发展生态经济、加强可持续管理立法与执法、实施GDP绩效考核等,探讨了鄱阳湖区生态管理问题。
关键词:
生态环境 脆弱性 评价 对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德君 高航 杨俊 席建超 李雪铭
湿地是重要的生物栖息地、水源涵养源和生态保护屏障,也是人类重要的环境资源之一。南四湖作为山东省最大的淡水湖,由于人类的开发与干扰,面临着巨大的生态环境压力。自2003年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后,南四湖湿地受到了一定的保护,但湿地的生态系统仍旧十分脆弱。本文通过解译高精度遥感影像,利用GIS技术,通过模型对南四湖湿地地区建立湿地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最后运用EVI(Ecological Vulnerability Index)值进行分析、评价。评价的结果表明:①南四湖湿地大部分地区都受到人类干扰,自然湿地受到干扰最大,大部分转化为人工湿地,其中沼泽湿地面积减少占自然湿地面积减少的99.95%;②...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游巍斌 何东进 林立 王韧 蔡金标 王鹏 张中瑞 肖石红 郑晓燕
运用逻辑斯蒂模型定量评价了2001年和2010年2个时期闽东滨海湿地生态脆弱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2001年和2010年闽东滨海湿地生态脆弱性综合评价指数(V)分别为0.5384和0.5374,均处中度脆弱水平;景观结构还算完整,但自然状态活力衰退,功能水平有一定退化,对外界干扰的恢复力减弱;尽管1993-2001年和1993-2010年期间各单因子指标变化方向和程度各异,但总体而言这2个时期湿地综合生态脆弱性变化程度较小.
关键词:
滨海湿地 生态脆弱性 动态评价 闽东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军涛
The accounting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s the important basi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dicators and the framework of green accounting system.In this paper,the present state of the natural resources,environment,and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Poyang lake wetlands have been analyzed.On the basis of these,we find the key factors that have effects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research areas.The economic value that owing to several eco environment losses have been calculated.It appears that only the several ones,which is the 9 35 percent of the GDP in 1999. Because of the confine,which comes from the data,it is only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economic value accounting of eco environment losses in Poyang lake wetlands system.But from the calculated result,we can see that there are lots of economic losses owing to the eco environment destroyed.It is very important to set up a framework of green accounting system in Poyang lake wetlands,with it the inhabitants and government apparatus should be aware of the importance of preserving the natural resources and eco environment.
关键词:
鄱阳湖湿地 生态环境损失 价值核算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摆万奇 尚二萍 张镱锂
引入生物完整性理论,在敏感性指标和人为干扰脆弱性指标基础上,增加了16个反映湿地植被、鸟类和鱼类状况的生物完整性指标。按照层次分析法构建指标体系,综合指数法计算湿地脆弱度,对拉萨河流域主要湿地的脆弱性进行多尺度评价。结果表明:①在村级、乡镇级和县级3个尺度上,拉鲁湿地、甲玛湿地、塘嘎郭湿地和茶巴朗湿地的脆弱度(R)分别为(3.6767,3.7337,1.9138,2.1757)、(2.7058,3.5844,2.8329,2.8461)和(3.5962、3.5923、2.9239、2.9371)。村级和县级尺度结果相近,与乡镇级尺度相差较大;②拉鲁湿地和甲玛湿地的脆弱性来源主要是放牧活动和气候...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茹少峰 马茹慧
生态环境脆弱性是制约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以2005—2018年黄河流域73个城市为研究对象,构建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计算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指数,并依据自然断点法将评价结果分为极度脆弱、重度脆弱、中度脆弱、轻度脆弱、微度脆弱五类。进一步通过空间相关分析揭示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利用CA-Markov模型对黄河流域2025年生态环境脆弱性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1)黄河上、中、下游生态环境脆弱性分别表现“低—中—高”的分布特征,且生态环境脆弱性变化趋势存在区别:上游虽差异较大但波动相似,中游波动方向相反,下游在2016年之后整体呈下降趋势。(2)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存在空间相关性,上游呈现低—低聚集,下游呈现高—高聚集,中游空间相关性不显著。(3)预测2025年黄河流域中游地区重度脆弱有所扩张,下游地区极度脆弱向中心区域明显收缩。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也并非某一流域单独能够完成的,黄河上、中、下游要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制定与之相适宜、符合整体发展需要的治理与保护措施。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史兴民 韩申山 安鹏飞 郭晓鸽
在对环境系统脆弱性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从资源型城市环境系统对区域环境因素敏感指数和适应指数两个方面构建了脆弱性评估模型,并对中西部20个地级以上典型资源型城市进行了评估。在综合考虑不同资源型城市环境系统脆弱性特征的基础上,根据脆弱性得分划分为严重脆弱、一般脆弱、轻微脆弱3种类型。研究结果发现,从分布区域来看,中部环境脆弱性小于西部;从城市资源类型来看,脆弱性依次为:有色金属城市>煤矿城市>石油城市>黑色金属城市。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脆弱性 环境系统 主成分分析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简敏菲 简美锋 李玲玉 汪斯琛 余厚平 余冠军
沉水植物是湖泊湿地生态系统中关键组分,调查研究沉水植物分布格局及其水环境影响因子,对于沉水植被的恢复与重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013年5月初期分别对鄱阳湖典型湿地区域中有沉水植物的25个样地进行群落结构调查,采用系统取样方法对沉水植物进行调查采样并监测水环境因子,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运用GIS软件制作鄱阳湖典型区域沉水植物的生物量分布图,并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典范对应分析(CCA)方法分析其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鄱阳湖湿地沉水植物以苦草(Vallisneria natans)为广布种,其中蚌湖及白沙湖以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为优势种,白沙洲及乐安河龙口段以苦...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琴 尧波 朱丽丽 幸瑞新 胡启武
为进一步评估鄱阳湖湿地碳平衡,量化湿地固碳功能,于2009年9月~2011年5月,在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选择以灰化苔草为建群种的洲滩湿地,采取收获法测定了灰化苔草4个生长季的地上、地下生物量及净初级生产力(NPP)。结果表明:1)苔草地上、地下生物量均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模式,变化范围分别为146.08~1 770.67、1 806.27~4 032.56g/m2;地下生物量与地上生物量的比例变化范围为2.08~17.44,平均值为5.19。2)苔草地上地下生物量、NPP均表现为春季高于秋季。3)受洲滩淹水时间影响,苔草生物量、NPP具有显著的年际差异,2010~2011年度苔草NP...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何云玲 张一平
通过建立云南省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和利用德尔菲调查方法确定评价因子权重,构建了综合评价模型。研究表明:云南省生态环境处于轻度脆弱的类型区面积仅占该省总面积的19.62%,主要分布在中部、南部自然地理环境条件优越,以及人类活动向有利于生态恢复方向发展的地区;中度脆弱性的类型区面积占了总面积的32.02%;强度和极强脆弱的类型区面积占了总面积的53.63%,主要分布在北部高寒山区,以及植被破坏严重、相对贫困、生态系统处于退化的地区。因此,对强脆弱性地区要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防止生态环境的进一步退化,降低对外界干扰的脆弱性。
关键词:
生态环境 脆弱性 评价 云南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金月 王石英
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是全球生态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岷江上游因地质构造复杂、人地矛盾突出、生态系统异常脆弱和灵敏而备受关注。本文以岷江上游生态环境脆弱性为研究对象,选取证据权重法(WOE)进行滑坡脆弱性评价,层次分析法(AHP)进行水力侵蚀、景观破坏与污染脆弱性评价;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研究区各生态主题脆弱性的空间叠加分析;探讨了岷江上游生态环境脆弱性及其在不同影响因子作用下的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的滑坡脆弱性、水力侵蚀脆弱性、景观破坏与污染脆弱性均以轻微度为主,分别占研究区面积的80.43%、71.89%、75.55%;各生态环境主题脆弱性综合分析表明,54.70%的区域至少面临一种生态问题,面临两种及以上环境问题的区域占15.43%,同时面临三种环境问题的占1.35%。研究结果探讨了岷江上游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影响因子,对岷江流域乃至长江流域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未来应持续关注生态环境脆弱区的生态环境问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娟娟 何佳琛
我国西部大部分地区处于生态脆弱带上,生态环境自身的敏感性、不稳定性、摆动性问题突出,加之人类无节制开发耗用自然资源及不合理排放废弃物,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谋发展,造成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承载力直逼阀值,生态环境极度脆弱。为促进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文章从压力、潜力两方面构建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和系统聚类分析法,多角度综合评价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程度。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雪雁 巴建军
本文在对河西地区生态环境进行脆弱度评价的基础上 ,提出河西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应走生态经济相结合的道路 ,要从建立水资源持续利用机制、科学实施荒漠化防治工程、加强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保护以及培育特色产业等方面入手 ,进行生态环境建设等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志荣 吴次芳 刘勇
湿地是地球上生产力和生物多样性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具有巨大的环境功能和效益,在近年来成为了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但目前的文献来看,缺乏利用遥感与GIS手段对湿地脆弱性的角度对湿地的开发保护进行分区的研究从而难以为区域尺度的湿地管理决策提供依据。有鉴于此,本文以地处快速城市化地区的杭州湾地区为研究区域,利用2000年、2005年4景Landsat TM/ETM+为主要数据源,通过非监督分类和分层分类相结合,解译得到研究期间湿地的分布格局和动态变化,并在此基础上综合利用多因素评价法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在快速城市的背景下评价了杭州湾湿地脆弱性,可为该区域湿地的分类保护提供决策基础数据。研究过程中,在快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