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77)
- 2023(5469)
- 2022(4554)
- 2021(3987)
- 2020(3012)
- 2019(6846)
- 2018(6675)
- 2017(12289)
- 2016(6699)
- 2015(7471)
- 2014(7578)
- 2013(7501)
- 2012(7436)
- 2011(6980)
- 2010(7232)
- 2009(6575)
- 2008(6450)
- 2007(5944)
- 2006(5575)
- 2005(5374)
- 学科
- 济(35936)
- 经济(35906)
- 业(16504)
- 地方(16135)
- 管理(15215)
- 中国(14261)
- 农(11523)
- 企(10767)
- 企业(10767)
- 业经(9531)
- 地方经济(9367)
- 发(8548)
- 农业(8195)
- 融(7451)
- 金融(7451)
- 银(7173)
- 银行(7164)
- 行(7105)
- 方法(6687)
- 发展(6398)
- 展(6377)
- 环境(6229)
- 学(6012)
- 贸(5950)
- 贸易(5940)
- 制(5780)
- 技术(5696)
- 易(5633)
- 数学(5282)
- 数学方法(5244)
- 机构
- 学院(98739)
- 大学(94897)
- 济(41595)
- 研究(40836)
- 经济(40643)
- 管理(33015)
- 中国(31241)
- 理学(26681)
- 理学院(26288)
- 管理学(25872)
- 管理学院(25681)
- 科学(24609)
- 京(22042)
- 所(21673)
- 研究所(19316)
- 农(18766)
- 财(18655)
- 中心(17909)
- 江(17142)
- 范(15757)
- 师范(15597)
- 北京(14798)
- 院(14786)
- 州(14307)
- 农业(14278)
- 省(14180)
- 业大(13603)
- 财经(13602)
- 科学院(12581)
- 发(12455)
- 基金
- 项目(58904)
- 研究(45981)
- 科学(45804)
- 基金(39208)
- 家(33852)
- 国家(33470)
- 社会(28441)
- 科学基金(27882)
- 社会科(26909)
- 社会科学(26905)
- 省(25402)
- 划(20622)
- 基金项目(20262)
- 发(20256)
- 教育(20165)
- 编号(19412)
- 发展(16647)
- 展(16313)
- 成果(16244)
- 自然(15875)
- 资助(15743)
- 自然科(15457)
- 自然科学(15455)
- 自然科学基金(15144)
- 课题(15021)
- 重点(13769)
- 创(12409)
- 年(12323)
- 部(11920)
- 创新(11580)
共检索到1731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杨广 刘金兰 袁凤霞
鄂西棘腹蛙的胚胎发育杨广,刘金兰,袁凤霞(湖北农学院水产系)(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蛙类的胚胎发育在过去有过一些研究,然而有关武陵山区棘腹蛙(Ranaboulengeri)的尚未见报道。为对棘腹蛙人工养殖提供可行性技术,研究其胚胎发育的规律是必要的。...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陈林 周文玉 潘桂平
观察比较了11个盐度梯度[0、5、10、15、20、25、30(自然海水)、35、40、45、50]下,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eidus)胚胎的沉浮情况、孵化时间、孵化率和畸形率,并测定了初孵仔鱼的不投饵存活系数(SAI)。结果表明:(1)棘头梅童鱼胚胎在海水盐度为30及以上时100%漂浮;盐度为25时,95%漂浮,5%悬浮;盐度为20时95%悬浮,5%沉底;盐度为15时95%沉底,5%悬浮;盐度为10及以下时100%沉底。在水温18~20℃的条件下,棘头梅童鱼胚胎在盐度5~40范围内经28~32 h能孵化出仔鱼,盐度对孵化时间影响不显著(P>0.05)。但孵化率和畸形率因盐...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刘俊果 宋炜 蒋科技 梁述章 张凤英 谌微 马凌波
对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早期发育阶段的胚胎与仔鱼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和研究,分析了胚胎和仔鱼的生长发育特征。研究表明,棘头梅童鱼受精卵为圆球形,透明,油球1个,卵径(1. 182±0. 041)mm,油球直径(0. 458±0. 015) mm;在水温(25. 00±0. 50)℃、盐度23~24条件下,受精卵经20 h 20 min孵化出膜。棘头梅童鱼胚胎发育过程可划分为合子、卵裂、囊胚、原肠胚、神经胚、器官形成及出膜7个阶段,共24个发育时期。在水温(26. 00±0. 24)℃、盐度23~24条件下,初孵仔鱼平均全长(2. 536±0. 059) mm,出膜后9 d内为早期仔鱼阶段,以内源性营养耗尽为主要特征; 9~25 d为晚期仔鱼阶段,各鳍条发育齐全,鳞片出现。
关键词:
棘头梅童鱼 胚胎 仔鱼 形态特征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许勇
【目的】为增殖放流保护雅砻江长丝裂腹鱼资源,需对其野生群体开展移养驯化和人工繁育。【方法】本实验对野生长丝裂腹鱼采用混养和诱食的方式进行驯养,对性腺成熟的亲本采用LHRH-A_2+PG+HCG进行催产,并对其成熟卵、受精卵和胚胎发育特征进行详细观察和描述。【结果】野生长丝裂腹鱼易驯养,且性腺能发育成熟,人工催产效应时间为47.5 h,受精率为75.37%,孵化率为68.54%。成熟卵圆球形、浅黄色、微粘,平均卵径为(2.88±0.29)mm,受精吸水膨胀后为沉性卵,平均卵径为(4.06±0.16)mm。在平均水温10.8℃下,胚胎发育历时204 h 25 min,历经胚盘隆起、卵裂、囊胚、原肠胚、神经胚、器官发育和出膜共7个阶段。【结论】在人工养殖条件下,采取适宜的方法可驯养成熟并人工繁殖野生长丝裂腹鱼成功。在平均水温10.8℃时,其受精卵的孵化时间较长。
关键词:
长丝裂腹鱼 驯养繁殖 卵 胚胎发育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何斌 陈先均 温涛 龙治海 李孟均
为了研究中华沙鳅胚胎的各发育期形态特征及发育特点,采用莱卡体视显微镜对中华沙鳅胚胎发育进行连续观察、描述和拍照记录。结果表明:成熟卵直径为0.9~1.3 mm。受精卵吸水膨胀之后卵膜外径为4.21~4.98 mm,漂流性。在水温23℃±0.5℃时,中华沙鳅胚胎需要33 h 15 min发育后出膜。胚胎发育过程可划分为7个阶段26个发育期。初孵仔鱼身体透明,全长约4.8~5.1 mm,肌节数为24+14。
关键词:
中华沙鳅 胚胎发育 受精卵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陈玉琳
白鲫胚胎发育的研究陈玉琳(上海市水产研究所,上海200082)白鲫是一种优良的养殖种类。近年来我们对白鲫胚胎发育及仔鱼的习性作了观察研究,其结果叙述如下。1材料与方法1.且实验材料取自本所养殖实验场2-3龄的人工授精卵。用毛笔将受精卵撒在干净的培养皿...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陈国柱 方展强 马广智
唐鱼(Tanichthys albonubes)是一种小型鲤科鱼类,是华南地区的特有种。本研究报道对唐鱼胚胎发育过程的观察结果。唐鱼的受精卵近卵圆型,其卵径为(1.017±0.001)mm。根据其胚胎发育过程的形态特征,胚胎发育全程可划分为7个阶段:受精卵胚盘形成阶段、卵裂阶段、囊胚阶段、原肠胚阶段、神经胚形成阶段、器官形成阶段和孵化出膜阶段。观察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水温条件下发育历程不同:当水温分别在14.0-16.8℃、22.5-25.0℃和28-30℃条件下,受精卵分别经过147 h、50 h和28 h发育而孵出。文中讨论了唐鱼胚胎形态及胚细胞的分化特点,以及水温对胚胎发育的影响。
关键词:
唐鱼 胚胎发育 水温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田永胜 陈松林 严安生 季相山
在牙鲆胚胎玻璃化冷冻中,为了准确选择胚胎的冷冻时期,掌握胚胎发育进程,同时为牙鲆苗种培育提供一定的依据,对海水工厂化养殖牙鲆的胚胎发育进行了研究。牙鲆受精卵培养在14~16℃、盐度29.9的海水中,利用Olympus显微镜对牙鲆胚胎发育过程连续观察,对各个胚胎时期的发育时间进行了记录,并对每一时期的特征用Olympus照像机进行了拍摄。实验记录了从受精卵到出膜后5d的29个具体发育时期的特征和发育时间,拍摄了30张具有代表性的胚胎和鱼苗图片,将牙鲆胚胎发育划分为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神经胚期、肌节期、尾芽期、心跳期、胚体转动期、出膜前期、出膜期10个连续的典型时期。在此培养条件下牙鲆胚胎历时...
关键词:
牙鲆 胚胎发育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胡振禧 黄洪贵 吴妹英 赖铭勇 黄柳婷
研究不同温度对斑鳜(Siniperca scherzeri)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8~28℃温度范围内,斑鳜胚胎均能孵化出膜;随温度升高,胚胎发育达囊胚期、原肠期和出膜期的时间均相对缩短,温度对囊胚期前的发育进程影响较小,胚胎发育至囊胚期后,温度升高胚胎发育进程明显加快;孵化时间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孵化时间T与温度x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T=306 738x-2.463,R2=0.996 6(P<0.01);在18~26℃温度范围内,胚胎发育到原肠中期的死亡率较低,孵化率较高,且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温度达28℃时,胚胎发育到原肠中期的死亡率极显著上升,孵化率下降极显著(P<...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夏连军 施兆鸿 王建钢 陆建学 赵荣兴 黄宁宇 来琦芳 么宗利 楼宝 辛俭
研究了孵化水温对黄鲷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6~26℃范围内,黄鲷胚胎都能孵出仔鱼,孵化速度随水温上升而加快。其中18~22℃是黄鲷胚胎孵化的最适温度,孵化率最高,20℃时达89%,畸形率最低;受精卵42 min细胞开始分裂,3 h 30 min为多细胞期,7 h为囊胚期,22 h胚孔关闭,37 h仔鱼开始孵出,孵出仔鱼健壮活泼。当水温高于26℃或低于16℃时,黄鲷胚胎不能孵出仔鱼;水温低于14℃时胚胎发育停止于高囊胚,12 h后受精卵开始变浊死亡;水温高于28℃时,胚胎发育至多细胞期,胚盘聚合死亡。黄鲷胚胎发育的有效积温为422.2~483.6(h.℃)。黄鲷发育的阈温度为7.88℃
关键词:
黄鲷 胚胎 发育 仔鱼 温度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沈和定 陈贤龙 陈汉春 冉福 李家乐 王飞 熊柳平
通过实验室研究,对石磺(Onchidiumsp.)胚胎发育过程进行了详细观察,比较了不同水温下石磺胚胎发育的速度,探讨了膜内面盘幼虫孵化出膜的主要条件。结果表明:石磺的胚胎发育过程类似于肺螺亚纲其他贝类,行体内受精,刚产出的卵为受精卵,细胞未进行分裂,卵裂从卵产出体外开始,分别经过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膜内担轮幼虫期,膜内面盘幼虫期,经过孵化期孵化出膜为自由生活的面盘幼虫期。对各阶段幼体的大小、形状、内部器官等特征以及发育变态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显微观察和描述。26℃,28℃,30℃3个水温组中,从受精卵到膜内面盘幼虫孵化出膜分别需要300h,290h,288h;发现影响幼虫孵化出膜的主要因素是...
关键词:
石磺 水温 胚胎发育 孵化出膜 停止发育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易祖盛 陈湘粦 王春 林小涛
2001~2002年,采用连续观察法对倒刺(SpinibarbusdenticulatusdenticulatusOshima)人工授精的受精卵的发育进行观察,倒刺胚胎发育分为22个时期,成熟卵直径2.87~3.12mm,金黄色,沉性,具弱粘性。卵膜遇水后30~50s膨胀达最大,外膜径达3.35~3.55mm。在水温(25±0.5)℃条件下,受精卵历时43h45min孵化,积温1093.75℃·h。初孵仔鱼全长(8.93±0.35)mm,肌节数为12+16+14;具心跳、血液循环,无色素,活动能力弱,沉于水底。与本亚科其他鱼类的发育比较,倒刺具有下列3个特点:第二极体明显;发育过程中没有...
关键词:
倒刺鲃 胚胎发育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晓燕 王渝 赵三军 蒋文弢 蒋锐达 施利民 赵敏
胚胎发育涉及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学、细胞生物学以及基因组学过程。已有研究表明,胚胎发育早期特别是原肠胚和神经胚时期存在着一定强度的内源生理电场,当存在类似内源生理电场强度的外源电场时,能引导细胞迁移、控制细胞极化、调节细胞增殖和分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胚胎发育。本研究主要就内源生理及外源电场对胚胎发育的引导或干扰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胚胎发育研究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胚胎发育 生理电场 外源电场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高晓田 肖国华 陈力 张立坤
观察了人工繁殖江鳕(Lota lota)的胚胎发育的全过程。根据对江鳕胚胎发育的观察与分析,将其胚胎发育分为受精卵、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神经胚期、器官形成期6个阶段,共20个发育时期,同时描述了各个发育时期的特征。在0~3℃下,胚胎历时998 h后孵出仔鱼,从受精卵至孵化出膜需要积温887~1023 h.℃。
关键词:
江鳕(Lota lota) 胚胎发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