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71)
- 2023(11515)
- 2022(9705)
- 2021(8582)
- 2020(6724)
- 2019(15275)
- 2018(14632)
- 2017(27270)
- 2016(14950)
- 2015(16109)
- 2014(15856)
- 2013(15708)
- 2012(14849)
- 2011(13791)
- 2010(13868)
- 2009(12472)
- 2008(12162)
- 2007(10685)
- 2006(9733)
- 2005(8768)
- 学科
- 济(69908)
- 经济(69836)
- 管理(37196)
- 业(36943)
- 企(25578)
- 企业(25578)
- 中国(24520)
- 地方(23554)
- 方法(22686)
- 农(20690)
- 数学(20090)
- 数学方法(19935)
- 业经(15830)
- 农业(14876)
- 学(13894)
- 贸(13010)
- 贸易(12998)
- 地方经济(12656)
- 环境(12587)
- 易(12479)
- 财(12419)
- 发(12401)
- 融(10927)
- 金融(10926)
- 银(10773)
- 银行(10724)
- 制(10479)
- 行(10422)
- 技术(10409)
- 产业(9274)
- 机构
- 学院(216458)
- 大学(214536)
- 济(90273)
- 经济(88403)
- 研究(83605)
- 管理(77641)
- 理学(66802)
- 理学院(65836)
- 管理学(64662)
- 管理学院(64261)
- 中国(60519)
- 科学(53934)
- 京(47313)
- 农(46343)
- 所(43841)
- 研究所(40164)
- 财(37495)
- 业大(36971)
- 中心(36747)
- 农业(36566)
- 江(32755)
- 范(30989)
- 师范(30566)
- 院(30172)
- 北京(29834)
- 财经(29794)
- 经济学(27684)
- 经(27099)
- 州(26800)
- 省(26684)
- 基金
- 项目(149957)
- 科学(117719)
- 基金(108129)
- 研究(103685)
- 家(97722)
- 国家(96893)
- 科学基金(81359)
- 社会(68025)
- 社会科(64543)
- 社会科学(64528)
- 省(59416)
- 基金项目(58044)
- 自然(53072)
- 自然科(51886)
- 自然科学(51871)
- 划(51099)
- 自然科学基金(50917)
- 教育(46003)
- 资助(42080)
- 编号(39664)
- 发(38915)
- 重点(34625)
- 部(31591)
- 创(31273)
- 成果(30743)
- 发展(30372)
- 展(29923)
- 创新(29369)
- 计划(29272)
- 课题(28814)
共检索到3285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冯文勇 王乃昂 何彤慧
结合文物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在2003—2007年多次野外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对我国农牧过渡带—鄂尔多斯高原及毗邻地区历史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论指出,过渡地区特殊的生态环境和特殊的军事地理环境是该地区城市发展的基本因素;地缘政治形势的变化形成该地区城市发展的强大杠杆;国防战略和防卫要求对城市数量和规模具有重要影响;草原民族势力的收缩与扩张是该地区城市发展的重要指示器;过渡性地理环境基础上的低水平的土地承载力和区域经济是该地区城市发展的制约因素。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童年成
本文对近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经济高速成长的优势及制约因素进行探讨,指出:鄂尔多斯市经济高速成长得益于其丰富的自然资源条件、我国经济崛起所形成的巨大能源资源需求及鄂尔多斯市一系列将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的发展战略;制约因素是通道制约、水资源制约、两难选择等。通过探讨以期对我国西部其他城市的发展有所借鉴。
关键词:
鄂尔多斯 经济发展 优势制约因素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逸永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坚持依托资源而不依赖资源,大力实施煤炭资源整合和企业兼并重组,着力提高资源开发和利用水平,产业转型成效明显,综合经济实力显著提升,区域协调发展呈现新气象,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但是,从发展现状来看,作为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鄂尔多斯市在经济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急需转变发展方式。首先,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污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奚秀梅 赵景波
通过对鄂尔多斯高原地区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研究了该区清代旱灾等级、频次、周期和气候特征。结果表明,鄂尔多斯高原地区清代旱灾频次较高,约0.34次/a,以轻、中度旱灾为主。该区旱灾的发生具有明显的阶段性,1701-1780年、1821-1845年和1876-1911年为多发阶段,1644-1700年、1781-1820年和1846-1875年为低发阶段。约90%的旱灾发生在春、夏季或春夏连旱。该区清代旱灾有7 a左右的短周期,23-29 a左右的中周期和54 a左右的长周期;各等级旱灾有准5 a短周期,特大旱灾的第1主周期是17 a。干冷多风的区域气候环境,以及农业活动是该区旱灾发生的两个主要原因。推测该区清代发生大旱灾和特大旱灾年份的年降水量约为200~250 mm,年蒸发量约为2400~2600 mm。该区清代气候可划分为6个阶段:1644-1700年→1701-1780年→1781-1820年→1821-1845年→1846-1875年→1876-1911年,对应的年降水量特征为:多→少→多→少→多→少,而蒸发量和风沙天气特征为:少→多→少→多→少→多。确定1762-1766年、1875-1878年、1899-1902年为3个干旱气候事件,推测这3个干旱气候事件期间年平均降水量为230 mm左右,蒸发量为2500 mm左右,大风沙尘天气频繁。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彦阁 杨晓晖 慈龙骏
西鄂尔多斯高原集中分布了很多珍稀濒危灌木物种,近年来遭遇了不同程度的沙埋,为了揭示沙埋对该区灌木群落的影响,采用2006年西鄂尔多斯高原干旱荒漠灌木群落的空间点格局调查数据,运用基于最近邻体距离的空间格局指数F函数、G函数和J函数,研究了不同沙埋程度干扰下灌木群落的结构和空间格局。结果表明:沙埋是该区不耐沙灌木消亡的重要影响因素,随地表覆沙厚度的增加,群落内不耐沙灌木的数量逐渐减少;对于耐沙灌木,浅层的覆沙有利于其更新生长,而当覆沙厚度超过一定值时,这种正向作用转为负向作用,导致耐沙灌木由数量上的增加转为减少;不耐沙灌木和耐沙灌木在不同沙埋强度的影响下,在小尺度上都表现为显著的随机分布,而二者...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白亚楠 刘伟
资源型城市是我国资源生产的主要基地,在我国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资源型城市由于对于自然资源的过度依赖,必然具有产业结构单一,经营粗放,产业布局分散的特点。随着对资源开发程度的进一步加深,加之资源的不可再生性,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和阶段性。本文以鄂尔多斯市为例,探讨资源型城市亟需解决的问题,发展投入少、产出多、效益好、污染少的循环经济模式。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循环经济模式 鄂尔多斯市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魏曙光
后危机时期,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将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资源型城市鄂尔多斯,依托资源优势,"十五"以来,经济发展迅速,近年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依然面临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资源环境压力大、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基础设施承载力较弱、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低等一系列问题。鄂尔多斯市应抓住后危机时期全球和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良好契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系统解决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有效确保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贾宝全 慈龙骏 高志刚 张红旗
以内蒙古自治区伊金霍洛旗为研究对象 ,选择了该旗 1 95 9— 1 999年共 41年的 1 9个自然与社会经济统计因子 ,利用主成份分析 (PCA)方法 ,对土地荒漠化过程中的自然与人为要素作用强度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表明 ,在伊金霍洛旗的荒漠化发展过程中 ,人为因素的贡献率为 5 3 8% ,自然因素的贡献率仅为 1 0 0 % ,自然与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贡献率为 2 3 4%。对该旗土地沙化影响最大的自然因素有 :年降水量、年均温度、年大风日数、起沙风日数等 ;人为因素主要有人口数量、人口的自然增长率、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以及林地面积等。相关因子的历年变化情况与土地荒漠化状况的分析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忠 乔海燕
鄂尔多斯北部沙区存在着极为显著的风沙地貌,在此格局基础之上,特别是在植被与土壤的相互响应过程中,二者的相互关系逐渐密切,这种反馈作用使得该区域的植被与土壤要素形成的空间分布格局具有一定的耦合性。研究这种关系可以为该地区保护植被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鄂尔多斯 植被类型 土壤要素 空间分析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孙泽祥 刘志锋 何春阳 邬建国
理解中国北方干燥地城市扩展过程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对提高干燥地人类福祉和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论文以正在经历快速城市化的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呼包鄂)地区为例,从区域、城市和旗县3个尺度上揭示了该地区1990—2013年城市扩展过程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首先,量化了呼包鄂地区1990年的生境质量、粮食生产、肉类生产和碳储量4种关键生态系统服务。然后,分析了1990—2013年呼包鄂地区的城市扩展过程。最后,在区域、城市和旗县3个尺度上评价了呼包鄂地区1990—2013年城市扩展过程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结果显示,1990—2013年,呼包鄂地区经历了快速的城市扩展过程,城市用地面积从314.22 km~2增加到692.10 km~2,增长了1.2倍。区域城市扩展过程导致4种生态系统服务均明显下降。其中,粮食生产服务损失最严重,损失量达1.36×10~4t,约占1990年全区粮食生产总量的1%。边缘型和飞地型城市扩展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最明显。1990—2013年,边缘型城市扩展导致的粮食生产、肉类生产和碳储量损失量占区域城市扩展过程中各项服务损失总量的比例均超过60%,飞地型城市扩展造成的肉类生产服务损失量大于区域城市扩展过程中该服务损失总量的1/3。边缘型和飞地型城市扩展过程导致的耕地和草地大量减少是造成生态系统服务快速下降的主要原因。因此,建议在呼包鄂地区的城市化进程中应提高城市用地利用率,控制边缘型和飞地型城市扩展,以减少城市扩展过程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孙泽祥 刘志锋 何春阳 邬建国
理解中国北方干燥地城市扩展过程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对提高干燥地人类福祉和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论文以正在经历快速城市化的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呼包鄂)地区为例,从区域、城市和旗县3个尺度上揭示了该地区1990—2013年城市扩展过程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首先,量化了呼包鄂地区1990年的生境质量、粮食生产、肉类生产和碳储量4种关键生态系统服务。然后,分析了1990—2013年呼包鄂地区的城市扩展过程。最后,在区域、城市和旗县3个尺度上评价了呼包鄂地区1990—2013年城市扩展过程对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马波
历史时期,鄂尔多斯高原的农业开发,以汉、唐、清三代最为恢宏。从唐代开始,该区的生态环境明显恶化,渐向沙漠生态转变。不合理的农业开发通过直接与间接的作用,诱发、促进了沙化的发生发展。鄂尔多斯高原的现代农业开发,应以史为鉴,走治理与开发相结合的道路,重新分配人口,安排生产。同时,要充分发挥、协调各种科学技术的生态、经济作用。在缺乏灌溉条件的地区,可发展径流农业。
关键词:
鄂尔多斯高原 农业开发 生态变迁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蔡云辉
文章主要对学术界20余年来有关省际毗邻地区经济发展问题的总体研究状况、省际毗邻地区的概念、经济关系、毗邻地区经济协作的目的、动力因素、条件、途径、模式及未来发展等诸多问题进行了分类梳理,概括性地勾画出了学术界关于省际毗邻地区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
省际 毗邻地区 经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欣
低碳经济这一新型的经济发展形式,已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在全球气候变暖、资源濒临枯竭等环境问题背景下的共同选择,已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鄂尔多斯市作为中国西部重要的煤炭资源型城市,以煤为主的经济结构决定了鄂尔多斯市经济发展具有碳关联度高、能源生产和消费含碳高的高碳产业特征。文章以鄂尔多斯市的低碳发展为例,研究鄂尔多斯市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存在的问题、所采取的措施以及面临的挑战,研究结果对我国煤炭资源型城市发展低碳经济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蔡文芳
[目的]鉴于草原资源存在一定脆弱性,对鄂尔多斯草原旅游整体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价,以期为当地发展草原旅游产业以及打造"大旅游"提供借鉴与指导。[方法]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层次分析法对鄂尔多斯草原旅游可持续发展做出评价,通过专家两两打分确定指标权重。[结果](1)资源支持系统是鄂尔多斯草原旅游可持续发展首先应该被考虑的因素。(2)鄂尔多斯草原旅游对当地经济的贡献率是影响政府决策的重要因素;游客的草原资源保护意识对鄂尔多斯草原旅游可持续发展更重要;居民发展草原旅游意愿度是基于居民角度的影响草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子。(3)近几年过度开垦现象得到了有效抑制,土地有效利用程度也得到改善;牧民城市居住的需求已趋于饱和,有利于降低草原退化,提升草原质量。(4)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当地居民发展草原旅游的驱动作用一直存在。[结论]鄂尔多斯草原旅游可持续发展应首要考虑资源支持系统,着重从防治过度开垦、过度放牧,限制不合理的旅游资源开发、保持适度城镇工程建设,以及控制高峰期草原旅游资源使用强度、增加旅游区草原环保标识提醒数量等方面入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