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27)
2023(5926)
2022(5307)
2021(4916)
2020(4289)
2019(10117)
2018(9944)
2017(19150)
2016(10794)
2015(12247)
2014(12480)
2013(12533)
2012(11981)
2011(10966)
2010(11088)
2009(10332)
2008(10448)
2007(9601)
2006(8090)
2005(7175)
作者
(33986)
(28702)
(28612)
(27472)
(18007)
(13939)
(13194)
(11407)
(10617)
(10030)
(9688)
(9538)
(9163)
(9123)
(9080)
(9053)
(9010)
(8467)
(8275)
(8230)
(7379)
(7100)
(7042)
(6564)
(6474)
(6421)
(6323)
(6292)
(5817)
(5772)
学科
(47377)
经济(47341)
管理(25817)
(25683)
方法(23911)
数学(21685)
数学方法(21495)
(19378)
企业(19378)
(12977)
(12054)
中国(11212)
(10888)
地方(10478)
(9077)
贸易(9076)
(8740)
农业(8597)
业经(8314)
(7381)
(7234)
环境(6723)
(6450)
财务(6435)
财务管理(6413)
(6213)
银行(6187)
(6128)
金融(6125)
企业财务(6010)
机构
大学(162819)
学院(160886)
(64536)
经济(63066)
研究(57909)
管理(57900)
理学(50136)
理学院(49387)
管理学(48283)
管理学院(47982)
中国(42260)
科学(39149)
(35148)
(33491)
(31238)
研究所(28825)
(28183)
业大(27632)
农业(26804)
中心(26407)
(24488)
财经(22866)
(22812)
师范(22561)
北京(21986)
(20725)
(20669)
经济学(20236)
(19457)
经济学院(18504)
基金
项目(108955)
科学(84604)
基金(78951)
研究(74344)
(70587)
国家(70079)
科学基金(58463)
社会(45822)
社会科(43460)
社会科学(43442)
基金项目(42761)
(42618)
自然(39796)
自然科(38853)
自然科学(38838)
自然科学基金(38133)
(36904)
教育(34233)
资助(32370)
编号(29839)
重点(25255)
成果(24184)
(23953)
(23730)
计划(21884)
(21732)
科研(21635)
课题(20757)
创新(20489)
大学(19819)
期刊
(69246)
经济(69246)
研究(43925)
学报(30283)
(29315)
中国(28385)
科学(26810)
(22070)
大学(21538)
学学(20443)
农业(19562)
管理(17771)
教育(13635)
技术(12962)
(11943)
金融(11943)
(11138)
财经(11072)
业经(10945)
经济研究(10945)
问题(9915)
(9464)
(9008)
资源(8804)
统计(8574)
技术经济(8379)
(7644)
图书(7592)
理论(7576)
(7563)
共检索到2299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春堂  杨晓晖  尹伟伦  慈龙骏  
采用Ripley sK函数(L函数)和J函数对研究区内典型样方的白刺灌丛沙包进行点格局和标记点格局分析。结果表明:在独贵塔拉镇,白刺灌丛沙包在小尺度上呈现均匀分布格局(0~5.0 m),在中大尺度上则呈现随机分布格局(5.0~50.0 m);在呼和木独镇小尺度上呈现均匀分布格局(0~8.0 m),在中大尺度上则呈现随机分布格局(8.0~50.0 m);在巴拉贡镇小尺度上呈现均匀分布格局(0~3.5 m),中小尺度上呈现随机分布(3.5~10.5 m),中尺度上呈现聚集分布格局(10.5~19.5 m),在中大尺度上又呈现出随机分布格局(19.5~50.0 m),而标记点格局分析较点格局分析在尺...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正国  董雪  辛智鸣  张景波  王学全  菅凯敏  马海峰  黄雅茹  李永华  
灌丛沙包广泛分布于西北干旱区,本研究以干旱区常见的白刺属(Nitraria)植物灌丛沙包为研究对象,通过样地收集和文献数据整理,获取45个唐古特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和21个泡泡刺(Nitraria sphaerocarpa)灌丛沙包形态及生物量数据,构建白刺属植物灌丛沙包生物量预测模型。结果表明:灌丛沙包植物总生物量每增加1 kg,沙包上部、沙包内部、沙包下部的生物量及枝叶生物量、根生物量分别增加0.31、0.57、0.12、0.44和0.56 kg。植株高度变化能够解释各组件生物量及总生物量变化的76%~88%。沙包长度变化能够解释各组件生物量及总生物量变化的76%~92%。植株高度和沙包长度联合能够解释各组件生物量及总生物量变化的89%~94%。随灌丛沙包高度的增加,沙包上部生物量占比呈现减少,沙包内生物量占比明显增加,沙包下部生物量占比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另外,随沙包高度增加,沙包内部根系的迅速增加是白刺属植物根生物量占比呈增加的主要原因。白刺属植物灌丛沙包各组件生物量和总生物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P <0.01),这种关系可用于相互间的预测,进而可以为野外跟踪监测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忠  乔海燕  
鄂尔多斯北部沙区存在着极为显著的风沙地貌,在此格局基础之上,特别是在植被与土壤的相互响应过程中,二者的相互关系逐渐密切,这种反馈作用使得该区域的植被与土壤要素形成的空间分布格局具有一定的耦合性。研究这种关系可以为该地区保护植被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彦阁  杨晓晖  慈龙骏  
西鄂尔多斯高原集中分布了很多珍稀濒危灌木物种,近年来遭遇了不同程度的沙埋,为了揭示沙埋对该区灌木群落的影响,采用2006年西鄂尔多斯高原干旱荒漠灌木群落的空间点格局调查数据,运用基于最近邻体距离的空间格局指数F函数、G函数和J函数,研究了不同沙埋程度干扰下灌木群落的结构和空间格局。结果表明:沙埋是该区不耐沙灌木消亡的重要影响因素,随地表覆沙厚度的增加,群落内不耐沙灌木的数量逐渐减少;对于耐沙灌木,浅层的覆沙有利于其更新生长,而当覆沙厚度超过一定值时,这种正向作用转为负向作用,导致耐沙灌木由数量上的增加转为减少;不耐沙灌木和耐沙灌木在不同沙埋强度的影响下,在小尺度上都表现为显著的随机分布,而二者...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周资行  焦健  李毅  李永兵  张世虎  
对腾格里沙漠南缘景泰点、古浪点和民勤点及对照点兰州天然分布的唐古特白刺无性系种群分株年龄结构及其动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地唐古特白刺年龄结构均呈增长型;由南向北随着水分梯度递减,各地唐古特白刺无性系种群中龄分株比重增大,呈现出幼龄居群向成年居群过渡的趋势;静态生命表均显示唐古特白刺无性系种群幼龄分株随着年龄增加,生活力和环境适应能力增强,期望寿命逐渐增大,Ⅴ龄级后分株期望寿命逐渐减小,Ⅲ和Ⅳ龄级死亡率和亏损率明显增大;存活曲线均趋于Deevey-Ⅲ型;兰州点唐古特白刺种群繁育旺盛,导致空间制约强烈,使得幼龄死亡率较高;景泰点和古浪点中龄分株死亡率低;民勤点各龄级死亡率均较大,Ⅵ龄级分株数反常...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尚德  康向阳  李代丽  
利用主分量及其贡献率构建选优指数进行唐古特白刺多性状综合选优,从39个单果候选优株中选择确定20株优株,中选优株群体平均果序重、每序核果数、单果重、果长、果径、出肉率分别比单果候选优株群体平均提高23.17%、6.17%、18.55%、3.02%、7.96%、1.59%.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贾宝全  慈龙骏  高志刚  张红旗  
以内蒙古自治区伊金霍洛旗为研究对象 ,选择了该旗 1 95 9— 1 999年共 41年的 1 9个自然与社会经济统计因子 ,利用主成份分析 (PCA)方法 ,对土地荒漠化过程中的自然与人为要素作用强度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表明 ,在伊金霍洛旗的荒漠化发展过程中 ,人为因素的贡献率为 5 3 8% ,自然因素的贡献率仅为 1 0 0 % ,自然与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贡献率为 2 3 4%。对该旗土地沙化影响最大的自然因素有 :年降水量、年均温度、年大风日数、起沙风日数等 ;人为因素主要有人口数量、人口的自然增长率、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以及林地面积等。相关因子的历年变化情况与土地荒漠化状况的分析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党晓宏  高永  蒙仲举  张波  高君亮  梁超  唐国栋  李晓燕  
准确估算荒漠灌丛固碳能力及荒漠生态系统碳储量对整个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具有重要意义。利用2014—2015年西鄂尔多斯地区5种天然优势荒漠灌丛(沙冬青、霸王、四合木、半日花和红砂)标准样地调查的基础上,通过野外采样法获得各标准灌丛各器官样品后在实验室利用Elementar vario MACRO CUBE元素自动分析仪测定灌丛各器官平均含碳率和平均加权含碳率。研究结果表明:西鄂尔多斯地区不同灌丛各器官平均含碳率高低分布具有一定的随机性,5种荒漠灌丛各器官含碳率的变化范围在29.78%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慧卿  赵秀莲  张景波  李慧勇  江泽平  张洪江  
以乌兰布和沙漠东北缘黄灌区和井灌区绿洲外围天然半固定白刺群落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VerHoef等1989年修正的多规模排序法,Dale等提出的格局强度、格局一致性指标以及Noy Meir等移动的样方加权平均值,对比分析了两个群落的植被格局特点,包括格局规模、不同格局规模上植物种的组合、植被沿样带的变化,格局强度以及格局的一致性。结果表明:两个半固定白刺群落格局都是白刺单种群控制的灌木格局。相同的植物种在不同的格局规模以及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种间联结关系会不一样。与井灌区绿洲外围半固定白刺群落相比,黄灌区绿洲外围的半固定白刺群落平均格局规模数较多,格局规模相对较大,相应的格局强度较低,格局一致性相...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秦兆祥  张薇  
运用最近邻分析方法研究鄂尔多斯市旅游资源和景区(点)的空间分布状态,发现区域旅游空间布局呈现聚集性特征。以东胜区——成吉思汗陵和树林召镇——响沙湾为核心的空间点集聚性更强的A、B两个簇区为典型研究对象,分析旅游边际效用和旅游活动空间行为模式,提出A、B簇区空间拓展,逐渐形成旅游轴束板块,并以单一目的地旅游模式、线型旅游模式、基营型旅游模式、区域游模式和链型旅游模式等进行旅游活动组织。研究表明,A、B两个簇区必须联动开发,才会更好的带动鄂尔多斯区域旅游整体发展。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晓龙  范天来  张复  范育新  
构造运动和和气候变化是河流阶地形成的两个重要因素。学术界对于构造运动与气候变化中哪个因素是河流阶地形成的控制因素尚未形成一致观点。本文选择位于鄂尔多斯高原周缘的河流阶地,综述了前人在兰州段、中卫段和晋陕峡谷段3个河段的黄河阶地上的研究成果,结合2万年以来的古洪水记录与古地震活动等证据,对比了河流阶地形成、气候变化以及青藏高原的幕式隆升的时间。对比结果显示,鄂尔多斯高原周缘多级河流阶地的形成时间与青藏高原阶段性隆升的时间比较一致,而与气候冰期—间冰期变化之间没有明显规律,这一结果支持构造运动是鄂尔多斯高原周缘的河流阶地形成的控制因素。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冯欣欣  唐明  龚明贵  余红霞  
【目的】探讨黄土高原丛枝菌根真菌(AMF)及球囊霉素与土壤因子的关系及其在生态恢复中的作用。【方法】在陕西黄土高原的志丹、安塞、延长、陇县、淳化和韩城6县(市)选取6个样地,采集5~30 cm土层狼牙刺(Sophora davidii)根系和土壤,测定土壤养分含量、酶活性以及AMF侵染率、孢子密度等,研究狼牙刺根际AMF侵染率、孢子密度和球囊霉素与土壤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AMF平均侵染率达74.42%,孢子密度均值达19.06个/g,AMF侵染率和孢子密度在各样地间差异显著,但是两者无显著相关性。土壤中总球囊霉素平均含量为2.32mg/g,占土壤有机碳的36.46%,球囊霉素含量和孢子密度...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倪建伟  杨秀艳  张华新  武海雯  许秀玉  刘涛  
以唐古特白刺悬浮细胞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不同盐(Na Cl)浓度(0、100、150、200、250 mmol·L-1)胁迫下细胞生长状态和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脯氨酸、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等生理生化指标随培养时间的动态变化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1)盐胁迫对白刺悬浮细胞生长状态影响明显,细胞生长符合Logistic生长曲线模型,其中,盐浓度100 mmol·L-1胁迫下白刺悬浮细胞生长速度最快,之后随着盐浓度的增加细胞生长逐渐受抑。(2)盐胁迫对白刺细胞生理生化指标影响明显,在培养初期,各指标随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这种趋势逐渐...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倪建伟  魏琦  杨秀艳  许秀玉  武海雯  张华新  刘涛  
以野生唐古特白刺的茎段、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了Na Cl O对外植体的消毒效果和激素2,4-D、NAA和6-BA对愈伤组织诱导及愈伤组织形态的影响,并利用疏松型愈伤组织建立了白刺悬浮细胞系,对其生长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茎段和叶片用2%的Na Cl O消毒10 min最适宜,时间过长或过短均会影响成活率;3种激素对愈伤组织的相对生长量和形态均有影响,其中,2,4-D是主要影响因子,且茎段诱导出的愈伤组织相对生长量比叶片的高;根据愈伤组织的生长速度和形态,适宜用浅黄色疏松型愈伤组织构建唐古特白刺悬浮细胞系,最佳试验组合为MS+2,4-D 1.5 mg·L-1+NAA 0.2 mg·L-1+6...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杏花  段娜  张淑媛  郭璐  马蓉  高永  
[目的]探索不同质量分数NaCl胁迫下唐古特白刺枝叶性状的动态变化规律,为唐古特白刺在植物治沙领域发挥优势作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唐古特白刺1年生扦插苗为研究对象,分别使用质量分数为0.4%,0.8%,1.2%,1.6%和2.0%的NaCl水溶液进行胁迫试验,以清水处理作为对照(CK),每处理10个重复。于胁迫处理10,30,50,70,90 d后,测定各处理唐古特白刺各级枝条的长度、节数、节间长度、基径、分枝角、分枝比,叶片长度、宽度、厚度、长宽比,观察解剖结构。[结果](1)质量分数≤1.6%的NaCl胁迫处理对唐古特白刺枝条生长具有促进作用,但N aCl胁迫质量分数进一步升高时,唐古特白刺枝条生长开始受抑,甚至死亡。质量分数0.8%NaCl胁迫处理唐古特白刺枝条的分枝比和分枝角与CK相比明显增大。(2)盐胁迫使唐古特白刺叶片变小、变厚、长宽比减小,表皮细胞及角质层增厚、栅栏组织细胞层数增加、叶肉细胞排列紧密,栅海比和中脉维管束中导管数均随着N aCl胁迫质量分数增加而增大。(3)NaCl质量分数≥0.8%,唐古特白刺叶片出现“复表皮”现象,叶肉中出现黏液细胞。[结论]NaCl胁迫处理对唐古特白刺枝叶性状具有明显影响,且低质量分数NaCl对其枝条、叶片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进而改变株丛形态;但质量分数≥1.6%,唐古特白刺生长受抑,甚至死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