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53)
- 2023(6180)
- 2022(4957)
- 2021(4671)
- 2020(3629)
- 2019(8697)
- 2018(8660)
- 2017(15146)
- 2016(8478)
- 2015(9330)
- 2014(9421)
- 2013(9001)
- 2012(8615)
- 2011(7875)
- 2010(8236)
- 2009(7431)
- 2008(7455)
- 2007(6459)
- 2006(6150)
- 2005(5287)
- 学科
- 济(35769)
- 经济(35725)
- 管理(19422)
- 业(17532)
- 农(15824)
- 地方(14261)
- 企(12808)
- 企业(12808)
- 中国(12383)
- 农业(10895)
- 业经(10794)
- 制(10285)
- 财(9993)
- 方法(9139)
- 数学(7927)
- 数学方法(7869)
- 体(7434)
- 发(7039)
- 融(6347)
- 金融(6347)
- 学(6136)
- 体制(6080)
- 农业经济(6077)
- 银(5849)
- 银行(5843)
- 行(5716)
- 地方经济(5714)
- 发展(5642)
- 展(5628)
- 教育(5590)
- 机构
- 学院(109869)
- 大学(108726)
- 研究(44006)
- 济(43066)
- 经济(42047)
- 管理(38098)
- 中国(33820)
- 理学(31139)
- 理学院(30655)
- 管理学(30068)
- 管理学院(29830)
- 京(25960)
- 科学(25645)
- 江(25579)
- 财(23204)
- 所(21866)
- 中心(20786)
- 农(20052)
- 研究所(19361)
- 范(18234)
- 师范(18070)
- 省(16843)
- 院(16593)
- 财经(16239)
- 州(15806)
- 北京(15715)
- 业大(15625)
- 农业(14910)
- 经(14777)
- 师范大学(14690)
- 基金
- 项目(71114)
- 研究(56640)
- 科学(55739)
- 基金(48871)
- 家(41962)
- 国家(41485)
- 科学基金(35458)
- 社会(35264)
- 社会科(33051)
- 社会科学(33039)
- 省(29530)
- 教育(26320)
- 基金项目(25895)
- 划(23991)
- 编号(23903)
- 自然(21115)
- 成果(20632)
- 自然科(20482)
- 自然科学(20476)
- 自然科学基金(20119)
- 资助(19008)
- 课题(18651)
- 发(16842)
- 重点(16667)
- 部(15862)
- 年(15255)
- 江(14654)
- 创(14502)
- 性(14441)
- 制(14347)
共检索到1936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黄兰兰 陈鉴 戴钢书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2018是5·12地震10周年,对都江堰市向峨乡震后建设的变革、经验与振兴进行概念阐述、理论研究既具有历史意义,又具有时代意义。都江堰市向峨乡乡村振兴战略链是向峨乡发展的谋划和指引,党建思想工作链、经济社会发展链和自治法治德治链三者彼此环环相扣,成为"乡村振兴"强有力且最稳定的三角形支撑结构,对"乡村振兴"产生稳定的内聚力。震后10周年的向峨乡在经济建设、乡村民主法治建设、思想文化建设、人民生活,以及生态文明建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意义 变革 经验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时勘 江新会 王桢 王筱璐 邹义壮
本研究以卫生部发布的震后心理健康自评问卷(SRQ-20)和贝克抑郁症状量表第二版(BDI-Ⅱ)为工具,于震后早期对675名都江堰市高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44.3%的学生存在精神失调问题,28.6%学生达到中度和重度抑郁水平。亲人遇难受伤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结构方程分析表明,社会支持对精神失调和抑郁症状有显著的缓冲保护作用,积极应对在社会支持和精神失调、抑郁症状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而消极应对与低水平的心理健康有直接关联。本研究为灾后心理重建工作积累了一定的数据资料和理论依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永智
巨灾援建期结束后形成的资产通常交由地方管理,这些资产的经营管理和保值增值则成了一个新问题。本文以汶川大地震后形成的农业资产为例,分析了巨灾背景下形成的对口援建资产的经营管理现状,发现其存在融资渠道单一、后续投资动力不足、市场机制不健全、监督力度不够等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优化的对策。
关键词:
地震灾区重建 对口援建资产管理 融资渠道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王刚
历时两千余年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在汶川大地震中除景区大门受到轻微损坏以外未有更大毁损。对审计人员而言,都江堰的巍然屹立饱含别样意味。概言之,都江堰工程在如此强烈地震中完好无损,与其牢固的质量密不可分。而牢固工程质量除取决于当初完美设计施工之外,两千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地和自然遗产地,青城山—都江堰景区2007年全年接待游客量达到近千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经济收入33亿元。然而汶川大地震给都江堰造成巨大损失,景区遭受到严重破坏,但都江堰国家级文物和世界遗产主体并没有遭到破坏,旅游资源优势和价值优势依然明显。在各方援建支持下,该市旅游和商贸服务业在灾后重建阶段已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震后将按照青城山—都江堰国际休闲度假旅游区规划定位,打造"道山、圣水、生态、田园"四大主题片区和"世界遗产观光、中国式养生、运动休闲、特色乡村度假"四大基地。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戴钢书 刘树龙 许秋晨
灾后重建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其中经济方面的重建是灾后建设的重中之重,它对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方面的工作具有指导作用。建构向峨特色乡村振兴的经济发展模式应分别从向峨乡震后重建中的经济建设的总目标、原则、办法,农业供给侧改革,乡镇产业建设,房屋重建等方面来着手。
关键词:
产业 统筹城乡 农业供给侧 房屋重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玲玲 张文秀 冯颖
宅基地使用权流转作为地震灾区重建中土地使用制度的一项突破性改革,对灾区农村住房重建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本文通过对都江堰市农户的问卷调查,采用Log 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灾区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农户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65%的农户表示愿意流转宅基地;影响农户流转意愿的主要因素,按作用程度依次为是否参保、是否具有流转平台、流转价格是否合理、对宅基地流转收益分配的认知、对宅基地流转政策的了解度、是否确权颁证和农户家庭人口数。据此提出了进一步推进宅基地流转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宅基地流转 农户意愿 影响因素 地震灾区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记忆的时针定格在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距离"5.12"汶川大地震震中最近的城市——四川省都江堰市遭遇了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山崩地裂、江河改道、城镇夷平、村庄毁灭……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多年发展改革成果毁于一瞬。但市财政局的干部职工并没有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洪江 兰恒星
"5.12"震后,崩塌成为灾区严重的次生灾害类型之一,本文探讨其成灾模型、灾害模拟及危险性评价方法。通过研究,主要取得如下成果:①通过崩塌动力-运动学分析,建立其成灾过程模型,并基于GIS环境开发了崩塌模拟扩展模块RA(RockfallAnalyst),可获取山地复杂地形区崩塌运动路径、频率、速度、能量、跃高等致灾关键信息,实现区域崩塌灾害危险性评价;②将RA应用于"5.12"汶川极震区都-汶公路的崩塌灾害模拟中,利用震后第10天即2008-05-22日2.5m分辨率的SPOT5遥感影像提取了崩塌信息源,采用1∶5万DLG地形图生成DEM及下垫面信息,进而模拟分析汶川地震灾区都汶公路灾后重建中...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舸,保继刚
都江堰市旅游区位分析及旅游发展研究刘舸保继刚(广东省环境保护学校,广州)(中山大学地理系,广州)1旅游资源的特点和地位分析1.1旅游资源现状都江堰市旅游资源数量多,质量高,融自然风光与名胜古迹于一体,发展潜力大。其中国家级的风景名胜区有青城山和都江堰...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施鉴钊 廖民生
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随之而来的是对精神文化追求的逐渐高涨。对于以旅游业为重要经济支柱产业的都江堰市来说,如何做到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和旅游吸引力提升是至关重要的,这不仅符合我国大力发展文旅产业的重要方针,也有利于推动都江堰市经济的蓬勃发展。本文通过对旅游吸引力的相关文献分析,找出旅游吸引力的具体要素和影响因素,再结合都江堰市的旅游产业实际情况,基于SWOT分析法,从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四个方面分析都江堰旅游产业,并尝试提出一些用于提升旅游吸引力的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松睿 曹迎
本文在系统梳理国内外乡村生态宜居问题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以四川都江堰精华灌区103个林盘为样本,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了川西林盘生态宜居性的评价体系和模型,通过构建由生态价值、美学价值、社会价值和居住条件4个维度、16个指标因子组成的判断矩阵,计算了各指标的权重并排序。分析结果表明,"乡村振兴"视角下,在农村生态宜居性评价要素中,生态价值(0.3945)>居住条件(0.3671)>美学价值(0.1354)>社会价值(0.1029)。具体而言,植物多样性、森林覆盖率、生活垃圾处理、景观破碎化程度在川西林盘生态宜居评价中占据首要地位。在此基础上,文中提出从新型乡村功能拓展、乡村多元功能协同和乡村生态经济体系建设三个方面促进农村经济转型发展,具体措施包括加强生活垃圾和生活燃料污染治理、防止水体质量恶化、保持景观的自然性以及林盘民居的乡土特色、发展庭园经济、推进林盘旅游产业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荣华 向银 张学兵
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对解决"三农"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尤其对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影响特别突出。因为当地农民参与到乡村旅游的程度不同,所以他们对自身经济收入影响因素的感知也就不同。本文运用IPA分析法,分别从乡村旅游影响当地农民增收的宏观因素与微观因素着手,进一步地明确乡村旅游对农民增收影响的因素,并且提出大力扶持乡村旅游的多元化发展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以期为我国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和实际的指导意义。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章合运 王明成 张松
现行我国宅基地使用权流转试点的"转权"模式和"保权"模式各具利弊,但都难以解决流转的市场化与行政化的矛盾,宅基地使用权流转仍处于法律困境。汶川地震灾后,随着农村房地产灾后恢复重建用地方式的转变,都江堰市设计了以联建为主的"味江模式"。该模式结合成都市农村产权交易改革,强调宅基地的生存保障功能和宅基地权益的独立性,拓宽了宅基地使用主体范围,在现行法律框架下推动了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模式的创新。
关键词:
宅基地使用权 流转 味江模式 联建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黄跃 易声宇 王妍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逐步缩减征地范围,允许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直接入市流转。但截至目前,关于征地制度改革的问题大都停留在中央文件精神层面,很多实际操作性问题在国家政策中还未有明确规定。比如说,到底该怎么为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搭建合法的交易平台?如何平衡原有征地体制下各相关方的既得利益,从而为推进征地制度改革找到一条长期可持续的路径?如何确保集体经济组织在土地流转过程中不侵犯农民利益?这些制度性问题,不能通过空想设计来解决,只能从地方实践中寻找答案。近日,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调研人员在四川省都江堰市天马镇,对金陵二组以农民为主体自主整理集体土地、跨县出让用地指标、直接拍卖集体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竞争力研究——以都江堰市猕猴桃产业为例
品不够的风景——都江堰水利工程系统的生态智慧及人居意义
研究森林变化对河川水沙影响的一种便捷方法──以四川省都江堰市白沙河为例
田园综合体内生发展的影响因素评价与优化路径研究——以都江堰市天府源国家级田园综合体为例
流域开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战略意义——以岷江上游紫坪铺水库工程与都江堰保护问题为例
台湾9.21地震后林业重建的经验及借鉴意义
关于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的思考——以四川省都江堰市的探索为例
城郊失地农民就业意向、就业选择与社会支持网研究——以成都市龙泉驿区、郫县、都江堰市为例
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的农村居民点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以都江堰市为例
完善政策 积极实践 妥善解决失地农民问题——关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失地农民生活情况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