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02)
2023(11939)
2022(10259)
2021(9536)
2020(7933)
2019(18520)
2018(18261)
2017(35630)
2016(19363)
2015(21932)
2014(22295)
2013(22487)
2012(21439)
2011(19662)
2010(20146)
2009(18863)
2008(19036)
2007(17639)
2006(15755)
2005(14430)
作者
(59308)
(50363)
(49803)
(47107)
(31373)
(24155)
(22711)
(19676)
(18920)
(17905)
(17150)
(16698)
(15945)
(15848)
(15643)
(15347)
(15217)
(14542)
(14528)
(14263)
(12670)
(12551)
(12232)
(11535)
(11421)
(11356)
(11260)
(11085)
(10285)
(10173)
学科
(91662)
经济(91582)
(57583)
(48529)
管理(47829)
(34197)
企业(34197)
农业(32235)
方法(31998)
数学(28194)
数学方法(27960)
中国(26495)
地方(26136)
业经(21735)
(19019)
(18902)
(17251)
(16720)
贸易(16707)
(16135)
(15846)
(14556)
银行(14525)
(14012)
(13884)
金融(13882)
环境(13378)
地方经济(13108)
技术(12181)
土地(12135)
机构
学院(286276)
大学(281652)
(120400)
经济(117668)
管理(107024)
研究(104719)
理学(90119)
理学院(89050)
管理学(87614)
管理学院(87091)
中国(81578)
(70426)
科学(65216)
(61686)
(55449)
农业(54365)
(52823)
研究所(49945)
业大(49832)
中心(49420)
(46776)
财经(40723)
(39221)
北京(39204)
师范(38859)
(37063)
(36737)
(36601)
(36513)
经济学(35365)
基金
项目(182712)
科学(141659)
研究(134621)
基金(128877)
(112967)
国家(111913)
科学基金(93641)
社会(83938)
社会科(79056)
社会科学(79030)
(73781)
基金项目(68692)
(61374)
教育(59237)
自然(58962)
自然科(57402)
自然科学(57385)
编号(57310)
自然科学基金(56303)
资助(51794)
成果(46342)
(45791)
重点(41187)
(40003)
课题(39256)
(37560)
(37264)
发展(36687)
(36092)
创新(34909)
期刊
(148156)
经济(148156)
研究(84520)
(71975)
中国(66360)
农业(48546)
学报(46756)
科学(44153)
(40105)
大学(34841)
管理(34496)
学学(32931)
(31378)
金融(31378)
业经(29585)
教育(29384)
技术(24968)
(24465)
经济研究(20858)
问题(20809)
财经(19371)
(16676)
(16003)
资源(15871)
农村(15653)
(15653)
世界(15412)
技术经济(15348)
农业经济(15218)
经济问题(14422)
共检索到4518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朱凤凯  张凤荣  赵华甫  曲衍波  朱泰峰  
土地整理作为一项具有正外部性的公共事业,要获得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得到广大农民的参与和支持。本文结合北京郊区区县土地整理前后农户土地利用状况的调研,探讨了当前城市化过程中,城郊农户面临的土地发展权让渡机会成本、经营方式选择机会成本和就业选择机会成本,以期为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推进和落实提供相关政策建议和参考。结论认为:①土地开发整理在发挥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等级等正效益的同时,所导致的土地利用方式单一和转用、经营限制正使农户承担着较多的机会成本;②土地发展权让渡机会成本和经营方式选择机会成本是农户选择权受到制度限制而造成的,其本质是土地开发整理这一公共产品社会成本的转嫁,而非农就业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彭文英  刘丹丹  马思瀛  王瑞娟  
基于北京市郊区农户调研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多元线性回归及主成分分析方法,考察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农户农业劳动力占比,打工、创业机会以及市场政策因素对农户种植选择行为影响显著;农业劳动力占比、家庭农业收入占比以及当前农作物价格对农户土地投入行为影响显著;住宅距耕地距离,打工、创业机会,对流转政策的了解程度对土地流转行为影响显著。(2)对农户综合行为影响最显著的是土地收益因子,其次是政策制度因子和农户特征因子。为了引导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促进农民增收,建议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培育新型农民,提升农户农业技术水平,提高农户土地投入积极性;完善农业保护制度,稳定农产品价格,保证农户农业生产收益稳定;健全农村集体土地市场,促进集体土地合理流转,因地制宜有效引导农户参与规模经营。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乔伟峰   柴逸贝   王佳炜   李琛  
深入开展典型城郊村域土地利用转型过程与机理分析,对于落实城郊村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探索城郊村转型发展路径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南京市江宁区佘村为例,采用文献研究法、参与式农村评价方法、GIS空间分析方法,从微观视角揭示其1980—2020年的土地利用显性与隐性形态转型过程。结果表明:(1)佘村土地利用数量结构和空间布局发生了巨大变化,林地和耕地面积持续减少,商业用地、交通运输用地和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面积持续增加,工矿用地先增加后减少;(2)佘村土地生产功能经历了由农业生产功能向工业生产功能再向旅游业生产功能的转变,生活功能不断加强,生态功能先减弱后不断加强,土地呈现多功能复合化;(3)在资源禀赋、政策制度、市场需求、土地利用主体等因素作用下,佘村形成了当前的村域圈层式布局结构,完成了从生活和生产空间向消费空间的转型。大都市郊区旅游型乡村经历了农业发展、工业发展和旅游服务业发展三大阶段,土地利用类型多元化、功能复合化、经营主体多样化程度不断加深。未来要时刻把握乡村内源驱动和城市的外源驱动对土地利用形态的共同影响,因地制宜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促进城乡融合。研究结果可为城郊村转型发展提供实证案例和理论参考。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育军  黄贤金  许妙苗  
在对农业用地流转机制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将农业土地流转市场划分为三种类型:政府引导型、集体推动型和农户主导型。进而结合农户调查数据,通过建立农业土地非耕地化流转的驱动力模型,分析不同类型的农业土地流转市场对于耕地利用变化的影响。模型运行结果表明:政府引导的农业土地流转导致耕地面积大幅减少,集体推动的流转有利于提高耕地利用效率,农户主导的农业土地流转促使了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减少。最后以模型运行结果为依据,从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维持耕地总量平衡的角度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洪彬  于国锋  王秋兵  孙雁  
对于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差异及其变化特征的研究是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研究的基础,本研究从农户土地利用决策角度出发,把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的内涵界定为土地利用方式、土地利用程度和土地投入强度三个方面,采用方差分析、统计分析的方法,以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238户农户的调查问卷为基础,研究结果表明:大城市郊区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存在明显的差异,具有明显的"非农化"与"非粮化"的趋势,其中近郊区农户以"粮食需求"为主,土地利用程度低,土地投入强度小;远郊区农户以"粮食需求和利润需求协调"为主,农户土地利用程度较高,土地投入强度较大;纯农村农户以"利润需求"为主,土地利用程度最高,土地投入强度最大。最后,提出政府应该从...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冉清红  岳云华  杨玲  陈俐谋  孙传敏  谢德体  
本文构建农户劳动力务农—务工的机会成本差模型,研究2008—2012年西部省份农户劳动力务农相对于务工的机会成本差,分析农户劳动力的配置合理性和耕地保护的积极性。研究结果表明,机会成本差的西部地区均值小于0,农户劳动力务农没有机会成本损失;机会成本差在西部省份差异显著,四川、重庆和陕西等大于0,农户劳动力务农的机会成本损失较大,内蒙古、新疆、宁夏、青海、甘肃等省份小于0,农户劳动力务农比务工有更大的收益。农户劳动力务农不一定有机会成本损失,务农存在机会成本损失的根源在于农户劳动力的年有效劳动日数不足。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宰胜  陈钦  
本文分析我国林业碳汇成本的影响因素,并基于土地利用的机会成本,构建林业碳汇成本模型,对浙江省苍南县桉树碳汇造林项目进行实证分析,动态分析轮伐期、木材价格、贴现率和劳动力价格等因素对碳汇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轮伐期的增加,桉树碳汇成本先下降再上升,在第8年最佳轮伐期时达到最低,最低碳汇成本为-20.10元/吨,若不考虑木材收益,其碳汇成本则为367.83元/吨;此外,碳汇成本与木材价格间呈负相关关系,与贴现率和劳动力价格呈正相关关系。最后文中提出了降低碳汇成本的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周洲  张莉侠  贾磊  张孝宇  
[目的]加快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大力发展绿色农业,是乡村振兴背景下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方法]文章以上海市金山区为例,基于第三次农业普查数据,以规模经营户稻谷和小麦绿色生产行为为研究对象,对农户农业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研究发现,播种面积的扩大、采用机播的耕作方式、农户农业经营收入的提高对减少稻谷化肥和农药的施用和促进农家肥的施用均具有积极作用,年龄越大的农户越倾向于增加稻谷农药喷洒次数;技术培训对于减少小麦化肥施用量和农药喷洒次数具有积极作用;农业经营收入和流入耕地面积对小麦农家肥的施用具有显著正向影响;长时间离开本乡镇从事兼业会增加小麦化肥的施用量,各农业绿色生产行为间都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结论]最后为促进农业绿色生产发展,提出应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大对农业机械和绿色生产技术的补贴力度、完善对农户的农业技术培训以及加强绿色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京  杨钢桥  汪文雄  
运用DEA模型方法测算农地整理区域农户的土地利用效率,然后运用Tobit模型探讨农地整理对农户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农地整理对农户的土地利用效率有促进作用;②农户对农地整理实施的满意程度对农户土地利用效率有显著影响;③农户对农地整理的认同程度和农户对农地整理的参与意愿对农户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方向为正,但影响尚不明显。因此,应继续实施农地整理政策,逐步加大农地整理的力度,在项目立项阶段,项目实施过程中和项目后期管护阶段保障农地整理的质量,还应加大农地整理政策的宣传力度,正确引导农户积极应对农地整理进行农业生产结构和方式的调整,并完善农户参与农地整理的机制,从而提高农户土地利用效率。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吴元波  
土地征用的特质在于政府的强制力作用,政府在土地征用中往往处于垄断地位,当政府垄断非农土地供给时,伴随厂商土地需求的增加,土地均衡价格将步步攀升。如果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垄断土地供给带来的高额收益将驱使政府征用更多的农民土地。由于我国土地征用征收制度的设计存在缺陷,大都市郊区化进程中农村土地征用征收存在行政权力滥用和损害农民利益等诸多问题。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改善我国土地征用征收制度:科学界定“公共利益”内涵;立法规范征地制度标准;提高农民在征地过程中的参与度;加强制度建设,明晰土地征用征收程序;建立强有力的监督机制;赋予农民长期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重新设定被征用征收土地的赔偿范围和标准,保护农民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梁流涛  许立民  
在SLA框架下,从人力资本和自然资本两方面探讨农户生计资本对土地利用效率影响的作用机理,并利用2000-2009年全国固定观察点农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定量分析生计资本不同方面对农户土地利用效率影响大小和方向。研究结果表明:①人力资本主要是通过人力资本的兼业状态和农村劳动力素质两方面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人力资本的兼业程度与土地利用效率呈现倒"U"型关系,农户适当的从事非农兼业有利于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但兼业过度(家庭非农劳动力比例超过0.480)会导致土地利用效率的下降,因此,应适当地鼓励农户从事非农兼业活动,并创建促使过度兼业农户真正向非农产业转化的制度环境;人力资本素质对土地利用效率呈...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何国俊  徐冲  
本文分析并验证社会保障、法律约束、城市劳动力市场对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回归结果表明:人均收入、社会保障以及外出找工作难易程度对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影响显著。通过引入极值分析与拐点分析,我们量化了社会保障与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关系,并得出目前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对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已接近最优水平的结论。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胡业翠  刘桂真  李静  
研究目的:分析移民易地安置区不同类型农户生计多样性及其土地利用变化,为区域土地优化与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研究方法:问卷调查、半结构访谈及数理统计等方法。研究结果:移民政策实施以来,研究区纯农户比例急剧下降,不同类型农户的兼业行为趋势明显,农业生计多样化指数增加,但非农生计方式单一;移民兼业行为和非农生计行为明显,但原驻民的农业生计多样性指数更高;不同类型农户土地利用变化表现出,农户兼业程度越高,耕地面积减少越快,林地扩张程度越高,农用地面积变化越明显等特点;移民政策实施以来,研究区土地利用集约度明显提升,且表现出非农程度越高,耕地利用集约度水平越高的趋势,但因林地大面积扩张导致农用地集...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红梅  王克强  陈晓荣  程偲丽  
大城市郊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稳定有其重要意义和特殊性。制约大城市郊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稳定的因素主要有:农户的合同承包面积大于实际拥有的承包面积,农民对承包经营权长久不变的认识还不深入,2002年及以后出生的农村孩子全部登记为城镇居民户口后有可能失去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和土地征收存在问题,承包经营权人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身利益的成效不高。要丰富大城市郊区稳定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内涵,完善承包经营权证制度和征地制度,提高承包经营权人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身利益的主动性。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晓栋  崔伟宏  
准确把握县级土地利用及其变化状况具有重大意义。结合国家“九五”重点课题“包头市郊区县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技术系统”,介绍了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在县级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集成理论和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遥感发现了全县土地利用变化靶区的962%;GPS的数据采集方法、“假54”解算方法和“2D异常数据”处理方法提高了数据精度和处理效率;相对于传统的土地变更调查方法,整个系统带来了20多倍的质量—经济效益。最后讨论了建立地区RS判别模型、多时态地理信息系统等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