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60)
2023(12524)
2022(10494)
2021(9571)
2020(7874)
2019(17902)
2018(17200)
2017(32011)
2016(17535)
2015(19331)
2014(18889)
2013(18513)
2012(16985)
2011(15388)
2010(15530)
2009(14211)
2008(13563)
2007(11811)
2006(10441)
2005(8559)
作者
(53561)
(45105)
(44827)
(42180)
(28326)
(21848)
(20156)
(17595)
(17083)
(15781)
(15361)
(15263)
(14774)
(13953)
(13732)
(13719)
(13708)
(13063)
(13024)
(12731)
(11390)
(10990)
(10901)
(10359)
(10281)
(9822)
(9821)
(9789)
(9061)
(9061)
学科
(74273)
经济(74205)
(43720)
管理(41407)
方法(33181)
(31638)
(30044)
企业(30044)
数学(29458)
数学方法(29016)
农业(21393)
地方(19656)
业经(17963)
中国(17883)
(16285)
(14806)
(12557)
贸易(12550)
(12099)
(11697)
环境(11592)
(10394)
理论(10086)
技术(9746)
(8794)
金融(8792)
(8770)
农业经济(8765)
(8722)
银行(8672)
机构
学院(248316)
大学(244322)
(94036)
管理(93150)
经济(91973)
研究(86296)
理学(81725)
理学院(80600)
管理学(78683)
管理学院(78231)
中国(62964)
科学(59588)
(57206)
(52993)
业大(46154)
(44234)
农业(44194)
研究所(41160)
中心(40474)
(39242)
(37120)
(34842)
师范(34347)
北京(32751)
财经(31926)
(31389)
(30179)
(29789)
农业大学(29689)
(29044)
基金
项目(181842)
科学(142401)
基金(132148)
研究(123594)
(119354)
国家(118348)
科学基金(100284)
社会(79680)
社会科(75293)
社会科学(75275)
(73033)
基金项目(71420)
自然(68001)
自然科(66371)
自然科学(66350)
自然科学基金(65130)
(62123)
教育(55193)
资助(52990)
编号(48099)
重点(41586)
(40707)
(37718)
(37572)
计划(36533)
成果(36218)
科研(35569)
创新(35092)
课题(33682)
国家社会(33129)
期刊
(103018)
经济(103018)
研究(62926)
(56212)
学报(49274)
中国(47387)
科学(44363)
农业(37462)
大学(36392)
学学(34890)
管理(28585)
(26930)
业经(21202)
教育(20786)
(18831)
金融(18831)
技术(18361)
(17676)
经济研究(15372)
(15115)
资源(15026)
业大(14799)
问题(14498)
财经(13894)
科技(13153)
统计(12462)
农业大学(12286)
(11971)
(11906)
技术经济(10921)
共检索到3518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蔡蓓蕾  王茂军  
旅游型乡村宅院功能转变是乡村功能转型的显性表达,探究宅院功能转变的过程、特征和影响因素,对实现乡村旅游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论文以北京市怀柔区莲花池村为例,采取半结构式访谈、参与式观察、GIS空间分析和遥感影像相结合的方法,梳理了莲花池村2000—2020年149处宅院功能演化的具体过程,剖析了工商资本下乡背景下,此类乡村宅院功能转变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宅院功能演化在居住功能与旅游生产功能之间具有往复性,旅游业态类型从多元走向极化;(2)宅院功能的空间分异,是资本实力和经营方式差异的空间投影,区位优劣对于不同经营业态而言具有相对性;(3)宅院功能变迁伴随着使用主体置换,外来者对于推动宅院功能升级作用显著;(4)政府政策和内、外资本对宅院功能转变的作用,表现出阶段性的主次、强弱、显隐差异。莲花池村宅院功能转变历经村外资本和政府双轮驱动、政府调控主导、政府管控和村内与村外资本竞争并行的3个阶段,农户从响应到顺应,最后退出经营。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润  刘爱利  郑健  
以北京市怀柔区雁栖镇为案例,通过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了解产业集群运行的基本情况,并通过回归和方差分析等手段指出不同规模和位于不同地域的企业在旅游产业集群中的不同作用。研究结果发现:雁栖镇旅游产业具有典型的集群特征,具备复杂的产业联系网络,产业地域辐射广;虽然同质性较高,但市场上形成了良好的合作与创新氛围;大中型企业在集群中起到支配作用,能够招徕游客,是创新的主要发生者;小企业和位于边缘区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应该给予政策扶持。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冯刚  
新一轮的北京郊区城市化不仅为郊区产业发展提供了平台和资源条件,拓展了发展空间,也使郊区产业发展面临新的竞争与挑战。新的竞争态势下郊区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是构建牢固的产业基础,因应本地的资源和机遇建立相关配套产业,促进产业的集中与集聚,优化投资环境,在此基础上形成体现本地资源优势的劳动密集型和高科技农业、现代制造业及会展旅游服务产业。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彭笑颖  吴新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压力越来越大,亟需在旅游中放松、体验慢节奏的生活状态,乡村旅游成为了更多游客的选择。乡村旅游的发展,带动了一方的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助力。文章通过对喇叭沟门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数据研究,针对喇叭沟门满族乡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更好地发展乡村旅游,拉动乡村振兴。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夏兵  余新晓  宁金魁  王小平  秦永胜  陈俊崎  
该文对北京市怀柔区2002年5月的ETM影像数据进行解译处理,利用FRAGSTATS软件计算景观指数,对景观格局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浅山区由于自然地貌条件制约以及人为干扰等因素的影响,破碎化程度最高;城区景观类型在人为有目的的经营活动干扰下,整体形状比较规则,表明人为的景观规划活动直到了明显作用,但各斑块形状仍处于较不规则状态,说明内部规划改造活动强烈;深山区的景观类型破碎化指数值主要受地形因子的影响,灌木林地的破碎化程度最高;浅山区的景观多样性指数值最大,为1.36,城区和深山区分别为1.26和1.28,说明适度干扰对景观多样性有较大影响。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逯百慧  王红扬  冯建喜  
随着苏南地区市场化与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地方政府的公司主义特征日益凸显,资本正悄然进入乡村开发领域,资本本身的循环积累主导了乡村转型过程。哈维的"资本三级循环"理论揭示了资本循环的规律,为苏南大都市近郊乡村转型构建了一个新的解析视角。基于这一视角,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透视其乡村变迁过程,发现其演化大致经历了哈维所认为的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即资本初级循环、资本次级循环、资本第三级循环。资本初级循环表现在资本投入在产业间从农业向工业领域的转移,资本次级循环表现在资本从产业领域向空间的转移,资本第三级循环表现为资本向社会领域的转移,不同的阶段江宁区乡村聚落呈现出不同的空间特征。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升  
农村社区化进程包含由空间转型向文化转型的双重过程,由此促使农村由传统村落治理模式向社区管理模式转变。从北京近郊区的实地调查结果来看,在农村社区化的双重转型过程中,尽管空间转型影响了传统村落文化,但农民的日常生活依然具有很强的"路径依赖"特征,文化转型产生出"文化堕距","村落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农民的终结"。然而,特大城市的土地价值内嵌于农村社区化的空间转型,极大地促使了农民原初的生存理性转变,这可能使得城市化进程中的特大城市农民市民化进程呈现特殊路径。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章波  唐健  黄贤金  姚丽  
研究目的:研究中国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宅基地及其房屋的流转情况。研究方法:实地调查研究、区域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农村宅基地流转方式主要有售卖、出租和征收等,近郊以出租为主,远郊以售卖为主,并形成了以自发流转为特征的农村宅基地隐形市场。研究结论:经济发达地区的宅基地流转市场日趋发达,宅基地管理应采取疏导方式而非强堵手段。通过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依法准许宅基地入市,建立合理健康的农村宅基地流转市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保护农民利益。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磊  杜鹏  
通过对大都市近郊游发展概貌的系统、准确分析把握。运用问卷调查和入户访问的统计数据分析,实证研究北京海淀区大西山近郊旅游的基本需求和行为特征。得出以自驾车为主的一日游,游客行为和需求主要集中在特色的休闲活动、餐饮等方面;花费构成比较单一,对生态环境优、基础设施全、休闲活动好的旅游目的地认知度高等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大西山旅游区开发的总体定位,设计旅游景观系统和旅游产品体系。进一步为大城市近郊旅游开发总结归纳出重点开发乡村旅游、文化休闲、生态旅游三个核心旅游产品,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狄洋  李瑞芬  李书瑜  王梦圆  郑怡坦  郭瑞玮  
文章基于北京市怀柔区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采用实地走访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从人才建设、组织机构建设、规章制度建设、经济发展方式、筹资方式及盈余分配方式七大方面分析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剖析存在的问题,探索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路径。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马世罕  戴林琳  吴必虎  
京郊地区乡村旅游发展迅速,已成为北京居民重要的休闲旅游目的地。本研究以2008-2010年京郊乡村地区的旅游统计数据为基础,采用月度指数、快速样本聚类法和基尼指数等指标及方法,分析并测定京郊地区乡村旅游的月度分布特征、旅游季节划分以及旅游季节性强度等季节性特征。基础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京郊乡村旅游的季节性特征明显,在全年范围内形成旺季、平季和淡季3个旅游季节,其中4-5月、7-8月和10月是3个旅游旺季,11月到来年1月是旅游淡季,其余月份为平季。然后,从自然因素(地理条件、气候条件)和社会因素(公共假日、社会关系和节事活动)等2个主要方面入手,阐释了京郊地区乡村旅游季节性特征的影响因素,指出相对静态(可调节性较弱)的公共假日和相对动态(可调节性较强)的节事活动是京郊地区乡村旅游季节性特征的主要成因。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管婧婧  谷晓坤  徐保根  
研究目的:对比分析农村居民点整治中不同区位农户的意愿及影响因素,为完善相关整治政策提供依据。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案例比较法。研究结果:(1)总体意愿方面,愿意参与农居点整治的近远郊农户人数比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2)由政府提供新的宅基地和一定的补偿金为近远郊农户所期望的安置补偿方式,政策导向对农户的安置补偿意愿产生显著影响;相较远郊农民愿意在本镇范围内居住,近郊农户愿意搬迁至离城市更近的他镇,更偏向于城镇化的集中居住模式;远郊农户的承包地自耕意愿要高于近郊农户。(3)集中居住地的硬件设施,搬迁后生活变化是影响近郊农户和远郊农户的重要因素,近郊农户对其中81%的影响因素的响应高于远...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杜倩倩  张瑞红  马本  
基于实地调研访谈,对北京市怀柔区的生态资源现状、存在问题及补偿情况进行分析;基于生态服务理论基础,选择当量因子法评估了怀柔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测算了生态服务的外溢价值。研究发现:第一,怀柔区仅在森林和水资源领域实施了生态补偿,补偿范围覆盖不全;补偿资金来源单一,主要来自国家和北京市(1.14亿元,占67.2%)。第二,怀柔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极高(937.93亿元),是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的4倍;水资源生态服务价值最大;森林年均吸收CO2的可交易价值高达45.36亿元,占GDP的19.4%。第三,怀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时玉宝  关忠良  余吉安  
人才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大学的建设将在短时间内实现人才集聚,从长期来看有利于促进当地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而且还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的繁荣,也有利于改善当地人口结构。北京市怀柔区中科院大学的入驻,将促进怀柔区文化科技高端产业新区的战略的实现,有利于实现产业转型和升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杜倩倩  张瑞红  马本  
基于实地调研访谈,对北京市怀柔区的生态资源现状、存在问题及补偿情况进行分析;基于生态服务理论基础,选择当量因子法评估了怀柔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测算了生态服务的外溢价值。研究发现:第一,怀柔区仅在森林和水资源领域实施了生态补偿,补偿范围覆盖不全;补偿资金来源单一,主要来自国家和北京市(1.14亿元,占67.2%)。第二,怀柔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极高(937.93亿元),是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的4倍;水资源生态服务价值最大;森林年均吸收CO2的可交易价值高达45.36亿元,占GDP的19.4%。第三,怀柔区生态服务价值向周边地区的外溢效应很大(409.76亿元),但现有补偿过低。最后,从怀柔区、北京市、国家三个层面提出完善生态补偿、实现生态资源保值和增值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