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11)
- 2023(17623)
- 2022(14824)
- 2021(13841)
- 2020(11677)
- 2019(27140)
- 2018(26558)
- 2017(50488)
- 2016(27208)
- 2015(31199)
- 2014(30984)
- 2013(30672)
- 2012(28495)
- 2011(25978)
- 2010(26092)
- 2009(24300)
- 2008(23749)
- 2007(20801)
- 2006(18201)
- 2005(16239)
- 学科
- 济(135741)
- 经济(135619)
- 管理(77380)
- 业(71536)
- 方法(59095)
- 企(58113)
- 企业(58113)
- 数学(53135)
- 数学方法(52408)
- 中国(35113)
- 农(30382)
- 地方(28933)
- 财(28817)
- 业经(25146)
- 学(24614)
- 贸(23366)
- 贸易(23352)
- 易(22590)
- 制(20934)
- 农业(20376)
- 环境(18802)
- 理论(18276)
- 融(18113)
- 金融(18110)
- 和(17932)
- 务(17579)
- 银(17536)
- 财务(17514)
- 银行(17509)
- 财务管理(17469)
- 机构
- 大学(399423)
- 学院(398808)
- 济(176314)
- 经济(172907)
- 管理(154493)
- 研究(137489)
- 理学(133828)
- 理学院(132303)
- 管理学(129876)
- 管理学院(129126)
- 中国(104273)
- 京(84147)
- 科学(81891)
- 财(76755)
- 所(68614)
- 中心(62659)
- 研究所(62349)
- 财经(62179)
- 农(61145)
- 江(57764)
- 经(56599)
- 业大(56050)
- 经济学(55758)
- 北京(53111)
- 范(50820)
- 师范(50343)
- 经济学院(50169)
- 院(49600)
- 农业(47941)
- 财经大学(46255)
- 基金
- 项目(267623)
- 科学(212725)
- 基金(197656)
- 研究(192736)
- 家(172339)
- 国家(171025)
- 科学基金(147879)
- 社会(125404)
- 社会科(119123)
- 社会科学(119092)
- 基金项目(103443)
- 省(102235)
- 自然(95718)
- 自然科(93585)
- 自然科学(93561)
- 自然科学基金(91901)
- 教育(89372)
- 划(86928)
- 资助(82569)
- 编号(76090)
- 成果(60838)
- 重点(60540)
- 部(60142)
- 发(57895)
- 创(55237)
- 国家社会(53090)
- 课题(52767)
- 教育部(52012)
- 创新(51788)
- 科研(51409)
- 期刊
- 济(189985)
- 经济(189985)
- 研究(117087)
- 中国(73683)
- 财(59315)
- 学报(58674)
- 管理(56827)
- 科学(56361)
- 农(53992)
- 大学(45102)
- 学学(42635)
- 教育(37234)
- 技术(36972)
- 农业(36759)
- 融(35081)
- 金融(35081)
- 经济研究(32285)
- 财经(31368)
- 业经(27883)
- 经(27041)
- 问题(25916)
- 统计(23379)
- 贸(21648)
- 技术经济(21501)
- 策(20855)
- 业(20779)
- 世界(19110)
- 决策(18936)
- 国际(18550)
- 资源(18097)
共检索到5872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勇 刘毅
将空港活动指标引入经济增长模型,基于中国10个代表性城市空港的面板数据模型分析,认为都市空港对区域经济存在的正效应。平均而言,包括旅客吞吐量和客货吞吐量在内的空港活动指标对经济增长的经济效应为0.074,其中旅客吞吐量每增加1个单位将增加0.046个单位的GDP;货邮吞吐量指标对经济的贡献度稍小,约为0.028。各空港的经济影响系数也因空港活力程度不同而有所差异。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周晓利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区域经济合作、交流向更深更广层次的推进,航空物流已经成为我国物流运输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成为推动区域发展高端经济的重要力量,对有效推进更深层次的区域产业分工与优势资源整合,服务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以及专业化、规模化生产,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均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支撑作用。郑州航空港航空物流产业的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联度究竟如何,本文从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测算后认为,航空物流产业的腾飞对于郑州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贡献。
关键词:
航空物流产业 区域经济 关联度分析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晓科
文章首先基于对临空经济与区域经济之间互动机制、相互关系的分析,对临空经济与区域经济的耦合作用机理进行了梳理。研究结果表明:以临空产业为主导的临空经济是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其增长效应将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崛起和发展;此外,临空经济区的发展扩大了所在区域的对外贸易往来,增强了区域经济的"输出基础";同时,临空经济区的产业空间组织架构也重塑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提高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效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文章进一步对郑州航空港的现实条件和比较优势、郑州航空港对周边区域经济的影响、郑州航空港与中原经济区
关键词:
临空经济 区域经济 增长极 航空港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晓科
文章首先基于对临空经济与区域经济之间互动机制、相互关系的分析,对临空经济与区域经济的耦合作用机理进行了梳理。研究结果表明:以临空产业为主导的临空经济是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其增长效应将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崛起和发展;此外,临空经济区的发展扩大了所在区域的对外贸易往来,增强了区域经济的"输出基础";同时,临空经济区的产业空间组织架构也重塑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提高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效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文章进一步对郑州航空港的现实条件和比较优势、郑州航空港对周边区域经济的影响、郑州航空港与中原经济区耦合的实现路径等问题展开了研究,对郑州航空港与中原经济区对接的促成机制以及战略实现路径等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以期寻求对中原经济发展新的理解。
关键词:
临空经济 区域经济 增长极 航空港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晓科
文章首先基于对临空经济与区域经济之间互动机制、相互关系的分析,对临空经济与区域经济的耦合作用机理进行了梳理。研究结果表明:以临空产业为主导的临空经济是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其增长效应将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崛起和发展;此外,临空经济区的发展扩大了所在区域的对外贸易往来,增强了区域经济的"输出基础";同时,临空经济区的产业空间组织架构也重塑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提高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效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文章进一步对郑州航空港的现实条件和比较优势、郑州航空港对周边区域经济的影响、郑州航空港与中原经济区
关键词:
临空经济 区域经济 增长极 航空港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杨聪
通过构建评价模型对我国23个空港型枢纽城市航空物流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耦合协调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空港型枢纽城市航空物流与经济发展之间的整体耦合协调度较低,并且增长速度相对缓慢,同时存在着显著的地域不均衡现象,整体与经济发展速度和规模成正比。由此可见,我国中西部地区空港型枢纽城市在实现航空物流与经济质量协同发展方面仍具有较大挑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甜
通过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归纳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分析了在一带一路背景下,郑州航空港区的经济优势与溢出效应。结论为:(1)郑州航空港区在发展航空物流、建设交通枢纽、完善产业体系、都市形象塑造等几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其主要经济优势主要体现在区位交通与产业发展上。(2)郑州航空港区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包括空间溢出、产业溢出和经验溢出等三大经济溢出效应。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甜
通过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归纳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分析了在一带一路背景下,郑州航空港区的经济优势与溢出效应。结论为:(1)郑州航空港区在发展航空物流、建设交通枢纽、完善产业体系、都市形象塑造等几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其主要经济优势主要体现在区位交通与产业发展上。(2)郑州航空港区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包括空间溢出、产业溢出和经验溢出等三大经济溢出效应。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孙理军 张曼婷
航空是现代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航空港经济及其战略地位的快速提升,临空经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突出。本文选取中国主要航空港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上海虹桥国际机场、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以及中国首个国家级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州航空港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资源概况、临空指导型产业体系、多式联运综合交通体系、运行发展指标等四个方面,对航空港的建设现状进行对比分析,探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过程中相对于其他航空港的主要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关键词:
航空港建设 资源 区域经济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段莹 马祎静
全球化浪潮背景下,机场成为物联网的路由器,带动空港与城市关系变化。国务院批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使地处内陆的河南打通了通向世界的经济发展新途径。本文依据"航空大都市"理论及空间模型假设,对实验区发展过程进行审视。对这一演变过程和特征进行梳理和总结,有助于归纳航空城市的发展规律,预测实验区发展方向,并为我国航空新区建设提供一定的研究素材。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钮钦 李艳华
航空港区对于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的作用已受到广泛关注,但国际航空港区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在创新驱动方面的作用,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文章结合对郑州航空港区开展开放创新实验优势的分析,指出了通过开放创新实验构建国际航空港区开放创新体系的三条路径,最后给出了科学规划明确重点、营造开放创新的政策环境和集聚高端创新主体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方颖
一、郑州航空港区基本情况2010年8月,随着富士康国际进驻郑州航空港区后所产生的连锁效应,以及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的获批和封港运营,一大批实力雄厚的世界知名企业纷纷抢滩郑州,郑州航空港区呈现出井喷式的发展。2011年9月28日,中国国务院出台意见支持河南省建设中原经济区,中原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意见中明确郑州建设国内大型航空枢纽,同时中国民航局又把新郑国际机场确定为"十二五"期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曹允春 侯哲伟
以郑州机场周边区域2005-2019年物流企业时空数据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缓冲区分析、Ripley’s K函数、核密度估计、标准差椭圆等空间分析方法,从多角度出发研究不同类型物流企业的时空演化特征。结果表明:物流企业在整体分布上逐渐与主要交通干线方向大体一致,圈层分布特征明显,呈现出运输型“先内后外”、服务型“持续向内”布局的发展趋势;物流企业逐渐形成聚集分布且聚集规模不断增强,并呈现出“园区聚集型“”龙头带动型”“城镇依附型”聚集特征;物流企业转型升级态势明显,枢纽机场正由单一航空物流枢纽转变为综合物流枢纽。通过分析研究区域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提出了推动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针对性建议和措施,既丰富了城市物流的理论研究,同时为其他机场物流业发展提供了借鉴参考。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胡守忠 陶静燕
本文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航空运输需求之间的关系 ,探讨了影响航空港客运量的因素 ,从而建立起航空港客运需求量预测模型。并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的 SPSS软件和神经网络分析的 Easy NN软件 ,对航空港客运需求量进行预测 ,从预测误差分析结果证明预测的可信性。
关键词:
预测 航空客运 回归分析 神经网络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一鸣
郑州区域性金融中心、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建设,对金融的发展与创新、物流运作的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促进物流金融产品的创新,引导金融机构与物流企业合作开展贸易融资业务,对于郑州区域性金融中心、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建设意义重大。重点剖析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开展物流金融的模式,并对物流金融业务模式提出构想。
关键词:
航空港经济 物流金融 区域性金融中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中国区域能源消费的决定因素及空间溢出效应——基于空间面板数据计量经济模型的实证
港口繁荣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基于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对江苏区域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空间面板模型
技术差距、资本深化与中国区域经济差距——来自面板数据VAR模型的证据
财政支出对区域经济差异变动的时空效应研究——基于动态空间面板模型的实证分析
我国物流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动态效应检验与分析——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极化与扩散效应研究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与中原城市群关系研究
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开发性金融支持效应分析——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研究
国际研发知识溢出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基于空间面板德宾模型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