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38)
- 2023(8800)
- 2022(7535)
- 2021(7044)
- 2020(5901)
- 2019(13921)
- 2018(13982)
- 2017(25386)
- 2016(14057)
- 2015(15814)
- 2014(16111)
- 2013(15510)
- 2012(14580)
- 2011(13174)
- 2010(13444)
- 2009(12311)
- 2008(12225)
- 2007(11062)
- 2006(10024)
- 2005(8990)
- 学科
- 济(54500)
- 经济(54431)
- 管理(34852)
- 业(29811)
- 企(23982)
- 企业(23982)
- 方法(18649)
- 农(16802)
- 地方(16612)
- 中国(15000)
- 学(14261)
- 理论(13732)
- 数学(13704)
- 数学方法(13445)
- 业经(13028)
- 财(12627)
- 制(11781)
- 农业(11461)
- 体(9336)
- 教育(9055)
- 和(8558)
- 融(8517)
- 金融(8509)
- 银(8452)
- 银行(8431)
- 行(8084)
- 贸(7976)
- 贸易(7967)
- 环境(7891)
- 易(7534)
- 机构
- 学院(192897)
- 大学(190198)
- 研究(67294)
- 济(67228)
- 管理(67141)
- 经济(65338)
- 理学(55750)
- 理学院(54905)
- 管理学(53639)
- 管理学院(53235)
- 中国(51503)
- 科学(43257)
- 京(43088)
- 江(38222)
- 财(35206)
- 所(34359)
- 农(32894)
- 中心(31500)
- 范(31381)
- 师范(31045)
- 研究所(30848)
- 州(29533)
- 业大(27555)
- 北京(26471)
- 财经(26333)
- 农业(25362)
- 院(24952)
- 师范大学(24722)
- 省(24603)
- 技术(23907)
- 基金
- 项目(122310)
- 科学(94384)
- 研究(93143)
- 基金(83757)
- 家(72705)
- 国家(71982)
- 科学基金(60851)
- 社会(55715)
- 社会科(52324)
- 社会科学(52312)
- 省(51869)
- 基金项目(44624)
- 教育(43456)
- 划(41800)
- 编号(40415)
- 自然(38440)
- 自然科(37411)
- 自然科学(37397)
- 自然科学基金(36683)
- 资助(34514)
- 成果(34134)
- 课题(29796)
- 重点(27912)
- 发(27441)
- 部(25301)
- 年(24777)
- 创(24744)
- 项目编号(23398)
- 性(23287)
- 创新(22930)
共检索到3120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余构雄 曾国军
旅游体验是丰富多维的,游客所获得的旅游体验随旅游类型不同而异。为了探索都市水上夜游体验的结构,本文以广州珠江为例,对广州珠江夜游游客体验展开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第一,构建了都市水上夜游体验理论模型,包括景观体验、都市体验和自我体验三个主范畴及建筑景观、灯光景观、游船景观、都市发展、都市形象等10个副范畴,认为游客体验到的模式有"看景是景"的景观→自我、"看景非景"的都市→自我、"看景观己"的景观→都市→自我三种模式;第二,开发了包含10个维度共36个问项的都市水上夜游体验量表;第三,基于理论模型,设计出五种都市水上夜游体验竞争模型,经过验证性因子分析进行模型选择,发现三阶单维模型验证了理论模型建构的合理性;第四,建立了都市水上夜游体验的结构方程模型,采用最大似然法对模型进行分析,发现不同类型的景观体验对整体景观体验、景观体验对都市体验与自我体验、都市氛围体验对自我行为体验与自我情感体验,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发现景观→自我体验模式获得检验,都市→自我和景观→都市→自我两种体验模式部分得到检验。研究不仅能够丰富体验与旅游体验相关理论研究,且对拓展旅游体验测评研究有贡献。
关键词:
旅游体验 都市旅游 水上旅游 珠江夜游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谢彦君 彭丹
本文认为旅游现象的内核是旅游体验,而旅游体验在本质上可以看成是旅游者对符号的解读,将符号的解读和建构纳入旅游体验的研究视野当中,这在国外也是一个比较新颖的议题。为此,本文梳理了国内外旅游体验研究和旅游符号学的研究成果,发现这两个领域的研究现状还比较薄弱,尤其就国内而言,旅游符号学的研究几乎还是一片空白,对旅游体验的关注也远远不够,迫切需要更多学者将目光投射到这两个领域当中来。
关键词:
旅游体验 符号 旅游符号学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马天 谢彦君
不同于实证主义范式,建构主义坚持多重现实的本体论,认为现实不是既定的,而是通过实践和互动不断地被建构出来的。基于现实的社会建构理论(SCOR),文章从预期体验、在场体验和追忆体验3个阶段对旅游体验的建构主体、建构过程和建构对象进行分析。首先,文章认为,旅游体验是多主体建构的结果,旅游者在与媒介、目的地居民及从业人员互动的过程中建构着自己的旅游体验。其次,旅游体验是以景物体验和标志体验为核心的愉悦性休闲体验。旅游体验包括两种建构类型:初次建构和再次建构。第三,旅游体验对象以旅游吸引物的形式存在,其形成是景观
关键词:
旅游体验 社会建构 建构主义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余志远
相对于旅游对目的地和居民影响方面的研究,学界对旅游者个人变化的研究未能给予足够的关怀。本文通过选取国外有关旅游体验与个人变化的18篇文献,对其研究设计、理论基础、主要观点进行分析。本文认为,旅游恰如一种"通过仪式",这种体验经历对旅游者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带来能力、人格和行为等多个方面的改变。
关键词:
旅游者 旅游体验 自我认同 叙事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敏 陈晓欣 林银斌 朱竑
基于体育赛事打造的旅游目的地品牌已被证明有效,并成为多地营销策略的共同选择,但有关体育赛事对旅游目的地品牌体验的促进机制缺乏关注。文章以广州国际马拉松为例,采用凯利方格法探究受众群体对旅游目的地元素的感知体验情况的异同,讨论不同受众群体基于赛事产生的旅游地品牌体验,探索通过体育赛事体验推动旅游目的地品牌化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赛事中所展示的特色景观及其背后体现的文化精神、贴近日常生活经验的场景以及不同身份群体的参与和互动是受众群体所关注的旅游目的地要素;(2)群体的品牌体验是多重维度交互的结果,由于赛事参与程度和体验视角的不同,体验结果也有所差异:非跑者将赛事情景与日常生活进行联系,生成了对赛事的正负面兼具的情绪,而跑者通过“具身—认知”过程,生成了更积极正面和影响持久的多维度体验;(3)赛事体验结果将对参与者的后续行为结果产生影响,在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复杂互动中,地方品牌获得持续更新。最后鉴于不同身份群体的感知差异,对赛事推广时针对不同群体施行差异化战略提供简要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谢彦君 徐英
与以往的旅游体验研究不同,本文将"共睦态"这一源自仪式理论的范畴引入到旅游体验研究中,使旅游体验的研究对象从传统主流针对个体旅游者体验的抽象研究扩展至对群体旅游者体验的微观社会学层面,从而为旅游体验研究增加了新的问题域。本文基于情境的相关理论,以群体旅游者的旅游体验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群体旅游者的访谈获得了相关的文本资料,并遵循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对访谈文本进行编码、归纳,最终分析出旅游体验共睦态的多维类属。研究发现,在支撑旅游体验共睦态形成的维度层面,不仅有空间、时间、人和物这四类基本维度,而且还在此基础上延伸有多层级的亚维度及其组合。为了探测这些维度或因素的相互关联形式和作用机理,本文进一步...
关键词:
旅游体验 旅游场 共睦态 情境 类属分析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潘澜 林璧属 王昆欣
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带来,旅游体验的重要性也越发凸显。而在旅游结束后,如何让游客对这种体验有深刻和生动的记忆则是尚未被重视的问题,这种关于体验的记忆将会影响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满意度以及未来旅游地的选择决策。文章对在中国旅游情景下影响旅游体验记忆的因素进行探索,尝试去填补有关旅游体验记忆两要素再现性和生动性之间关系研究的空白。通过对国内5大旅游城市的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748份,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愉悦感、新奇感和参与感对旅游体验记忆的再现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愉悦感的影响最大,
关键词:
旅游体验 记忆 结构方程模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文君
都市农业旅游近年来成为都市旅游和都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新领域,并以其独特的社会、经济和生态功能成为当前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热点之一。以广州为例,在明确都市农业、都市农业旅游概念及其发展意义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广州都市农业旅游发展的优势、现状特点和存在问题;深入探讨并提出了设施农业旅游、园艺农业旅游、体验参与农业旅游、休闲度假农业旅游、农业博物馆旅游等5个适合广州发展的都市农业旅游主要类型;结合广州新的城市发展规划提出了北部山区森林观光度假区、中部城区农业商贸休闲区、城郊田园体验休闲区、南部海滨观光休闲区4大都市农业旅游区的空间布局和发展构想;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政府主导、科学规划,突出特色、品牌带动,挖掘文化内涵、凸显农业科技,培养专业人才、提高管理水平等4点推进广州都市农业旅游开发策略。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周永博 沈敏 魏向东 梁峰
"遗产资本化"(Heritagization)是遗产被用于实现特定目标的社会进程,是遗产旅游的核心,遗产旅游开发是遗产资本化的当代形式,遗产旅游开发的直接目标即向公众提供真实性的遗产体验。本文结合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的旅游产品开发案例,根据对社交媒体(Social Media)中旅游博客(Blog)原创文本的内容分析(Content Analysis,CA)和语义网络分析(Semantic Network Analysis,SNA),挖掘旅游者对案例遗产旅游地的个人态度和价值认知情况,进而提出一个由旅游者
关键词:
遗产 旅游 态度 价值 开发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樊友猛 谢彦君
在旅游体验基础理论研究中,对作为中间层次的体验特征的研究还比较薄弱,使得体验内涵的相对统一性和体验类型的多样化之间常难以有效协调。文章首先从体验与经验相区别的角度,对体验的概念进行词源学和语义学辨析,继而借鉴狄尔泰、梅洛-庞蒂和杜威有关体验的代表性观点,进一步厘清体验的学术内涵,最后结合具体的旅游行为和相关研究成果,提出旅游体验具有具身性、情境性、流动性和生成性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提出旅游体验研究要回归旅游者这一主体,加强对自然场景下游客的实时体验的研究,在非表征理论范式下关注游客的具身感知、情感和行为,并注意感官民族志等方法的应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樊友猛 谢彦君
在旅游体验基础理论研究中,对作为中间层次的体验特征的研究还比较薄弱,使得体验内涵的相对统一性和体验类型的多样化之间常难以有效协调。文章首先从体验与经验相区别的角度,对体验的概念进行词源学和语义学辨析,继而借鉴狄尔泰、梅洛-庞蒂和杜威有关体验的代表性观点,进一步厘清体验的学术内涵,最后结合具体的旅游行为和相关研究成果,提出旅游体验具有具身性、情境性、流动性和生成性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提出旅游体验研究要回归旅游者这一主体,加强对自然场景下游客的实时体验的研究,在非表征理论范式下关注游客的具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葛继宏
当下旅游业正处于变革时期,在全球化和新技术革命时代,旅游目的地内多主体(公共部门、私营部门等)之间的互动更为频繁,联系更加紧密,围绕旅游的开发、规划、运营、管理等方面均面临着更严峻的考验和新的挑战,这要求推动旅游治理的升级,进而推动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在国家倡导"全域旅游"的背景之下,旅游的空间范围不再局限于景区、景点,时间范围也拓展为一年四季,旅游所涉及的人群、产业也越来越广,对旅游治理的要求也在提升。千岛湖是国内较早进行休闲目的地打造的湖泊型景区,其所在的杭州市淳安县也是全域旅游治理的典型案例之一。本
关键词:
全域旅游 旅游治理 淳安县 千岛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周晓芳
近年来都市农业旅游逐渐成为都市农业发展新方向。在明确都市农业和都市农业旅游概念的基础上 ,结合国内外都市农业旅游的现状 ,分析了广州发展都市农业旅游的优势 ,就广州可以发展的都市农业旅游类型、发展空间格局和配置进行探讨 ,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
都市农业旅游 广州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杨鹏 余典松 石勇 吴悦芳
旅游体验质量对游客行为意向具有重要预测价值,参与型赛事旅游在具身体验的层次和强度上具有独特性,但目前参与型赛事旅游者体验质量聚焦于短途跑者和残疾人士,较少关注马拉松参赛旅游者这一特殊群体。文章运用程序化扎根理论,基于“爱燃烧”平台的网络游记,探索马拉松参赛旅游者体验质量的感知评价及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马拉松参赛旅游者体验质量感知评价维度包括参与、挑战、新奇、娱乐、审美、社交和教育七个范畴;(2)个人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和管理因素影响着马拉松参赛旅游者体验质量;(3)体验质量同时正向影响马拉松参赛旅游者的行为意愿。文章丰富了马拉松赛事旅游的研究领域,提高了体验质量在参与型赛事旅游中的应用价值,并为促进马拉松赛事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