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35)
2023(7900)
2022(6668)
2021(6148)
2020(4816)
2019(11183)
2018(11018)
2017(21128)
2016(11350)
2015(12591)
2014(12648)
2013(12560)
2012(12024)
2011(11071)
2010(11098)
2009(10090)
2008(9792)
2007(8706)
2006(8060)
2005(7499)
作者
(32327)
(27047)
(26977)
(25251)
(17277)
(13321)
(12348)
(10470)
(10315)
(9778)
(9311)
(9065)
(8936)
(8592)
(8255)
(8242)
(8149)
(8058)
(7951)
(7774)
(6921)
(6681)
(6445)
(6384)
(6223)
(6121)
(6109)
(5969)
(5509)
(5459)
学科
(52884)
经济(52839)
(26668)
管理(25969)
地方(21697)
(21135)
中国(17231)
(16820)
企业(16820)
方法(14148)
业经(13156)
农业(12961)
(11281)
贸易(11269)
数学(11093)
地方经济(11087)
数学方法(11001)
(10810)
(10232)
环境(9109)
(8958)
(8702)
金融(8699)
(8538)
银行(8530)
(8391)
(8269)
技术(7516)
发展(7462)
(7440)
机构
学院(158023)
大学(152206)
(62249)
经济(60737)
研究(58654)
管理(56934)
理学(47276)
理学院(46551)
管理学(45799)
中国(45527)
管理学院(45472)
科学(36545)
(35235)
(29668)
(29072)
中心(27605)
(27294)
研究所(26582)
(26399)
(25976)
师范(25746)
北京(23146)
业大(22802)
农业(22422)
(22075)
(21586)
师范大学(20685)
财经(20587)
(19874)
(18388)
基金
项目(100253)
科学(78193)
研究(76675)
基金(68884)
(59244)
国家(58635)
科学基金(49933)
社会(47315)
社会科(44704)
社会科学(44694)
(41776)
基金项目(37530)
(34329)
教育(33601)
编号(32569)
自然(30839)
自然科(30004)
自然科学(29998)
自然科学基金(29419)
(28994)
资助(27730)
成果(25729)
发展(23679)
课题(23599)
(23266)
重点(22424)
(20548)
(20522)
(19507)
创新(19168)
期刊
(83070)
经济(83070)
研究(49698)
中国(38606)
(28729)
科学(21966)
学报(20741)
管理(20549)
教育(20484)
农业(20284)
(19120)
(17318)
金融(17318)
业经(17079)
大学(15778)
学学(14517)
技术(14316)
经济研究(12120)
问题(11391)
(10865)
资源(10286)
(9270)
财经(9018)
(8956)
图书(8673)
商业(8307)
世界(8095)
(7965)
(7832)
(7584)
共检索到2592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魏卫,李娟文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舒伯阳  刘国一  
都市旅游开发的个性化与规模化研究———以武汉市为例□舒伯阳刘国一近年来,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旅游需求的日益多样化,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正在不断开发卓有成效的都市旅游产品,如法国的巴黎目前吸引的游客,已占到全法旅游市场份额的1/2左右,而我国北...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许林  鲍宏礼  
旅游体验设计就是将旅游者的参与融入设计中,以旅游者的参与为前提,以旅游体验为核心,把服务作为舞台,产品作为道具,环境作为布景,使旅游者在旅游中获得美好体验的过程。显而易见,对于旅游景区而言,旅游体验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在于旅游产品。旅游产品竞争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旅游经营者的市场份额和经济收益,旅游产品价值量的大小则直接影响到旅游消费者对其旅游体验与经历的满意度。因此,旅游体验设计理念的现实操作,就在于如何进行旅游景区的产品开发。本文以湖北武汉市新洲区为例,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梁圣蓉  
会展旅游是世界各地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也是城市旅游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开发城市相关产业的一种模式,已经成为各国经济贸易交流的重要渠道。本文在分析影响城市会展旅游发展要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城市会展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并用层次分析法给各个因子赋予了相应的权重,最后以武汉市为例计算了城市会展旅游发展的动力值并依据结果分析了武汉市会展旅游产品发展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邓爱民  
本文以武汉市石榴红村乡村旅游发展为例,从体验、旅游以及体验式乡村旅游等基本概念入手,分析石榴红村体验式旅游项目开发的基础,利用SWOT和ASEB两种分析工具设计出石榴红村体验式旅游项目开发体系,并从形象、产品、营销和活动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开发策略。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熊剑平  刘承良  颜琪  
本文从旅游的经济、环境、社会影响等角度实证分析了石榴红村旅游地居民对乡村旅游开发的感知和态度。在乡村旅游发展的不同阶段,旅游地居民对乡村旅游发展以及所带来的影响具有不同的认知和态度:居民对乡村旅游正面影响的感知强于负面影响,对乡村旅游普遍持欢迎态度,处于Doxey阶段理论的初期阶段。但是,因从业人员素质低,认识理念存在差异,管理制度存在缺陷,部分居民开始滋生不满情绪;同时,居民参与旅游开发的程度和层次较低,旅游经营权的产权归属意识不清,因此,有待依据旅游社会交换理论开展有居民参与的深度旅游开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伟  胡静  陆汝瑞  程绍文  邢增丽  周蕊蕊  
以武汉市18个主要旅游景区特殊时段旅游流为研究对象,使用地理集中G指数、绘制饱和曲线和斯泰恩斯峰值指数M图进行分析;用基尼系数(Gini)和不平衡指数S来分析其空间特征,并利用洛伦兹曲线检验。结果显示:①在各段时间上,来武汉观光游览的游客分布较为均匀;探亲访友、商务会议、购物美食在时间上分布的集中度较高,旅游流在短期内涌涨,具有明显的突出高峰。②在空间分布上,不同旅游目的的旅游流Gini系数均大于0.8,呈现集中分布特征,且分布不均匀。旅游流分布在各景区的不平衡指数S为0.4412,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黄鹤楼、东湖、长江大桥、汉口江滩、武汉大学、归元寺、湖北省博物馆、户部巷8个景区。③通过对比分析旅游流的空间分布和案例景区的地理空间结构,发现不同旅游目的的旅游流在空间分布上形成对区域旅游地理结构的响应现象,并提出了具体的响应模式。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乔花芳  曾菊新  李伯华  
传统的空间结构演变理论认为,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要经历以农业为主的阶段、工业化初期、工业化阶段,以及后工业化阶段。通过回顾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石榴红村村镇空间结构在21世纪初期的演变,发现在乡村旅游的推动下,石榴红村在居住空间、产业空间和公共服务空间等方面实现了村镇空间结构的优化。在这种模式下,村镇经济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通过乡村旅游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魏超  戈大专  龙花楼  刘嗣明  
乡村转型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开发引导的乡村转型发展是大城市边缘区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手段之一。文章以"机制解析—案例选取—特征分析—模式总结"为研究主线,结合武汉市10个典型案例村,分析了大城市边缘区旅游开发引导的乡村转型发展动力机制、主要特征及发展模式。研究表明:(1)旅游引导的乡村转型是区位优势(场域力)、乡村内部力量整合(内聚力)和外部诱导因素(外源力)共同作用的结果。(2)旅游引导的乡村转型发展特征主要表现在乡村人居环境改善和景观风貌转变、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经营方式旅游化、农户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型;"空心村"整治和乡村振兴的示范效应等方面。(3)武汉城市边缘区旅游引导的乡村转型发展模式主要有社区提升模式、景区依托模式、文化重构模式和近郊休闲模式。不同发展模式其核心驱动力不同,发展思路、发展路径亦不相同,旅游引导的乡村发展转型具体实施过程中应遵循因地制宜和因势利导的原则,综合考虑自身基础条件、文化特色和宏观区域政策等因素。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刘小华  梁玥琳  闫梦凡  
新冠疫情大流行背景下,旅游地加强安全形象管理、降低旅游者的风险感知对于促进旅游业的恢复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以武汉市为案例地,采用目的地认知形象—情感形象二维结构,试图揭示旅游者风险感知、目的地形象及旅游行为意愿的具体关系。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风险感知直接显著负向影响旅游意愿;风险感知直接显著负向影响目的地认知形象及情感形象;目的地情感形象直接正向影响旅游意愿;目的地情感形象在风险感知和旅游意愿之间起到中介作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林翔  李菊霞  
东湖风景区是武汉市非常重要的旅游资源 ,其自然风光和区位等条件相当优越 ,但目前的旅游吸引力不强。本文认为其关键问题在于东湖现有的旅游功能定位不合理。经过分析 ,作者提出东湖的旅游功能定位应是“风景湖休闲度假区”。在这一独特定位的基础上 ,文章就开发中几个应注意的问题做了阐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乃艳,陈御生  
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强、带动面广、影响深远、意义重大的特殊经济部门。发展旅游业既可从多方面带动其它经济部门和服务行业的发展,又可从美化了的旅游境地中,开拓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加速现代精神文明建设;更可通过形象生动的宣传,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增进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和友谊交流;总之,发展旅游业,可收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多种效益,要大力推进。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大均  谢双玉  陈君子  裴星星  
由于旅游资源禀赋、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交通可达性以及旅游发展政策等影响因素的空间差异性,区域旅游景区系统空间结构在不同发展阶段和空间尺度具有不同的发展模式,其空间结构具有等级性、层次性、多样性以及复杂性。本文运用分形理论,结合区域旅游空间格局演变过程,构建区域旅游景区系统空间结构演化模式,将区域旅游景区系统空间结构演化模式分为点状发展模式、集聚发展模式、多中心发展模式和一体化发展模式4种类型,并以武汉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武汉市旅游景区系统空间结构是分形的,多分形特征明显,且处于多中心发展模式的初级阶段。最后提出了武汉市旅游景区系统空间结构的优化方向和途径。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宁志丹  李海娥  
城镇化的推进与"乡愁"的驱动使乡村旅游发展如火如荼,而游客满意又是乡村旅游赢得市场的关键。在构建乡村旅游者乡愁感知与满意度模型的基础上,以抽样调查的方法取得数据、借用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方法设计出乡愁感知的测量量表,比较得出乡愁感知中"乡景观赏"、"乡味体验"与满意度显著正相关、"乡情寄托"与满意度不显著相关的结论,并借用单因素方差法分析得出不同性别、年龄、来源地的游客在"乡景观赏"或"乡味体验"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性,最后总结提出乡村旅游地要营造"乡愁"氛围、重视游客差异化需求、适时地转型升级等建设性的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金霞  叶蓓  
农家乐旅游作为一种新型旅游项目,已成为都市旅游的热点之一,同时也成为一种新的经济现象。本文结合武汉市的具体情况,分析了农家乐旅游的概念、表现形式,在指出其存在问题的前提下提出了“政府+农家乐旅游协会+农户”、“公司+农家乐旅游协会+社区”,甚至是“股份制”形式的发展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