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95)
2023(7416)
2022(6012)
2021(5771)
2020(4900)
2019(10954)
2018(10858)
2017(20686)
2016(11319)
2015(12587)
2014(12510)
2013(12313)
2012(11565)
2011(10320)
2010(10233)
2009(9127)
2008(9247)
2007(8312)
2006(7105)
2005(6114)
作者
(32049)
(26898)
(26365)
(25241)
(17130)
(13022)
(12330)
(10349)
(10253)
(9734)
(9191)
(9089)
(8761)
(8444)
(8324)
(8280)
(7841)
(7753)
(7749)
(7682)
(6586)
(6535)
(6415)
(6270)
(6089)
(6066)
(5973)
(5775)
(5432)
(5304)
学科
(40301)
经济(40257)
(28481)
管理(27812)
(20147)
企业(20147)
方法(16257)
数学(14292)
数学方法(14081)
中国(14000)
地方(13779)
(12647)
(10857)
保险(10764)
(10755)
(9674)
(9180)
银行(9171)
(9127)
业经(8917)
(8656)
(8549)
金融(8547)
农业(8528)
理论(6957)
(6956)
财务(6937)
(6924)
财务管理(6919)
贸易(6916)
机构
学院(147915)
大学(147619)
(54380)
管理(53572)
经济(52839)
研究(51844)
理学(44840)
理学院(44172)
管理学(43262)
管理学院(42941)
中国(42663)
科学(33593)
(32195)
(28958)
(27000)
(26110)
中心(25369)
研究所(23711)
(23578)
业大(22899)
财经(22278)
农业(21113)
(20575)
师范(20356)
(20217)
北京(20207)
(19586)
(19476)
(17498)
财经大学(16754)
基金
项目(101953)
科学(78938)
研究(73771)
基金(72477)
(64265)
国家(63702)
科学基金(53699)
社会(45022)
社会科(42301)
社会科学(42287)
(40045)
基金项目(38923)
自然(36121)
自然科(35193)
自然科学(35179)
(34564)
自然科学基金(34523)
教育(33307)
编号(29943)
资助(29571)
成果(24168)
重点(23470)
(22088)
(21735)
课题(21701)
(20750)
(20109)
科研(19774)
创新(19504)
计划(19024)
期刊
(62087)
经济(62087)
研究(46995)
中国(34309)
学报(24918)
(24288)
(22786)
科学(22630)
(20202)
金融(20202)
大学(18465)
管理(18454)
教育(17832)
学学(17191)
农业(16163)
技术(12350)
财经(10474)
业经(9710)
经济研究(9322)
(9303)
(8927)
资源(8791)
图书(8533)
问题(8120)
(7605)
(7588)
现代(6768)
科技(6684)
财会(6627)
理论(6490)
共检索到2316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宋蕾  
频繁发生的极端气候灾害正在挑战都市密集区的气候风险管理能力。气候脆弱性评价和适应性建设需求是气候风险管理及政策制定的关键。研究着重探讨都市密集区的气候风险特殊性及其脆弱性影响因素。此外,研究基于参与式利益相关者分析法,以上海为例,分析了都市密集区利益相关者对气候风险的认知和适应需求差异。上海最主要的致灾因子为台风、暴雨和热浪,它们对上海社会经济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交通物流、能源供给、农业发展和城市积涝。在适应需求方面,上海居民对高温适应需求较高,气象专家更关注农业的气候适应,上海市政管理者最关注暴雨洪涝的风险管理。研究结果表明:都市密集区的气候风险主要来自于:沿海地理区位的气候高敏感性、城市人口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孙一飞  
城镇密集区是城镇和区域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1957年法国城市地理学家简·戈特曼(J·Gottmann)提出“城市带”(Megalopolis)的概念以来,越来越多的城市学者被吸引到这一领域。目前中国也正掀起一股研究城镇密集区的热潮。因此,有必要对城镇密集区的概念、特征及界定等一些基本问题进行探讨,以有助于研究的深化。本文就此作一初步尝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周海燕  周国华  廖明晖  
都市农业作为一种崭新的现代农业形态,集经济、社会、生态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我国许多大城市已经把它作为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如何在城镇密集区发展都市农业已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长株潭地区为例,从都市农业的本质特征出发,阐述了城镇密集区发展都市农业的必要性,分析了城镇密集区都市农业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城镇密集区都市农业协调发展的对策。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高相彬  赵凤霞  曹晓涛  孟智勇  马浩波  董小丽  李淑君  张国平  
通过烘烤对比实验,研究了豫中烟区散叶密集烘烤对烟叶烤后品质的影响,以期明确散叶密集烘烤在豫中乃至河南烟区的推广可行性。结果表明,散叶密集烘烤烤后烟叶与挂竿密集烘烤烤后烟叶相比,除颜色、色度、挂灰杂色、平滑烟等指标较差外,其余指标无明显差异;两个处理的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及协调性均位于适宜范围内;中性香气物质总量以及酮类、醇类、醛类物质、新植二烯及其他物质总量较高,而酯类物质总量略低于挂竿密集烘烤;烟叶感官评价得分较高,但二者之间无明显差异。总之,散叶密集烘烤烤后烟叶除外观质量略差于挂竿密集烘烤外,其他烟叶品质指标均优于挂竿密集烘烤,因此可认为,散叶密集烘烤适宜于在河南烟区推广,但仍需加强研究完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新焕  徐建刚  于兰军  
本文以吴江市芦墟镇为例,以2000年和2004年SPOT影像中提取出的用地信息为基础,对研究区的土地利用/覆被动态变化与建设用地适宜性进行了定量与定位分析。文章首先介绍了SPOT影像的前期处理与用地信息的提取过程,得到两期土地利用/覆被分类图;然后依据解译的信息对土地利用/覆被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计算研究期内各类用地的增长规模、变化速率与变化强度的变化,并通过GIS中的叠置功能分析出各类用地的转移矩阵,以此解释不同类型用地之间的消长关系;接着剖析了土地利用过程中出现的空间问题,主要表现在空间格局与生态环境受到破坏、镇区空间快速无序的扩张、建设用地过于分散这3个方面;最后对研究区的建设用地适宜性...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刘荣增  王淑华  
城镇密集区是城市区域化和区域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独特地域空间组织形式。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无论是在经济发达地区还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城镇密集区均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体,在经济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当今,其又成为全球经济体系的重要节点区域。城镇密集区的等级高低直接影响着其在全球经济分工中的地位,而决定城镇密集区等级的要素很多,但最关键的综合性要素是城镇密集区中心城市的等级和县域经济的实力。探讨了中心城市的等级和县域经济实力对城镇密集区的影响,提出了进一步提升城镇密集区等级的途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魏寒宾  唐燕  边兰春  
针对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普遍存在的保护制度不完善、管理实施不力等问题,本文以韩国首尔北村韩屋密集区为研究对象,梳理北村韩屋保护的演进历程,解读韩屋保护的相关制度,从而为我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国际经验借鉴。研究表明,构建居民广泛参与的保护制度体系,明确保护规划在管理制度中的地位,形成政府政策管控引导、居民介入及第三方平台监督的多元协作等是重要的制度建设途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谭敏  徐会夫  何昕  
城镇密集区城镇空间的紧凑发展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在梳理了成渝城镇密集区空间拓展面临的若干问题后,从空间"集中与分散"的视角出发,提出了以"适度集中"为基本内涵的城镇空间紧凑发展状态。结合"适度集中"状态在空间规模、空间结构、空间建设方式等方面的基本要求,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探讨了成渝城镇密集区空间紧凑发展的路径选择及规划对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程宗颐  
1986年全国第二次“星火计划”工作会议后,各地在前一阶段“星火计划”实施的基础上,陆续有组织地建立了“星火技术密集区”(以下简称密集区)。密集区的产生和发展标志着“星火计划”的实施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农村经济的商品化、专业化、集约化程度也将得到长足发展。从密集区的整个建立发展历史和现状看,可以将密集区划分为两种发展模式:一种是集中型密集区。其特点是,在相当于一个区、县的行政区域内,集中了较多的“星火计划”项目,并且大部分项目已经或将会发展为地方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在集中型密集区中,“星火计划”的实施体现了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性。另一种为放射型密集区。其特点是,“星火计划”项目以一至两个产业为龙头,集中若干互相关联的“星火”项目,而这些项目分布在一个较大的行政区域内,将近郊农村的自然资源优势和中心城市的技术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姜爱敏,马旭光,汤学礼,孙加顺  
国家级莱州市民营科技密集区中共山东莱州市委宣传部姜爱敏,马旭光,汤学礼,孙加顺土生土长的莱州农民以他们独有的创造力和执着精神,创办了高密度、高能量的民营科研群体,并使莱州成为唯一设在县级市的“国家级民营科技密集区”。莱州民营科研机构是按科研、引进、生...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盛广耀  
利用人口普查资料,从人口的性别结构、年龄结构、文化结构、就业结构和城乡结构等方面,对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唐地区的人口状况及其发展变化进行了比较分析,揭示了三大城市密集区发展过程中人口的结构性特点。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杨延君  白中科  周伟  郭利刚  
研究目的:以山西省浑源县正沟辉绿岩产区为研究对象,探索符合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复垦模式。研究方法:实地调研与土地经济学分析相结合。研究结果:(1)由于矿产资源开采的负外部效应,致使资源开发过程中区域土地破坏面积过大,土地资源配置失当,未达到帕累托最优;(2)由于生态环境具有公共产品属性特征,开采企业环境保护意识淡薄、土地复垦执行力较低,导致目前土地复垦任务过重。研究结论:必须走矿产开发与土地复垦相结合的纵向一体化战略,同时企业之间应进行横向联合,制定土地复垦规划,从而优化资源配置、减少土地破坏,实现可持续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韩帅帅  狄乾斌  
在探讨城市密集区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以环渤海地区118个城市为研究区域,通过空间识别确定了6个城市密集区范围;利用城市GDP和人口数据,借助Theil系数、城市基尼系数和首位城市集聚度等方法,从空间差异、集聚程度和集聚效应三方面对城市密集区的集聚特征进行探究。结果显示:(1)以城市等级和社会经济数据为筛选标准确定了北京、天津等7个中心城市、38个标准市和77个其他城市;(2)以2 h通行时间确定了以京津、石家庄、沈阳、大连、济南和青岛为核心的城市密集区范围;(3)Theil系数表明环渤海地区整体差异较小,其中城市密集区区内差异大于区际,内部差异对整体差异的贡献率超过91%;(4)集聚类型划分中...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吴志纯,苏文江  
关于星火技术密集区功能定位的点滴思考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吴志纯苏文江一、关于星火密集区的功能定位,有关领导在不同场合下的讲话和各种会议与文件中都曾提及,角度不同,各有侧重。根据我们的理解,应该是:在实施星火项目和建立星火支柱产业的基础上,加强综合...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孟奇  
以成渝城镇密集区为基础构建四川核心经济区孟奇本文认为,以成渝城镇密集区为基础形成的经济区,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经济区,而是以四川盆地腹心地带的城镇密集区为依托,跨越一般的行政经济区划,大体限定在两市两线范围,运用一定的扶持手段和政策,使其在中西部和四川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