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04)
2023(8982)
2022(7845)
2021(7124)
2020(6343)
2019(15043)
2018(14844)
2017(28806)
2016(15957)
2015(18193)
2014(18305)
2013(18197)
2012(16955)
2011(15332)
2010(15365)
2009(14289)
2008(14151)
2007(12658)
2006(10701)
2005(9374)
作者
(46694)
(39297)
(39187)
(37197)
(24880)
(19034)
(17977)
(15518)
(14795)
(13941)
(13282)
(13107)
(12381)
(12379)
(12325)
(12172)
(12015)
(11592)
(11368)
(11365)
(9730)
(9671)
(9519)
(9014)
(8984)
(8725)
(8719)
(8647)
(7917)
(7881)
学科
(72190)
经济(72132)
管理(42891)
(41097)
方法(38082)
数学(34817)
数学方法(34338)
(32498)
企业(32498)
(18276)
地方(16558)
中国(16004)
(15781)
(13772)
业经(13331)
(12671)
贸易(12666)
农业(12238)
(12211)
环境(10657)
(10488)
(10042)
理论(10016)
(9576)
财务(9546)
财务管理(9522)
技术(9355)
(9237)
金融(9234)
企业财务(8889)
机构
大学(230376)
学院(229690)
(95263)
经济(93206)
管理(89595)
理学(78374)
理学院(77447)
管理学(75831)
研究(75526)
管理学院(75375)
中国(55476)
科学(48547)
(48033)
(41063)
(40530)
(38603)
业大(36667)
中心(35755)
研究所(35394)
(33953)
财经(33617)
农业(32259)
(30445)
(30366)
师范(30064)
经济学(29591)
北京(29536)
经济学院(27113)
(27089)
(26965)
基金
项目(158896)
科学(125034)
基金(115700)
研究(112527)
(101195)
国家(100417)
科学基金(86177)
社会(71323)
社会科(67713)
社会科学(67691)
(62994)
基金项目(61877)
自然(57267)
自然科(55979)
自然科学(55966)
自然科学基金(54908)
(53232)
教育(52587)
资助(48448)
编号(45354)
重点(35835)
成果(35657)
(35256)
(34263)
(32863)
课题(31322)
科研(31091)
创新(30737)
教育部(30072)
计划(29696)
期刊
(97632)
经济(97632)
研究(63300)
中国(40179)
学报(36816)
(35249)
科学(33813)
(32017)
管理(29715)
大学(27240)
学学(25681)
农业(23823)
教育(21425)
技术(21036)
(17467)
金融(17467)
经济研究(16363)
业经(16029)
财经(15980)
统计(14341)
问题(13852)
(13768)
(13655)
(12996)
技术经济(12757)
决策(11746)
资源(11719)
(11128)
图书(10723)
理论(10470)
共检索到3247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郭金喜  
集聚经济效应是都市型工业赖以发展的重要基础,两者存在密切的正相关关系。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发展的进程中,制造业的地方化经济与技术创新程度、城市化经济等可能存在一种倒U型关系。受此影响,那些嵌入于大都市环境的制造业,将越来越把基于城市特有资源的城市化经济作为其外部经济的主要来源,城市政府应积极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创新体系的优化。此外,鉴于各行业集聚效应的差异,城市政府还应根据各行业的发展水平分别配套相应的激励和引导措施。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董春  梁银鹤  
在新经济地理学框架下构建了工业集聚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采用空间动态面板计量模型,探讨了工业集聚与外商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其他影响工业集聚的因素后,外商直接投资对工业集聚有着显著为正并且影响正在减弱;外商直接投资对周围省市区域的空间溢出效应存在并且正在减弱,而市场潜能的空间溢出效应在不断增强;政府税收优惠政策对集聚企业的吸引在降低,同时完善的基础设施对工业集聚的促进作用在不断增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孔芳霞  何强  罗胤晨  文传浩  
文章从规模、效益、生态和创新四个维度构建工业集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对2008—2018年长江上游地区33个城市的工业集聚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长江上游地区工业集聚质量呈稳定上升趋势,指数值由2008年的0.147增加至2018年的0.234,其中重庆工业集聚质量指数最高,贵州工业集聚质量发展滞后;长江上游地区工业集聚质量空间演进特征明显,且区域差异化显著;要素禀赋、开放度和城镇化率提升对本地区工业集聚质量起到促进作用,而基础设施影响则不显著,信息化水平对本地工业集聚质量影响为负,而溢出效应为正。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妍云  
工业集聚,作为产业集聚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必然现象。本文首先运用各省工业数据分析了我国改革开放后工业的发展路径,从而得出了工业集聚也是我国目前的一种普遍现象;其次,采用计量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工业集聚效应,认为工业集聚会促进集聚地区劳动生产率和工业产值的提高,进一步导致各地区工业发展的不平衡。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廷海  王点  
工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具有空间差异性。基于ESDA分析方法,建立经济距离空间权重矩阵,考察我国省际工业集聚和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性,并以此为基础建立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分析工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运用偏微分法对空间效应进行分解。结果表明:我国工业集聚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和空间依赖性,呈现出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的态势,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集聚态势更加明显;工业集聚对本地区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而对其他地区会产生负的空间溢出性,从而加剧区域间的不平衡。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国清  
乡村旅游已成为国内外旅游业界、政府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焦点话题。作为都市旅游业一个新的增长点和亮点,本文首先对都市型乡村旅游概念进行诠释,并以上海市为例,探讨上海都市型乡村旅游发展及主要问题,基于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经验的分析与启示,探究上海都市型乡村旅游发展创新途径与措施,对研究我国都市地区的乡村旅游具有借鉴意义和示范作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施卫东  
金融集聚形成的网络结构使集聚区内部的金融产业和相关产业的企业同时受益。金融发展通过作用于产业结构变动的内在机制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产业水平的提升产生重要影响。笔者以上海相关指标占全国数据的比重分析上海金融产业集聚的动态发展情况以及对上海金融机构将储蓄转化为投资的能力和金融体系提高储蓄方面的作用进行量化,并研究它们对上海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得出上海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有促进作用的结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贺小莉  王洪武  朱磊  
天津市作为环渤海经济区的中心,如何通过产业集聚形成自己独特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带动整体区域经济的发展,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文章通过对传统产业集聚研究中使用的测算方法的分析,找到其存在的局限性,并将面板数据模型应用到产业集聚效应的测算过程中,测算了1998~2007年10年间天津市工业的产业集聚效应变动趋势,并选取典型行业对其集聚效应中包含的城市化经济和地方化经济特征进行了分析。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马剑锋  秦腾  佟金萍  孙冬营  
构建拓展形式STIRPAT模型的基础上,运用两阶段SYS-GMM方法,实证分析了以工业集聚和城市集聚为特征的经济集聚对用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工业集聚与用水量之间存在以0.431位拐点的显著的倒"U"型曲线关系,只有当工业集聚水平超过这一拐点时,工业集聚对用水量才能显现出正外部性的抑制效应;城市集聚与用水量之间呈现为正"U"型曲线关系,城市的适度集聚有利于水资源的节约,过度集聚则会产生负外部性的"拥挤效应",推动用水量的增长;人口规模、人均GDP、城镇化及技术进步均对用水量增长产生正向的驱动效应,而人力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姚德龙  
本文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对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和经济政策等因素对中国省域工业集聚水平的影响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一方面证实了人力资本水平、基础设施和交通运输水平、企业数目、对外开放程度等因素对中国省域的工业集聚水平有重要影响。另一方面证实了中国省域的工业分布存在空间相关性,并对我国工业集聚在省域间溢出效应的程度进行了估计。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全尤  
文章以山西工业集聚区为例,通过SWOT分析探讨山西工业集聚区建设的基本态势,提出要加强顶层设计、突破思想桎梏、龙头项目带动、做好要素保障服务等,为山西紧抓机遇、弥补短板、因地制宜地推进工业集聚区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发展路径。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筱乐  
本文将集聚函数引入Copeland和Taylor模型,以市场化水平为门限变量,构建了工业集聚影响环境质量的门限模型,并结合2000-2009年我国30个省市的数据,运用门限回归方法对工业集聚与环境污染的关系进行了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工业集聚与环境污染呈倒U型关系。当市场化水平较低时,工业集聚会导致环境污染,并且随着市场化水平的提高,这种负面影响减弱;当市场化水平跨越更高门限值时,工业集聚会改善环境。本文建议根据各地区市场化进程的不同特征制定差异化政策以解决环境问题。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郭辰燚   黄圣男   王国刚  
[目的]农产品加工业是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业活动,也是联结工农、沟通城乡的重要环节。通过分析农产品加工业集聚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以及作用机制,为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供参考。[方法]基于2011—2020年黑龙江省地级市面板数据,利用区位熵测算农产品加工业集聚程度,通过建立双向固定效应模型、非线性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黑龙江省农产品加工业集聚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农产品加工业集聚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呈现出显著的“倒U型”特征,且大部分地级市尚未跨越拐点,集聚水平提升能显著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农产品加工业集聚通过提升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双重非线性机制影响农民收入的提升。[结论]为此,要进一步推进农产品加工业集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水平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完善农民利益联结机制,保障农民持续增收。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赵增耀  夏斌  
开放经济条件下,不同类型的市场潜能对于工业集聚的重要性和影响不同。本文构建了包括国内外市场在内的新经济地理学的空间计量模型,使用我国2004—20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着重分析了市场潜能与工业集聚之间的关系,并考察了工业集聚的地理空间特征。研究表明:工业集聚的实现可以依靠本地市场潜能、国内周边地区市场潜能和国外市场潜能。国内市场潜能、国外市场潜能与工业集聚具有非线性关系。国内市场潜能和工业集聚之间呈现"U"型关系,只有国内市场潜能跨越特定门槛值时,工业集聚效应才能逐步实现。国外市场潜能则存在双门槛效应,国外市场潜能越高,工业集聚效应越显著。对于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市场潜能之间存在互补(替代)关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妙龙,康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