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48)
- 2023(13279)
- 2022(10929)
- 2021(10059)
- 2020(7846)
- 2019(17547)
- 2018(17158)
- 2017(31769)
- 2016(17230)
- 2015(19016)
- 2014(18777)
- 2013(18022)
- 2012(16661)
- 2011(15178)
- 2010(15411)
- 2009(14075)
- 2008(13562)
- 2007(12023)
- 2006(10806)
- 2005(9914)
- 学科
- 济(70778)
- 经济(70709)
- 管理(45971)
- 业(41885)
- 企(32307)
- 企业(32307)
- 地方(25221)
- 中国(24890)
- 农(22245)
- 方法(19097)
- 业经(18696)
- 农业(15321)
- 数学(15270)
- 财(15125)
- 数学方法(15060)
- 地方经济(14009)
- 制(13872)
- 银(13204)
- 银行(13190)
- 融(13061)
- 金融(13058)
- 贸(13037)
- 贸易(13023)
- 学(12996)
- 发(12979)
- 行(12823)
- 环境(12800)
- 易(12457)
- 理论(11767)
- 技术(11185)
- 机构
- 学院(232418)
- 大学(224680)
- 济(91131)
- 经济(88939)
- 管理(82841)
- 研究(81900)
- 理学(69285)
- 理学院(68364)
- 管理学(67141)
- 管理学院(66697)
- 中国(63956)
- 京(51178)
- 科学(49522)
- 财(43570)
- 所(40867)
- 江(38059)
- 中心(38045)
- 研究所(36374)
- 农(35622)
- 范(34971)
- 师范(34653)
- 北京(33049)
- 财经(32714)
- 州(31084)
- 业大(31014)
- 院(30586)
- 经(29473)
- 技术(27731)
- 师范大学(27373)
- 农业(27304)
- 基金
- 项目(149535)
- 科学(117750)
- 研究(117246)
- 基金(103241)
- 家(88698)
- 国家(87841)
- 科学基金(75311)
- 社会(73276)
- 社会科(69280)
- 社会科学(69269)
- 省(61562)
- 基金项目(53902)
- 教育(53751)
- 划(51212)
- 编号(50586)
- 自然(44796)
- 自然科(43696)
- 自然科学(43689)
- 自然科学基金(42833)
- 成果(41443)
- 资助(40043)
- 发(39220)
- 课题(36675)
- 重点(34582)
- 创(32320)
- 发展(32030)
- 展(31464)
- 年(31121)
- 部(31092)
- 创新(30035)
共检索到3738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李璐邑
本文从区域发展进程和城镇化内涵出发,研究分析了北京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认为在北京的城镇化进程中,城市经济发展与人口规模限制相矛盾、区域规划和交通体系不配套、城镇化与现代化不同步是当前北京市域范围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重要原因。因此,研究认为北京应当正视自身城市经济高度发达的客观事实,加快建设现代化都市圈目标。具体来说,要以城乡融合发展为基础,率先探索城乡要素平等互动机制,提高周边新城和小城镇的经济承载力,注重交通体系配套,完善公共服务供给,并重视发挥农业的生态作用。
关键词:
半城镇化 城乡融合 都市圈 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于亚滨 徐效坡
从科学发展观理念、城镇集聚与扩散和区域差异互补理论出发,剖析了哈尔滨都市圈协调发展中的主要问题。针对行政壁垒、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等问题,提出了协调发展的对策:加强都市圈规划;制定严格的土地利用空间管治;严格区域职能分工;加强生态系统网络维护;搭建共赢平台;调整行政区划;建立区域协调发展组织;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政策;完善改进领导考核制度等。
关键词:
哈尔滨 都市圈 主要问题 协调对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书玮 张思乔 陈俊丹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与时俱进、科学决策,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战略部署。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我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是新时代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区域协调发展仍存在着一些实质性的问题亟待解决。为此,要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加快推进数字经济的发展,推动共建“一带一路”,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澎湃动力。
关键词:
区域协调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 高质量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莉
北京的人口发展按目前的态势增长,会给这个资源稀缺型城市带来巨大的压力。文章认为,北京应发展公共交通,把部分职能单一的卧城、大学城、金融城、科技城发展成为在都市圈层次上自立化的新城,在各个区建立多个副中心,利用产业链、交通链、总部经济及辅助措施,使北京人口与资源协调发展。
关键词:
城市规模 产业链 总部经济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学良 林永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区域发展战略的不断实施,我国区域政策的精准度不断提高,区域合作机制不断完善,区域协调发展取得了较大成绩。然而当前的区域协调发展仍然面临着行政壁垒束缚、协调机制不完善、规划尺度过大等现实挑战。小尺度、跨区域、精准化的都市圈建设是区域协调发展中的重要一环。新时代为更好地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提高区域政策的精准性,应当及时推进跨区域层面的都市圈建设。促进都市圈建设应当以促进要素流动、明确区域分工、加强城市治理和协调机制建设,形成都市圈"功能—产业—人口—空间—公共服务"相协调的发展格局。
关键词:
都市圈建设 区域协调发展 区域政策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魏澄荣
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要从实现国家战略部署以及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高度,构建协同、共生、共赢的区域发展机制,有效整合区域内资源,加快区域内部的产业分工与合作,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提高区域技术创新能力。
关键词:
产业分工 区域经济 路径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佃利 吕俊平 王文婷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对于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经济圈作为一种新的城镇化空间形态,是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承载空间。区域发展不平衡不仅体现在不同省域之间,也反映在省级行政区内部的发展差异,但面向这一尺度的经济圈协调发展并未得到足够关注。本文立足于山东省内胶东经济圈、省会经济圈、鲁南经济圈协同联动发展的实践探索,阐述区域协调发展的多维目标,从“制度—组织—执行”三个维度提出实现省级行政区内部经济圈之间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在目标指向方面,基于对政策要求、现实实践和已有文献的梳理,从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人民生活水平、城乡融合、基本公共服务五个维度解构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内涵。为了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多维目标,需要在制度层面推进政策集成、完善体系化的区域协调发展制度供给,在组织层面优化主体结构、面向不同尺度构建区域协调发展的具体机制,在执行层面加强区域整合、创新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多元策略和政策工具。
关键词:
区域协调发展 经济圈 协调机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韦亚平
现有文献与规划一般认为新疆需要走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重点建设都市圈的城市化发展道路。文章基于人口与自然资源条件、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城镇布局之间的关系,从更为广阔的地缘政治经济格局中,对新疆区域经济与城市化发展的适宜空间指向做出了若干探讨;提出新疆的区域发展需要建立在"都市区"的空间成长基础之上;并且与中国的东部、中部地区相比,新疆的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应是一种非常独特的空间格局。
关键词:
新疆 城市化 西部大开发 都市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冷观
加快中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关系到当前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也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我国欠发展地区既缺乏现代市场制度机制建设,又缺乏现代化生产体系的构建,因而无法充分融入现代市场经济之中。各级政府目前对欠发展地区的帮扶力度虽大,但脱离欠发展地区经济起飞的迫切要求,且力量分散,无法形成规模效应和聚焦功能,同时这种帮扶更多的是非市场化的政府行为。本文提出在我国可以试点由发达地区对欠发展地区城市的合作式兼并,形成更紧密联动关系和共赢机制,借助先发城市的各方面优势,拉动欠发展城市经济社会的整体起飞。
关键词:
中西部开发 城市兼并 现代化进程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杨仪青
该文从区域协调发展的视角,阐述新型城镇化的概念和内涵,并梳理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区域协调发展的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制定新型城镇化区域协调发展的空间布局规划,建立城乡互动和实现就业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建立大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区域协调发展模式,以实现人的城镇化,推动新型城镇化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陈晓东 刘冰冰
数字经济发展迅猛,已成为推动我国产业升级与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目前,我国区域数字经济发展仍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但差距也在逐渐缩小。地区经济水平、城镇化水平对各区域数字经济发展均起到正向推动作用,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政府干预度和对外开放水平对数字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需要在缩小区域经济差距、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提高数字技术应用和创新水平的基础上,立足区域驱动因素,加快建立区域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机制,有效推动区域数字经济协调发展。
关键词:
区域数字经济 协调发展 数字经济指数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陈晓东 刘冰冰
数字经济发展迅猛,已成为推动我国产业升级与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目前,我国区域数字经济发展仍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但差距也在逐渐缩小。地区经济水平、城镇化水平对各区域数字经济发展均起到正向推动作用,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政府干预度和对外开放水平对数字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需要在缩小区域经济差距、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提高数字技术应用和创新水平的基础上,立足区域驱动因素,加快建立区域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机制,有效推动区域数字经济协调发展。
关键词:
区域数字经济 协调发展 数字经济指数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严汉平 白永秀
一、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及战略意义区域发展不均衡是自然、历史、经济和政治等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一种常态。缩小差距,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是各国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莉
文章对衡量北京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研究,通过利用曲线插值和拟合方法、多目标优化方法得综合性评价指标,探讨了量化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文章最后从子系统的划分、影响因素的分析、离散型多属性指标的获取、灵敏度不高的指标剔除等方面探讨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中应采取的技术手段。
关键词:
协调发展 评价指标体系 多目标优化与决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冯刚
张家口与北京市具有高度的生态关联性。近年在张家口投几十亿巨资进行的防沙固沙、流域治理等生态建设工程,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生态退化,但难以根本解决这一区域的生态问题。张家口生态敏感区内大量低层次产业结构和贫困带的存在,使生态治理成效容易出现反弹,成为影响生态环境最主要的原因。所以,这一区域生态环境的持续、根本改变,需要北京与张家口在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方面积极合作,北京帮助张家口发展新兴产业,推进城镇化发展,实现生态敏感区的劳动力转移。
关键词:
京津冀 生态 产业 协调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