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92)
- 2023(11671)
- 2022(9741)
- 2021(9122)
- 2020(7498)
- 2019(17373)
- 2018(17425)
- 2017(33764)
- 2016(18683)
- 2015(21082)
- 2014(21431)
- 2013(20825)
- 2012(18755)
- 2011(16679)
- 2010(16639)
- 2009(15063)
- 2008(14560)
- 2007(12499)
- 2006(11027)
- 2005(9746)
- 学科
- 济(73212)
- 经济(73126)
- 管理(53226)
- 业(50683)
- 企(42003)
- 企业(42003)
- 方法(32542)
- 数学(27598)
- 数学方法(27264)
- 中国(21466)
- 农(20913)
- 业经(18027)
- 财(17336)
- 学(16650)
- 地方(16167)
- 农业(14153)
- 理论(13416)
- 制(12715)
- 和(12488)
- 贸(11619)
- 贸易(11612)
- 技术(11597)
- 环境(11301)
- 务(11236)
- 易(11207)
- 财务(11166)
- 财务管理(11145)
- 教育(11013)
- 企业财务(10580)
- 划(10452)
- 机构
- 大学(260640)
- 学院(258279)
- 管理(104705)
- 济(97741)
- 经济(95382)
- 理学(90924)
- 理学院(89892)
- 管理学(88324)
- 管理学院(87868)
- 研究(85794)
- 中国(61782)
- 京(56666)
- 科学(55119)
- 财(43655)
- 所(42419)
- 农(40571)
- 业大(39314)
- 研究所(38853)
- 中心(38097)
- 江(37096)
- 范(35895)
- 北京(35841)
- 师范(35598)
- 财经(35472)
- 经(32221)
- 院(31732)
- 农业(31630)
- 州(30554)
- 师范大学(28949)
- 经济学(28164)
- 基金
- 项目(180940)
- 科学(142157)
- 研究(133927)
- 基金(130100)
- 家(112836)
- 国家(111878)
- 科学基金(96439)
- 社会(82659)
- 社会科(78184)
- 社会科学(78163)
- 省(70733)
- 基金项目(69878)
- 自然(62935)
- 自然科(61439)
- 自然科学(61426)
- 教育(61194)
- 自然科学基金(60289)
- 划(59905)
- 编号(55959)
- 资助(52755)
- 成果(45208)
- 重点(40098)
- 部(39186)
- 发(38391)
- 课题(38137)
- 创(37266)
- 创新(34653)
- 项目编号(34460)
- 科研(34228)
- 大学(33567)
- 期刊
- 济(107110)
- 经济(107110)
- 研究(77359)
- 中国(48654)
- 学报(41121)
- 科学(38575)
- 管理(38206)
- 农(37598)
- 教育(33284)
- 财(31895)
- 大学(31096)
- 学学(28834)
- 农业(26579)
- 技术(23001)
- 融(18934)
- 金融(18934)
- 业经(18227)
- 经济研究(16508)
- 财经(16482)
- 图书(16299)
- 问题(14504)
- 经(13911)
- 科技(13518)
- 业(13458)
- 理论(13254)
- 现代(12650)
- 实践(12369)
- 践(12369)
- 技术经济(12163)
- 版(11950)
共检索到3721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肖金成 马燕坤 张雪领
都市圈是城镇格局中重要的空间形态,也是城市群形成的重要前提条件,在区域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已有超过300万人的都市30个,都市对周边地区发展起到较大的辐射带动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乡村振兴、形成布局合理的城市群对都市圈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在对都市圈概念进行科学界定的基础上,提出现代化都市圈规划的编制重点,引导现代化都市圈高质量发展,并在空间布局优化、产业协同发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环境联防联治、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明确合作路径与方向,促进形成空间布局合理、产业分工协调、交通往来顺畅、环境和谐宜居的现代化都市圈。
关键词:
都市圈 城镇化 规划编制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石晓冬 和朝东 王蓓 陈科比 张东昇 杨明 徐勤政 伍毅敏
建设现代化首都都市圈是深入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首都都市圈规划则是实现都市圈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首先从内部发展落差、城镇规模结构、区域要素流动、产业分工格局、创新空间效益、协同治理机制等几个方面剖析了首都都市圈的现状特征和主要问题,接着从首都与区域、中心与外围、质量与结构等几个方面剖析了对首都都市圈几个关键问题的理解与认识,最后从都市圈空间格局构建、首都功能框架搭建、圈层发展引导、结构嵌套作用发挥等几个方面提出首都都市圈空间互动与协同策略。
关键词:
首都都市圈 互动与协同 结构嵌套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大鹏 孙飞
针对西安都市圈在空间界定方面的分歧,采用经济距离、引力模型、场强模型的定量分析,结合交通发展实际,对交通运输通勤修正权数进行补充,完善了经济距离计算,同时在引力模型、场强模型中首次引入了地方财政进行开立方计算,取得了更为接近实际的引力、场强数据,从而界定出更为准确的西安都市圈空间范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璐 季建华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对都市圈的研究逐渐受到重视,但在都市圈空间界定方法的研究领域,定量方法尚不多见。文章综合前人关于都市圈空间界定方法的研究成果,在借鉴前人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都市圈空间界定方法,并以长江三角洲都市圈为例进一步阐明了这种方法的用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程云龙 刘小鹏 刘泓翔 张羽婷
都市圈是区域经济和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所产生的,以成都平原为主体的地域空间上有条件形成一个都市圈。将成都与14个地级市之间的经济距离、引力和场强进行计算,最后综合划定成都都市圈的空间范围为成都、自贡、德阳、绵阳、遂宁、内江、乐山、眉山、雅安、资阳等。根据指标划分,确定德阳、绵阳、眉山、资阳为内圈层城市,自贡、遂宁、内江、乐山、雅安为外圈层城市。考虑到城市首位度以及中心城市与各城市之间的引力和场强的大小,确定成都都市圈为一个初级都市圈。
关键词:
都市圈 空间界定 经济距离 引力和场强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建军 周小天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特大城市为中心、以一定空间联系为标准划分的都市圈成为我国城市高质量发展和形成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抓手,也是当前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为适应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要求,更加准确地划定都市圈,在系统梳理国内外现有都市圈划定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大数据等新方法、新理念,运用交通路网、手机信令、企业总部分支、区域投入产出和生态环境等数据,以广州市为例进行试划,进而尝试建立一套面向规划、兼具理论性和实用性的划分方法,为我国其他城市都市圈的划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
都市圈 国土空间规划 广州市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文尧 刘维刚
中国的城镇化进程离不开都市圈建设,都市圈建设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战略作用,是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都市圈建设是通过对人才、资源的聚集和城市之间的合作,达到城市群的整体实力提升和高质量发展,调整我国经济结构,有效激发投资活动和刺激消费需求,提升我国内生发展动力。在分析我国都市圈建设和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依据国家对都市圈建设的宏观战略指导,充分分析和借鉴世界主要都市圈建设的成功经验,给出对应的解决方案,以尝试提供我国都市圈建设发展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都市圈 现代化 协调 一体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泓宁 陈瑾
构建现代化都市圈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手段,既可优化人口和经济的空间结构,又能激活有效投资和潜在消费需求,增强内生创新动力。本文系统研判世界都市圈发展趋势和经验,探讨我国都市圈发展现状及面临的主要挑战,在此基础上对南昌都市圈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提出构建南昌现代化都市圈七大对策建议:强化南昌核心增长极地位、完善都市圈层级体系、以改革开放实现都市圈跨越式增长、提升区域综合实力和竞争优势、推动运输网络整合和协同发展、促进圈域公共服务和资源共享、建立大南昌都市圈区域协调和实施机制。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强 陈怀录
兰州自古是黄河上游多民族汇聚的交通要塞,融"丝路文化、黄河文化、多民族文化"于一体,战略地位、交通位置重要,是我国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和枢纽城市之一。规划、建设兰州都市圈是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需要,是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实现甘肃省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需要。文章分析了兰州都市圈的现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研究都市圈发展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都市圈规划建设的总体设想——"培育型"都市圈。最后,就都市圈建设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大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都市圈 兰州 规划建设 特征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林樱子 彭翀 沈体雁
在风险常态化背景下,现代化都市圈建设成为防范化解区域危机和推进空间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以都市圈发展与风险演进历程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系统梳理、分析了都市圈发展阶段与区域韧性挑战之间的演进逻辑,提出构建韧性网络以保障都市圈安全与稳定、促进现代化都市圈建设的建议。在此基础上,重点从区域性和多领域性两个层面构建现代化都市圈韧性网络的理论体系,并基于设施、产业、空间等多领域视角,分析了构建现代化都市圈韧性网络的具体路径。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沈洁 张京祥
作为一种新的地域空间结构 ,都市圈的规划需要不同于传统的新理念和新方法。文章在论述了都市圈相关概念和萌生背景之后 ,参考国外都市圈规划案例 ,总结了都市圈规划异于城镇体系规划的特质要求 ,并对都市圈规划的理念、方法做了探讨
关键词:
都市圈 都市圈规划 城镇体系规划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陶希东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都市圈逐渐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主体形态。一个成熟的现代化都市圈应是成员城市之间制度、政策趋同化的跨界经济功能区,市场和政府是促进都市圈发育的两大主导力量。尽管我国发布了旨在培育现代化都市圈的相关政策,但都市圈发展依然面临诸多现实问题。构筑大都市圈统计单元、推行都市圈立法、明晰跨界规划组织、健全跨界协调机制,是新时代建设现代化都市圈的基本思路与策略。
关键词:
现代化都市圈 问题 策略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石水莲 于淼 王思琢 王丽男
本文从国土空间高质量利用视角,总结了沈阳现代化都市圈的国土空间利用变化情况,剖析了其存在的短板和问题,提出了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引领城镇空间集约高效利用、促进生态空间健康发展、提升基础设施保障水平等对策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梁文钊 董晓峰
以兰州都市圈为例,对都市圈范围划分和空间组织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首先,分析了日常都市圈范围划分的依据与兰州都市圈规划范围的确定;接着,对兰州都市圈的结构特点与兰州都市圈的基本范围划分进行了分析,同时讨论了标准都市圈范围划分的重要性与原则方法,探索了都市圈规划与管理统计中关于范围问题的解决途径。
关键词:
都市圈 空间结构 规划与统计范围 兰州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谢守红
鉴于当前学术界关于大城市地域空间组织若干概念的分歧,针对都市区、都市圈和都市带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认为它们分别处于城市化的不同发展阶段,是大城市地域空间组织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演变的结果。并进一步对都市区、都市圈和都市带在人口规模、空间尺度、社会经济、空间结构等方面的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
关键词:
都市区 都市圈 都市带 城市空间组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