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63)
- 2023(13923)
- 2022(12099)
- 2021(11379)
- 2020(9305)
- 2019(21569)
- 2018(21584)
- 2017(41345)
- 2016(22473)
- 2015(25534)
- 2014(25718)
- 2013(25357)
- 2012(23276)
- 2011(20935)
- 2010(20970)
- 2009(18897)
- 2008(18146)
- 2007(15774)
- 2006(14016)
- 2005(12362)
- 学科
- 济(93977)
- 经济(93889)
- 管理(60672)
- 业(57543)
- 企(46106)
- 企业(46106)
- 方法(37059)
- 数学(31719)
- 数学方法(31353)
- 中国(28618)
- 地方(27849)
- 农(26438)
- 业经(22334)
- 学(19661)
- 财(19292)
- 农业(17941)
- 贸(16183)
- 贸易(16166)
- 环境(15533)
- 易(15531)
- 制(15169)
- 和(15022)
- 理论(14800)
- 技术(14587)
- 地方经济(14376)
- 融(14245)
- 金融(14241)
- 银(14191)
- 银行(14152)
- 发(13804)
- 机构
- 学院(311913)
- 大学(310878)
- 管理(123078)
- 济(120295)
- 经济(117403)
- 研究(107724)
- 理学(105930)
- 理学院(104621)
- 管理学(102864)
- 管理学院(102299)
- 中国(79545)
- 京(68322)
- 科学(68287)
- 所(54143)
- 财(53461)
- 农(50389)
- 研究所(49269)
- 中心(48727)
- 业大(46493)
- 江(46171)
- 范(44959)
- 师范(44572)
- 北京(43691)
- 财经(42495)
- 院(39636)
- 农业(39093)
- 经(38490)
- 州(38443)
- 师范大学(36197)
- 经济学(34295)
- 基金
- 项目(213824)
- 科学(167532)
- 研究(158402)
- 基金(152206)
- 家(131944)
- 国家(130769)
- 科学基金(112423)
- 社会(97542)
- 社会科(92305)
- 社会科学(92282)
- 省(84894)
- 基金项目(82413)
- 自然(73183)
- 教育(72069)
- 自然科(71425)
- 自然科学(71411)
- 划(71274)
- 自然科学基金(70061)
- 编号(66058)
- 资助(61622)
- 成果(53191)
- 发(49514)
- 重点(47552)
- 课题(46051)
- 部(45802)
- 创(44220)
- 创新(41139)
- 科研(40310)
- 项目编号(39861)
- 发展(39608)
- 期刊
- 济(139328)
- 经济(139328)
- 研究(94744)
- 中国(63232)
- 学报(47252)
- 农(46414)
- 科学(45272)
- 管理(44922)
- 教育(39364)
- 财(38190)
- 大学(35476)
- 学学(32931)
- 农业(32731)
- 技术(29767)
- 融(27294)
- 金融(27294)
- 业经(24726)
- 经济研究(21624)
- 图书(19461)
- 财经(19287)
- 问题(18227)
- 业(16818)
- 经(16386)
- 科技(15679)
- 资源(15671)
- 理论(15169)
- 技术经济(14695)
- 现代(14653)
- 发(14556)
- 商业(14399)
共检索到4669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金凤花 李全喜 马洪伟
为了弥补相关文献对物流空间联系发展研究的不足,本文借鉴城市引力的相关研究模型并结合物流业的派生性特点,从空间角度研究了都市圈城市群体间的物流联系。基于2008-2011年的统计数据,运用构建的物流联系强度模型,对上海都市圈物流空间联系强度进行了实证分析与等级划分,并从促进发展第三产业、发挥南京省会城市能量、促进物流空间联系的协调均衡分布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建议。
关键词:
区域物流 都市圈 空间联系 引力模型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慈福义 孙兵
本文重点研究都市圈循环型农业的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并以山东省济南都市圈为例,对都市圈循环型农业发展进行实证研究。
关键词:
循环型农业 产业布局 济南都市圈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朱斌
本文在介绍都市商圈发展情况的基础上,通过对上海市的商圈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上海商圈的经济增长效率不高,投入产出结构不合理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购物中心模式、O2O互动模式以及买手制精品模式将是未来都市商圈转型模式和趋势,希望为上海市乃至其他各大城市商圈选择合适的商业模式进行商圈转型升级提供借鉴。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程云龙 刘小鹏 刘泓翔 张羽婷
都市圈是区域经济和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所产生的,以成都平原为主体的地域空间上有条件形成一个都市圈。将成都与14个地级市之间的经济距离、引力和场强进行计算,最后综合划定成都都市圈的空间范围为成都、自贡、德阳、绵阳、遂宁、内江、乐山、眉山、雅安、资阳等。根据指标划分,确定德阳、绵阳、眉山、资阳为内圈层城市,自贡、遂宁、内江、乐山、雅安为外圈层城市。考虑到城市首位度以及中心城市与各城市之间的引力和场强的大小,确定成都都市圈为一个初级都市圈。
关键词:
都市圈 空间界定 经济距离 引力和场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卫丽 李同昇
随着西安市向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迈进,其农业也由城郊型农业向都市农业转型。利用区位商法,对西安都市圈各区县农业内部的产业结构进行了分析,确定了西安都市圈各区县的优势产业。根据西安都市圈都市农业的发展态势,对西安市都市农业空间布局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三圈三带西安都市农业发展战略。
关键词:
产业布局 空间格局 都市农业 西安都市圈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沈立人
以浦东的开发和开放为契机,把上海建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课题终于列入了现实的议事日程。这不仅是上海的大事,也是全国包括长江流域特别是附近省、市、县的大事。上海的重振雄风对全国首先是周围地区带来很大机遇,同时也呼唤着全国首先是周围地区的配合和支持。作为一个成长中的国际化大都市,上海不是孤岛,应当有逐步扩展的空间依托,在迈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沈立人
以浦东的开发和开放为契机,把上海建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课题终于列入了现实的议事日程。这不仅是上海的大事,也是全国包括长江流域和华东地区特别是附近省、市、县的大事。上海的重振雄风对全国首先是上海周围地区带来很大机遇,同时也呼唤着全国首先是上海周围地区的配合和支持。作为一个成长中的国际化大都市,上海不是孤岛,应当有逐步扩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刘效龙
都市圈是构建我国新型城镇格局的重要一环,也是近年来规划界关注的热点。本文以青岛都市圈为对象,在研判新时代国家和省对青岛都市圈的战略诉求基础上,通过对标,将青岛都市圈面临的问题概括为对外开放、生态压力、创新潜能、城镇功能、区域协调等五个方面,并进而提出全面开放、生态文明、创新驱动、优化格局、促进协调等战略应对,最后进行了研究总结。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慈福义
由于对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时间短,我国各地对都市圈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的选择具有普遍的盲目性。文章探讨了都市圈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的选择原则及其在济南都市圈的应用。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金凤花 李全喜 马洪伟
基于断裂点理论并结合都市圈经济区划的相关研究,构建了都市圈物流辐射范围模型,以上海都市圈为对象,结合2008-2011年版统计数据实证测算16个城市的物流综合质量变化、上海对都市圈其他15个城市的物流辐射范围,以物流空间圈层结构分析上海都市圈物流的发展特点。并从促进上海发挥都市圈物流核心作用、激发南京省会能量、弱化区位条件负面影响、充分利用群体发展模式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尤美虹 何美章 陶君成
物流枢纽经济是依托交通和物流枢纽及产业平台发展的枢纽经济,《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给内陆物流枢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机遇。武汉都市圈发展规划获批并处于内陆腹地,结合其国家中心城市、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城市的运行,研究其物流枢纽经济创新发展的路径,更具有现实的指导和借鉴意义。经文献研究、理论分析和实地调研,本文从“综合交通枢纽、贸易物流通道、供应链产业平台和枢纽经济运行协同”四个方面提出了创新发展策略。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兴平 朱凯
在区域一体化逐渐强化的背景下,发达地区的都市圈已经成为区域创新协同的重要单元,都市圈层面的各类创新空间的格局特征成为新的专业化区域功能空间类型。以南京都市圈为案例,梳理出都市圈创新空间由"大空间"到专门性空间、再到企业类小微空间所呈现出的精细化与系统化发展脉络;将创新空间分为"知识型"和"产业型"两种类型,并对各类创新空间的承载内容进行了比较分析;分析了创新空间在都市圈层面的分布格局与相互联系特点,并提出其在空间组织、发展方向和行动重点三个方面的发展趋势以及对应的三个发展引导方向,为我国创新型都市圈研究提供案例经验参考。
关键词:
都市圈 创新空间 创新活动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梁文钊 董晓峰
以兰州都市圈为例,对都市圈范围划分和空间组织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首先,分析了日常都市圈范围划分的依据与兰州都市圈规划范围的确定;接着,对兰州都市圈的结构特点与兰州都市圈的基本范围划分进行了分析,同时讨论了标准都市圈范围划分的重要性与原则方法,探索了都市圈规划与管理统计中关于范围问题的解决途径。
关键词:
都市圈 空间结构 规划与统计范围 兰州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贾儒楠
2014年5月28~29日,"大都市圈发展:国际比较与启示"会在北京召开,与会专家一致表示,都市圈、城市群以及大型城市区域的发展有助于减少单一城市的过度膨胀所带来的人口、环境压力,建设都市圈是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城市化发展的国际经验表明,发展以一个或若干个大城市为核心,形成经济和社会活动活跃,功能互补性强的空间圈层结构是未来城市发展道路,也是缓解当前城市人口、资源过度聚集而产生的各种城市病的一种有效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康盈 桑东升 李献忠
针对我国城市对于大都市区、都市带、城镇群等相关概念混淆不明、都市区外围大量"灰色空间"缺乏空间管制、交通和经济产业联系匮乏、运作效率不高等现状问题,以《重庆大都市区空间范围划定研究》为例,通过开展相关经济地理学理论分析,重点借鉴了巴黎、东京、北京、上海等城市大都市区的空间圈层关系,结合重庆市的发展实际,采用区域联系强度(关联度)综合数据叠加分析法,通过识别重庆主城与周边区县在用地空间拓展、功能关联度、交通关联度、产业关联度等方面形成的一体化发展态势,为重庆市划定大都市区的范围和空间层级关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也为我国其他城市编制大都市区规划和相关的城镇群规划,提供一定的实例参考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