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99)
- 2023(7918)
- 2022(6604)
- 2021(5671)
- 2020(4819)
- 2019(10567)
- 2018(10028)
- 2017(18974)
- 2016(10048)
- 2015(11382)
- 2014(11421)
- 2013(11382)
- 2012(11066)
- 2011(10522)
- 2010(10601)
- 2009(10085)
- 2008(9612)
- 2007(8726)
- 2006(8174)
- 2005(7652)
- 学科
- 济(69686)
- 经济(69608)
- 管理(27221)
- 方法(20811)
- 业(20462)
- 地方(19976)
- 数学(18614)
- 数学方法(18452)
- 企(15597)
- 企业(15597)
- 中国(15032)
- 学(14287)
- 地方经济(14068)
- 农(12005)
- 业经(11720)
- 财(10762)
- 制(10596)
- 环境(9431)
- 融(9020)
- 金融(9019)
- 农业(8439)
- 体(8383)
- 经济学(8174)
- 发(7687)
- 和(7651)
- 银(7650)
- 银行(7625)
- 行(7467)
- 贸(7176)
- 贸易(7171)
- 机构
- 大学(162691)
- 学院(160455)
- 济(78483)
- 经济(77066)
- 研究(65575)
- 管理(54956)
- 中国(48064)
- 理学(46687)
- 理学院(46032)
- 管理学(45223)
- 管理学院(44918)
- 科学(39577)
- 京(34847)
- 所(34482)
- 财(33571)
- 研究所(31275)
- 农(28095)
- 中心(28017)
- 经济学(26453)
- 财经(26337)
- 江(24894)
- 经(23821)
- 院(23743)
- 经济学院(23386)
- 业大(22983)
- 北京(22266)
- 农业(22014)
- 范(21387)
- 师范(21119)
- 科学院(20422)
- 基金
- 项目(105105)
- 科学(82933)
- 基金(77604)
- 研究(73616)
- 家(69433)
- 国家(68950)
- 科学基金(57582)
- 社会(50241)
- 社会科(47625)
- 社会科学(47611)
- 基金项目(39878)
- 省(39875)
- 自然(35804)
- 自然科(34906)
- 自然科学(34893)
- 划(34385)
- 自然科学基金(34274)
- 教育(32133)
- 资助(31946)
- 编号(26814)
- 发(25101)
- 重点(24917)
- 部(23316)
- 成果(22263)
- 国家社会(22068)
- 创(20942)
- 发展(20303)
- 展(20027)
- 课题(20010)
- 创新(19909)
共检索到2550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萌 宫晓芹
新型城镇化阶段,空间经济格局呈现都市圈化,由此产生新的区域经济差距格局。文章构建了以都市圈为尺度的中国四级区域划分体系,利用2006—2018年的数据,采用三层嵌套泰尔指数分解法对差距进行测度和分解。结果表明:都市圈化区域和未都市圈化区域之间的差距、都市圈化区域内部的差距对全国区域差距的贡献度逐步上升;都市圈之间的差距对全国区域差距的贡献度有所下降;成熟都市圈和其他一些东部地区的都市圈的内部差距相对较小。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靖宇 张宪平
文章利用泰尔指数,并将中国区域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四大区域,对1978—2005年间的中国区域经济差距进行了测度和分解。通过考察中国区域经济差距整体变动情况,以及四大区域内部及四大区域间差距对总差距贡献率的变动情况,以期为缩小中国区域经济差距带来一些政策上的启示。
关键词:
泰尔指数 差距分解 研究启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豫新 杨萍
空间尺度效应可有效揭示区域经济差异系统特征。本文运用锡尔系数及Moran′s指数对新疆区域经济差异进行了多维尺度测算,研究发现,新疆三大区域、各地州市和县(市)层面的锡尔系数值与Moran′s指数值均存在显著差异,表明新疆区域经济差异存在空间尺度效应。对空间尺度方差分解结果表明,新疆三大区域、各地州市和县(市)层面的尺度方差逐级升高,同时三级尺度对新疆总体经济差异的贡献率也随尺度的降低而增大,其政策意蕴在于,未来新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的制定,应根据不同空间尺度经济差异特征,建立科学合理的分级政策体系。
关键词:
空间尺度效应 区域经济差异 新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姚永玲 王雅蓁
地区发展不平衡是地区发展和城乡关系综合作用的结果,这种综合作用主要表现为不同空间尺度的嵌套。文章运用泰尔指数的三阶嵌套分解方法,在八大综合经济区、省级、地级和县级4个空间尺度上,对2000—2018年的中国区域发展差距进行分解,分析宏观、中观和微观三种空间尺度的地区差距及其受到上一等级空间尺度差距的影响,分析每一种尺度地区差距对整体地区差距的贡献。结果表明,小尺度空间的局部不平衡和城镇化导致的多样化将是未来地区不平衡的主要特征;地区平衡发展的关键是地级单元(尤其是地级市)之间的协同。应将地区协调发展的重点放在地级单元之间,以及地级单元内部的城乡之间。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夏添 孙久文
空间经济理论一直以集聚经济研究著称,却在空间尺度上为地理学家所诟病。其理论完善过程,一方面表现在由国家—区域向城市、厂区尺度的细化反映出共享、学习和匹配机制的转换,其要素异质性帮助构建了集聚的微观机制;另一方面,传统空间经济理论忽视非经济因素和政府作用,从而给了雅各布和主流经济学以理论空间,并产生国家—空间治理理论。在审视我国经济发展空间的基础上,提出新时代我国现代经济体系的构建应在空间上重新配置经济活动,即通过尺度重构来完善区域经济战略,以达到重塑我国经济地理的效果。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曹建军 刘永娟 李金莲
运用多阶段The il系数嵌套分解法,从空间尺度研究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问题。基本结论是:从市级行政区域单元来看,北部市级之间差异的变化趋势和全省的变化趋势基本是一致的,中部和南部市级之间的差异一直相对较小,而且变化趋势较为缓慢,但是三大地带之间差异一直在增大。从县级行政区域单元来看,市内差异是全省整体差异的重要构成部分,市内差异对于全省整体差异的贡献比三大地带之间差异和市际差异的贡献显著得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差异 Theil系数 江苏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启仿
阐述了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两种因素分解方法,并以江苏省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与检验。1978年—2000年,从三次产业的层面来看,第二产业是导致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第一因素,但其贡献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第三产业是第二位因素,其贡献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而第一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变化几乎不起作用;从空间层面来看,地带间差距始终是影响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决定因素。文章最后提出了有关政策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罗浩
文章分别从地区角度和部门角度对20世纪90年代广东省内区域经济差距进行了分解。结果发现:从地区来看,对全省总体差距贡献最大的是地带间差距和珠三角内部差距;从部门来看,构成全省总体经济差距的主要是第二产业差距和第三产业差距。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管卫华 林振山 顾朝林
本文采用经验模态方法对中国1953—2002年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进行多尺度分析,并对不同尺度的区域经济差异的原因进行探讨。研究表明,50年来中国区域经济差异波动主要以60年尺度、17.5年尺度和趋势为主,近期区域差异呈扩大趋势。从不同尺度生产要素投入差异和区域差异的关系看,要素投入差异会引起区域差异,区域差异也会引起要素投入环境差异并引发要素投入差异的变化,在制定区域政策时应考虑区域差距波动的短期性和长期性。
关键词:
区域经济差异 经验模态分解 加权变异系数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管卫华 彭鑫 张惠 魏也华
运用基尼系数、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县域和地级市空间尺度下的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变化及其空间机制。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县域和地级市尺度的区域经济差异在2008年前均呈扩大趋势,以后差距缩小,且县域尺度大于地级市尺度。在县域和地级市尺度上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均存在明显的空间正相关关系,且不断增强,在县域尺度空间集聚更强。在地级市水平上,苏北的低水平集聚是其产生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而在县域尺度上则苏南的高水平集聚是江苏区域差异主要原因。针对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重点关注县域尺度的区域差异,在地级市尺度上侧重提升落后地区发展水平,而在县域空间尺度上以促进高水平地区的空间扩散为主。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卢洪友 郑法川 贾莎
采用1998-2009年中国30个省市的人均GDP与当年全国人均GDP的差值作为区域经济差距指标,运用核密度估计方法观察了我国区域经济差距的变动状况。从核密度图可知,我国区域经济呈现出收敛的态势;通过随机前沿模型从全要素生产率中分解出前沿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利用1998-2009年28个省市的面板数据,检验了全要素生产率对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前沿技术进步能够显著的缩小区域经济差距,其中对于东部地区的效果较为显著,技术效率则能够扩大东部地区的经济差距,对于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影响不显著。政策含义是缩小东部地区经济差距的主要途径是加大对科技创新领域的投入,加强对欠发达地区的技术支持;对于...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世琦 杨正礼 高旺盛
【目的】研究区域农业系统在不同尺度下的协调度变化情况,探索区域农业系统协调度评价理论。【方法】构建了区域农业系统协调理论,包括协调度概念、功效函数、功效系数、协调函数、协调度、协调度变化区间和协调等级等;采用改进专家调查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从生态、经济和社会子系统中共筛选出24个评价指标;采用自尺度、省域尺度和国家尺度对广东省新兴县区域农业系统进行协调度实证分析。【结果】不同尺度下,广东省新兴县区域农业系统协调由高到低的排序是自尺度、国家尺度和省域尺度;生态子系统的排序是自尺度、省域尺度和国家尺度;经济子系统的排序是国家尺度、自尺度和省域尺度;社会子系统的排序是自尺度、国家尺度和省域尺度。区域...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江孝君 王小艳
以推动经济综合实力提升为核心促进长江经济带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推动形成新时代区域协调格局的关键,以此为出发点构建区域经济综合水平测度体系,从多尺度和多机制视角解析了2001~2020年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综合水平时空演化特征及驱动机理。结果表明:(1)区域经济差异呈波动下降趋势,尺度差异表现为省级>地级>区级的格局,即省级尺度区域经济发展失衡明显,地级内部发展相对均衡。(2)区域经济发展呈正向集聚特征,地级尺度效应明显,空间关联格局稳定性强,由下游到上游呈圈层式热冷点集聚分布;空间分类以中低水平区为主体,由低水平到高水平呈面状集聚+点状镶嵌的分布格局;路径依赖型为空间演化主体。(3)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特征明显,呈集聚化特征,沿海及沿江城市发展水平较高;集群化特征,城市群城市发展相对较优;等级化特征,城市行政等级越高发展相对越好;职能化特征,综合型城市优于资源型城市;阶梯化特征,东部城市优于中西部。(4)区位、经济、社会、政治等多方面因素及因子共同作用于不同空间尺度区域经济差异时空演化。(5)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围绕系统性提升推动区域整体发展、围绕经济带战略推动区域空间协调、围绕高质量发展推动区域政策落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