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11)
- 2023(12049)
- 2022(10510)
- 2021(9814)
- 2020(8169)
- 2019(18881)
- 2018(18970)
- 2017(36099)
- 2016(20021)
- 2015(22547)
- 2014(22744)
- 2013(22173)
- 2012(20243)
- 2011(18155)
- 2010(18048)
- 2009(16285)
- 2008(15635)
- 2007(13450)
- 2006(11744)
- 2005(10003)
- 学科
- 济(75013)
- 经济(74916)
- 管理(54629)
- 业(48808)
- 企(40453)
- 企业(40453)
- 方法(33630)
- 数学(28956)
- 数学方法(28591)
- 中国(22265)
- 学(19911)
- 农(19575)
- 财(17912)
- 地方(17505)
- 业经(16148)
- 理论(13993)
- 制(13983)
- 农业(12891)
- 和(12638)
- 环境(12482)
- 贸(11726)
- 贸易(11721)
- 技术(11324)
- 易(11275)
- 教育(11113)
- 务(11018)
- 财务(10948)
- 财务管理(10929)
- 银(10849)
- 银行(10798)
- 机构
- 大学(278215)
- 学院(276396)
- 管理(109238)
- 济(101466)
- 经济(98845)
- 研究(95429)
- 理学(94929)
- 理学院(93762)
- 管理学(91951)
- 管理学院(91459)
- 中国(68423)
- 科学(63407)
- 京(60574)
- 所(48431)
- 农(47320)
- 财(46049)
- 研究所(44715)
- 业大(44337)
- 中心(42632)
- 江(40077)
- 范(38685)
- 师范(38268)
- 北京(38104)
- 农业(37297)
- 财经(37237)
- 院(35818)
- 经(33904)
- 州(32698)
- 师范大学(31181)
- 技术(30949)
- 基金
- 项目(198465)
- 科学(155044)
- 基金(142622)
- 研究(142412)
- 家(125924)
- 国家(124897)
- 科学基金(106435)
- 社会(86938)
- 社会科(82164)
- 社会科学(82142)
- 省(77945)
- 基金项目(77100)
- 自然(71610)
- 自然科(69921)
- 自然科学(69903)
- 自然科学基金(68601)
- 划(66562)
- 教育(64905)
- 编号(58457)
- 资助(57871)
- 成果(47220)
- 重点(44570)
- 部(42453)
- 发(41996)
- 课题(40812)
- 创(40705)
- 科研(38212)
- 创新(37955)
- 计划(37094)
- 大学(36193)
共检索到3950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勇 杨丹 张明勇
本文从都市圈等级体系的理论出发,提出了都市圈城市等级规模结构的分形模型,并以上海都市圈为例,从非农业人口、国内生产总值(GDP)、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建成区面积等四个方面研究其城市等级体系的分形特征,最后将上海都市圈与其他4个典型都市圈的城市等级体系分形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
关键词:
都市圈 城市等级体系 分形理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佟圣楠 龚岳
都市圈是承载城市等级层次结构的重要空间集群,基于城市等级体系概念,为明确广东省城市等级结构以及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优化都市圈建设,提出"城市发展综合度"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考察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综合发展程度。将这些地级市划分为核心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区域性次中心城市、地方性中心城市、地方性次中心城市和地方性一般城市6个等级层次。并且提出优化广东省都市圈发展的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佟圣楠 龚岳
都市圈是承载城市等级层次结构的重要空间集群,基于城市等级体系概念,为明确广东省城市等级结构以及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优化都市圈建设,提出"城市发展综合度"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考察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综合发展程度。将这些地级市划分为核心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区域性次中心城市、地方性中心城市、地方性次中心城市和地方性一般城市6个等级层次。并且提出优化广东省都市圈发展的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彬学 张伟 马继刚
利用分形理论进行城市体系的经济规模等级特征分析,推广了规模等级分形理论的应用领域。以长江三角洲地区县级以上行政单位为研究对象,以2009年经济数据为载体,分别从分部门的经济总量、经济密度和第一无标度区3个角度计算了城市体系经济规模的分维,验证了分形理论在城市体系经济规模等级研究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1)城市体系中的经济规模等级呈现较好的分形特征,分形维数可以作为城市体系经济规模等级研究的有力工具;(2)长江三角洲地区当前各经济社会部门的规模等级特征差异较大,中心城市垄断性较强;(3)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规模等级层次明显;(4)以无标度区为基础可以将长江三角洲地区划分为核心经济区和经济发展边缘区...
关键词:
分形 城市体系 经济规模 长江三角洲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卢明珠 尹发能
基于统计学和分形理论,对武汉城市圈城镇体系的城镇规模级别分布维数、空间关联维数、空间集聚维数等分形维进行计算与分析。3项指标的相关系数都较高,武汉城市圈城镇体系空间自组织现象明显,存在空间分形结构和分形特征;武汉城市圈城镇体系具有规模分布较均衡、城市分布交通指向性明显、城市空间关联较弱、城镇体系内各城市向中心城市高度集聚等基本规律与特征。针对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武汉城市圈城镇体系相关的优化调控措施。
关键词:
分形 城镇体系 武汉城市圈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尚正永 张小林
分形研究是现代理论地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分形维数是刻画城市体系结构的有效参数。为定量分析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城市体系的分形特征,通过计算豪斯道夫维数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城市体系规模分布的分形特征,通过计算关联维数和集聚维数,从城市要素的空间相关性和城市随机集聚的向心性两方面,分析了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城市体系空间结构的分形特征。测算结果表明:(1)城市体系规模结构符合位序-规模分布类型,但首位城市的垄断性还很强,处于由首位型分布向序列型分布转变的过程之中,中间位序的城市数量偏少,城市之间呈竞争发展态势;(2)城市体系空间结构呈现出均匀分布的特征,城市的空间关联性强,空间相互作用强度大。在上述结论的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承良 熊剑平 张红
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与组织具有系统性、复杂性与自组织性。分形理论可以很好揭示城市系统的复杂性空间演化规律,已成为当前城市地理研究的前沿与热点。以武汉都市圈为例,运用经济隶属度模型界定其空间范围,并对其城镇体系规模结构、空间分布进行分形研究,得出:武汉都市圈经济联系强度与空间范围变动互相耦合;城镇体系首位度较大,规模结构失衡;城市密度较大,空间分布不均,轴向分布明显。针对城镇体系等级结构与空间分布特征,提出等级规模多极化、轴向扩展多元化、地域推进圈层化的空间组织战略,为实现“中部崛起”提供理论与实证借鉴。
关键词:
城镇体系 空间分形 空间组织 武汉都市圈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新运,李望,尹建中,余锦,李玉江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云小舟
发展次级城市、增加大城市及中等城市数量从而优化黔中地区城市群等级规模结构,可从构建黔中地区城市群内外圈双层结构,完善黔中地区城市群内部城市之间的交通网络体系,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等三方面入手,进而实现黔中地区城市群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带动贵州省经济的全面快速发展。
关键词:
城市群 等级规模结构 分形特征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志宇 张扬
以湖南省为例,运用中心地理论与聚集分形模型分析了"3+5"战略规划下城市群的空间结构与等级体系。结果表明:"3+5"城市群的空间结构兼有市场原则(K=3)与交通原则(K=4)的双重性质,且服从K=133的勒施市场等级指数,属第46级市场区;同时,"3+5"城市群以一级中心地为中心,其二级中心地空间分布紧凑合理,三级中心地较为松散,四级中心地呈现内松外紧的双分形结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付大军 朱相宇
选取2008-2013年京津冀都市圈中的北京、天津、唐山、保定、石家庄、廊坊、秦皇岛、张家口、沧州和承德等10个城市的市辖区人口、GDP、第三产业产值等统计数据,运用普夫模型、位序-规模法则、罗特卡对数模型的原理与方法,对京津冀都市圈的城市体系与经济发展等级规模结构进行分析与研究,进而为该城市圈城市体系结构的增强、核心城市首位度的提高、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等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
京津冀 都市圈 等级规模结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齐艳红 赵映慧 修春亮
以县级行政单元为基本的研究单元,以非农业人口为基本的研究指标,利用首位度指数模型与位序-规模法则分析了1993~2006年哈尔滨大都市圈城市体系等级规模结构。结果表明:哈尔滨大都市圈城市体系等级规模结构属于首位度分布,而不符合位序-规模分布。从发展变化看,总体而言哈尔滨大都市圈的首位度变大。依据等级规模结构的分析,探讨了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对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段七零
运用分形模型,分析了江苏省城市体系的规模结构和空间结构。首位度指数表明,江苏城市体系规模分布已开始从首位型向序列型转变。Hausdorff分形维数表明,规模结构仍相对松散,首位城市仍具一定垄断性但已不是绝对垄断地位。空间关联维数表明,江苏城市体系具有明显的交通轴线分布特征。牛鸦维数比显示,江苏城市体系的交通网络通达性优良,各城市间联系较为紧密。集聚维数显示,江苏全省、南部区域、北部区域城市体系空间分布都呈集聚态;但南部区域已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均匀分布格局,而北部区域的空间分布集聚程度却较高。在上述基础上,对江苏城市体系结构的优化提出了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尚正永 张小林
在定性分析长江三角洲城市体系空间结构的格局、过程与机理的基础上,运用分形方法,从城市空间分布的向心性、均衡性和城市要素的相关性三个方面,测算了描述空间结构分形特征的集聚维数、网格维数和关联维数,根据三个维数的地理意义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城市体系空间结构的分形特征。
关键词:
城市体系 空间结构 分形特征 长江三角洲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肖利 张智 贾玉连 齐述华
为探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体系空间结构特征,利用分形模型,分别测算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体系的集聚维、网格维和关联维。研究表明:(1)南昌市和九江市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体系自组织演化过程中核心作用明显(集聚维数分别为1.042 5和1.151 6),前人认为该区域城市体系具有双核结构特征,集聚维数的测算从城市自组织演化角度印证了该论点;(2)研究区城市体系在空间上以线(如公路、铁路)为轴线展布(容量维(1.035 6)、信息维(1.07)、关联维D→1),区域内各主要城市之间通达性良好(牛鸦维数比Q=0.941 6);(3)区域内城市体系系统演化动力比较单一(D1≈D0),自组织演化过程中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