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82)
- 2023(15869)
- 2022(13749)
- 2021(12750)
- 2020(10638)
- 2019(24234)
- 2018(24153)
- 2017(46318)
- 2016(25686)
- 2015(28567)
- 2014(28716)
- 2013(27839)
- 2012(25491)
- 2011(22900)
- 2010(22916)
- 2009(21190)
- 2008(20732)
- 2007(18347)
- 2006(16028)
- 2005(14343)
- 学科
- 济(94116)
- 经济(93971)
- 管理(78924)
- 业(69871)
- 企(59996)
- 企业(59996)
- 方法(41396)
- 数学(35206)
- 数学方法(34788)
- 财(29952)
- 中国(25594)
- 农(25230)
- 制(23744)
- 学(22376)
- 业经(22022)
- 地方(19856)
- 务(17759)
- 财务(17679)
- 财务管理(17638)
- 体(17435)
- 理论(17283)
- 企业财务(16817)
- 银(16389)
- 银行(16340)
- 农业(16142)
- 融(15711)
- 金融(15703)
- 技术(15696)
- 贸(15687)
- 贸易(15681)
- 机构
- 大学(358010)
- 学院(355304)
- 管理(138569)
- 济(136049)
- 经济(132900)
- 理学(119874)
- 研究(119693)
- 理学院(118497)
- 管理学(116457)
- 管理学院(115788)
- 中国(88318)
- 京(76242)
- 科学(74536)
- 财(68738)
- 所(60030)
- 农(58340)
- 研究所(54476)
- 中心(53818)
- 财经(53793)
- 业大(53632)
- 江(52485)
- 经(48883)
- 北京(47826)
- 范(46907)
- 师范(46409)
- 农业(45771)
- 院(43893)
- 州(42341)
- 经济学(40966)
- 财经大学(40149)
- 基金
- 项目(245089)
- 科学(192307)
- 研究(179586)
- 基金(177374)
- 家(155024)
- 国家(153751)
- 科学基金(131538)
- 社会(112596)
- 社会科(106561)
- 社会科学(106536)
- 省(95921)
- 基金项目(93958)
- 自然(85375)
- 自然科(83349)
- 自然科学(83329)
- 教育(82837)
- 自然科学基金(81815)
- 划(81043)
- 编号(72830)
- 资助(72295)
- 成果(60954)
- 重点(54912)
- 部(54228)
- 发(51276)
- 课题(51100)
- 创(51078)
- 创新(47737)
- 制(47454)
- 科研(46637)
- 教育部(46474)
- 期刊
- 济(150290)
- 经济(150290)
- 研究(105872)
- 中国(72209)
- 学报(59780)
- 财(54357)
- 农(53580)
- 科学(53095)
- 管理(51393)
- 大学(45140)
- 教育(42979)
- 学学(42504)
- 农业(36700)
- 融(30739)
- 金融(30739)
- 技术(29511)
- 财经(26591)
- 业经(24056)
- 经济研究(23553)
- 经(22662)
- 问题(19404)
- 业(18398)
- 图书(18069)
- 版(17745)
- 科技(17478)
- 理论(17164)
- 实践(15664)
- 践(15664)
- 现代(15567)
- 技术经济(15428)
共检索到5224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崔晶 郑戈溪
随着城市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发展,都市圈公共事务的协作治理问题越来越突出。构建不同利益主体间的整体性协作治理机制是实现都市圈有效治理的重要途径。在这一过程中,地方政府间的信任与沟通机制是实现整体性协作治理的运作基础,利益分配与补偿机制是地方政府间协作治理有序推进的保障,监督和评估机制是提升都市圈地方政府协作治理整体绩效的关键。
关键词:
整体性治理 协作机制 都市圈 地方政府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谭英俊
地方政府组织规模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着重大影响,作为最前沿的公共治理理论之一,整体性治理理论与地方政府组织规模研究具有内在的理论耦合关系,整体性治理理论可以为地方政府组织规模优化提供丰富的理论资源和有益的治理启示。
关键词:
整体性治理 地方政府 组织规模
[期刊] 改革
[作者]
崔晶
作为一个自然生态整体,都市圈生态环境问题的跨域性和流动性决定了生态治理需要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然而在现实中跨域生态问题的协作治理面临着重重困境。从制度集体行动的视角看,地方政府生态协作治理整体目标上的偏好差异、生态治理公共物品的属性、合作成员间影响力不均衡等因素均影响着都市圈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的协作。破解地方政府区域生态治理协作的困境,需要建立利益补偿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立水权和污染权交易机制,提升官员政绩考核体系中生态治理指标的权重。
关键词:
生态治理 府际协作 京津冀都市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曾东升
如何有效协调高职院校与企业这两个不同管理主体之间的合作关系,促进企业主动融入职业教育发展,一直是制约校企协同合作的难题。整体性治理理论注重多元主体的参与、组织边界的调整、职能权责的整合、运行机制的重构优化等思路,为解决校企协同合作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解决范式。文章从整体性治理的分析视角,探索从政策保障机制、信息协调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组织协调机制及多元评价机制等方面构建校企协同合作机制的实现路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高建华
区域公共管理政府合作整体性治理在区域公共管理政府合作治理中具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作为区域公共管理政府合作整体性治理的重要环节,政府信任机制建设对区域公共管理政府合作治理具有重要的作用。区域公共管理政府合作整体性治理的政府信任机制建设,必须在政府信任度建设、信任度管理和信任度评价等方面加强努力。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立荣 刘毅
依循整体性治理理论进行审视后发现,我国县级政府社会管理存在"职能碎片化"、"责权碎片化"、"协作碎片化"、"公共政策碎片化"等问题,需要从"转变政府职能"、"再造组织结构"、"推动协同治理"、"改善决策机制"4个方面进行系统性、整合性的创新。
关键词:
县级政府 社会管理创新 整体性治理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卢守权
整体性治理已成为后新公共管理时代主流的政府治理模式。中国政府迈向整体性治理需要克服组织结构、文化堕距和行政生态环境三重约束。中国政府向整体性治理的基本方略在于优化结构和转变职能,推进行政文化转型和建构共治导向的行政生态环境,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海菊 刘再春
基于整体性治理理论对我国校企合作机制碎片化问题进行分析,目前存在校企合作制度不健全、校企合作建设目标不明确、校企合作建设机构不完善等碎片化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校企合作机制碎片化的整体性治理思路与对策,即整合治理制度,解决不同主体的协调问题;整合治理目标,实现校企合作的互利共赢;整合治理机构,为长效合作提供组织保障。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曾凡军 刘璐
我国现行预算体制的最重要基础就是在1994年进行的分税制改革。这次改革最大的亮点之处,在于它在原有的基础上极大程度的调转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间的关系,因而在研究当下预算体制的时候,有必要将其置于央地政府关系的框架之下。因此,本文引入了近年来中央财政收支和地方财政收支等相关数据并进行了分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宁攸凉 韩锋 赵荣 王登举
林长制自2017年开创以来积累了2年的实践经验,迅速成为加强林业和草原资源保护的重要抓手,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文章在整体性治理理论基础上构建林长制的理论分析框架;然后,以安徽省为例,从组织体系建设、整体性治理能力和林业资源保护3个方面总结林长制改革取得的主要成效,从思想认识、权责边界划定、考评机制和公众参与4个方面分析林长制改革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进而提出了加快推行林长制的对策建议。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刚 张浒
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政府和国家的形象。政府是食品安全监管的主体,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地方负总责,各个部门监管各负其责的食品安全体制仍旧无法克服权力与利益等深层次的障碍。因此,在食品安全监管中引入整体性治理理论,作为解释这些问题的框架,建立政府—市场—社会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在目标、功能、信息、政府与社会进行整合,弥补政府监管职能的"碎片化"状态。
关键词:
食品安全 政府监管 整体性治理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怡俊 黄海峰
我国农村的公共服务供给在政治维度、社会维度、经济维度上呈现碎片化状态,具体体现为行政权力划分不明晰、治理主体单一且主体间缺乏互补协同、社会资本参与不足,碎片化特征严重制约着农村公共服务的持续发展,导致其供给水平无法满足农村日益多样化的社会需求。面对农村公共服务领域的供需张力,在整体性治理理念下,以社会影响力债券作为创新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基础,该机制通过协调层级政府部门间的权责配置,整合多元治理主体的资源优势,拓宽农村公共服务项目的资金渠道,从而解决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碎片化问题,实现农村公共服务整体水平的提升。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刘波 王力立 姚引良
整体性治理与网络治理是治理理论的最新发展和重要分支。它们均从不同角度和层次体现了治理的本质内涵。二者在运行机制和目标追求上具有共同点,但在理论溯源、侧重对象和研究层次等方面也存在区别。文章对二者的比较研究既能推动治理理论研究中国化的发展,也能为构建适合转型期中国特点的治理模式探求路径。
关键词:
整体性治理 网络治理 比较研究 公共管理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元珍
在机构编制资源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如何通过内部调配,盘活编制资源存量,提升编制资源使用效益,实现编制资源统筹调配和动态调整,是当前机构编制管理改革的重要方向。调研发现,浙江S县创新推出一条“摸清底数-绩效评估-统筹优化”的系统性编制管理改革路径,有效破解编制管理部门多样化、管理流程割裂化、编制利益私有化等多重困境,并通过编制管理的部门协同、流程闭环以及统筹优化实现编制资源的整体性调配。相较于传统以职责划分为基础的科层体制造成的政府碎片化,这种整体性调配以问题为导向,以治理任务为中心重新构建治理场景,能够在场景内部系统实现协调、整合与责任等整体性治理要求,是破解政府碎片化的有效探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