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75)
2023(14268)
2022(12686)
2021(11872)
2020(9967)
2019(23019)
2018(22955)
2017(44062)
2016(23880)
2015(27023)
2014(27066)
2013(26763)
2012(24453)
2011(21991)
2010(21948)
2009(20114)
2008(19257)
2007(16627)
2006(14621)
2005(12818)
作者
(68473)
(56835)
(56370)
(53737)
(36072)
(27261)
(25817)
(22179)
(21655)
(20249)
(19438)
(19066)
(18097)
(17835)
(17526)
(17219)
(16979)
(16766)
(16159)
(16024)
(14019)
(13937)
(13759)
(12927)
(12714)
(12586)
(12579)
(12511)
(11515)
(11220)
学科
(94342)
经济(94223)
管理(66619)
(61827)
(48936)
企业(48936)
方法(41826)
数学(36077)
数学方法(35607)
(25725)
中国(25470)
地方(23476)
(21583)
(21245)
业经(20857)
(18320)
环境(17214)
农业(17202)
(16872)
贸易(16857)
(16285)
理论(15756)
(15509)
(14253)
银行(14205)
技术(13836)
(13645)
金融(13641)
(13560)
(13528)
机构
大学(332019)
学院(329488)
管理(130681)
(127504)
经济(124361)
理学(113073)
研究(112520)
理学院(111721)
管理学(109693)
管理学院(109077)
中国(83304)
(72279)
科学(71451)
(57172)
(56244)
(53246)
中心(51683)
研究所(51346)
业大(50588)
(47928)
北京(45856)
(45641)
财经(45552)
师范(45222)
(41778)
农业(41565)
(41289)
(39637)
经济学(37107)
师范大学(36837)
基金
项目(231860)
科学(181284)
研究(169363)
基金(166672)
(145608)
国家(144398)
科学基金(123704)
社会(105298)
社会科(99576)
社会科学(99551)
(90892)
基金项目(89798)
自然(81001)
自然科(79012)
自然科学(78996)
自然科学基金(77561)
教育(76773)
(76603)
编号(69535)
资助(67900)
成果(56387)
重点(51830)
(49912)
(49771)
课题(47911)
(47725)
创新(44563)
科研(43919)
国家社会(42707)
大学(42673)
期刊
(141016)
经济(141016)
研究(95376)
中国(65046)
学报(53197)
科学(48654)
(47468)
管理(47442)
(41554)
大学(40005)
学学(37154)
教育(37117)
农业(33147)
技术(29137)
(26334)
金融(26334)
业经(22924)
图书(22475)
经济研究(21635)
财经(20887)
问题(18562)
(17851)
(17327)
资源(16714)
科技(16518)
理论(16139)
(15295)
书馆(15250)
图书馆(15250)
技术经济(15241)
共检索到4839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兆峰   许静   吴卫   张海燕  
为明晰都市圈交通优势度与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耦合协调现状,文章对长株潭都市圈2020年交通网络数据及土地利用数据进行收集整理,采用交通优势度模型、当量法分别测度长株潭都市圈各区县交通优势度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一步使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对两者的相关性进行检验,最后引入耦合协调模型、同步发展模型度量两者的耦合协调水平并进行空间可视化表达,分析其制约因素。结果表明:①交通优势度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②长株潭都市圈交通优势度表现为显著的“中心—外围”结构,具备行政指向性特征;③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存在“马太效应”,中高值区远离市区且分布较为分散,低值区则聚集于市区;④长株潭都市圈交通优势度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体协调水平较低,大多数区县是交通超前发展所致,表明交通对生态系统的制约作用较强,从空间格局来看,两者的协调程度和与市区的距离正向相关。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兆峰  汤桂林  
基于2005年、2010年和2018年长株潭城市群土地利用数据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分别测度了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旅游城镇化响应强度,并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分析了两者之间的耦合关系,能够为促进区域旅游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科学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期间,长株潭城市群总体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下降趋势,除水域生态系统外,其它生态系统均有所下降,各生态系统的单项生态服务价值也有所减少。2)2005—2018年间,长株潭城市群的旅游城镇化响应水平可分为三个阶段:2005—2009年间为初步发展阶段,此时旅游城镇化响应系数有所下降;2010—2014年间为平稳响应阶段,旅游城镇化响应水平较为稳定;2015—2018年间为稳步上升阶段,旅游城镇化响应系数明显增加,旅游业与城市化能够共同发展。3)研究期间,随着时间推移,旅游城镇化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之间的耦合协调水平整体呈下降趋势,2018年在长株潭城市群和长沙市出现轻度失调状况。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兆峰  汤桂林  
基于2005年、2010年和2018年长株潭城市群土地利用数据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分别测度了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旅游城镇化响应强度,并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分析了两者之间的耦合关系,能够为促进区域旅游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科学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期间,长株潭城市群总体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下降趋势,除水域生态系统外,其它生态系统均有所下降,各生态系统的单项生态服务价值也有所减少。2)2005—2018年间,长株潭城市群的旅游城镇化响应水平可分为三个阶段:2005—2009年间为初步发展阶段,此时旅游城镇化响应系数有所下降;2010—2014年间为平稳响应阶段,旅游城镇化响应水平较为稳定;2015—2018年间为稳步上升阶段,旅游城镇化响应系数明显增加,旅游业与城市化能够共同发展。3)研究期间,随着时间推移,旅游城镇化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之间的耦合协调水平整体呈下降趋势,2018年在长株潭城市群和长沙市出现轻度失调状况。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红军  胡月英  赵伟峰  
农业经济—生态系统协调发展是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路径。根据2000-2016年安徽农业经济与资源环境数据,通过DFSR模型与熵值法构建安徽农业经济系统、农业生态系统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计算其发展指数;运用耦合模型对安徽农业经济—生态系统的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进行测度。研究表明:安徽农业经济—生态系统由"经济滞后型"转变为"生态滞后型",农业经济—生态系统历经了拮抗期、磨合期的耦合阶段,耦合协调水平从轻度失调进化至中级协调状态。为推进安徽农业经济—生态系统协调发展,需要建立生态农业产业化体系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示范推广农业清洁生产技术以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程以提升安徽农业生态环境承载力。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政旸   徐佩   王玉宽  
【目的】对成都市生态系统服务进行定量测算和梯度空间上的定位研究,了解生态系统服务能力强弱、空间分异及影响机制,能够对成都市以及类似的快速城市化地区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估与供给提供政策思路。【方法】以梯度空间理论为基础建立成都市空间梯度环及空间梯度样带,运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模型和协调度模型,对成都市1990年、2000年、2010年、2020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差异及协调度进行研究。【结果】①研究期间,成都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下降47.37亿元。②成都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整体呈退化趋势,中心向外围辐射上升的“中心-外围”空间圈层结构明显,主要向东南(ES)方向扩张,西北(WN)方向最为稳定。③成都市在南北向(S)由中心向两翼扩张的趋势明显,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由中心向两翼递增并呈南北对称分布。在东西向(H)呈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中心城区逐步下降、临城部分地区快速下降、远郊生态功能区相对稳定的特征。④1990—2020年,成都市梯度空间样带上的综合协调度(P)降低2.43。【结论】①成都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梯度综合协调度均具有明显的时空差异性以及建设用地扩张带来的显著影响。②生态系统服务空间变化方向和位置与城市扩张特征一致。③综合协调度(P)整体呈下降趋势,建设空间生态系统服务对综合协调度(P)影响越发显著。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戢晓峰  刘丁硕  
构建了物流产业效率与交通优势度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产出导向的数据包络分析模型,测算了物流产业效率;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了物流产业效率与交通优势度的耦合协调水平,并对36个城市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国主要城市的物流产业效率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地域差异,综合效率均值为0. 845,规模效率均值为0. 941,纯技术效率均值为0. 897,纯技术效率是影响综合效率的主要因素;中国主要城市的物流产业效率与交通优势度总体上处于协调状态,武汉市物流产业效率与交通优势度的耦合程度最高,达0. 958。认为提升物流产业效率,对货物进行高效的运输管理,进而减少出行载货车辆数及出行次数,有助于缓解交通运输压力;交通基础设施、骨干路网的不断完善可有效促进物流业的进一步发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朱政   朱翔  
综合交通可达性对当代都市圈的旅游景区服务质量和游客体验有重要作用。文章以长株潭都市圈为例,通过空间数据库构建、出发点玫瑰图构建、交通分担率测算、交通接驳时间计算、交通方式可达性分析、景区综合交通可达性结构分析等空间模拟步骤,深入归纳其旅游景区综合交通可达性的空间分布特征及问题。结果表明:长株潭都市圈中旅游景区综合交通可达性的空间分布呈现出由中心城区向边缘区域的“低-高-低”趋势。旅游景区对高速公路依赖显著,轨道交通作用发挥不足,各类交通之间接驳不畅,部分景区入口设计存在问题。文章据此提出宏观交通规划、中观交通组织、微观交通设计3方面的优化措施。文章通过对旅游交通的前端、中端、末端环节全过程分析,构建都市圈旅游景区综合交通可达性的研究框架。在交旅融合背景下,对于优化都市圈的旅游交通系统具有规划和管理的启发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马随随  张华兵  王清  
[目的]处理好生态保护与生产发展之间的关系是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对于生态敏感性较强的地区而言尤其如此。[方法]文章选取生态易损且位于传统农区的里下河水网地区为例,借助2000-2020年里下河地区的土地利用遥感数据和农户生计相关统计数据,并综合运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农户生计综合评价指数和耦合协调度模型等方法,对里下河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农户生计的时空特征及二者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系统研究。[结果](1)2000-2020年里下河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现“先升后降”的演化特征,空间上表现出“中间高南北低,市辖区低值集中”的分异格局。(2)农户生计水平不断提高且随着时间推移农户生计指数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升高的趋势逐渐凸显,金融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是里下河地区农户生活质量提升的主要制约因素。(3)生态系统服务与农户生计耦合度呈“先升后降”的波动变化趋势,极度耦合县域占比最高;二者耦合协调发展状态持续优化,勉强协调类向协调发展类转变以及濒临衰退类向勉强协调类转变是耦合协调度最主要的演化方向。耦合协调度高值区主要集中在中部,并表现出随时间推移向南北两侧辐射扩散的趋势。[结论]里下河地区农户生计水平持续提升的同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波动下降,二者的协同发展态势总体向好但空间差异显著。依据耦合协调状态分类施策,是实现该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昭法  王颖  
文章基于改进熵值法建立协调评价体系,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测度我国金融生态系统动态耦合协调程度,并结合灰色预测模型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我国金融生态环境稳步提升发展并对金融生态主体起支撑作用,后者波动较大并相对滞后,整体上,金融生态系统处于磨合时期及比较协调发展状态,发展空间较大,近五年将处于良好协调发展趋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傅斌  王玉宽  徐佩  严坤  
农户生计与生态系统服务之间存在紧密的耦合关系。农户通过利用生态系统提供的产品与服务维持自身的生计,同时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造成各种影响。生态系统通过提供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等服务维护流域生态安全,同时也影响农户生计的改善。针对农户生计或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单方面的过度关注,往往容易导致贫困与生态退化的恶性循环。因此,对农户生计与生态系统服务耦合关系的辨识是协调人地关系,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从农户生计、生态系统服务、农户生计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以及生态系统对农户生计的反馈四个方面对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并对潜在的研究重点进行了探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傅斌  王玉宽  徐佩  严坤  
农户生计与生态系统服务之间存在紧密的耦合关系。农户通过利用生态系统提供的产品与服务维持自身的生计,同时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造成各种影响。生态系统通过提供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等服务维护流域生态安全,同时也影响农户生计的改善。针对农户生计或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单方面的过度关注,往往容易导致贫困与生态退化的恶性循环。因此,对农户生计与生态系统服务耦合关系的辨识是协调人地关系,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从农户生计、生态系统服务、农户生计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以及生态系统对农户生计的反馈四个方面对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昂  米长虹  杨琰瑛  师荣光  胡斯威  李静  
探究生态系统服务与居民福祉的耦合关系对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运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因子法、综合指数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探究了2000—2020年京津冀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居民福祉水平以及两者耦合协调关系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表明:(1)2000—2020年京津冀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2)2000—2020年京津冀地区居民福祉水平增幅高达307.3%;(3)2000—2020年京津冀县域尺度上生态系统服务和居民福祉的耦合协调关系显著改善,改善区域主要分布在冀北山区及唐津沧(唐山、天津、沧州)沿海地区;(4)2000—2020年京津冀居民福祉低值区由西北山区转移至东南粮食主产区,粮食主产区的居民福祉水平及改善速率滞后于西北生态涵养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浩   吴吉林   龚磊   周懿桐  
探索武陵山片区生态系统服务供需耦合协调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其驱动因素,助力于区域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采用了市场价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等方法,对片区2001~2019年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与需求进行定量分析,并研究多个因素对其耦合协调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研究期间片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了30亿元,2019年达到了3 696.97亿元。(2)片区生态系统服务供需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布较为稳定,耦合度以中级耦合状态为主,耦合协调度以勉强协调状态为主。(3)NDVI、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对片区生态系统服务供需耦合协调度呈现正向驱动关系,NPP、降水量和GDP为负向驱动关系。武陵山片区生态系统服务供需耦合协调关系呈现北高南低的空间格局,且受环境和社会的多重因素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区域管理的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昂  米长虹  杨琰瑛  师荣光  胡斯威  李静  
探究生态系统服务与居民福祉的耦合关系对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运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因子法、综合指数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探究了2000—2020年京津冀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居民福祉水平以及两者耦合协调关系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表明:(1)2000—2020年京津冀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2)2000—2020年京津冀地区居民福祉水平增幅高达307.3%;(3)2000—2020年京津冀县域尺度上生态系统服务和居民福祉的耦合协调关系显著改善,改善区域主要分布在冀北山区及唐津沧(唐山、天津、沧州)沿海地区;(4)2000—2020年京津冀居民福祉低值区由西北山区转移至东南粮食主产区,粮食主产区的居民福祉水平及改善速率滞后于西北生态涵养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田雪姣  杨武  雷家骕  杨大飞  
文章基于协同学相关理论,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科技创业孵化生态系统的人才、资金、设施、创新这四个环境子系统间耦合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测度与评价,并分析了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协同发展差异。结果显示:2013—2020年,全国科技创业孵化生态系统的耦合协调情况已由最开始的轻度失调过渡到良好协调及优质协调状态;四大地区的协调发展差异显著,东部地区的耦合协调度领先于其他地区并高于全国整体水平,基本达到优质协调状态;而东北地区则处于科技创业孵化生态系统发展水平低下,且严重失调的状态;中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综合发展水平和耦合协调状况均处于东部和东北地区之间,虽然耦合协调性逐渐提高,但一直处于轻度失调和一般协调状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