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66)
- 2023(14733)
- 2022(12822)
- 2021(11978)
- 2020(9933)
- 2019(22369)
- 2018(22313)
- 2017(42516)
- 2016(22805)
- 2015(25285)
- 2014(24560)
- 2013(23940)
- 2012(21605)
- 2011(19400)
- 2010(19227)
- 2009(17763)
- 2008(16768)
- 2007(14369)
- 2006(12420)
- 2005(10481)
- 学科
- 济(85195)
- 经济(85101)
- 管理(69377)
- 业(65502)
- 企(56790)
- 企业(56790)
- 方法(38028)
- 数学(32031)
- 数学方法(31621)
- 中国(23502)
- 农(22556)
- 财(21569)
- 业经(21068)
- 技术(19661)
- 地方(18571)
- 学(18167)
- 理论(16470)
- 贸(15658)
- 贸易(15647)
- 制(15307)
- 农业(15201)
- 易(15150)
- 和(14487)
- 务(13916)
- 财务(13849)
- 财务管理(13828)
- 环境(13805)
- 技术管理(13357)
- 银(13347)
- 银行(13309)
- 机构
- 大学(307814)
- 学院(307469)
- 管理(126370)
- 济(119125)
- 经济(116481)
- 理学(110316)
- 理学院(109136)
- 管理学(107311)
- 管理学院(106749)
- 研究(98500)
- 中国(72503)
- 京(64390)
- 科学(61132)
- 财(53787)
- 所(47366)
- 中心(44804)
- 业大(44297)
- 农(43893)
- 江(43555)
- 财经(43505)
- 研究所(43239)
- 范(41748)
- 师范(41408)
- 北京(40254)
- 经(39603)
- 院(36475)
- 州(35836)
- 经济学(34925)
- 农业(34172)
- 师范大学(33452)
- 基金
- 项目(216929)
- 科学(171996)
- 研究(162280)
- 基金(156726)
- 家(135204)
- 国家(134048)
- 科学基金(116785)
- 社会(102239)
- 社会科(96831)
- 社会科学(96811)
- 省(86216)
- 基金项目(83820)
- 自然(75377)
- 教育(74781)
- 自然科(73671)
- 自然科学(73656)
- 自然科学基金(72305)
- 划(71788)
- 编号(66976)
- 资助(62574)
- 成果(53657)
- 创(49243)
- 重点(48085)
- 部(47074)
- 发(46357)
- 课题(45792)
- 创新(45161)
- 项目编号(42023)
- 国家社会(41239)
- 教育部(40925)
- 期刊
- 济(128669)
- 经济(128669)
- 研究(89757)
- 中国(58635)
- 管理(47266)
- 学报(45110)
- 科学(42789)
- 财(39781)
- 教育(39734)
- 农(39714)
- 大学(34479)
- 学学(32070)
- 农业(28120)
- 技术(27751)
- 融(23580)
- 金融(23580)
- 业经(22706)
- 经济研究(20715)
- 财经(19937)
- 图书(17765)
- 经(17024)
- 科技(17018)
- 问题(15909)
- 技术经济(15068)
- 理论(14857)
- 业(14714)
- 商业(14094)
- 现代(14036)
- 实践(13662)
- 践(13662)
共检索到4398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解学梅 刘丝雨
随着创新模式逐渐趋于创新要素集成化和行为主体协同化,协同创新成为重要的研究领域。文章综述了技术创新的演化轨迹和都市圈创新理论的发展脉络,从协同理论视角梳理和分析了都市圈协同创新的发展轨迹,重点从协同创新的阻制、协同要素构成、协同创新模式、协同程度测度、协同创新效应等方面探讨了其最新的研究动态和进展;最后,在评述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
协同创新 都市圈 述评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吴和成 胡双钰
跨区域协同创新是经济由传统的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发展不可跨越的阶段,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向纵深方向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从跨区域协同创新主体功能、多维邻近性及知识与技术转移三个方面对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研究发现,企业、大学与研究机构和政府分别定位于技术需求者、新知识与先进技术的创造者和创新软环境的提供者;邻近性则主要用于测度知识溢出效用;知识与技术转移具有单向性特点。最后,就跨区域协同创新机理、政府间的协同、创新平台构建及其运行机制和跨区域协同创新绩效评价等方面,提出了今后研究的若干问题。
关键词:
跨区域 协同创新 邻近性 知识与技术转移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曲洪建 拓中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协同创新成为一个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这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重点关注。围绕协同创新模式这个主题,本文系统梳理了协同创新的相关文献,重点阐述两要素协同创新模式、三要素协同创新模式、多要素协同创新模式的内容,并总结它们的研究不足,同时展望进一步研究方向,以期待推动协同创新模式理论进一步整合和发展。
关键词:
协同创新 模式 综述 展望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胡品平 袁剑锋 翟铖
基于空间网络视角,利用联合专利数据刻画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演化特征。研究发现,随着产学研主体不断增加,创新网络逐渐覆盖全国,但区域创新联系呈现出创新中心区与非中心区非均衡性。由于空间网络关系的路径依赖越来越明显,技术知识传递的非对称性分布加剧,协同创新活动呈现创新中心区位锁定,导致网络协同创新效应难以形成,整体上协同创新网络重心呈“单核”向“三核”分布格局演化,国家创新系统长期依赖少数中心区域,中心区域技术知识辐射的局部效应与区域平衡发展的矛盾不断凸现。因此,应合理配置创新资源,优化协同创新网络空间形态,推进国家创新系统向均衡创新生态系统演化。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周青 梁超
采用单案例纵向研究方法,以演化程度相对成熟的服务于面向区域经济和行业产业发展的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为实证案例。揭示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的演化特征,即网络自组织性、网络动态性、网络共生性、网络自增益性。提出可将产学研协同创新演化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分别为萌芽期、初创期、规范成长期。在每一阶段的演化进程中,产业的协同创新发展主要得益于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三方核心参与主体的共同推动。
关键词:
协同创新 创新网络 演化 绿色制药中心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贠兆恒 潘锡杨 夏保华
随着大科学、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区域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城市间的协同互动,都市圈日益成为区域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积极推动创新型都市圈协同创新体系建设,不仅是新时期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建设创新型省份和创新型国家的有效途径。在界定了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剖析了创新型都市圈协同创新体系的基本构成,主要包括创新主体、创新要素和协同方式三个部分;并从自组织机制、耦合机制、网络驱动机制和协调机制四个方面研究了创新型都市圈协同创新体系的实现过程。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陈丛波 叶阿忠 林壮
采用2009—2019年长三角城市群面板数据,构建半参数二机制动态空间杜宾模型考察协同创新对产业升级的动态空间效应及其城市异质性。研究发现,长三角城市群产业升级具有显著动态性和空间相关性,邻近城市协同创新对产业升级的动态空间效应不可忽视;中心城市与外围城市产学合作专利均能在短期和长期推动邻近城市产业升级,但中心城市对协同创新的政府资助在长期内不利于外围城市产业升级;协同创新对本地城市产业升级的当期作用呈现边际递减趋势,维持中心城市产业升级优势更多需要来自邻近城市协同创新对中心城市的空间溢出,而不是中心城市自身协同创新优势。研究结果有助于全面认识协同创新对产业升级的动态空间效应,对推动圈层结构下的中心城市与外围城市创新一体化发展,进而实现城市群整体产业升级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吴琨 殷梦丹 赵顺龙
在创新驱动背景下,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需要实行有效的协同创新。但受限于不适合的合作形式,不完善的运行机制等,现有协同创新效果不明显,协同创新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点。本文通过国内外文献回顾,对协同创新的概念界定、协同创新组织模式、协同创新运行机制进行梳理和评述,厘清该领域已取得的研究进展、研究的局限和未来研究的方向,以期为未来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廷
开展协同创新是地方高校破解发展瓶颈的战略选择,社会资本理论为推动地方高校协同创新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文章从社会资本的内涵和地方高校协同创新的特点出发,阐述了社会资本的三个基本维度在协同创新网络中的影响作用,指出了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中社会资本的缺失,最后把体制机制建设作为推动地方高校协同创新的落脚点,论述了建立有效联结机制、信任机制、沟通机制、激励机制的实施路径。
关键词:
社会资本 地方高校 协同创新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肖汉杰 唐卫宁 彭定洪 王华 周建华
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事关我国前沿产业的发展和国家经济核心竞争力。针对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具有成本高、风险高、环境正外部性等基本特征,核心企业和中小企业的有限理性及在资源禀赋方面存在的异质性,使双方在创新合作过程中均存在博弈行为。引入政府补贴、资源拥有量、碳价和资源交互系数等关键参数,构建企业资源禀赋异质下的产业共性技术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演化博弈模型,并采用演化相位图和数值模拟方法分析各参数对企业策略选择的影响,得到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演化博弈系统的演化特征及变化规律,提出促进资源禀赋异质企业协同创新的建议对策。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艾尚乐 杨万寿 黄永弟
我国平台经济视域下的数字内容产业协同创新存在效率不高的问题,本文依据平台经济理论,提出了包含创新资源供给方、创新资源需求方和平台企业的数字内容产业协同演化三方博弈模型,分析了不同主体产业协同创新的演化路径和演化稳定策略,明确了影响不同创新主体演化行为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从建立健全创新资源供给的奖惩补偿机制、完善平台企业的监督考核机制以及跟踪分析创新资源需求方利用创新资源状况3个方面提出提高产业协同创新水平的具体建议。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赵黎明 刘嘉玥 陈喆芝
应用演化博弈理论,从动态角度对有限理性的政府、军工企业和民营企业间的博弈行为进行分析,探讨政府主导下军民合作创新系统中双方成员的演化稳定策略,提出促进军工领域多主体最优合作的对策和建议。结果表明,协同创新系统的超额收益、研发总成本以及背叛收益等因素对双方的策略选择具有直接的影响。政府通过建立完善的激励、监督和惩罚机制,打造良好的军民融合式发展环境,发挥宏观调控作用,能够促进创新体系向帕累托最优的方向演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致中 李霄
数字传播时代的到来既改变了品牌传播的传统生态,也改变了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消费者不再是品牌信息的被动接收者,他们可以与品牌随时互动,并被邀请参与到品牌的生产、销售、定价、营销传播的过程中来,与企业共同创造品牌价值。这一过程被称为品牌协同创意。
关键词:
品牌传播 协同创意 消费者 互动 沟通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致中 李霄
数字传播时代的到来既改变了品牌传播的传统生态,也改变了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消费者不再是品牌信息的被动接收者,他们可以与品牌随时互动,并被邀请参与到品牌的生产、销售、定价、营销传播的过程中来,与企业共同创造品牌价值。这一过程被称为品牌协同创意。
关键词:
品牌传播 协同创意 消费者 互动 沟通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伟光 由雷
文章基于创新驱动发展背景,首先对创新驱动与产业协同创新体系概念进行系统梳理,而后,分别针对产业协同创新体系的利益相关者、类型、结构、功能、影响要素及基本模式、治理机制七方面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通过梳理发现,目前关于创新驱动及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发展问题国内外学者分别进行了相关分析,但是鲜有将二者结合研究,同时,关于产业协同创新体系方面的研究仅限于产业协同创新体系的基本情况,其各利益主体如何在体系内协同创新发展、如何建立协同创新机制等问题目前还没有真正的深入研究。因此,这些方面将是创新驱动发展中产业协同创新
关键词:
产业创新 创新驱动 创新体系 技术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