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34)
2023(9747)
2022(8756)
2021(8286)
2020(6837)
2019(16089)
2018(16013)
2017(31093)
2016(17011)
2015(19096)
2014(19117)
2013(18994)
2012(17268)
2011(15548)
2010(15396)
2009(13936)
2008(13326)
2007(11332)
2006(9835)
2005(8349)
作者
(49000)
(40458)
(40062)
(38270)
(25926)
(19354)
(18301)
(16105)
(15472)
(14195)
(13992)
(13448)
(12688)
(12579)
(12510)
(12170)
(12133)
(12081)
(11497)
(11379)
(10049)
(9705)
(9617)
(9200)
(9009)
(8985)
(8968)
(8855)
(8088)
(7963)
学科
(67686)
经济(67606)
管理(48869)
(44449)
(37642)
企业(37642)
方法(31837)
数学(27186)
数学方法(26892)
中国(19058)
(16843)
地方(15958)
(15764)
业经(14932)
(14622)
理论(12116)
(11565)
农业(11356)
环境(11166)
(10747)
贸易(10741)
(10332)
技术(10323)
(10248)
(9730)
(9516)
财务(9456)
财务管理(9441)
教育(9253)
企业财务(8939)
机构
大学(240729)
学院(237680)
管理(99303)
(89083)
理学(87012)
经济(86856)
理学院(86002)
管理学(84600)
管理学院(84173)
研究(77584)
中国(54786)
(51852)
科学(50667)
(38501)
(38047)
业大(36792)
(36446)
研究所(35104)
中心(34755)
(32778)
(32523)
北京(32512)
师范(32474)
财经(31970)
(29160)
(28733)
农业(28655)
(27190)
师范大学(26619)
经济学(25427)
基金
项目(171405)
科学(134975)
基金(124607)
研究(124387)
(108276)
国家(107393)
科学基金(93060)
社会(77238)
社会科(73057)
社会科学(73036)
基金项目(67785)
(66521)
自然(62222)
自然科(60759)
自然科学(60748)
自然科学基金(59626)
(56423)
教育(56351)
编号(51001)
资助(50371)
成果(40677)
重点(37636)
(37041)
(35947)
(35463)
课题(34518)
创新(32994)
科研(32604)
大学(31757)
教育部(31684)
期刊
(94453)
经济(94453)
研究(68450)
中国(40303)
学报(37725)
科学(35703)
管理(34967)
(32559)
大学(28124)
(26719)
学学(26334)
教育(26035)
农业(23095)
技术(19934)
业经(15739)
(15712)
金融(15712)
图书(14409)
财经(14405)
问题(14176)
经济研究(14025)
理论(12391)
科技(12390)
(12113)
实践(11666)
(11666)
现代(11585)
资源(11359)
(11270)
技术经济(11103)
共检索到3299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强  陈怀录  
都市圈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区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系统组织的高级阶段。在总结已有都市圈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都市圈中心城市为切入点,探讨了中心城市主导下的都市圈系统的发展演化;研究了中心城市通过各项城市功能的发挥,如何有效组织、带动和调控整个都市圈发展的问题。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廉军伟  曾刚  滕堂伟  
区域经济联系和城市圈中心城市功能扩散一直是经济地理学和区域经济研究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杭州都市圈在其紧密层城市的功能扩散类型分析,运用经济联系强度模型,探讨了经济联系强度与中心城市功能扩散的空间差异。研究表明:与杭州经济联系强度不同,会在紧密层城市空间布局上呈现不同城市功能类型;经济联系强度偏弱的地区,反而对教育、医疗、科技等高端功能要素需求比较大。因此,紧密层城市在加强与杭州中心城市联系的同时,按照经济联系强度大小,科学制订对接政策和平台,有选择地对接杭州中心城市功能扩散类型。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所地  胡丽娜  周莉清  
人才是经济发展和创新的核心动力,各城市对人才求贤若渴,相继发布人才新政以招贤纳士。从城市硬条件和软因素角度,构建包含经济势能、创新投入和不动产结构的人才集聚影响因素体系,利用中国18个都市圈中心城市2008-2016年的数据,运用熵值法和随机效用模型分析影响人才集聚的因素。结果表明,中心城市经济势能、创新投入和不动产结构与人才集聚度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但影响程度不同,不动产结构对人才集聚度的影响最大,是经济势能影响的2.23倍,是创新投入的1.64倍;其次是创新投入,其影响是经济势能的1.36倍。且在其它条件不变时,中心城市不动产结构、创新投入和经济势能每增加一个单位,人才集聚度将分别上升0.42、0.25和0.19个单位。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孙红玲  
本文认为中部塌陷的主因就在城镇化严重滞后尤其是中心城市规模极不适应。广东省1995—2005年城镇化率年均提高3个多百分点,关键就在深圳、广州等超级巨城的崛起,辐射带动众多城镇向工业卫星城、专业化配套生产中心镇的非农化转型,结果形成了珠三角城市群并发展为经济强省。中部六省虽已在国家战略层面规划建设六大省域性城市群,但目前都还面临着中心城市规模不相适应、辐射带动作用力欠强的问题,唯有统筹城乡区域规划、适当调整行政区划以完善其发展功能,尽快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并加快非农化转型和城市群形成,才能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和持续有效地扩大内需。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栾强  罗守贵  郭兵  
依据中心城市和受辐射城市并构建测度指标体系,引入城市间距离对分形模型进行改进,对我国三大都市圈中心城市的经济辐射力进行客观、全面的分析比较。研究发现:上海对半径300 km范围的辐射力与北京对半径200 km范围的辐射力相当,而广州对半径200 km范围的辐射力相对较差;3个中心城市行政地位差别很大,但政策支持力度对辐射力的影响与其他影响因素相比并无明显优势;金融业发展是辐射力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辐射力对城市货运能力和客运能力的依赖度有明显差异。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宋炳林  陈琳  
根据《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以上海为参照,对杭宁苏合甬等长三角五大都市圈中心城市进行国际化水平比较研究。评估效果显示,苏州凭借经济国际化领域的较大优势,综合得分排名首位;杭州、南京、宁波各有所长,分列二至四位;合肥则亟需以经济国际化为引领,带动城市国际化的全面提升。结合定量分析,归纳总结长三角各中心城市国际化建设的典型经验,并提出全面提升长三角城市群开放水平、建设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第六大城市群的对策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白小虎  王松  陈海盛  
都市圈是经济空间集聚发展的新态势,它的崛起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影响深远。处在同一个都市圈内的城市之间分工协作、功能互补,具有密切的联系。非中心城市的经济增长不仅受到政府财政支出、公共服务水平等内部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对应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以位于杭州都市圈与泛上海都市圈的典型非中心城市嘉兴为例,将内部与外部因素结合起来考虑,利用主成分分析消除变量间的多重共线性,建立回归模型,一定程度上能够解释非中心城市的增长特点。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少华  
以广州为例,结合港澳和珠三角9市的数据,利用服务产品流对中心城市的区域服务功能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广州的发展阶段和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研究发现:广州区域服务功能受香港这个国际大都市的影响,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受限于城市规模及博彩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澳门对广州外向功能的影响较弱;广州服务产品输出结构不合理;深圳的崛起正慢慢取代和分流广州在珠三角区域的部分集聚和辐射作用。可以通过与港澳合作互补、构建特色城市服务功能,完善城市软硬环境建设,打造"广州服务"品牌等措施增强广州的区域服务功能,提升服务产品输出能力。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吴顺发  程和侠  
中心城市作为所属区域的经济中心,与一般城市相比,具有显著的特征,并具有强大的聚集功能、扩散功能和创新功能,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和窗口,能够促进整个区城的经济协调发展和共同繁荣。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夏谊  
分析了温州中心城区的功能定位,提出应当培育三大核心功能:第一,构建制造业垂直分工体系,强化生产性服务功能;第二,发展独占性资源产业,提升流通服务功能;第三,培育知识密集型产业,增强流通服务功能。最后,结合温州的发展现状及区位优势,提出了建立区域协调机制,重构产业体系与构建综合交通体系等三点对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吴晓隽  高汝熹  
本文在对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新背景下国外大都市圈中心城市产业基础、城市功能转变的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大都市圈中心城市的新模式:知识服务业成为新的产业核心;创新能力、信息生产能力成为新的核心竞争力指标。并且基于该模型,提出了我国大都市圈中心城市转型的若干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任红民  马永良  刘育峰  王思捷  刘盈盈  
文章从理念、价值与功能三个角度展开研究,认为中心城市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应遵循以人为本、快乐学习,开放包容、共建共享,因地制宜、彰显特色,循序渐进、持续发展四大理念,体现个体发展、城市发展和区域发展三大价值,并实现学习、管理与服务三大功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道猛  鲁德银  
分析了武汉城市圈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散-散"现状,通过电子商务战略联盟改造农业产业化组织思路,以大型产业化专业化流通企业为中心构建产销物流运对接平台的鲜活农产品电子商务战略,整合农户、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和加工企业等产业化前端组织,引入社区鲜活农产品专卖形式,构建超市+社区联盟专卖店的产业化后端组织,以提升产业化主体的产销物流配送信息化、规模化、专业化,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并设计出产业化组织基础上电子商务平台框架。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俊宗  
非中心城市高校应在促进高水平大学与自身服务区域间的联系过程中发挥中介功能。这将有助于促进高校间的合理分工和密切合作 ,提高非中心城市高校的办学水平 ,增强高水平大学服务社会的针对性 ,使高等教育系统整体地面向社会发挥更为有效的作用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郭晓君  
目前,我国已有长三角、珠三角等23个城市群。在石家庄周边有山东半岛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太原城市群、京津唐城市群。国务院2010年底印发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冀中南地区定位为国家重点开发区域。然而,迄今冀中南城市群建设缓慢,己成为全国城市群建设的滞后区。大力提升石家庄市中心城市的地位,增强其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