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43)
2023(9323)
2022(7684)
2021(6945)
2020(5405)
2019(12429)
2018(12136)
2017(22945)
2016(12220)
2015(13532)
2014(13584)
2013(13456)
2012(13089)
2011(11990)
2010(12353)
2009(11333)
2008(11342)
2007(10046)
2006(9283)
2005(8796)
作者
(35725)
(29790)
(29758)
(28132)
(19335)
(14296)
(13499)
(11655)
(11499)
(10853)
(10304)
(10153)
(9636)
(9567)
(9420)
(9338)
(8778)
(8730)
(8567)
(8560)
(7559)
(7245)
(7220)
(6999)
(6689)
(6573)
(6561)
(6532)
(6104)
(5858)
学科
(60169)
经济(60117)
管理(31628)
(29404)
地方(22256)
(21930)
企业(21930)
中国(20737)
(16868)
方法(16461)
业经(14642)
数学(13199)
数学方法(13028)
地方经济(11825)
农业(11773)
(11633)
(11189)
(10816)
(10649)
(10503)
金融(10502)
(9905)
银行(9897)
环境(9872)
(9801)
贸易(9790)
(9762)
(9298)
理论(9099)
(8683)
机构
学院(176675)
大学(175745)
(73469)
经济(71635)
研究(67018)
管理(65039)
理学(54279)
理学院(53464)
管理学(52668)
管理学院(52294)
中国(51068)
(40322)
科学(39738)
(34394)
(33434)
中心(30330)
研究所(29744)
(28791)
(27679)
师范(27476)
(27039)
北京(26356)
财经(25966)
(24948)
(24014)
(23445)
业大(22860)
师范大学(22428)
经济学(22306)
(20743)
基金
项目(112412)
科学(89335)
研究(85295)
基金(80050)
(69040)
国家(68417)
科学基金(59009)
社会(55011)
社会科(52121)
社会科学(52112)
(44175)
基金项目(42221)
(37932)
教育(37866)
自然(35901)
编号(35072)
自然科(35043)
自然科学(35036)
自然科学基金(34359)
资助(31551)
(30581)
成果(29129)
重点(25639)
课题(25548)
发展(25063)
(24642)
(23953)
(23534)
国家社会(22674)
创新(22014)
期刊
(94554)
经济(94554)
研究(60812)
中国(44246)
(26466)
管理(25783)
(24969)
科学(24203)
教育(23958)
学报(23146)
(19156)
金融(19156)
农业(18148)
大学(17965)
学学(16547)
业经(16125)
技术(15422)
经济研究(14752)
问题(12723)
财经(12682)
图书(11098)
(11070)
(10650)
资源(9647)
(9532)
(9531)
现代(9215)
世界(8787)
商业(8689)
国际(8652)
共检索到2920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林雄斌  杨家文  孙东波  
快速城市化和区域经济要素流动的背景下,跨市交通的规划与政策成为推进不同行政区之间空间发展的重要基础。然而,我国目前仍缺乏良好的协调框架推动跨市交通规划和政策的实施,以更好地促进空间协同发展。在都市区和同城化等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选取广州—佛山,深圳—东莞—惠州,杭州—德清等都市区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跨市轨道交通、公共交通和交通政策,对各个地区的跨市交通规划与政策实施开展评估继而来理解跨行政区的空间协同发展。最后,从调整行政组织、加深协作程度和加强社会参与等方面提出推动跨市交通发展与空间管治的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过利超  过秀成  
为了合理配置都市区客运走廊内公共交通设施,完善都市区空间与交通规划体系,论文以可达性、多元化、公平性、一体化、协调性为规划目标与要求,界定了都市区客运走廊公共交通设施配置规划的内涵,提出了设施配置规划的总体框架,并探讨了规划中的几个关键决策问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陆大道  
1经济全球化及信息化推动了全球城市和大都市区的形成和发展1970年代石油危机之后,发达国家经济体系中的传统制造业部分逐步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形成了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卢启程  
发展都市农业和建设生态城市是解决当前城市发展中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文章在简要回顾都市农业和生态城市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发展都市农业与建设生态城市的协同关系视角,从五个方面论述了昆明市在生态城市建设、滇池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城乡统筹过程中发展都市农业的必要性,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倪捷  刘志强  高亦益  
由于受到地理环境和人为历史因素等的影响,我国存在一些较为典型的带形城市。针对带形城市的公交规划问题,分析了带形城市的土地利用形态和城市交通特点,提出了以公交枢纽规划、线网布局规划为核心的公共交通规划模式。对带形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的主体内容进行了阐述,设计了带形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的流程,并以镇江市为实例,对带形城市公交规划的特点和方法进行了合理性论证。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夏艳生  
城市公共交通工具的色彩是城市色彩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根据城市环境特点、文化气质及色彩规律规划科学的色彩方案,才能将流动风景亮丽明快的色彩传递给人们,从而提高公共交通工具自身的识别性。城市公共交通工具与其他元素共筑城市色彩,能够展示出城市的精神风貌、体现城市品位。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姚恩建  
城市群在我国生产力布局格局中发挥着战略支撑点、增长极点以及核心节点的作用,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格局中最具活力与潜力的核心地区,在制度创新、科技进步、产业升级、绿色发展等方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起到支撑和引领作用。交通一体化作为城市群建设的重要组成和基本保障,对城市群发展以及作用发挥至关重要。《交通强国建设纲要》(2019年)提出“建设城市群一体化交通网”,《中国交通的可持续发展》(2020年)白皮书提出加快构建世界级城市群交通体系,《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1年)明确要“推进城市群内部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构建便捷高效的城际交通网,加快城市群轨道交通网络化,完善城市群快速公路网络,加强城市交界地区道路和轨道顺畅连通,基本实现城市群内部2小时交通圈”。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高文杰,崔建甫  
保定市主城区南距清苑县城4km,西距满城县城7km,北距徐水县城14km,主城区现状人口75万,满城和清苑县城各5万,徐水县城7万。主城区与三个县城间城市活动交往频繁,但因缺乏统一协调,三个县城均为小而全的独立小城市,造成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城市职能等诸多方面的不协调。要使一城三镇(县城)融为一中心三组团的协调整体,就要打破原行政体制,从整体利益谋划城市的未来。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博闻  黄正东  蒯希  于溪  
使用空间无关的公平性衡量指数评价公交服务时,会忽视公交服务需求与供给的空间分布特征。为解决此问题,论文提出基于空间公平理论的公交服务评价框架,即通过构建综合基尼系数与莫兰指数的空间公平评价方法,实现整体尺度公交服务评价;通过对分析单元上相对需求与相对供给变量的匹配关系、空间差距进行分析,实现局部尺度公交服务评价,对整体尺度结果进行补充。深圳市的案例研究表明:(1)基于平等主义的整体尺度空间公平指数显示,空间公平性最好与最差的行政区均位于中心城区,分别为罗湖区与南山区;(2)局部尺度分析结果进一步印证,单一使用基尼系数评价公交服务存在局限性,相同或接近的基尼系数可以对应完全不同的公交服务不公平状态与供需匹配情况。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常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对打造首都经济圈、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做出了明确部署,并将其作为中国区域发展的重要战略加以推进。2014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相继对加强京津冀协同发展、促进三地协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标志着全面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号角已经吹响。北京、天津、河北三地也积极响应中央号召,陆续推出多项政策,加快推动京津冀一体化。但必须承认,京津冀三地之间的合作还面临诸多瓶颈性制约,实现区域协同发展任重道远。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丁绮  
受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京津冀区域内流通业存在着产业结构失衡、流通壁垒严重等问题。基于此,本文建立了京津冀流通业协同发展模型,深入剖析了影响流通业协同发展的深层原因,在此基础上规划了该区域内流通业协同发展的路径,研究结果有重要的实践应用意义。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学军  李慧  
电网规划决定着电网的供电能力、供电质量与供电可靠性,决定了电网能否满足社会用电需求,能否保证经济社会正常运转。进入"十三五",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京津冀地区的城市电网发展环境变得日益复杂,用电需求和供电质量要求更高,出于电网规划对电网建设运行的引领性作用,构建实施科学合理的电网规划管理机制尤为重要。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何冬华  王陌潇  
起源于美国的公共交通导向发展模式(TOD)在空间规划中具有可持续性和宜居性的实践意义。但基于美国城市发展背景的公共交通导向发展模式难以直接应用于中国实际。基于此,从密度、土地混合利用、步行环境等公共交通导向发展理念的主要设计要素着手,阐述了适用于中国城市现状的公共交通导向发展模式及其规划设计原则。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雪松  陈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多种公共交通运输方式共存于城市道路系统之中。如何确定公交价格的适宜性,使多种公共交通运输方式随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既能够提供优质优、价舒适快捷的公共交通运输方式吸引高收入群体,又有彰显人文关怀的低价公共交通运输方式兼顾低收入群体的出行需求,促进公共交通运输成为城市客运主导方式,是地方政府及相关研究机构应该关注的课题。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黄金川  林浩曦  漆潇潇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是基于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打破行政区划,在更大区域尺度上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区域整体发展目标。因此,从优化空间规划体系的高度,开展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类型区划和类型区管理,实现分区施策的精细化管治极为重要。本文首先立足于京津冀区域发展差异,利用空间属性双聚类的方法将京津冀划分为中部核心功能引领区、东部沿海重点发展区、南部门户功能拓展区、西部和北部生态涵养保护区等四大区域;然后以区县为最小分析单元,从现状开发强度、用地增量预测和生态保护责任等三大维度构建类型划分指标体系,并利用三维空间坐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