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45)
2023(15485)
2022(13332)
2021(12310)
2020(10175)
2019(23318)
2018(23181)
2017(44583)
2016(24196)
2015(27270)
2014(27173)
2013(27031)
2012(25260)
2011(22854)
2010(22921)
2009(20836)
2008(20294)
2007(17837)
2006(15814)
2005(14056)
作者
(70026)
(57975)
(57708)
(54404)
(37231)
(27798)
(26315)
(22841)
(22179)
(20875)
(20048)
(19588)
(18471)
(18349)
(18009)
(17761)
(17182)
(17139)
(16609)
(16541)
(14452)
(14393)
(14040)
(13211)
(12941)
(12902)
(12872)
(12852)
(11678)
(11405)
学科
(105805)
经济(105704)
管理(67784)
(64631)
(51755)
企业(51755)
方法(45112)
数学(39252)
数学方法(38890)
中国(30274)
地方(28752)
(28016)
业经(23293)
(23216)
(21095)
农业(19230)
(18332)
贸易(18319)
(17604)
(17440)
环境(17039)
(16432)
金融(16429)
(16332)
银行(16292)
(16182)
技术(16118)
理论(15976)
地方经济(15792)
(15668)
机构
学院(341614)
大学(341298)
(136302)
管理(134950)
经济(133306)
研究(116923)
理学(116437)
理学院(115083)
管理学(113249)
管理学院(112623)
中国(87300)
(73417)
科学(72436)
(62240)
(58445)
(54228)
研究所(53075)
中心(53023)
(50920)
业大(49775)
财经(49612)
(47425)
师范(47000)
北京(46737)
(45063)
(43946)
(43014)
农业(42092)
经济学(40548)
师范大学(37972)
基金
项目(234334)
科学(184568)
研究(173738)
基金(168256)
(145765)
国家(144503)
科学基金(124417)
社会(108942)
社会科(103255)
社会科学(103230)
(92810)
基金项目(89565)
自然(80020)
教育(79873)
自然科(78119)
自然科学(78104)
(77822)
自然科学基金(76664)
编号(71710)
资助(69324)
成果(58257)
(53490)
重点(52466)
(51295)
课题(50043)
(48614)
创新(45291)
科研(44348)
国家社会(44143)
教育部(44007)
期刊
(152477)
经济(152477)
研究(102796)
中国(69249)
学报(52136)
(49513)
管理(49366)
科学(48536)
(44817)
教育(42664)
大学(39231)
学学(36701)
农业(34598)
(31925)
金融(31925)
技术(30480)
业经(26162)
经济研究(24102)
财经(23541)
(20009)
问题(19948)
图书(19405)
(17793)
理论(16875)
科技(16664)
技术经济(16401)
商业(15955)
资源(15803)
实践(15472)
(15472)
共检索到5099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雨平  耿磊  陈眉舞  
我国正处于区域一体化的加速发展时期,区域协调发展已引起各级政府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并开展了多元化的探索,构建都市区为建立永久性的区域协调发展制度框架提供了可行的策略。在分析我国都市区整体发展态势的基础上,归纳了目前长三角地区都市区演化的基本特点和典型城市在构建都市区方面的探索,重点介绍了长三角北翼城市扬州构建都市区的实践,以期为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丽霞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伴生的,工业化对城市化有促进作用,工业化的发展阶段不同,城市的规模和结构也不一样,城乡关系也会因为工业化的演进而演变。随着城市的扩张,城乡之间的关系将从二元结构向城乡转型直至城乡融合阶段演变。在不同的阶段,要素流在城乡之间呈现不同的流向,对城乡的发展也起着不同的作用,同时还会影响到产业的地域分布。从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宁波市特殊的区位和区域环境出发,分析了宁波市的城乡发展格局,指出宁波市城乡之间存在着分工不明确、产业竞争严重等问题,尤其是平面化的城镇体系严重影响其中心城市功能的发挥。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将宁波市建设成为长三角最大的后勤中心、提升中心城区的功能和产业结构、农村城镇...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陈小龙  安冰洁  刘建伟  
区域协调发展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主要内容之一,在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在区域协调发展中,城市是最重要的增长极。本文根据2009年城市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报表数据,分析研究我国城市区域发展总体情况,并侧重于对我国东、中、西、东北四大区域的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比较分析。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忠盛  
一、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的基本做法1.科学规划先行,着力优化生产力布局编制兼顾城乡的科学规划,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扬州市高度重视统筹城乡的规划编制工作,2002年以来,先后组织编制了扬州市沿江(长江扬州段)、沿河(京杭大运河扬州段)和市域环路沿线产业带发展规划。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孝坤,韦杰  
城市是一个经济—社会—自然复合系统,城市环境是城市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支持系统。以重庆都市区为例,借助软件SPSS11.0,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选取表征环境、经济系统效益的指标并建立协调发展评判的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载荷进行指标权重赋值,并根据离差分析原理建立协调发展度模型。运算结果显示,1996—2002年重庆都市区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类型呈现由勉强协调经济滞后型到初级协调经济滞后型到中级协调经济滞后型的演化轨迹,最后提出了经济和环境持续协调发展的对策。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学良  林永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区域发展战略的不断实施,我国区域政策的精准度不断提高,区域合作机制不断完善,区域协调发展取得了较大成绩。然而当前的区域协调发展仍然面临着行政壁垒束缚、协调机制不完善、规划尺度过大等现实挑战。小尺度、跨区域、精准化的都市圈建设是区域协调发展中的重要一环。新时代为更好地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提高区域政策的精准性,应当及时推进跨区域层面的都市圈建设。促进都市圈建设应当以促进要素流动、明确区域分工、加强城市治理和协调机制建设,形成都市圈"功能—产业—人口—空间—公共服务"相协调的发展格局。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韩兆洲  安康  桂文林  
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不仅是我国一项长期重要国策,也是社会经济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将空间计量模型与面板分析方法相结合,以我国省域经济发展作为研究对象,对我国省域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和所受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着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不同,对经济发展有持续显著正影响的因素有:人力资本、人口资本、市场化进程和财政支出等。据此本文提出若干政策建议,以促进我国经济协调增长。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侯兵  陈肖静  许俊  
城市旅游是旅游业传统而又新兴的产品类型,是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发生质变的表现形式。休闲消费作为一种城市功能体系,与旅游消费有着很大的关联,深入探讨城市旅游与休闲服务业的关系,保持两者协调发展对于优化现代旅游业的产品结构,实现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文章以扬州市为例,通过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地分析了扬州城市旅游与休闲服务业协调发展的基础、意义及保障措施,指出了两者协调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道勇  运迎霞  任晶晶  
新城作为大都市区多中心空间形态的重要组成单元,是实现城市空间增长与区域经济转型的新途径,引领了以建设轨道交通加速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实践热潮。文章选取巴黎大都市区作为研究个案,分析其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特征,总结轨道交通与新城成长的路径,并对我国大都市区轨道交通与新城的规划建设提出了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马林靖  程鹏  
天津的农村城镇化、工业化与都市农业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主要经历了自主自发分散发展和有组织示范带动集约化发展两个阶段。本文从农业发展的约束条件、农业发展目标、农业增长方式、社会对农业的需求等方面,分析了天津都市农业建设的特点。采用灰色系统模型,对天津的都市农业与城镇化、工业化的协调发展程度进行了测评,结果显示:天津市经济发展、工业化、城市化子系统处于持续发展的良好状态,其优良顺序是:工业化>城镇化>总体经济发展>都市农业。从现代公共服务制度、社会保障体系、都市农业投入、人才引进,创业创新等,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雅杰  马国创  
生态服务与经济发展均与土地利用密切相关,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动态交互关系是一个地区健康稳固发展的重要前提。文章在荆州市域县市区的尺度上,考察土地生态产出和经济产出的耦合协调度,以生态服务价值和GDP为参量,运用耦合协调模型,研究2009~2013年荆州市各县市区生态服务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提出促进生态经济相协调的分类发展模式。结果表明:(1)2009~2013年荆州市8个县市区的生态服务价值均逐年下降,而GDP逐年上升,两者之间的负相关性显著;(2)全市生态经济耦合协调度∈[0.6,0.8],处于良好耦合协调水平,其中沙市区为低度耦合协调生态损益型,江陵县为低度耦合协调拮抗型,荆州区为中度耦合协...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陶晓波  
区域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的协调发展对于我国经济的良性稳定发展至关重要,文章开发了一组用于测评区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协调发展的量表体系并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本体系共包含27个具体指标,构成"人力资源蓄流"、"社会保障支撑力度"与"公共服务跟进力度"三个维度,每个维度又各自包含3个子维度。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其具有较高的测评信度和效度。研究结论为今后围绕区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的协调发展进一步开展相关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所提供的指标体系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诊断工具,也对我国政府的相关管理工作有一定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贾彦东  张红星  
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但这种关系的每个传递环节并不总是必然协调的。本文通过面板数据模型(panel data)对全国31个省份的教育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中国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在东、中、西部三个地区的情况各有不同,差别较大。随着经济的增长,不同区域的教育投入均有所增加,而教育投入的增加到教育水平的提高以及教育发展推动经济进一步增长的过程均不协调。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孙立成  周德群  胡荣华  
食物、能源、环境、经济和人口是区域可持续发展最主要的五个要素,简称FEEEP系统,其协调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文章在DEA方法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我国各地区FEEEP系统的协调发展水平、FEEEP系统协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相应的动态变化轨迹。结果表明:在整体上我国各地区FEEEP系统的协调性具有下降的态势;过高的"三废"排放、人口总量和带有区域特征的能源投入结构是导致区域FEEEP系统协调性下降的主要因素;经过"十五"期间的发展,我国各地区FEEEP系统协调性的区域差异越来越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