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62)
2023(4123)
2022(3668)
2021(3542)
2020(2922)
2019(6644)
2018(6777)
2017(12278)
2016(7270)
2015(8388)
2014(8934)
2013(8580)
2012(8130)
2011(7257)
2010(7773)
2009(7047)
2008(7335)
2007(6911)
2006(6403)
2005(6021)
作者
(21381)
(17310)
(17291)
(16786)
(11007)
(8361)
(8094)
(6726)
(6699)
(6632)
(6028)
(5943)
(5696)
(5600)
(5484)
(5403)
(5297)
(5078)
(5043)
(5037)
(4495)
(4314)
(4231)
(4189)
(4074)
(3903)
(3892)
(3751)
(3695)
(3450)
学科
(23066)
经济(23027)
管理(22303)
(17523)
(14240)
企业(14240)
(9858)
中国(9430)
(9086)
(8083)
地方(6462)
业经(6172)
理论(6160)
方法(5998)
农业(5815)
(5482)
教育(5464)
财务(5456)
(5444)
财务管理(5426)
(5194)
银行(5181)
企业财务(5051)
(4857)
(4856)
制度(4854)
教学(4812)
(4768)
(4573)
(4440)
机构
学院(99659)
大学(96982)
研究(34237)
(33944)
管理(33892)
经济(32596)
中国(28109)
理学(26466)
理学院(26093)
管理学(25518)
管理学院(25320)
(22400)
(21007)
科学(20365)
(19072)
(18071)
中心(16653)
(16117)
(15735)
研究所(15361)
北京(15149)
(14898)
师范(14788)
财经(14547)
(14302)
技术(13021)
业大(12946)
(12801)
(12702)
农业(12157)
基金
项目(53781)
研究(43548)
科学(39819)
基金(34437)
(29554)
国家(29226)
社会(23960)
科学基金(23775)
社会科(22378)
社会科学(22369)
(22111)
教育(20735)
编号(20658)
成果(19006)
(18853)
基金项目(17435)
课题(15265)
资助(14694)
自然(14260)
自然科(13853)
自然科学(13846)
自然科学基金(13553)
(13134)
重点(12269)
项目编号(12030)
(11866)
(11767)
(11117)
规划(10827)
(10333)
期刊
(50424)
经济(50424)
研究(35585)
中国(28222)
教育(19481)
(19257)
(16282)
学报(13684)
管理(13658)
科学(11913)
(11721)
金融(11721)
技术(10642)
农业(10447)
大学(10364)
图书(9776)
学学(9202)
业经(8496)
书馆(7804)
图书馆(7804)
财经(7208)
问题(6831)
职业(6373)
(6299)
经济研究(6245)
(5922)
论坛(5922)
财会(5881)
会计(5585)
(5505)
共检索到1777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过利超  过秀成  
为了合理配置都市区客运走廊内公共交通设施,完善都市区空间与交通规划体系,论文以可达性、多元化、公平性、一体化、协调性为规划目标与要求,界定了都市区客运走廊公共交通设施配置规划的内涵,提出了设施配置规划的总体框架,并探讨了规划中的几个关键决策问题。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曹伟  吴佳南  
城市公共交通设施的优化规划设计对于厦门城市全面贯彻落实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战略具有先导作用,而高效、舒适、便捷的公交停靠站规划设计在引导人们利用公共交通作为平时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尤为重要。在对厦门市集美区公共交通设施中的停靠设施现状分析基础上,紧紧围绕低碳可持续的交通战略理念,从立法、规划、设计等方面入手,引入先进的停靠设施规划设计理念,为推动整个厦门市的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做出贡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林雄斌  杨家文  孙东波  
快速城市化和区域经济要素流动的背景下,跨市交通的规划与政策成为推进不同行政区之间空间发展的重要基础。然而,我国目前仍缺乏良好的协调框架推动跨市交通规划和政策的实施,以更好地促进空间协同发展。在都市区和同城化等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选取广州—佛山,深圳—东莞—惠州,杭州—德清等都市区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跨市轨道交通、公共交通和交通政策,对各个地区的跨市交通规划与政策实施开展评估继而来理解跨行政区的空间协同发展。最后,从调整行政组织、加深协作程度和加强社会参与等方面提出推动跨市交通发展与空间管治的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倪维秋  
公共交通设施用地是保障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但是,现行的土地政策难以满足公共交通立体开发、多层经营、多种用途复合利用的需要。本文在分析交通设施用地利用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发达国家交通设施用地复合利用的经验,从规划、利用、管控、落实4个方面提出具体对策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虎  赵奕  张一凡  
都市区的发展催生了就业空间研究的兴起,当前国内这一方面的研究多集中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而二线城市则较少涉及。首先介绍了都市区就业空间演化的规律,然后以二线城市济南市为研究对象,以全国经济普查数据为基础,通过比较分析2001年至2008年间济南市就业空间整体格局、分区格局和通勤格局的演化特征,并归纳了济南市的就业空间结构,得出济南市当前处在都市区就业空间演化的起步期,中心区集聚增长和向心型通勤是该阶段的主要特征。最后从就业中心构架、职住平衡实现、基础设施支撑等问题入手提出相关规划对策。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黄荣哲  
实证分析表明,国际金融危机之后越南产业的投资结构、产值结构与资本配置效率等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投资比重与产值比重之间存在着显著的非线性关系。社会资本(包括海外资本)参与那些与"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密切相关的建筑业、运输仓储业、信息通信业等产业,既有机遇,也有风险。虽然一部分产业的资本投资效率不高,但是产业未来的发展空间较大,需要引入更加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标准。中越两国可以在一带一路战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框架下深化这些领域的合作。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倪捷  刘志强  高亦益  
由于受到地理环境和人为历史因素等的影响,我国存在一些较为典型的带形城市。针对带形城市的公交规划问题,分析了带形城市的土地利用形态和城市交通特点,提出了以公交枢纽规划、线网布局规划为核心的公共交通规划模式。对带形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的主体内容进行了阐述,设计了带形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的流程,并以镇江市为实例,对带形城市公交规划的特点和方法进行了合理性论证。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夏艳生  
城市公共交通工具的色彩是城市色彩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根据城市环境特点、文化气质及色彩规律规划科学的色彩方案,才能将流动风景亮丽明快的色彩传递给人们,从而提高公共交通工具自身的识别性。城市公共交通工具与其他元素共筑城市色彩,能够展示出城市的精神风貌、体现城市品位。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过秀成  马超  杨洁  李星  龚小林  
文章界定了高速铁路综合客运枢纽交通衔接设施,分析了高速铁路综合客运枢纽的客流转换特性,探讨集约一体化的交通衔接设施共享形式,建立交通衔接设施配置的主要指标及相应的规模需求匡算模型。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珏  叶涛  
依据2000年统计数据,以县域为统计单元,建立中国城市数据库。在此基础上,选用非农产业GDP比重、非农从业人员比重、人均GDP、人口密度4个参数构建都市区的门槛指数等模型,同时建立了数字地图。通过分析我国2000年城市体系的空间分布特点,划分出3级,共2个都市连绵区、2个亚都市连绵区和5个城市密集地带,为我国城市建设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依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乐贵平  崔玉萍  杨圣超  徐彬  
北京近十年来将地铁作为解决交通的主要措施,取得了巨大成绩,一定程度缓解了市民的出行难题。但是随着地铁线路的加密和增加,建设难度和运营补贴迅速加大,已凸显出"力不从心"之态。笔者提出在北京发展和建设城市地下公共交通的设想,并对其可行性及优势进行了分析,地下公共交通可与大运量的地铁骨干交通和地面公共交通共同组成立体交通系统,可加快解决和改善北京交通拥堵现状。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树宽  陈依兰  刘武君  
通过对珠海市公共交通发展战略的研究,提出"分层公共交通"策略,将公共交通系统分为不同层级,根据功能的不同及覆盖范围的密度逐层研究,且在规划中逐层叠加,实现公共交通系统间合理的兼容及服务水平的最大化。通过公共交通系统的引导实现城市"核—轴"式空间结构发展模式。以此为理论基础,借助公共交通系统形成通达珠三角地区的"一日交通圈"和珠海市域内部的"一小时通勤圈"。通过对横琴口岸这一珠海市极具代表性的城区的应用,实践"分层公共交通"策略及"核—轴"式城市空间结构模式,最终形成具有珠海特色的公共交通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玉昭  王威  
文章分析了"哈大齐"工业走廊所处的地理优势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哈大齐"工业走廊,要实现科学发展观,坚持把生态建设和生态合作问题放在首位,实现区域经济、社会与生态和谐发展的理念。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利光  吴晔  吴效军  
公共服务设施的缺位已成为城市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本文从公共服务设施的新内涵入手,明确研究对象,然后提出规划理念,最后以浙江安吉为例,从配置标准、服务规模、控制体系、控制模式四大方面对公共服务设施体系规划的研究重点进行阐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