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62)
- 2023(15468)
- 2022(12937)
- 2021(11727)
- 2020(9847)
- 2019(22430)
- 2018(22006)
- 2017(42642)
- 2016(22897)
- 2015(25813)
- 2014(26018)
- 2013(26260)
- 2012(24885)
- 2011(22705)
- 2010(23409)
- 2009(22260)
- 2008(22369)
- 2007(20625)
- 2006(18710)
- 2005(17332)
- 学科
- 济(124888)
- 经济(124759)
- 业(93076)
- 企(74540)
- 企业(74540)
- 管理(74009)
- 农(48294)
- 方法(44637)
- 数学(35551)
- 数学方法(35328)
- 业经(34484)
- 农业(32217)
- 中国(31518)
- 财(30179)
- 地方(29469)
- 制(22791)
- 务(20415)
- 财务(20387)
- 财务管理(20349)
- 学(20090)
- 贸(19960)
- 贸易(19946)
- 技术(19731)
- 易(19266)
- 企业财务(19233)
- 和(18911)
- 策(18041)
- 银(17190)
- 银行(17162)
- 体(16958)
- 机构
- 学院(350214)
- 大学(342850)
- 济(160208)
- 经济(157167)
- 管理(135551)
- 研究(121759)
- 理学(114866)
- 理学院(113643)
- 管理学(112209)
- 管理学院(111544)
- 中国(96035)
- 京(72305)
- 财(71212)
- 科学(70736)
- 农(69581)
- 所(62826)
- 江(56439)
- 研究所(56099)
- 中心(55843)
- 财经(55632)
- 农业(53360)
- 业大(52069)
- 经(50124)
- 经济学(48960)
- 北京(45930)
- 州(44103)
- 经济学院(43973)
- 范(43748)
- 师范(43383)
- 院(42245)
- 基金
- 项目(216628)
- 科学(171315)
- 研究(162313)
- 基金(156304)
- 家(134195)
- 国家(132872)
- 科学基金(114487)
- 社会(106234)
- 社会科(100437)
- 社会科学(100409)
- 省(87162)
- 基金项目(82812)
- 教育(71864)
- 划(70766)
- 自然(70364)
- 自然科(68691)
- 自然科学(68670)
- 自然科学基金(67485)
- 编号(66625)
- 资助(62754)
- 成果(53373)
- 发(52930)
- 重点(48302)
- 部(48179)
- 创(47253)
- 课题(45427)
- 业(44716)
- 国家社会(43807)
- 发展(43574)
- 创新(43517)
- 期刊
- 济(197609)
- 经济(197609)
- 研究(107661)
- 中国(73463)
- 农(70030)
- 财(57357)
- 管理(52770)
- 学报(49173)
- 科学(48528)
- 农业(46866)
- 大学(38125)
- 融(37947)
- 金融(37947)
- 学学(36378)
- 业经(35779)
- 技术(32477)
- 教育(31091)
- 经济研究(30070)
- 财经(28606)
- 问题(26124)
- 业(25052)
- 经(24840)
- 技术经济(21721)
- 世界(20199)
- 贸(18988)
- 商业(17948)
- 经济问题(17407)
- 现代(17165)
- 统计(16689)
- 版(16638)
共检索到5517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永红 肖楠 张万艳
从都市农业的内涵入手,利用比较优势理论、农业区位理论、城市规划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及产业结构演进理论对都市农业进行了重新认识,从影响都市农业发展的不同角度进行了相关经济学阐述,为都市农业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以更好地推动我国都市农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都市农业 经济学分析 城市化进程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李周
农业发展的过程 ,是在人口增长和人均自然资源禀赋下降的诱致下 ,通过技术和制 度创新 ,实现相对丰富的自然资源对相对稀缺的自然资源的替代 ,人造资本、人力资本对 自然资本替代的过程。人类采用的农业技术的可持续性有强弱之分 ,一种技术所需的特 定条件越严格 ,其可持续性越弱 ,反之亦然。持续性较强的技术和制度对持续性相对较弱 的技术和制度的替代能力越强 ,农业的可持续性越高。
关键词:
农业发展类型 可持续性 经济学分析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成新华
创新微观组织制度,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是最紧迫的问题。以农业企业作载体,通过企业之间的联系和产权交易,有利于农业产业的纵横一体化,也才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最终实现农业的一元化。培育企业家,构建多元化的投融资新体系,尤其是充分发挥民间资本的作用,大力举办农业私营企业,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意义。
关键词:
农业 私营企业 制度创新 经济学分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金洲
农业中介组织是连接农民和市场的纽带。促进、引导和规范中介组织健康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必然要求。本文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中,发展农业中介组织的重要意义。提出了解决我国农业中介组织创新制度供给不足的具体办法和措施。
关键词:
农业 中介组织 创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马改艳 彭婵娟 徐学荣
农业保险经营的高昂成本及很低的投保率使农业保险难以商品化和市场化,需要政府介入以扩大其有效需求;农业保险是一种准公共品和优值品,需要政府通过补贴方式强制或鼓励农民投保;农业保险较强的外部经济性,需要政府介入以节约其交易费用,提高交易效率;政府支持农业保险会增加社会福利;农业保险承保的风险特殊性及技术障碍的解决离不开政府支持。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陈璐
从公共经济学的角度看,农业保险属于混合产品中的第三种类型,是具有利益外溢特征的产品。农业保险既具有公共产品又具有私人产品的性质,存在正外部性,使消费者和供给者的成本利益失衡,而供需双方又都无法确切地对正外部性效用进行收费,最终导致效率的损失。因此市场经济要求政府发挥其职能对市场失效进行调解,根据我国国情,政府可以从经济、法律和行政角度加大对农业保险的扶持,从而实现农业保险产品资源配置的最优。
关键词:
农业保险 混合产品 正外部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闫正平 翟印礼 赵涤非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蒋永穆 李明星
新质生产力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总结提炼,也是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指导。农业新质生产力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对于保障粮食安全、繁荣农村经济、巩固生态底座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等都具有重大意义。文章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范式,就如何加快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进行一系列思考与探索。研究认为:农业新质生产力源于生产力发展之应然、始于农业科技进步之实然、丰于农业农村现代化之必然,其根本内涵是生产力内核在农业这一既定场景中,以“新”“质”相结合的现实表达,并体现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主要特征;农业新质生产力的继续发展,关键在于要素整合、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等环节,即加快推动农业资源要素的新质化整合、农业科学技术的新质化创新和农业结构的新质化转型。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杜晓荣
本文认为,企业的本质决定了其在循环经济模式选择决策中主要考虑三个因素:一是日益严厉的环保法规导致高额的守法成本、违法成本以及破产成本;二是社会资源稀缺影响企业资源的配置效率,难以实现企业资源配置帕累托最优;三是世界生态经济与绿色文化的崛起,促使企业必须加快构建完善的生态系统,抢占生态经济利益。其中,法规因素是企业考虑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因素,资源因素是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中间层面因素,构建企业生态系统,抢占生态经济利益是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从战略层面考虑的因素。控制法规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抢占生态经济利益分别是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生存驱动、效率驱动和战略驱动,企业应该理性地选择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良性...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臧俊梅 王万茂 陈茵茵
对农地发展权价值的经济学分析结果表明,土地利用中存在的大量外部性,使得在市场失灵时规划干预显得合理和必要;而在规划失灵时农地发展权既能克服行政规划配置手段的刚性又有产权流转的市场配置的灵活性。根据农地发展权的这一特性,我国应调整当前农地保护政策,尝试实施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机制:一是明确全国耕地保护的目标和任务;二是明确各区域在耕地保护中的责任和义务;三是制定全国平均的耕地资源综合权利价值标准;四是确定合理的基于农地发展权的耕地异地代保的范围;五是根据测算出的基于农地发展权的耕地异地代保市场标准确定耕地发展权异地转移的方式、程度和管理。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雨才 陶应虎 叶依广
当前,我国正处于统筹城乡区域经济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时期,而发展农村劳务产业是将大量的文化素质低、就业技能差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高效转移的重要选择。基于群众的思想认识、农村劳动力的文化和技能素质、国家有关政策和产业结构等是制约农村劳务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本文运用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从政府、企业、农民方面分析了发展农村劳务产业的必要性,提出了将农村劳务产业发展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完善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体系建设、构建合理的产业结构等方面以加快发展农村劳务产业的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晓娣 李柏洲
本文从新古典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中,探寻了企业集团形成的经济学根源,从而能够进一步分析企业集团的产生和发展,并据此提出我国企业集团组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唐明哲 曾健
美国创业投资事业发展的成功之中蕴含着深刻的经济规律。正是由于遵循了经济发展的普遍原则,美国的创业投资才获得了成功。在这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创业投资的产权问题。 与其他所有资本一样,创业投资必须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也即通过资本的运营实现资本的最大利得。按照现代企业产权理论,资本运营的效率取决于对资本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即产权的分配,以及资本的构成。在创业投资中包含着两次资本产权分配:一次是在创业投资基金机构中,资本在投资者与创业投资管理者之间的产权分配,要实现最优的激励和约束,以实现创业投资在实际投资中的效率运作;另一次是在创业资本投入到一个具体的新兴企业中时,创业投资基金与被投资企业...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郑炎成
为了解决长期制约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投资不足的问题,本文借鉴理性预期理论,以农户的投资行为为研究对象,在承认农民投资行为是一种理性行为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户投资预期的特征和农户投资预期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增强农户投资预期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投资 农户预期 理性经济人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朱四海 熊本国
从农业生产角度看,工业反哺农业主要通过技术传递和价格传递实现。本文从农业经营函数入手,建立了工业反哺农业的理论模型,指出反哺应首先促进传递效应剩余的翻转,也就是由负效应向正效应转化;实现效应净剩余是反哺农业的核心,但在农业技术进步非恶化的条件下,效应净剩余将导致农产品超量供给,由此形成了工业对农业的逆向反哺。文章最后针对政府的反哺行为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经营函数 效应剩余 反哺农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