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310)
- 2023(19442)
- 2022(16524)
- 2021(15926)
- 2020(13185)
- 2019(30861)
- 2018(30648)
- 2017(57522)
- 2016(31779)
- 2015(36092)
- 2014(36230)
- 2013(34905)
- 2012(31742)
- 2011(28744)
- 2010(28905)
- 2009(26207)
- 2008(25724)
- 2007(22410)
- 2006(19792)
- 2005(17721)
- 学科
- 济(118431)
- 经济(118263)
- 管理(88574)
- 业(81562)
- 企(68452)
- 企业(68452)
- 方法(53008)
- 数学(45989)
- 数学方法(45324)
- 中国(38410)
- 财(32933)
- 农(32740)
- 制(27430)
- 业经(27427)
- 学(26480)
- 教育(24729)
- 理论(23102)
- 贸(22715)
- 贸易(22703)
- 易(22131)
- 地方(21650)
- 农业(21259)
- 银(20013)
- 银行(19973)
- 务(19750)
- 财务(19662)
- 财务管理(19613)
- 技术(19286)
- 体(19208)
- 行(19057)
- 机构
- 大学(441182)
- 学院(435164)
- 济(172817)
- 经济(169045)
- 管理(165922)
- 研究(150190)
- 理学(143094)
- 理学院(141410)
- 管理学(138829)
- 管理学院(137996)
- 中国(110626)
- 京(95414)
- 科学(90308)
- 财(82248)
- 所(74522)
- 研究所(67707)
- 中心(67181)
- 农(66078)
- 范(64885)
- 财经(64755)
- 师范(64328)
- 江(64211)
- 业大(61363)
- 北京(61278)
- 经(59058)
- 院(54487)
- 经济学(52807)
- 师范大学(52549)
- 农业(51431)
- 州(51165)
- 基金
- 项目(293067)
- 科学(231806)
- 研究(220276)
- 基金(211465)
- 家(183740)
- 国家(182139)
- 科学基金(155994)
- 社会(138113)
- 社会科(130645)
- 社会科学(130613)
- 省(112800)
- 基金项目(111012)
- 教育(106591)
- 自然(99380)
- 自然科(97072)
- 自然科学(97048)
- 划(96884)
- 自然科学基金(95284)
- 编号(90945)
- 资助(86821)
- 成果(76528)
- 部(66665)
- 重点(66516)
- 课题(64726)
- 发(62565)
- 创(60980)
- 教育部(58011)
- 创新(56804)
- 国家社会(56573)
- 大学(56233)
- 期刊
- 济(188608)
- 经济(188608)
- 研究(138646)
- 中国(93902)
- 教育(74474)
- 学报(66819)
- 财(64194)
- 管理(62134)
- 科学(61730)
- 农(59988)
- 大学(52581)
- 学学(47911)
- 农业(41410)
- 技术(41271)
- 融(37522)
- 金融(37522)
- 财经(32300)
- 经济研究(30539)
- 业经(29409)
- 经(27734)
- 问题(23906)
- 图书(22893)
- 业(22129)
- 版(20102)
- 理论(19921)
- 贸(19683)
- 科技(19545)
- 技术经济(19369)
- 职业(19328)
- 坛(18404)
共检索到6554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周洪宇 李艳莉
郭秉文的《中国教育制度沿革史》是现代中国第一本教育制度通史。该书以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学说为理论基础,运用西方教育学术范式对中国的现实问题开展研究,力求中西结合,经世致用,建构了现代中国实用主义教育学术范式。作为20世纪初期世界教育研究重镇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第一位中国留学生撰写通过的教育学博士论文,《中国教育制度沿革史》的写作模式成为此后同门蒋梦麟、胡适、陶行知等人撰写博士论文参考借鉴的样板。该书及作者的其他早期相关论著建立了现代中国实用主义教育学术范式,实际开启了中国教育学转向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学术范式的进程,影响了一代中国学者。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孙元涛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走出"国子监",中国的现代学术体制也逐渐成型。中国教育学正是在现代学术转型的过程中,经历了从引进知识、理论,到建构课程,直至进入大学体制完成其"学科建制"的发展历程。中国教育学作为一门现代"学科"建立的过程,同时也是它与中国教育思想中断、与中国传统文化分裂的历史过程。
关键词:
现代学术转型 中国教育学 学科建制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宋兵波
现代学术传统是中国教育学研究发展与创新的文化基础。只有回归现代学术传统,秉承学问与人生相结合、关怀历史与现实、恪守学术独立的现代学术精神,重视现代学术传统的实践价值,才能摆脱教育学学科立场的迷惘和学派理念的空洞,才能形成中国教育学术文化,实现教育学研究的新生。为此,需要教育学研究追寻现代学术传统的精神,沿着现代学术扎根实践的实践之路,蕴育出中国教育学术的文化生态,形成中国教育学术研究的理论品格、实践情怀;需要从现代学术精神中汲取营养,扎根现代学术传统这片沃土,在现代学术传统基础上形成教育学研究的学术规范与学术理念;需要培育教育学研究的创造力倾向,使新世纪的中国教育学形成稳定的学科身份和地位;需...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孙杰
2016年9月24—25日,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第十七届学术年会在太原举行。来自全国22个省份的420余位代表参加。与会者围绕"教育政策与管理史"主题展开了深入对话和广泛探讨。一、借鉴方法:教育政策与管理史学术领域的深入与创新提倡教育史学研究与其他科学相互渗透和借鉴,逐渐成为教育史学研究的新动向和新趋势。有学者借鉴历史制度主义的历史观、制度观和结构观,将教育制度研究置于具体的历史过程,开辟教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洪煜 钟秉林 赵应生 张筱茜
我国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早,自民国时期诞生以来,先后经历了初创阶段、规范发展、恢复和稳步发展、快速发展等4个阶段。当前,我国已成为研究生教育大国,但研究生教育仍存在与经济社会发展脱节、入学选拔难以适应高层次人才培养需求、培养质量不高、学位授权制度尚待完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不健全、社会评价机制缺失等诸多问题,改革势在必行。今后,要落实高校招生自主权,提高人才选拔的多样性、有效性;加快学科设置与学位授权制度改革,引导各校研究生教育准确定位和特色发展;优化研究生教育结构,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加快以导师制为核心的培养模式改革,全面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改革成本分担机制,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历史沿革 现状问题 改革方向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周洪宇 陈竞蓉
郭秉文是五四时期中国教育界的领袖人物之一,他曾长期担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校长,并在世界教育会联合会、中华教育改进社、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等当时国内外诸多重要教育组织中出任要职。他不仅大力传播与应用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直接领导和参与了20世纪20年代轰轰烈烈的教育改革运动,而且注重引进和起用留美优秀人才,为教育改革积聚力量,并积极参与国际教育改革运动,为中国教育改革运动谋求外部助力,是推动中国现代教育改革的先驱。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姗泽
人类学关于人类文化的研究结论对中国教育研究的启示为:人类学对文化价值立场的坚守提供教育研究新的审视角度;人类学对文化的研究结论提示人的教育的独特性;人类学的文化视角帮助教育研究者看到当前中国教育核心问题的解决途径。人类学研究坚持的独特的田野考察法对中国教育研究的启示为:教育研究要深入人的发展的立体及细微层面;教育研究要深入教育实际,尽力展示最真实而鲜活的教育现实;自下而上的理论框架构建形式有利于发展中国教育学的本土理论。人类学的他者言说系统对中国教育研究的启示为:他者的眼光有利于对教育公平的研究与实践;在教育研究中要观照体系内部生命体内在的需求;在教育研究中要站在第三方审视教育问题。
关键词:
人类学 研究范式 教育研究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应强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国教育研究,先后出现了三种研究范式和两次范式转换。首先是政治教育范式向绩效主义范式的转换,其次是绩效主义范式向文化学范式的转换。文化学范式是以人为中心,从文化出发来研究人、从人出发来研究文化所形成的研究范式。文化学范式正在成为中国教育研究的主导或主流范式,它带来了教育学学科和教育理论的革命性变化,对教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教育研究 研究范式 文化学范式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胡德海
王国维是近现代中国著名学者,在中国教育学术史上有历史性贡献。教育学术是他一生涉足最早的学术领域,且他还是一位在我国最早设立的中等师范学校任教教育学科的教师。他的大量教育著译,有理论方面的,有教授法、学校管理法等方面的,也有针对当时国内实际情况而发的非常大胆的议论。他的有关教育宗旨、美育和文学教育等方面的教育思想、教育见解堪称确切精当,至今依然具有极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王国维 中国教育学术 学者 教师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四海
实用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从经验到语言的范式转变,这一转变表面上是由以分析哲学为代表的新哲学促动的,其深层原因则是由实用主义的基本哲学精神所决定的。实用主义是以"危机—哲学的改造—生活"的动态模式展开的,这就注定实用主义不会固守一个理论阵地。范式转变使得实用主义完成了一次华丽的蜕变,从而实现了20世纪末的复兴。
关键词:
经验 语言 古典实用主义 新实用主义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等菊
本文通过考察伯明翰文化研究的发展,深入分析了伯明翰文化研究与教育,尤其是与美国实用主义教育的共通与吻合,力图从文化的变迁中寻求教育理论的沿袭、发展及其现实意义。
关键词:
伯明翰文化研究 实用主义 教育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许小青
郭秉文活跃于民国早期教育界的年代(1914—1925),正值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教育界亦在民国初期形成具有现代性和国际性的"场域"。郭秉文凭借学缘、地缘、业缘等关系网络,借助现代报刊传媒,广泛传播新教育理念,组织新式教育社团,大力推行新教育实践,郭秉文一跃成为民国新教育运动活跃的中心人物之一,他的影响力远非以一校一地所能涵盖得了。同时,他亦是中外教育交流的积极推动者、实践者,成为中国教育在国际舞台上活跃的代言人。他领导塑造的南高—东大,成长为二十年代中国高等教育的重镇,与北大一道构成了民国早期中国高等教育"双峰对峙"新景象。1925年郭秉文因东南大学的风潮离开国内教育界,标志着民国自由...
关键词:
郭秉文 新教育 民国教育界 南高学风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石中英
本质主义是一种信仰本质存在并致力于本质追求与表述的知识观和认识论路线,是近代以来西方许多哲学流派,包括那些相互冲突的哲学流派共同信奉的知识观和认识论路线。本质主义对20世纪中国教育学研究的影响有一个由小到大、由点到面、由弱到强的历史过程,逐渐在中国教育学术界占据支配地位。反本质主义是后现代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反本质主义对本质主义的批判集中在实体信仰、本质信念或假定、符合论的语言观以及本质主义的目的假设及其引起的学术与政治的后果上。从反本质主义角度看,本质主义在为中国教育学术研究带来表面的生机和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历史性后果。21世纪的中国教育学研究必须深刻地批判和彻底地抛弃本质主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谢维和
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与成功经验,为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特别是中国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现实基础与生动案例,充分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特点及其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在与国际比较中也充分反映了中国教育治理模式与实践的优势与特色。我自己非常有幸地历经了这个伟大的历史时期,
关键词:
教育治理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张诗亚
所谓学术史,用西方传来的术语来说,属于时间维度的研究,简单来说,就是对某个学术领域研究发展的脉络、历程、成果、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系统深入回顾。这应是一门学科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显然,民族教育研究这门新兴学科的进一步成熟和发展,特别需要这种研究。尽管对民族教育的探讨早已有之,但从新中国学术治理制度的角度看,正式成为一个学科领域的民族教育研究的起点,应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中,首次将民族教育列为单独学科。因此,系统地梳理民族教育这一学科发展之得失,无论是对促进该学科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还是对后来研究者更有效地站在前人肩上贡献新知,都有特别的意义。我想,这应是张学敏、常永才和崔萨础拉等人编著《民族教育研究》(系张斌贤主编的"当代中国教育学术史"丛书之一,福建教育出版社2020年7月出版)的初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第九届学术年会综述
中国教育改革与比较教育研究——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第14届学术年会综述
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教育改革——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第12届学术年会综述
大学中学衔接 应对高考改革——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
教育学的传统与变革——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教育基本理论学术委员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综述
生态文明与全球教育变革——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第二十一届学术年会综述
坚守学术原创;积极应对改革——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理论刊物分会2012年年会综述
从多渠道筹集到现代教育财政制度——中国教育财政制度改革40年
深化教育改革 促进区域发展——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研究会第六次学术研讨会综述
社会变革中的中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0年学术年会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