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73)
2023(11726)
2022(10087)
2021(9688)
2020(8500)
2019(19966)
2018(20399)
2017(39182)
2016(21300)
2015(24117)
2014(24355)
2013(23570)
2012(21336)
2011(18948)
2010(18974)
2009(17787)
2008(17742)
2007(15593)
2006(13264)
2005(11652)
作者
(58985)
(49391)
(49251)
(47326)
(31388)
(23739)
(22792)
(19459)
(18639)
(17579)
(16834)
(16583)
(15575)
(15518)
(15517)
(15204)
(15053)
(14680)
(14261)
(14128)
(12176)
(12160)
(12055)
(11298)
(11218)
(11170)
(10926)
(10853)
(9950)
(9689)
学科
(86660)
经济(86562)
管理(60835)
(59033)
(49079)
企业(49079)
方法(45475)
数学(40975)
数学方法(40282)
(24028)
(23426)
中国(22050)
(17906)
业经(17867)
(16133)
农业(15421)
(15327)
贸易(15323)
(15160)
财务(15098)
财务管理(15057)
(14899)
理论(14759)
地方(14670)
企业财务(14044)
(13082)
银行(13056)
(12647)
(12610)
金融(12607)
机构
学院(296095)
大学(295904)
(122501)
经济(119989)
管理(118107)
理学(102485)
理学院(101424)
管理学(99363)
管理学院(98807)
研究(94117)
中国(71562)
(61332)
科学(57485)
(57037)
(47413)
(46813)
财经(45379)
中心(44810)
业大(43871)
(43829)
研究所(42582)
(41241)
北京(38281)
经济学(37958)
(37540)
农业(37185)
师范(37140)
经济学院(34355)
(34306)
(34011)
基金
项目(200463)
科学(158362)
基金(146412)
研究(145014)
(127079)
国家(126041)
科学基金(109456)
社会(91408)
社会科(86708)
社会科学(86683)
(78446)
基金项目(77046)
自然(72266)
自然科(70667)
自然科学(70648)
自然科学基金(69371)
教育(69307)
(66136)
资助(61641)
编号(59465)
成果(47514)
重点(45183)
(44929)
(41800)
(41724)
课题(40382)
科研(39163)
创新(39067)
教育部(39004)
大学(38112)
期刊
(127139)
经济(127139)
研究(82386)
中国(56265)
(46881)
学报(43917)
管理(42564)
(41477)
科学(40981)
大学(34161)
教育(32359)
学学(32142)
技术(29276)
农业(27609)
(25196)
金融(25196)
财经(22501)
业经(21002)
经济研究(20903)
(19332)
统计(16986)
问题(16859)
技术经济(15353)
(15166)
(15078)
(14135)
理论(14023)
决策(13866)
商业(13581)
财会(13547)
共检索到4249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利锋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利锋  
劳动力流动不仅影响货币政策的动态传导效应,同时也是影响产业发展、宏观经济稳定和收入分配的重要力量。基于我国劳动力流动与供给侧改革"降成本"的现实情况,构建包含聘用成本与部门间劳动力流动的异质性部门NK-DSGE模型,考察部门技术冲击的宏观影响。研究发现:第一,聘用成本的存在使企业无法及时调整雇佣劳动力,进而使得部门技术冲击的动态效应发生显著改变;第二,供给侧改革"降成本"存在"以短期阵痛换取长期收益"的特征,即在短期会降低产出水平与就业率,提高通胀率和失业率,但在长期会提高产出水平和就业率,并降低通胀率和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利锋  雷盼盼  
本文建立了一个包含劳动力调整成本的NK-DSGE模型,并考察了劳动力调整成本对于货币政策动态效应所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劳动力调整成本显著改变了技术冲击以及货币政策冲击下宏观经济变量动态变化的轨迹。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存在劳动力调整成本下的最优货币政策。研究表明,为了缓和劳动力调整成本造成的扭曲,基于最小化福利损失的角度,当劳动力调整成本显著存在时,政府不仅需要牺牲部分产出的增长,而且需要忍受通胀的上升。因此,基于本文的研究结论,在评价我国货币政策效应时,应该考虑劳动力调整成本造成的影响。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利锋  雷盼盼  
本文建立了一个包含劳动力调整成本的NK-DSGE模型,并考察了劳动力调整成本对于货币政策动态效应所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劳动力调整成本显著改变了技术冲击以及货币政策冲击下宏观经济变量动态变化的轨迹。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存在劳动力调整成本下的最优货币政策。研究表明,为了缓和劳动力调整成本造成的扭曲,基于最小化福利损失的角度,当劳动力调整成本显著存在时,政府不仅需要牺牲部分产出的增长,而且需要忍受通胀的上升。因此,基于本文的研究结论,在评价我国货币政策效应时,应该考虑劳动力调整成本造成的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金春雨  徐悦悦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冲击,我国进入疫情防控新阶段,此背景下财政政策合理选择对稳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在包含异质性家庭和企业的非线性新凯恩斯主义动态随机一般均衡(NK-DSGE)模型中引入服务消费效用冲击,量化新冠肺炎疫情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对比疫情冲击下各项财政政策的实施效果和乘数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一方面作用于服务部门影响企业的进入与退出,对宏观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引起失业率上升导致家庭借贷违约率提升,进而加剧了金融风险与经济衰退。积极财政政策在应对疫情冲击过程中起到逆周期调节作用,有效地缓解了经济衰退。通过对比增加政府购买、减免税收及政府转移支付政策的调控效果发现,在稳定家庭收入和促进消费增长方面,减税政策应对疫情冲击最有效,而在促进产出和就业方面,增加政府购买支出的财政政策更有效。研究结论为疫情防控的财政干预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陈利锋  
考虑我国劳动力市场非正规部门就业、自主创业型就业与正规部门就业同时存在的事实,构建包含多种就业形式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考察降低自主创业进入成本、正规部门聘用成本、正规部门就业者议价能力等单项改革政策的长期与短期效应。结果显示,尽管长期中单项改革政策较好地实现了宏观经济稳定,但存在短期成本,表现为:所有单项改革政策均导致就业短暂下降以及通胀、失业短暂上升;降低自主创业进入成本的改革政策短期引致工资收入差距扩大,而降低正规部门聘用成本与议价能力的改革则使产出经历短暂衰退。相对其他单项改革政策,无论是短期效应还是长期效应,降低正规部门议价能力的改革政策效果均较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综合改革政策的长期和短期效应。模拟分析的结果显示:综合改革产生的长期与短期效应均大于各单项改革;综合改革政策并未产生明显的短期成本;由所有单项改革构成的综合改革对产出和通胀的影响相对较大,而由两项正规部门单项改革构成的综合改革对就业和部门间工资收入差距具有相对较大的影响。因此,通过各项劳动力市场改革政策的协调配合,能有效降低改革的短期成本并显著改善劳动力市场改革效果。在政策实践中,选择何种单项改革组合构成的综合改革取决于政策调整的目标。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宋扬  
本文构建了刻画当前户籍制度特征的劳动力市场模型。政策模拟分析显示,当户籍制度全面放开后,会有1.64亿新增的高龄农民工进入城市,劳动力的优化配置会大幅增加GDP。改革后高龄农民工的收入会显著提高,收入差距将大幅度缩小。此外,测算发现改革成本与GDP的增加基本上可以抵消。可见,改革成本不应该成为户籍制度改革的制约因素。如果政府旨在促进社会公平、缩小收入差距,应该全面彻底地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尽早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隋建利  龚凯林  
本文通过构建包括11种结构冲击以及2种粘性机制的异质性部门(消费品部门、资本品部门)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NK-DSGE)模型,详细刻画了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冲击缘由及其传导机制。研究结论显示:(1)无论是消费品部门还是资本品部门,两部门产品市场以及劳动力市场的粘性程度都普遍较高。与产品市场相比较,劳动力市场潜存更高的粘性程度和更强的定价阻力。(2)微观部门异质性冲击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性。部门专有产品价格加成冲击对主要经济变量的影响方向截然不同,而部门专有技术冲击对主要经济变量的影响程度存在显著差异。(3)资本品部门技术冲击、投资边际效率冲击、消费偏好冲击、货币政策冲击能够解释超过90%的居民消费、居民投资、总产出波动。此外,结构冲击的边际贡献存在较强动态特征,投资边际效率冲击的贡献率普遍显著上升,货币政策冲击的贡献率普遍明显下降。(4)中国实际GDP增长缺口主要由投资边际效率冲击、消费偏好冲击以及货币政策冲击驱动,而名义加成冲击、技术冲击以及财政政策冲击的贡献相对较小,且由投资边际效率冲击以及消费偏好冲击所代表的需求层面冲击与货币政策冲击的贡献方向基本相反。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吴敏艳  朱学义  
常熟市常规性成本项目控制较好,但伴随经济下行压力带来劳动力成本、能源成本、土地成本、税负成本、融资成本和制度性交易成本上升。本文建议根据成本效益动因含义,既从成本变动方面分析效益的变动,又从效益的角度分析成本的变动,并结合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成本的要求和常熟市的实际情况,探讨成本动因理论的创新内容。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吴敏艳  朱学义  
常熟市常规性成本项目控制较好,但伴随经济下行压力带来劳动力成本、能源成本、土地成本、税负成本、融资成本和制度性交易成本上升。本文建议根据成本效益动因含义,既从成本变动方面分析效益的变动,又从效益的角度分析成本的变动,并结合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成本的要求和常熟市的实际情况,探讨成本动因理论的创新内容。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佳  张金水  
本文基于七部门DSGE模型的脉冲响应分析,认为外生冲击沿部门传导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推动作用、拉动作用和替代作用。其中推动作用和拉动作用是一个部门受到正向冲击带动其他部门产出上升的作用机制,而替代作用则可能使其他部门产出下降。多部门DSGE模型相比其他投入产出模型的优势在于通过引入消费者的最优决策较好地刻画了替代作用。模拟结果显示,对制造业的经济刺激政策对各部门产出的带动作用最大,而对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的经济刺激政策对各部门产出的带动作用则相对较小。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林宇星  吴文鑫  严佳佳  
将作为外部冲击的新冠肺炎疫情因素引入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分析其对国内经济的冲击情况,并模拟了在无政策干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搭配四种情景下的政策效果。研究发现,新冠肺炎疫情短期内会对经济造成巨大冲击,但长期看,社会总需求和通货膨胀受到的影响并不明显,对就业的挤出效应持续时间则较长。同时,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同配合,会产生"政策叠加"效应,促使宏观经济更快复苏,但长期会导致通货膨胀压力增大。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尧成  徐晓萍  
文章为分析我国经济外部失衡问题,运用当前国际经济学领域先进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两国模型研究方法,模拟了在不同消费替代弹性下以技术冲击为代表的供给冲击和以货币冲击为代表的需求冲击对一国经济外部失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这两种冲击发生后该国的外部资产和汇率水平会从初始的"0均衡"状态偏离,而到最终收敛大约需要10年到15年的时间。这可以很好地解释当前我国的经济外部失衡,文章也依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林宇星  吴文鑫  严佳佳  
将作为外部冲击的新冠肺炎疫情因素引入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分析其对国内经济的冲击情况,并模拟了在无政策干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搭配四种情景下的政策效果。研究发现,新冠肺炎疫情短期内会对经济造成巨大冲击,但长期看,社会总需求和通货膨胀受到的影响并不明显,对就业的挤出效应持续时间则较长。同时,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同配合,会产生“政策叠加”效应,促使宏观经济更快复苏,但长期会导致通货膨胀压力增大。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海波  邵飞飞  钟学超  
本文通过构建包含异质性家庭、厂商、政府和中央银行四部分的小型封闭经济的NK-DSGE模型,研究了两类家庭消费税、劳动所得税、资本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五种税收政策冲击对产出、两类家庭收入及其分配差距的影响。研究表明,李嘉图家庭消费税上升使产出下降、家庭收入先减少再增加、收入差距缩小;非李嘉图家庭消费税下降使产出增加、家庭收入增加、收入差距扩大;劳动所得税下降使产出增加、家庭收入先增加后减少、收入差距扩大;资本所得税与李嘉图家庭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与非李嘉图家庭消费税的政策作用效果方向一致,但资本和企业所得税的效果更显著。由结构性减税的税收政策组合分析可知,税种及其变化幅度直接决定政策作用效果。因此,政府在制定税收政策时应兼顾其作用方向、作用强度和作用时效,审慎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