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44)
2023(3804)
2022(3095)
2021(2914)
2020(2402)
2019(5268)
2018(4852)
2017(9538)
2016(5069)
2015(5704)
2014(5544)
2013(5569)
2012(4996)
2011(4145)
2010(4079)
2009(3586)
2008(3917)
2007(3238)
2006(2653)
2005(2279)
作者
(12475)
(10738)
(10729)
(10342)
(6541)
(5025)
(4726)
(4076)
(3866)
(3866)
(3548)
(3473)
(3430)
(3376)
(3232)
(3149)
(3097)
(3088)
(2986)
(2969)
(2554)
(2507)
(2505)
(2421)
(2370)
(2350)
(2264)
(2176)
(2168)
(2131)
学科
(23282)
管理(20518)
(19763)
经济(19741)
(18550)
(15105)
企业(15105)
财政(12249)
(9789)
方法(9607)
(9265)
财务(9262)
财务管理(9223)
企业财务(8864)
数学(8830)
数学方法(8761)
(6780)
中国(6523)
(6007)
(5020)
制度(5019)
地方(4807)
收入(4629)
(4543)
(4127)
体制(4125)
农业(4072)
(3955)
银行(3947)
业经(3816)
机构
学院(66765)
大学(66493)
(31043)
经济(30567)
管理(26038)
(24625)
理学(23101)
理学院(22920)
管理学(22649)
管理学院(22531)
研究(19973)
中国(16073)
财经(15591)
(14178)
(12164)
财经大学(11385)
经济学(11150)
科学(10833)
经济学院(10209)
(9584)
(9527)
中心(9466)
财政(8704)
研究所(8229)
(8096)
商学(7814)
业大(7760)
(7750)
商学院(7733)
北京(7378)
基金
项目(45368)
科学(36336)
基金(34804)
研究(33390)
(29668)
国家(29428)
科学基金(26157)
社会(23877)
社会科(22814)
社会科学(22809)
基金项目(18426)
(16973)
自然(15685)
自然科(15408)
自然科学(15405)
教育(15265)
自然科学基金(15124)
资助(13995)
(13584)
编号(12591)
国家社会(10790)
(10688)
成果(10412)
教育部(9749)
重点(9727)
人文(9562)
(9424)
(9305)
(9263)
大学(8960)
期刊
(31816)
经济(31816)
(24745)
研究(23041)
中国(13426)
学报(9376)
财经(8631)
管理(8580)
科学(7828)
大学(7681)
学学(7472)
(7391)
(6823)
经济研究(6752)
(6715)
财政(6715)
会计(6036)
(5981)
金融(5981)
财会(5810)
农业(4499)
问题(4046)
业经(4009)
技术(3981)
通讯(3938)
会通(3936)
教育(3884)
(3701)
(3628)
(3312)
共检索到1009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范子英  李欣  
分税制改革强化了中央财政集权,各部委掌握的资源越来越多,地方与部委的政治关联强度会显著影响其获得的财政转移支付。本文基于2003年部长更换的自然实验,利用倍差法研究了部长的政治关联的影响,研究发现:(1)新任部长的政治关联效应会使其来源地的地级市获得的专项转移支付增加2亿元,如果是重要部委的部长,该效应上升至9.4亿元,相当于在原有水平上增加130%;(2)政治关联效应在部长的一个任期之内是非线性的,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的趋势;(3)增加政治关联和减少政治关联的效应是非对称的,部长卸任并没有伴随着专项转移支付的显著减少;(4)政治关联效应仅体现在正部长,副部长对其来源地获得的财政资源影...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晓轩  
本文阐述了转移支付带来的经济影响,转移支付导致地方政府产生财政幻觉,而公共服务均等化又要求转移支付。转移支付促进了地方政府经济增长,但却对税收的影响不同,税收返还的转移支付促进地方政府税收努力程度,而非条件转移支付减缓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收敛区域经济。在实际中存在着破坏转移支付的均等化效应的虹吸效应。因此转移支付均等化仍然是比较复杂的经济现象。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贾俊雪  郭庆旺  高立  
本文分别利用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和两情势空间德宾面板数据模型全面考察了我国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及其构成对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特别是不同类型支出的竞争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1995—2008年间,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对我国省级地方政府竞争性支出行为总体上具有较为显著的影响,其中税收返还与财力性和专项转移支付的激励效应存在着明显差异。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金双华  
自实行分税制以来,我国逐步建立起了一套财政转移支付体系以满足地方政府运行和公共服务提供的需要,但这些数额巨大的转移支付体系对收入分配的作用如何?文章在已有数据的条件下,首先利用离均差等指标分析了财政转移支付对省际间财力不均等调节作用的情况,其次利用相关分析方法对财政转移支付结构与收入分配公平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试图找到不同转移支付类别在收入分配公平中的作用。研究发现,财政转移支付从总体看在一定程度上遵从了均等化原则,但对不同省份的作用是不一样的;转移支付对农村收入分配公平的作用比较大,财力性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对收入差距的影响大于税收返还。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广庆  王有强  
本文分析了我国分税制改革以来县级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变迁过程,并利用1995—2006年28个省份(京、津、沪除外)各级财政获得的转移支付数额及其之间的相对比例、人均值等指标,从三个维度剖析上级对县级转移支付资金分配的变化特征。研究发现,越是经济落后的省份越倾向于截留中央对县的转移支付,而越是经济发达的省份则越倾向于加大对县的转移支付力度。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孙开  
我国目前约有11种形式的政府间转移支付手段。伴随着财政转移支付规模的扩大和结构的改善,转移支付的效果显著提高。现行转移支付制度在手段运用和分配方式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转移支付手段过于多样化、复杂化,且历次财政体制改革沿袭下来的个别转移支付形式有待改进。财政转移支付手段的整合,需要服务于转移支付的近期和远期目标。在管理和技术层面上,应该从注重规范化、提高绩效和强化监管等方面入手,逐步优化财政转移支付的分配方式。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马骁  赵艾凤  王好  
本文首先采用转移支付前后的基尼系数构造效果系数,对2003—2011年中央转移支付(以下简称转移支付)对区域财政收入差异的调节效果进行了探讨。总体来说转移支付的确起到了缩小区域财政收入差异的作用,并且这种效果呈现出增强的趋势。那么,目前转移支付的区域分配结构是否需要进一步优化?我们运用秩和检验对转移支付的区域分配结构进行了评价,得出人均本级财政收入与人均转移支付的分布很大程度上是无差异的,东、中、西部都存在人均本级财政收入多而转移支付反而多,财政收入少而转移支付反而少的省份。既然转移支付的区域分配结构有待优化,我们继而采用转移份额法对影响转移支付区域分配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东部的财政努力度没...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鲍曙光  
本文基于县级财政数据,利用泰尔指数构建均衡系数,对我国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的均等效果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转移支付缩小了地区财力差异,但地区间财力差距仍极大,且均等效果在2008年以后有所弱化;相对于省际差距,省内差距是地区财力差距的主要组成部分,未来要重点推进省以下转移支付体系建设;转移支付向中西部地区倾斜,但东部地区财力差距问题凸显;一般性转移支付均等的效果和效率都是最高,专项转移支付均等效果也较强,但体制性补助和税收返还均等效率较低。最后,笔者围绕省以下转移支付制度,转移支付结构和分配公式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贾俊雪  高立  秦聪  
如何维护地方税收体系的有效性,始终是财政分权化改革的核心。本文以我国县级财政实践为基础,系统考察了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的税收激励作用及其在维护地方税收体系有效性方面的作用。研究表明,我国省级以下财政转移支付在税收激励方面并不成功,未能在促进县级地方税收收入增加、维护县级地方税收体系有效性方面发挥积极作用,2002年所得税分享改革以来东部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专项转移支付具有良好的激励作用,有利于县级地方税收收入特别是营业税和增值税共享收入的增加,税收返还和财力性转移支付均不利于县级地方税收收入增加。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莉莎  刘穷志  
政治家的个人行为可能对转移支付分配产生扭曲作用,降低分配效率,因此许多国家都采用公式法确定政府间转移支付分配方案,以此限制政治因素的负面影响。本文以中国2011—2018年一般性转移支付和财政部领导成员的政治关联为研究对象,讨论公式化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分配机制是否消除了政治关联效应。研究结果显示,财政部领导成员的政治关联依旧对一般性转移支付分配具有显著影响,领导成员的人数越多、成员在结构上越重要,其来源地所获得的一般性转移支付越多;任期内的政治关联作用具有倒U型曲线特征,并随领导成员的卸任而消失;中国共产党中央财经委员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预案审查制度显著弱化了政治关联对一般性转移支付分配的影响。据此,本文认为,仅依靠公式化的计算方法并不能完全消除一般性转移支付分配机制中存在的政治因素,完善的审查监督制度是提高分配机制效率的有效手段。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肖育才  谢芬  
分税制改革以来,针对民族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不断调整,形成了一个纵向逐级传递式财政转移支付模式。本文梳理了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的构成及路径,并对当前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现状及效应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发现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无论是对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还是财力均等化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总体规模过小、结构不合理、转移支付路线单一、缺乏法律规范等问题,应有针对性地完善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杨怀宏  
贫困和减贫是一个世界性课题,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不愿面对而又不得不去面对的问题,而财政转移支付是贫困治理的一种主要方式。主要阐述了公共财政转移支付对城镇减贫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经济增长、财政转移支付、经济开放度、产业结构、人力资本、城镇化这六种影响因素对于中国城镇贫困问题的解决影响巨大,其中经济增长对于城镇贫困影响最大,是解决贫困问题的关键,产业结构调整影响程度最小。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石逢明  程红亮  
分税制财政体制实施后 ,建立科学、公正、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显得很重要。为此 ,我国应近快完善转移支付体制 ,实行科学、规范的管理。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龚锋  卢洪友  
本文提出机会平等导向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优化设计思路,即转移支付应补偿处于不利环境的地方政府,但不应补偿公共服务供给努力程度不足的地方政府。在此基础上,运用Roemer和Moreno-Ternero的机会平等分析框架,以及中国2000—2006年地级市的数据,评估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体系的机会平等效应,并对实现最优机会平等目标的转移支付配置方案进行测算。实证结果显示:(1)现有总转移支付有效降低了地方自有财政收入的机会不平等程度,但与最优配置方案相比,总转移支付过度向东部地区倾斜,其政策效应还存在较大提升空间。(2)专项补助的机会平等效应最高,税收返还的机会平等效应最弱,一般财力性转移支付的机会...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国库处课题组  刘书文  陈斯瀚  潘书兰  
分税制改革实施的20年以来,我国财政转移支付的规模不断扩大,结构日益优化,分配方式逐步完善,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有效缓解了政府间的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但随着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快速改变,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环境不断变化,制度异化问题随之而来。本文通过分析财政转移支付的现状和特点,主要阐述现行财政转移支付存在的制度异化问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进一步助推我国财税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