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13)
- 2023(8361)
- 2022(7039)
- 2021(6851)
- 2020(5484)
- 2019(13047)
- 2018(13306)
- 2017(22447)
- 2016(13127)
- 2015(14655)
- 2014(14965)
- 2013(13715)
- 2012(12875)
- 2011(11494)
- 2010(11819)
- 2009(10211)
- 2008(10070)
- 2007(9359)
- 2006(8082)
- 2005(7262)
- 学科
- 济(40782)
- 经济(40750)
- 管理(35814)
- 业(35233)
- 企(29037)
- 企业(29037)
- 教育(21533)
- 中国(18793)
- 技术(17687)
- 农(14057)
- 方法(13040)
- 地方(12223)
- 理论(11900)
- 技术管理(11833)
- 数学(10562)
- 数学方法(10414)
- 业经(10412)
- 教学(10262)
- 财(10124)
- 农业(9744)
- 学(8976)
- 制(8786)
- 发(7290)
- 贸(6817)
- 贸易(6805)
- 体(6796)
- 银(6741)
- 银行(6731)
- 易(6556)
- 行(6435)
- 机构
- 学院(163439)
- 大学(163205)
- 管理(58386)
- 济(58037)
- 经济(56306)
- 研究(56131)
- 理学(49444)
- 理学院(48820)
- 管理学(47963)
- 管理学院(47605)
- 中国(36582)
- 京(35346)
- 范(33098)
- 师范(32927)
- 教育(32598)
- 科学(32149)
- 江(29713)
- 财(26988)
- 所(26854)
- 师范大学(26588)
- 中心(26003)
- 技术(24453)
- 研究所(23955)
- 职业(23521)
- 州(23260)
- 北京(22750)
- 农(22404)
- 业大(20808)
- 院(20531)
- 财经(20322)
- 基金
- 项目(103688)
- 研究(89534)
- 科学(83926)
- 基金(68473)
- 家(56947)
- 国家(56189)
- 社会(52718)
- 教育(50011)
- 社会科(49569)
- 社会科学(49558)
- 科学基金(48769)
- 省(47841)
- 编号(40888)
- 划(38855)
- 基金项目(36300)
- 成果(35483)
- 课题(32373)
- 自然(28201)
- 创(27836)
- 自然科(27554)
- 自然科学(27549)
- 年(27541)
- 自然科学基金(27069)
- 资助(25563)
- 发(25109)
- 规划(25019)
- 创新(24813)
- 重点(24643)
- 部(24094)
- 项目编号(23882)
- 期刊
- 济(70750)
- 经济(70750)
- 教育(60634)
- 研究(58762)
- 中国(51363)
- 管理(23447)
- 技术(22563)
- 财(21481)
- 农(21084)
- 学报(18705)
- 科学(18611)
- 职业(17681)
- 大学(16250)
- 农业(14187)
- 融(13362)
- 金融(13362)
- 学学(13024)
- 业经(12836)
- 坛(12394)
- 论坛(12394)
- 技术教育(11862)
- 职业技术(11862)
- 职业技术教育(11862)
- 图书(10415)
- 科技(10019)
- 财经(9356)
- 经济研究(9331)
- 发(8881)
- 问题(8546)
- 经(8226)
共检索到2703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俊青 陈正振
创新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机制,提升东盟国家人力资本整体水平,将为加快中国—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提供坚实的技能支撑。经过理论基础、历史机遇和现实需求分析,提出部省共建面向东盟的职业教育开放合作创新高地的路径选择:加强政策供给,建立央地互动、多元参与、权责清晰、风险分担的协同治理机制;强化地方政府主责意识,形成要素集聚、共建共享、利益平衡的区域产教深度融合新生态;立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推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融通;增强数字技术供给能力,打造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合作平台升级版。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战勇 张晓琦
为强化广西在面向东盟“双循环”中的地位,把握住金融开放门户和陆海新通道建设等战略的历史机遇,推动广西由“通道角色”向“通道经济”的转型,笔者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研究设立面向东盟的物流金融联盟的必要性、可行性和运行模式。广西牵头发起设立物流金融联盟的现实意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韦志勇 罗子珊
文章基于东盟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对南宁孵化器的国际化需求,分析了南宁建设面向东盟的国际孵化器的有利因素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孵化器的定位、目标。文章认为,南宁建设面向东盟的国际孵化器应扩大孵化器的空间、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建立国际孵化器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完善孵化器政策、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和发展科技服务机构。
关键词:
孵化器 东盟 国际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雪梅
广西在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中探索出一条民族边境地区职业教育国际化的新道路,但在职业教育交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上,仍存在瓶颈,需要密切政策协商,完善合作机制;完善资金支持,扩大合作规模;依托"走出去"战略,深化合作内涵,逐步构建起以广西为支点的中国—东盟职业教育交流合作基地,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广西 东盟 职业教育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衍
针对1300多所高职院校的未来,2014年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用四字定调:"创新发展"。10月18日召开的、向来备受业界关注的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年会,也以此四字作为年会主题。在新形势下高等职业教育如何创新,怎样发展?在即将启动的2015年至2017年的高职三年行动计划中,如何更好地落实这一全国职教会议精神?这是高职战线所极为关注的。教育部相关司长也给出了他们的解读。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林萍
福建对东盟在农产品出口贸易、农业对外投资项目等"走出去"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在实施农业"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着农业资源束缚大,农业技术创新不足,企业规模总体偏小、综合实力不强,投资环境有待优化等问题。基于此,应从制定农业"走出去"规划纲要,明确重点产业、培育农业"走出去"的主体、建立农业"走出去"信息收集平台、加强国际市场开拓促销、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构建农业企业"走出去"激励机制等方面采取具体的对策。
关键词:
福建 东盟 农业 “走出去”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覃壮才
“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过程中,加强双方的教育合作势在必行。留学服务是重要的教育服务贸易方式,也是今后高等教育政策领域中必须加以重视的服务领域。本文从教育服务的视角来定位面向东盟的来华留学教育政策路径,提出:(1)要认识和利用比较优势,开拓东盟国家来华留学生源;(2)拓展合作办学力度,推动部分基础性和技术性课程和专业的国际化;(3)扩大高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范围,推动校际间学生的交流。政府在推动面向东盟的中国留学教育中也应该发挥指导和监管的作用,同时利用政策平台服务于中国高等学校的对外教育服务工作。
关键词:
东盟 留学教育 教育政策 教育服务贸易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韦韦 闫志刚
当前,中国职业教育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今年,国务院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全国职业教育会议,会议受到了习近平主席和李克强总理的特别关注。顶层推动,政策配合,国务院适时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对中国职业教育做出基础性战略规划。乘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及《决定》发布的"东风",中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任占营
本文立足于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双重属性,概括了《决定》对改革创新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路径、措施和要求,从"高等职业教育"概念内涵外延,专科高职院校的层次定位和功能定位,政府、市场、学校三方新型关系,专科高等职业院校特色发展等方面进行阐释,探讨了专科高等职业院校科学发展的方向。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叶宏权
基于中国—东盟政治、经贸及文化教育的全方位合作背景,以推进天津高职教育国际化,扩大招生规模为切入点,梳理东盟国家来津留学生招生现状、机遇及挑战,剖析招生发展的制约因素,从创建留学集团、实现资源共享,多样化招生媒介、拓宽生源渠道,加大资助力度、吸引优秀生源及创新留学生管理、营造口碑效应四个维度提出特色化招生策略,以期为天津在东盟教育市场竞争中谋求更大的市场份额和发展空间,进而助力天津高职教育国际化良性发展。
关键词:
中国—东盟 高职教育国际化 留学生招生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卫东 吴砚峰
本文以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介绍了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特色,认为区域特色物流人才的培养要满足行业和企业的需求,就要改革人才培养式,并提出多方协同发展,改良物流专业课程体系,培养区域特色人才的建议。
关键词:
东盟 物流专业 人才培养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桀 贾晨昕 吴信值
中国面向越南、老挝、缅甸的边境口岸是连接中国与东盟的重要节点,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中国主导的边境旅游实验区和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面临诸多挑战。本文在分析云南、广西"两区"建设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对突破路径进行探讨,提出建设三类"国际和平公园"的对策建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巧玲 张向前
优化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人才使用机制是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提升国际地位的重要保障。本文分析了我国现有创新人才使用机制中存在法律体系尚未健全、人才规划和任用模式不科学、创新成果缺乏自主性、科技创新氛围不够浓厚和人才培训激励手段单一等问题,构建了优化世界重要人才和创新高地的人才使用机制框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和完善有关科技创新的法律体系、建立科学的人才规划和任用模式、提高自主研发能力以及改善科研环境,加强人才使用的国际交流合作的建议,从而发挥创新人才的最大效益,助力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建设。
关键词:
世界重要人才中心 创新高地 人才使用机制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武汉大学资本赋能大湾区创新发展研究课题组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引擎,有优势成为引领全球新一轮产业革命的"领头雁"。资本是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文章认为股权投资(VC/PE)能通过筛选培育、风险分散、融资支持、要素集成、制度供给、资源重组六方面制度功能支持创新发展。巩固提升粤港澳大湾区股权投资市场优势,让股权投资赋能粤港澳大湾区全球创新高地建设,要宽化资本来源,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强化技术攻关,发展非对称性"杀手锏"技术,培育优质项目源;深化人才激励,推进风险投资家与企业家、科学家的深度合作;优化投资环境,让创新创业创造活力竞相迸发;活化退出通道,畅通"募投管退"的投资闭环。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栋 王海军
"互联网+"对产业结构的渗透和改造,为职业教育发展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时代特征。职业教育要积极响应"互联网+"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对接新经济形态下的人才技能要求,借助互联网思维,树立开放、多元、共享的新型教育观念,通过交互式教学、慕课、大数据分析等新兴手段优化教育供给,逐步构建职业教育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互联网+ 职业教育 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