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56)
2023(9706)
2022(8739)
2021(8352)
2020(7013)
2019(16524)
2018(16604)
2017(31746)
2016(17719)
2015(20221)
2014(20287)
2013(20023)
2012(18176)
2011(16381)
2010(16298)
2009(14652)
2008(14177)
2007(12154)
2006(10567)
2005(8908)
作者
(51281)
(42426)
(42188)
(40038)
(27056)
(20378)
(19216)
(16921)
(16144)
(15258)
(14721)
(14106)
(13486)
(13345)
(13004)
(12953)
(12946)
(12655)
(12049)
(11951)
(10669)
(10510)
(10262)
(9576)
(9538)
(9527)
(9407)
(9325)
(8650)
(8523)
学科
(66355)
经济(66278)
管理(51097)
(46580)
(39390)
企业(39390)
方法(32814)
数学(28270)
数学方法(27946)
(17368)
中国(17016)
(16132)
(15335)
业经(14513)
理论(14128)
地方(13991)
(12589)
农业(11690)
环境(11399)
(11195)
贸易(11190)
教育(11162)
技术(10994)
(10804)
(10446)
(10037)
财务(9978)
财务管理(9963)
(9795)
企业财务(9452)
机构
大学(248035)
学院(246690)
管理(100287)
(89675)
理学(87746)
经济(87446)
理学院(86718)
管理学(85122)
管理学院(84696)
研究(80400)
中国(56663)
(53447)
科学(53358)
(40864)
(39916)
(39348)
业大(38849)
研究所(37751)
中心(35609)
(34898)
(34533)
师范(34229)
北京(33864)
财经(32547)
农业(31374)
(29616)
(29360)
(29118)
技术(27962)
师范大学(27586)
基金
项目(175878)
科学(136738)
研究(128647)
基金(125130)
(109111)
国家(108182)
科学基金(92485)
社会(77307)
社会科(73054)
社会科学(73032)
(69953)
基金项目(67710)
自然(61989)
自然科(60396)
自然科学(60382)
教育(60199)
自然科学基金(59278)
(58741)
编号(54080)
资助(51793)
成果(43393)
重点(39117)
(38268)
课题(37168)
(36766)
(36502)
创新(33840)
科研(33480)
项目编号(33154)
大学(32605)
期刊
(95239)
经济(95239)
研究(68766)
中国(47110)
学报(41746)
科学(37541)
管理(35404)
(35366)
教育(34126)
大学(30397)
学学(28167)
(27772)
农业(25372)
技术(22321)
图书(16441)
业经(16122)
(15419)
金融(15419)
财经(14799)
经济研究(14290)
资源(13274)
(13154)
科技(12764)
理论(12608)
(12423)
问题(12279)
实践(11883)
(11883)
情报(11538)
技术经济(11484)
共检索到3471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孟丽  郑国生  
利用RAPD技术对芍药属牡丹组的 11个野生牡丹类群和 12个栽培牡丹品种间的亲缘关系进行了研究。筛选出的 17个单引物和 1个组合引物共扩增出 191条谱带 ,其中 15 3条表现多态性 (占 80 1% ) ,揭示了牡丹组植物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对扩增结果进行UPGMA聚类分析表明 :革质花盘亚组的野生类群与栽培品种聚为一类 ,革质花盘亚组各野生种与栽培品种间的亲缘关系都比较近。 5个野生种与受试牡丹品种间的平均遗传距离值为 0 4 8~ 0 5 7,与栽培牡丹间亲缘关系从近到远依次为 :杨山牡丹、四川牡丹、卵叶牡丹、紫斑牡丹和矮牡丹。另外 ,本次RAPD试验扩增出的 2 5个特异标记...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孔秋生  李锡香  向长萍  邱杨  沈镝  
利用筛选出的8对引物对56份来源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栽培萝卜种质的亲缘关系进行了AFLP分析,共扩增出327条带,其中多态性带128条,多态性位点百分率39.1%,显示出栽培萝卜种质之间存在着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系统聚类分析将供试材料分为5类9组,主坐标分析将其分为4类7组,2种分类方法所获结果基本一致。基于分子标记的分类与种质的表型基本吻合。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春英  林同香  戴思兰  张秀英  
利用36 个10 碱基随机引物首次对7 个桃花( Prunus persica) 近缘种和30 个品种进行RAPD 反应.对选出10 个引物扩增出的具有多态性、可重复的、清晰的56 条带进行数据统计分析.UPGMA聚类结果表明:毛桃( Prunus persica) 和新疆桃( P. ferganensis) 之间具有很近的亲缘关系,并与桃花品种间亲缘关系最近;寿星桃、垂枝桃类品种在聚类图上分别较早地聚合在一起,表明其类内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直枝桃类品种没有在树系图上聚合成一类,表明直枝桃花品种群演化关系较为复杂,多样性较丰富.该文还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探讨了桃花品种的演化关系和‘白花山碧’桃的起...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谭雪  郭爽  郑少薇  刘自珠  林锦英  林春华  
利用RAPD标记对31份菜薹种质资源进行亲缘关系分析。15条引物共扩增出66条谱带,其中多态性谱带43条,多态性谱带比率为65.15%,平均多样性指数为0.302 2。菜薹种质间遗传距离为0.046 5~0.526 1,遗传相似系数为0.590 9~0.954 5。UPGMA聚类结果表明,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74处,将31份菜薹种质分为四大类,与传统分类结果相比,有一致性但也存在差异。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林建丽  朱正歌  王建成  高建伟  
利用200个随机引物对21份白菜类蔬菜种质资源材料的基因组DNA进行了扩增,研究了它们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有22个随机引物可得到稳定的RAPD谱带,扩增带总数为135条,其中多态性带为125条,多态性比例为92.6%。系统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遗传距离(D)=0.25处,可将供试材料分为2类10组,其中第1类包括5个甘蓝品种,另外还包括芜菁;而第2类包括白菜和芥菜2个亚类。这表明芜菁和白菜的亲缘关系较远。芜菁和散白菜的杂交后代与芜菁和其他白菜的杂交后代形态相似,不能从形态学上为李家文的"杂交起源"假说提供佐证。推测白菜可能起源于野生小白菜的原始类型,在向北方传播的过程中相互杂交,经过长期的自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建农  赵建华  李计红  曹孜义  
采用RAPD标记方法,对22份甜瓜材料进行了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22个引物共扩增 出189条DNA条带,其中143条表现出多态性,占总带数的75.66%。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2个甜瓜品种(系)中首 先可分为薄皮甜瓜与厚皮甜瓜两大类,彼此亲缘关系最远;厚皮甜瓜中网纹甜瓜与厚皮甜瓜的其他类型又被分开; 再次一级的分类为河套蜜、皇后和剩余的厚皮甜瓜。对照田间表型观察结果可见,聚类分析结果与传统分类结果相 近。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冬梅  叶庆生  朱根发  
【目的】从分子水平研究大花蕙兰品种资源之间的遗传亲缘关系,为大花蕙兰种质资源的保存和利用及其杂交亲本的选配提供依据。【方法】利用RAPD标记方法对来自日本、韩国、中国和美国的48个大花蕙兰品种和2个国产兰属原生种的种质资源亲缘关系进行了检测。【结果】从100个10碱基随机引物中筛选出20个多态性高的引物,共扩增出258条DNA带,其中253条为多态带(占98.1%),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多态性带12.6条。50份种质之间的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364~0.817,平均相似系数为0.581。基于RAPD的扩增结果建立的UPGMA亲缘关系聚类图,50份种质在相似系数0.592处被划分为5大类群。【结论...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介文  杜运鹏  贾桂霞  张冬梅  
【目的】分析我国部分野生百合资源的遗传相似性及其地域分布特点,对其亲缘关系进行评价,为百合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依据。【方法】以25个百合野生种及其不同种源地的2个变种,共计69份样品为材料,利用11对SSR引物,对69份样品进行荧光毛细管电泳检测,通过Powermarker 3.25软件对SSR位点基因型数据进行处理,通过NTsys 2.11构建遗传相似性矩阵及系统发育树,对其进行聚类分析,并进行主坐标分析。【结果】对SSR分子标记的遗传学参数进行分析,发现百合SSR位点多态性较高。69份样品的遗传相似性系数变化范围为0.289 7~0.981 3:不同种之间,淡黄花百合和泸定百合的遗传相似性系数最大,平均值是0.953 3;而卷丹和玫红百合、卷丹和大理百合之间的相似性系数最小,平均值是0.289 7。聚类分析表明,69份供试材料主要分为5类,第I类包括大百合属的大百合,第Ⅱ类主要由卷瓣组和喇叭组组成,同时也包括轮叶组和钟花组,第Ⅲ、Ⅳ、Ⅴ类主要由卷瓣组组成,其中包括豹子花属的滇蜀豹子花。主坐标分析表明种源地位于四川、重庆、云南地区的百合大多聚在一起,位于陕西、湖北、湖南、河南地区的百合大多聚在一起,位于辽宁、内蒙古地区的百合大多聚在一起。【结论】本研究表明喇叭组a亚组与b亚组亲缘关系较远,a亚组的麝香百合、台湾百合明显与卷瓣组亲缘关系较近;属外种大百合与百合属亲缘关系较远,滇蜀豹子花与野生百合资源的亲缘关系较近,因此本研究支持豹子花属并入百合属这一观点;从地域上证明,不同种源地的同种百合随地域差异变大导致遗传相似系数降低,进而导致其在进化上产生分歧,不同种野生百合空间地理分布较近的因生境相似而对环境有相同的反应,有趋同进化的趋势。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永平  康建坂  林珲  温庆放  
研究影响佛手瓜SRAP扩增反应的主要因子,建立佛手瓜SRAP反应的优化体系,利用SRAP技术对福建省10个佛手瓜栽培种进行亲缘关系分析.筛选出10对具有较高扩增多态性的引物组合,共扩增出条带114条,其中62条为多态性条带,多态率为54.38%.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当遗传距离为0.20时,可将10个品种分为3个类群;遗传距离为0.35时,10个品种聚为一类,表明10个佛手瓜品种的亲缘关系较近.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高志民  王莲英  
研究了牡丹催花后根系的营养状况和生长情况,结果表明:牡丹经催花后,无论是开花还是未开花(有叶无花),其根内养分含量均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其中淀粉、N、P、K、Mg的含量明显降低,钙和游离硫的含量变化却表现为升高的趋势;复壮栽培过程中,新生根主要分布于10~30cm的土层内,且新生根量秋后都比夏季多。同时,在复壮栽培第1、2年春季(5月下旬)牡丹叶片光合速率的日变化规律曲线都近似抛物线,呈单峰曲线变化;而夏季(7月中旬)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为双峰曲线。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欧国菁  
本文对北京景山公园牡丹的土壤条件和叶片矿质养分进行了研究.由九个牡丹品种的叶分析结果发现,无论是混合芽或叶片中的养分在年周期内的变化趋势比较一致.通过各品种营养强度的比较,确定了养分水平较低(高)和对养分低(高)耗的品种.牡丹各品种间的营养质量比较稳定.在牡丹生长的年周期中,混合芽中某些营养元素的浓度较高,其含量的丰缺,决定于休眠期前养分的贮存.盛花期的叶片养分达到高浓度,盛花末期后的两个月是确保翌年盛花的关键营养期.根据牡丹养分水平的年变化规律,与传统的牡丹施肥制度相比较,提出在夏季应增加钾肥的供给.景山栽培牡丹具有温带石灰性土壤上植被的营养特征.景山土壤有效养分丰富,其牡丹叶分析值近似于临...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童巧珍  周日宝  盛孝邦  刘湘丹  王朝晖  刘笑蓉  谭周进  
以百合新鲜鳞叶为材料,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16份不同生态型的百合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120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35条有效引物,共得到769个扩增位点,其中628个位点具有多态性,占81.7%。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6份百合种质在阈值为0.9407处分为2个聚类群,即百合科两个不同属的植物:百合属和大百合属;阈值为0.5790处,百合属被分为3个不同的种:百合、卷丹和细叶百合。聚类结果和亲缘关系分析表明不同供试百合之间的遗传多样性较高,亲缘关系较远,且各种质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沈荔花  郭琼霞  黄可辉  林文雄  陈颖  黄振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PAGE)对来自6处不同生境的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L.)和栽培品种黄莺(Solidago goldenwings)进行了酯酶同工酶测试、分析;并通过对酶谱特征进行数量化分级,根据欧氏距离及类平均法(UP-GMA)对6个供试样品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6个样品都具有2条迁移率分别为0.62和0.66的酶带;(2)供试样品间共出现8种不同带型的酶谱表型差异显著,其中不同生境加拿大一枝黄花均聚成一组,显示其酶谱表型与生态型也一致,而栽培品种黄莺则单独成为1组.(3)加拿大一枝黄花与园艺栽培品种黄莺的亲缘关系较远.因此,采用酯酶同工酶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坤梅  杨璧嘉  胡梦露  任书娴  李宗艳  
[目的]探究西南牡丹品种群与不同种源牡丹品种的亲缘关系,为其栽培起源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以50个中原牡丹品种、20个西南牡丹品种、18个西北牡丹品种、6个国外牡丹品种、1个江南牡丹品种和2个野生种共计9 6份不同地理种源牡丹为材料,利用36个目标起始密码子多态性(start codon targeted polymorphism,SCoT)引物进行PCR扩增,筛选多态性比率好的条带,利用NTSYS-pc软件计算品种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在此基础上,采用UPGMA聚类分析个体间的亲缘关系。[结果]多态性好的引物共有18个,用其对96个牡丹样本进行扩增,共获得182条扩增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72个,多态性比率为94.50%;96个样本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在0.5523~0.868 1,品种间遗传差异较大,其中遗传相似性系数最大的是西北牡丹品种2与品种3,而紫斑牡丹与豆绿和中甸紫2的遗传相似性系数最小。在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693 1时,96个牡丹样本聚为8支,第1支由15个中原牡丹品种、4个西南牡丹品种和1个江南品种组成;第2支由2个西南牡丹品种丽江紫3和昭通粉1组成;第3支由35个中原传统牡丹品种聚成;第4支包括3个日本品种、1个法国品种和14个西南品种;第5支由17个紫斑牡丹杂交品种聚成;第6支仅有紫斑牡丹1个样本;第7支仅有黄牡丹1个样本;第8支由美国品种海黄和法国品种金晃聚成。[结论]西南牡丹品种与日本牡丹关系最近,与中原牡丹也有着近缘关系,而与其他种源的品种群关系较远。产地对西南牡丹品种的亲缘关系影响较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侯小改  尹伟伦  李嘉珏  王华芳  
利用荧光标记AFLP技术,采用8对M+3和P+3引物组合对4个牡丹野生种和26个矮化及高大品种间的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共获得1 133条可统计的条带,其中948条呈多态性,多态性带百分率达84%,揭示了牡丹组植物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聚类结果表明:在受试的4个牡丹野生种中,与栽培牡丹亲缘关系从近到远依次为:杨山牡丹、矮牡丹、紫斑牡丹和卵叶牡丹;矮牡丹和卵叶牡丹有较近的亲缘关系.牡丹品种间的聚类结果表明,部分矮化品种、高大品种分别相聚,而一些矮化与高大品种也相聚.不同相似系数的遗传聚类划分与株高间并没有完全一致的关系,但在其他性状相差不大时,株高相近的品种间亲缘关系相对较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