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21)
2023(4854)
2022(4429)
2021(4108)
2020(3767)
2019(9045)
2018(9078)
2017(17282)
2016(10154)
2015(11996)
2014(12393)
2013(12294)
2012(11656)
2011(10664)
2010(10978)
2009(10058)
2008(10269)
2007(9504)
2006(7969)
2005(7054)
作者
(31500)
(26781)
(26487)
(25496)
(16926)
(12904)
(12336)
(10531)
(9887)
(9607)
(8973)
(8897)
(8850)
(8495)
(8469)
(8458)
(8416)
(7864)
(7789)
(7711)
(6947)
(6702)
(6656)
(6227)
(6181)
(6074)
(5965)
(5953)
(5590)
(5567)
学科
(41236)
经济(41200)
(24896)
管理(24585)
方法(22181)
数学(20045)
数学方法(19870)
(18956)
企业(18956)
(12418)
(10283)
中国(10161)
(9194)
(8311)
贸易(8311)
理论(8125)
(8059)
地方(8057)
农业(7975)
业经(7299)
(6970)
(6408)
(6318)
财务(6305)
财务管理(6284)
教育(6268)
企业财务(5895)
教学(5832)
(5779)
银行(5739)
机构
学院(150396)
大学(149754)
(58436)
经济(57053)
管理(53323)
研究(51509)
理学(45757)
理学院(45215)
管理学(44285)
管理学院(44020)
中国(36569)
科学(34062)
(33116)
(31831)
(28085)
农业(26621)
业大(26568)
(26007)
研究所(25734)
中心(23849)
(23803)
财经(20902)
(20332)
师范(20094)
北京(20042)
(18825)
技术(18788)
(18742)
经济学(18172)
(17771)
基金
项目(97826)
科学(73679)
研究(70216)
基金(66726)
(58996)
国家(58496)
科学基金(47870)
(40997)
社会(40611)
社会科(38291)
社会科学(38272)
基金项目(35725)
教育(34829)
(34093)
自然(31586)
自然科(30808)
自然科学(30791)
编号(30299)
自然科学基金(30209)
资助(28407)
成果(24960)
重点(22863)
(21813)
课题(21746)
(21272)
(20393)
计划(19196)
科研(19081)
创新(19033)
大学(18522)
期刊
(62052)
经济(62052)
研究(40907)
中国(30755)
(29963)
学报(28741)
科学(23165)
教育(21749)
(21111)
大学(20417)
农业(20284)
学学(19228)
管理(16655)
技术(14725)
(11601)
(11337)
金融(11337)
业经(10373)
财经(10366)
经济研究(9749)
(8882)
问题(8846)
(8503)
技术经济(7872)
业大(7396)
统计(7329)
理论(7241)
(7024)
职业(6986)
商业(6917)
共检索到2180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奎玲  牟少华  刘庆超  唐启和  刘庆华  
【目的】从分子水平分析耐冬山茶品种间的遗传关系,探讨其品种分类问题。【方法】利用荧光AFLP技术,采用8对EcoRⅠ/Mse 1引物对耐冬山茶16个品种及2个变异类型、5个山茶南方品种、2个云南山茶品种进行AFLP分析,得到清晰的相关AFLP谱带。【结果】在所测试的30个样品基因组中,8对AFLP引物共获得1 062条清晰的谱带,记录了987条多态性带,多态性带占总带数的92.9%,按照非加权算术平均数聚类法(UPGMA)构建树状分支图。【结论】耐冬山茶与南方山茶的亲缘关系较近;可将耐冬山茶品种分成6个亲缘关系不同的组,表明耐冬山茶有丰富的遗传变异。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徐晓丹  邵维助  郑伟  
【目的】阐明滇山茶主要栽培品种的细胞倍性,以利于后期的遗传育种研究。【方法】采集昆明植物园滇山茶63个品种的嫩叶,并以二倍体怒江红山茶作为对照,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每个样本DNA含量的荧光强度,然后根据2C值估计细胞倍性。同时,每个倍性采集3个代表品种的茎尖和花药制作压片,在光学显微镜下进行染色体计数,验证流式细胞术的结果。【结果】在63个滇山茶品种中,DNA峰值最大的是‘恨天高’(304.43),2C值为18.32 pg;DNA峰值最小的为‘红霞迎春’(175.03),2C值为10.53 pg。峰值范围小于250、2C值低于15.00 pg的品种倍性被估计为六倍体,涉及的品种共29个,占被检品种总数的46.03%;峰值范围在250~300、2C值为15.00~18.00 pg的品种倍性被估计为八倍体,共涉及31个品种,占被检品种总数的49.21%;峰值范围大于300、2C值高于18.00 pg的品种倍性被估计为十倍体,涉及品种3个,占被检品种总数的4.76%。滇山茶代表品种‘五角绣球’(花药:n=45)、‘菊瓣’(花药:n=60)和‘恨天高’(茎尖:2n=150)的染色体计数结果与流式细胞术的倍性估计结果一致。【结论】滇山茶的栽培品种涉及六倍体、八倍体和十倍体,丰富的细胞倍性将为后期的杂交亲本选配、多倍体的遗传和进化等研究奠定基础。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金花  宋红竹  周春江  牛正田  张绮纹  王斌  
以我国北方地区杨树人工林广泛种植的10个黑杨派品种(36杨、50杨、107杨、108杨、111杨、加杨、沙兰杨、I-214杨、109杨和110杨)为实验材料,先进行了苗期形态特征分析,并利用AFLP标记技术,选用E-TA/M-CAG和E-TC/M-CAG两对选择性扩增引物组合,获得了12条特异性条带,建立了这10个杨树品种的DNA指纹图谱,每个品种的扩增带型互不相同,可为杨树品种或无性系鉴定提供独特的特征。结果表明:利用AFLP DNA指纹图谱可以灵敏地鉴别相近无性系并与形态学鉴别分类结论相吻合,表明DNA指纹鉴定配合形态学鉴定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朱向涛  刘庆华  王奎玲  律春燕  
以耐冬山茶为材料,利用LCPro+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耐冬山茶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耐冬山茶的光补偿点为32μmol/(m2.s),光饱和点1 233μmol/(m2.s),最适生长温度为18~20℃。光合速率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均呈现单峰变化曲线,最大光合速率出现在7月份10:00~12:00,影响光合日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是光强、气孔导度、温度和气孔CO2浓度。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世国  单体锋  侯和胜  逄少军  
于2007-2008年采集养殖生产中使用的海带烟杂和单克隆海带配子体杂交培育的东方3号等9个海带(Laminaria japonica)品种/系成熟孢子体,采集游孢子后,通过人工育苗获得自交子一代。以青岛野生海带自交子一代作为对照,运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以上10种海带幼孢子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用10对引物组合共扩增条带434条,其中多态性带141条,多态性平均检出比例32.5%。UPGMA聚类分析,可将10个海带品种/系自交子一代分成三大类群(相似系数0.87)。其中90%受试海带品种/系亲本的纯合性较高,自交系个体后代遗传相似系数在0.97以上。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北方栽培海带...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肖娟  孙振元  
利用ISSR分子标记对9份地锦属植物材料进行基因组多态性分析,7条引物共扩增出74条带,其中多态带百分率达95.9%,所选引物能将全部供试材料区分开,并表现出很高的鉴定效率。利用NTSYSpc2.10e软件进行相似系数分析,9份地锦属植物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30~0.89之间,平均相似系数为0.517。通过扩增结果的UPGMA聚类,引入品种五叶地锦‘加引1号’与8个国内种质分开;8个国内种质又聚为5小叶型和非5小叶型两大类,与形态学的分类结果基本一致。研究表明,ISSR在地锦属种质资源分类和鉴定上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可以作为品种鉴定和新品种DUS测试的辅助工具。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俊卫  包满珠  
利用RAPD标记分析了梅16个栽培品种间的遗传变异。32个10碱基的随机引物扩增出181条谱带,其中138条为多态性谱带。相似系数的计算结果表明:梅栽培品种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多态性,但主要表现在真梅系与杏梅系、樱李梅系之间;聚类分析结果显示,RAPD能区分开梅的3个系,并且支持形态学分类中将枝姿作为一级分类标准的论断。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雪珍  张克中  贾月慧  范佳林  刘燊  
采用常规压片法,对百合21个栽培品种的染色体进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所试验品种染色体数均为2n=24。染色体呈现多态性,大部分品种都是由近中部(sm)、近端部(st)和端部(t)着丝粒染色体组成。亚洲百合、东方百合的染色体相对长度变动范围分别为5.1%~14.39%和5.11%~13.66%;最长与最短染色体的比值分别为2.09~2.61和2.01~2.64;核型不对称系数分别在78.54%~84.05%和77.04%~86.08%。21个品种核型类型有13个为"3B"型,8个为"4B"型;17个有随体的品种中,仅6个具有中间随体,其余均为端部随体;可以通过不同类型染色体数量以及它们在核型中排...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郑宇  何天友  陈凌艳  陈礼光  荣俊冬  郑郁善  
采用ISSR标记对11个比利时杜鹃(Rhododendron hybridum)栽培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采用13条引物共获得多态性位点106个.POP-GENE 32软件分析结果表明,11个品种(系)的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5564个,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3207,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0.4742,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85.48%,总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利用6个标记产生的8个多态位点绘制了11个栽培品种(系)计算机化的ISSR指纹图谱,结果表明,ISSR标记可用于区分比利时杜鹃品种.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永平  康建坂  林珲  温庆放  
研究影响佛手瓜SRAP扩增反应的主要因子,建立佛手瓜SRAP反应的优化体系,利用SRAP技术对福建省10个佛手瓜栽培种进行亲缘关系分析.筛选出10对具有较高扩增多态性的引物组合,共扩增出条带114条,其中62条为多态性条带,多态率为54.38%.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当遗传距离为0.20时,可将10个品种分为3个类群;遗传距离为0.35时,10个品种聚为一类,表明10个佛手瓜品种的亲缘关系较近.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路翔  高源  王昆  孙思邈  李连文  李海飞  李青山  冯建荣  王大江  
【目的】我国主栽苹果品种根据亲本构成可分为富士族系、元帅族系、金冠族系和国光族系,分析不同族系果实的香气特征和遗传特性,为果品品质研究和香气育种提供参考。【方法】采取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SPME-GC-MS)联用技术对4个族系的50个苹果品种果实香气物质进行检测,利用变异系数(CV)和主成分分析(PCA)解析不同族系间香气物质的显著性和特征。【结果】50个品种共检测出146种香气成分,酯类(38种)、醛类(29种)和醇类(19种)为主要香气物质,共占总含量的72.82%,其中酯类在数量和含量上变异系数均大于醛类和醇类。富士族系和元帅族系的总香气成分数量显著多于金冠族系(P<0.05),酯类物质数量显著多于金冠族系和国光族系(P<0.05),醛类和醇类物质的数量在不同族系间未达到显著水平。以香气值大于1为标准确定出28种特征性香气成分,其中8种成分在40个品种以上均被检测出,是苹果的典型香气成分。对28种特征性香气成分进行主成分分析,共提取8个主成分,结合香气成分的嗅感特征将50个不同品种划分为4个代表不同香型的区域,富士族系和元帅族系在4个区域均有分布,金冠族系和国光族系主要分布在青香型和淡香型区域,浓香型区域主要为元帅族系,甜香型区域主要为富士族系。不同的选育方式对金冠族系和国光族系影响更大,表现为杂交品种的相似系数、与对照共有的香气成分占比显著低于芽变品种(P<0.05);在所有族系中,芽变选育品种出现超亲现象的香气数量均多于杂交品种。【结论】富士族系和元帅族系的果实风味更加丰富,富士族系、元帅族系、金冠族系和国光族系的果实风味分别表现为甜香型、浓香型、青香型和淡香型;杂交能够提高后代香气成分的含量,并增加香气构成的复杂性;芽变对后代的香气成分种类影响较小,对香气含量的影响更大,其超亲现象多于杂交后代。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张亚利  王立翠  李健  刘炤  奉树成  
茶花Camellia spp.在上海各公园绿地中广泛应用,但长势差异明显。为更好地提升茶花在上海的应用效果,对上海茶花栽培土壤的理化性质及不同品种的生长状况等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氢离子浓度指数(pH)和水溶性盐浓度(EC)是影响茶花生长的重要土壤因子。金华8个栽培样地的pH 6.66,上海8个样地为pH 7.77;上海地区长势差的品种‘红露珍’‘Hong Luzhen’栽培土壤水溶性盐浓度(EC)为0.22 mS·cm-1,显著高于金华和上海长势良好的栽培土壤。在上海弱碱性土壤条件下,不同茶花品种的适应性差异显著,‘大红金心’‘Dahong Jinxin’‘状元红’‘Zhuangyuan H...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翔  刘庆华  王奎玲  刘庆超  王建萍  唐启和  刘天裕  
采用TTC法测定"长柱耐冬"、"深红皱瓣"、"花团锦簇"、"霜红"4个耐冬山茶品种的花粉活力和寿命,采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4个耐冬山茶品种柱头的可授性。结果表明,‘深红皱瓣’花粉活力在开花期间显著优于‘长柱耐冬’、‘花团锦簇’、‘霜红’3个品种,4个品种的花粉寿命最长可达到37 d。4个品种的耐冬山茶柱头在开花1~7 d内均具可授性。在1~4 d可授性较强,不同的耐冬山茶品种间存在一定差异。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贾文庆  王少平  范正琪  李纪元  
以山东青岛耐冬山茶花粉为试验材料,采用离体培养基法研究了花粉的萌发特性,并探讨了不同贮藏温度与贮藏时间对花粉萌发率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耐冬山茶花粉萌发的最适宜培养基为:150 g·L-1蔗糖+0.05 g·L-1硼酸+100 mg·L-1GA3+900 g·L-1Ca(NO3)2;花粉最佳贮藏温度为-80℃;-80℃贮藏360 d后,花粉萌发率仍达到原来的58.19%,3种保护酶活性较高,花粉抗氧化、衰老能力较强;贮藏过程中,3种保护酶活性出现最高峰值前后花粉萌发率出现大幅度下降;不同贮藏温度下,3种保护酶的作用不同,室温...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逄涛  宋春满  方敦煌  邓建华  邓云龙  
本文对红花大金元、K326、云烟85和云烟87等云南烤烟主要栽培品种的化学组成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4个主要栽培品种间在多酚总量、草酸、十四酸、亚油酸、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莰菲醇-3-0-芸香糖苷、3-羟基-2-丁酮、4-甲基-5H-呋喃-2-酮、β-大马酮、巨豆三烯酮(4种异构体)、3-甲基-2-丁烯-1-醇、寸拜醇、新植二烯等化合物的含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红花大金元在多酚总量、草酸、十四酸、亚油酸、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莰菲醇-3-0-芸香糖苷、寸拜醇等化合物的含量上明显高于其它品种。K326在莰菲醇-3-0-芸香糖苷、寸拜醇等化合物的含量上明显低于其它品种。云烟85、...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