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78)
- 2023(16553)
- 2022(13511)
- 2021(12439)
- 2020(10407)
- 2019(23847)
- 2018(22895)
- 2017(43518)
- 2016(23315)
- 2015(25803)
- 2014(25373)
- 2013(25066)
- 2012(23063)
- 2011(20908)
- 2010(21097)
- 2009(20331)
- 2008(19637)
- 2007(17547)
- 2006(15684)
- 2005(14847)
- 学科
- 济(95094)
- 经济(94956)
- 管理(67736)
- 业(65990)
- 企(54634)
- 企业(54634)
- 方法(39956)
- 数学(35526)
- 中国(35472)
- 数学方法(35143)
- 融(31167)
- 金融(31164)
- 财(30306)
- 银(30219)
- 银行(30194)
- 行(29090)
- 制(28597)
- 农(23845)
- 业经(21613)
- 贸(20190)
- 贸易(20170)
- 易(19765)
- 务(18527)
- 财务(18483)
- 财务管理(18439)
- 体(18112)
- 企业财务(17685)
- 学(17551)
- 地方(17031)
- 体制(15357)
- 机构
- 大学(328791)
- 学院(324098)
- 济(146737)
- 经济(143966)
- 管理(120169)
- 研究(117926)
- 中国(101773)
- 理学(101593)
- 理学院(100462)
- 管理学(98857)
- 管理学院(98206)
- 财(75858)
- 京(69802)
- 科学(65720)
- 所(59243)
- 财经(58506)
- 中心(54804)
- 经(53475)
- 研究所(53047)
- 农(51566)
- 江(48880)
- 经济学(48764)
- 北京(45162)
- 财经大学(44132)
- 经济学院(43861)
- 院(42864)
- 业大(42769)
- 农业(39964)
- 范(39365)
- 师范(38954)
- 基金
- 项目(210027)
- 科学(166678)
- 基金(157341)
- 研究(152930)
- 家(137941)
- 国家(136876)
- 科学基金(116983)
- 社会(102089)
- 社会科(97116)
- 社会科学(97089)
- 基金项目(80951)
- 省(77315)
- 自然(73285)
- 自然科(71717)
- 自然科学(71696)
- 自然科学基金(70503)
- 教育(69918)
- 划(66310)
- 资助(65516)
- 编号(57594)
- 部(48782)
- 成果(48545)
- 重点(47913)
- 国家社会(44714)
- 发(44346)
- 创(43956)
- 制(43648)
- 教育部(42624)
- 性(41615)
- 课题(41487)
- 期刊
- 济(160458)
- 经济(160458)
- 研究(110535)
- 中国(72832)
- 财(60152)
- 融(54294)
- 金融(54294)
- 学报(50276)
- 管理(48188)
- 科学(47173)
- 农(46802)
- 大学(39522)
- 学学(37288)
- 教育(32374)
- 财经(31004)
- 农业(30074)
- 经济研究(27904)
- 经(26678)
- 技术(25489)
- 业经(22126)
- 问题(20550)
- 贸(20162)
- 国际(18526)
- 业(17228)
- 世界(16960)
- 理论(15953)
- 统计(15595)
- 技术经济(15283)
- 版(14654)
- 策(14205)
共检索到5204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周增
赡养比率的加大和赡养质量的提高使得传统的中国家庭养老保障功能呈弱化趋势。在此形势下,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转型显得尤为重要。在转型过程中,部分基金制的模式综合发挥了现收现付制和基金积累制的作用,扮演了稳定器的角色;金融市场改革和部分基金制改革的适配效应又为转型提供了长远发展的保障;而部分基金制和金融市场改革的成功之处,根源在于中国共产党在寻求其执政的合法性基础的过程中所做出的理性选择。三种因素促成的耦合效应是养老保险制度转型成功的关键保证。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埃斯特勒·詹姆斯 罗靖
中国政府非常清楚社会保障所面临的危机 ,决定寻求解决办法。拟议中的社会保障改革的核心是积累制和整合条块分割的体系 ,计划为每个工人建立个人退休账户 ,对养老基金进行有效投资。然而 ,这种改革受阻于三个关键因素。 (1)在向积累制的转化过程中必须支付转制成本 ;(2 )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条块分割、分散化管理 ;(3)已经积累的基金尚未取得高收益 ,也未分配到最有效率的用途上
关键词:
国有企业 金融市场 养老金 社会保障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何立新
在公共养老保险制度下,可以通过调整养老保险的缴费率或养老金计发办法来影响参保人一生中的养老金纯受益,从而实现代际间和代际内的收入再分配。本文利用中国国家统计局2002年的城市住户调查数据,分别估计城镇参保职工在1997年养老保险制度和2005年最新养老保险制度下的终生养老金纯受益,并以此从代际间和代际内的角度对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收入分配效应进行定量分析。分析表明:在1997年的改革方案下改革前的养老保险制度中存在的逆向收入转移效果得到改善;但在2005年改革方案下,2002年时40岁以上的群体中存在较明显的逆向收入转移倾向。另一方面,从代际分配来看,1997年改革方案的代际不平衡大于200...
关键词:
养老保险改革 收入分配 代际不平衡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肖艳
养老保险的再分配功能及其对公平和效率的影响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焦点所在。基于对中国养老保险改革的回顾与反思,无论是从中国当前养老保险体系所蕴含的制度性缺陷和偏差来看,还是从社会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来看,中国都需要深化和加快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着眼于当前收入差距较大的社会现实,进一步的改革应以缔造社会公正与安全为导向,体现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共济关系与合作精神为目标,构建一个公平与效率协调的养老保障体系。
关键词:
养老保险制度 公平 效率 改革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肖严华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在率先性、渐进性、不断完善性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也日益暴露出制度碎片化、效率性与公平性缺失等方面的深层次问题。为了解决制度的效率性和公平性问题,就需要对上海养老保险制度进行结构改革,如"小统筹,大账户,将个人账户从第一支柱转至第二支柱等"。而解决上海养老保险制度的碎片化问题,就需要对上海养老保险制度进行碎片制度的整合,如"以较低的缴费率建立覆盖城保、镇保、综保全体非农业劳动者的国民基础养老金"。而这些对上海养老保险制度的结构改革、碎片制度的整合,将为上海应对即将到来的人口老龄化高峰期提供政策选择。
关键词:
养老保险 结构改革 碎片制度整合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廖理 姜波
老龄化袭来,银色浪潮席卷全球,养老问题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解决养老问题的客观条件既包括经济状况,也涉及人口因素。发达国家虽然人口结构趋于老化,但经济已有较多积累,应对基础较为雄厚;新兴国家经济虽不发达,但人口结构多数较为年轻,养老重压尚未迫在眉睫。与国际情况相比,中国应对老龄化的形势格外严峻。经济发展呈现新常态,三期叠加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人口红利"趋于终结,"老年人口数量最多,老龄化速度最快,应对人口老龄化任务最重"是老龄化形势的主要特点。未富先老、渐富快老使
关键词:
养老保险制度 公平与效率 综合平衡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俊霞
养老社会保险本质上是为满足社会老年成员基本生活需要、以国家为主体进行的收入再分配。其基本功能在于弥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的市场失效,以维持社会公平,并促进社会的长期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目前,我国现行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不仅不能有效地调节收入分配差别和刺激消费,相反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这种差别,并抑制了居民的当期消费。在我国社会总需求不足的条件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应以分配效应为基本取向,着力于增加低收入阶层的收入,稳定低收入阶层的收入预期。
关键词:
社会养老保险 分配效应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彭浩然 申曙光
本文对改革前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收入再分配效应进行了比较研究。首先,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不同养老保险制度对收入再分配的影响,然后基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实际情况,利用精算方法与数据定量分析了改革前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代内再分配和代际再分配效应,最后得到如下结论:与原养老保险制度相比,新养老保险制度明显减弱了代内再分配效应,并且可能会引起严重的代际不公平。
关键词: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代内再分配 代际再分配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倩
本文运用制度变迁理论,对英国养老保险制度市场化改革的具体措施及客观成效进行了评析。英国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将融资方式从现收现付转变为基金积累模式,投资方式从政府垄断转变为私人基金公司分散性管理,逐步建立了多支柱和市场化的养老保险体系。借鉴英国经验,我国应建立养老基金多方筹资模式、构筑多层次三支柱结构,健全政府多元化监管监督机制和优化基金投资结构,扎实推进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良性持续发展。
关键词:
养老保险制度 市场化改革 制度变迁理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华
文章从养老保险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及演变、我国养老保险中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演谈起,分析了我国养老保险中政府和市场之间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完善养老保险中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对策。
关键词:
政府 市场 养老保险制度 改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毕小龙
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结构的转型,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还处于改革和完善的过程之中,明显的城乡差异性是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安排的一个重要特征。我国应在妥善安排农村农民当前养老保障同时,逐步将城乡二元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融合,实现城乡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关键词:
社会保障 社会养老保险 城乡融合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展凯 彭浩然
养老保险隐性债务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文章首先阐述了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基本概念、各种定义、测算方法以及转轨时期的养老保险隐性债务问题,然后分析了隐性债务对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影响,最后对解决我国养老保险隐性债务,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养老保险制度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养老保险 制度改革 隐性债务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举刚 肖龙军
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是当今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关系到经济体制转轨、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等一系列问题。在我国人口年龄结构逼近老龄化、企业效益低下、失业人口增多、劳动者自我保险意识不强的情况下,企图一下子就建立起完善的养老保...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赵岑 赵光毅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应以建立现代养老保险制度作为根本目标,结合中国未来的经济人口发展,提出一揽子解决方案。现代养老保险制度蓝图的规划和设计,要依靠完整的养老保险制度理论,破解制度建设的关键性问题,由统一的改革思路贯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