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37)
2023(9906)
2022(7608)
2021(6892)
2020(5800)
2019(12827)
2018(12716)
2017(25031)
2016(13456)
2015(15129)
2014(15195)
2013(14798)
2012(13141)
2011(11287)
2010(11716)
2009(11369)
2008(11830)
2007(10942)
2006(10001)
2005(9737)
作者
(38291)
(31851)
(31827)
(30242)
(20556)
(15061)
(14310)
(12234)
(12035)
(11550)
(10963)
(10727)
(10412)
(10120)
(9916)
(9794)
(9504)
(9358)
(9134)
(9112)
(7943)
(7925)
(7788)
(7460)
(7226)
(7198)
(7097)
(6933)
(6325)
(6251)
学科
(75464)
(71048)
企业(71048)
(64725)
经济(64636)
管理(57784)
业经(27897)
方法(23915)
(23541)
(22898)
(18710)
财务(18681)
财务管理(18664)
企业财务(17647)
中国(17288)
农业(16952)
数学(15902)
技术(15886)
数学方法(15730)
(15303)
(14024)
(13185)
理论(12534)
(12477)
企业经济(12399)
(12195)
地方(12058)
经营(11652)
(10524)
贸易(10516)
机构
学院(201639)
大学(194229)
(88146)
经济(86478)
管理(82462)
理学(69497)
理学院(68841)
管理学(67988)
管理学院(67631)
研究(61846)
中国(52122)
(43201)
(41030)
科学(34903)
财经(33442)
(33224)
(31595)
(30778)
(30106)
中心(28579)
研究所(26956)
(26210)
业大(26163)
经济学(25977)
北京(25759)
农业(24340)
商学(24303)
财经大学(24163)
商学院(24098)
(23503)
基金
项目(122865)
科学(99782)
研究(93202)
基金(90543)
(76509)
国家(75776)
科学基金(68095)
社会(61960)
社会科(58827)
社会科学(58812)
(49741)
基金项目(48337)
自然(42692)
自然科(41799)
自然科学(41791)
教育(41375)
自然科学基金(41097)
(39357)
编号(37595)
资助(35515)
(31215)
成果(29590)
(28809)
(27152)
重点(27088)
(26552)
创新(25924)
课题(25573)
国家社会(25537)
(24997)
期刊
(109552)
经济(109552)
研究(62424)
中国(38593)
(38059)
管理(37392)
(31466)
科学(25146)
学报(22819)
(21630)
金融(21630)
农业(21354)
业经(20930)
技术(19650)
大学(18614)
学学(17705)
财经(17487)
教育(16755)
经济研究(16292)
(15219)
问题(15089)
(13637)
技术经济(12708)
现代(11859)
财会(11663)
(11583)
世界(10984)
商业(10760)
经济管理(10074)
会计(10000)
共检索到3156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剑虎  李长英  
本文利用Hotelling模型讨论了一个部分国有化企业和一个外资企业的空间竞争问题。研究表明:企业的均衡位置与国有企业国有化程度的大小密切相关。当国有化程度比较低时,两个企业选择市场端点;当国有化程度处于中间状态时,外资企业仍然选择市场端点,但部分国有化企业选择市场内部;当国有化程度比较高时,两个企业都会选择市场内部。另外,相对于社会最优选址而言,企业的均衡选址相距较远,但随着国有企业国有化程度的增加,均衡选址逐渐向社会最优选址靠近;当部分国有企业变为完全的国有企业时,企业的均衡选址与社会最优选址恰好重合。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何枫,冯宗宪,陈荣  
本文首先从行业的角度出发, 比较分析了国有企业与外资企业的制造业竞争力的状况。其次, 本文以外资企业的竞争力与国有企业的竞争力的比值作为外资企业的相对竞争优势系数, 利用1997 年的数据作横截面分析, 结果表明, 几乎在所有的制造业行业中, 外资企业对国有企业都具有竞争优势。再次, 本文用线形回归法分析了工业增加值率、销售利税率、资产利锐率以及行业的资本密集度等几个指标与外资企业的相对竞争优势系数之间的关系。最后, 本文得出结论: 外资企业在资产运营能力方面的显著优势是外资企业保持对国有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 税负不平等的原因难以解释制造业内外资企业的竞争优势的普遍存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姚鸿雁  朱启贵  叶连松  
本文从市场占有和获取利润两个角,度对我国装备制造业国有企业与外资企业的竞争力进行了静态和动态的比较。结果表明,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外资企业普遍比国有企业更具竞争优势。通过指标分析,确定了企业技术创新、规模实力、经营效率是影响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最后,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提高我国国有装备制造企业竞争力的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余静文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李文贵  余明桂  
本文分析产权保护对民营企业国有化的影响及其经济后果。检验发现,在产权保护更差的地区,民营企业更可能实施国有化。将产权保护分解为产权制度和契约制度,并区分主动国有化企业和被动国有化企业后,检验发现,民营企业主动国有化受到了产权制度和契约制度的显著影响,而被动国有化只受到产权制度的显著影响。上述发现分别揭示出民营企业主动国有化的"寻求产权保护"动机,以及被动国有化的"政府控制需求"动机。本文的结论不仅从产权保护视角为民营企业国有化的动机提供了新的解释,也从国有化的视角表明,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提升国有企业绩效,在本质上仍依赖于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干预并进一步完善产权保护制度。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冯辉  
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规范对外资企业的税收优惠固然有助于推进内外资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并完善税收优惠制度,但也将使新形势下如何维持企业法制竞争力的问题变得更加严峻。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客观上需要对外资企业所得税作出特定安排以维续我国企业法制的竞争力。应当秉承平衡协调、综合调整的理念,将《企业所得税法》视为企业法制体系中的一个部分,加强其与金融法、财政法、土地法之间的功能组合,并在合理的范围内赋予地方政府独立的决策与执行权限,从而在公平与效率之间实现统筹兼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单雪芹  侯文华  
一、内外资企业竞争状况的比较外资企业大多依托实力雄厚的母公司,竞争意识强,在与不同国家企业和政府打交道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市场经验,形成了较强的应变能力。近年来,由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使得内资企业已经具有一些与外资企业类似的特征,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齐援军  
随着三资企业的增多及投产盈利,我国的涉外税收金额也逐步增加,截至到1990年底,总共实现涉外税收130亿元.其中1988年为24.1亿元,1989年为35亿元,1990年为49.1亿元.随着外商投资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汪沛沛  
随着外资企业的发展,人才管理成为外资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内容。本文从人才的定义入手,针对目前我国外资企业人才管理的现状,对其中的沟通、领导力的执行、激励、培训的有效性、人才短缺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站在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高度提出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史东辉  
众所周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同一投资者在一个产业内投资开办两家或两家以上的企业,其目的无非是为了谋求更大的市场份额。由于这些企业资产出自于同一投资者,或者至少其为同一投资者所控股,因此在同一产业内这些企业往往是以一个集团公司的面目出现的。其相互之间的市场关系也就主要由其控股者来进行管理协调。对这些企业来说,不仅其相互之间不可能存在市场竞争,而且其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以及如何生产,通常也是由其控股者予以统一协调和监督的。即使各企业之间存在着利益冲突,如经营者和职工利益等,也一般是由集团公司内部管理协调的改进来缓解的。只有在这种高度专业化的集团公司规模过于庞大,以至于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晓成  蒋士成  费方域  
我国引进FDI存在两个显著的现象,一是FDI区域分布不平衡,二是FDI引起的经济集聚现象明显。文章在一个三阶段技术转移和产品竞争模型的基础上分析FDI的区位选择以及内外资企业之间的经济集聚。考虑到技术转移成本,FDI倾向于进入基础设施完善、人力资本水平较高以及具备良好的工业基础的地区。此外,如果某地区不具备这些基础条件,则FDI对内资企业的技术外溢将受到限制,内外资企业之间的经济集聚现象很难在这些地方发生。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朱克朋  刘小玄  
本文对2000-2008年期间中国部分竞争性行业国有企业的退出及其主要决定因素进行了研究。通过非平衡面板企业数据,在计算企业效率和界定不同退出行为的基础上,本文运用多项选择Logit模型分析发现,企业效率是决定国有企业退出的重要变量。其中,效率较高的企业更愿意选择民营化退出,而效率低的企业更有可能选择破产清算或打散重组的方式,完全退出国有部门。然而,在2000-2008年的后期,效率对于企业退出的影响程度明显降低。国有企业退出行为的变化,表明了在其背后政府目标的调整。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吕宏芬  余向平  
本文以浙江省外资企业和以民营企业为代表的内资企业为例,着重分析浙江省内外资企业出口贸易现状及其特点,运用巴拉萨(Balassa,1965)提出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RCA)以及贡献度和拉动度等指标比较分析浙江省内外资企业的竞争力优劣势,提出浙江省以民营企业为代表的内资企业出口贸易面临的问题和阻碍,讨论浙江省民营企业该如何发挥自身的出口优势,并且在此基础上该如何借鉴外资企业的出口优势因素,提升自身的出口竞争力,实现民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吴剑峰  李自杰  武亚军  
如何克服外来者劣势、提高国际竞争力一直是国际商务研究的核心问题。本文结合组织生态理论和制度理论,提出两点假设:(1)外资企业所处区域市场的竞争密度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外资企业的生存;(2)基于制度理论的合法性要素能够帮助外资企业缓解竞争压力、提高生存机会。本文针对中关村高新技术园区的外资企业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外资企业所处区域的竞争密度越大,其退出概率越高;与此同时,同类企业数量和企业年龄等合法性要素能缓解竞争密度对外资企业生存的负面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对外资企业的投资决策和选址决策来说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