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38)
2023(9370)
2022(7984)
2021(7619)
2020(6447)
2019(14709)
2018(14728)
2017(27668)
2016(15574)
2015(17352)
2014(17664)
2013(17143)
2012(16137)
2011(14378)
2010(14962)
2009(14374)
2008(14970)
2007(13407)
2006(12140)
2005(11290)
作者
(43836)
(36963)
(36873)
(35430)
(23661)
(17612)
(16774)
(14210)
(14054)
(13640)
(12767)
(12614)
(12080)
(12050)
(12048)
(11118)
(10905)
(10888)
(10656)
(10605)
(9619)
(9049)
(9042)
(8506)
(8445)
(8333)
(8267)
(8251)
(7481)
(7429)
学科
(58602)
经济(58499)
管理(54787)
(46126)
(41148)
企业(41148)
(32497)
方法(22978)
(20856)
数学(19060)
数学方法(18765)
中国(17691)
(16377)
财政(15689)
(15493)
财务(15468)
财务管理(15407)
(14750)
企业财务(14664)
业经(14251)
(13503)
(12897)
地方(12501)
体制(12482)
(12218)
银行(12187)
(11514)
(11320)
金融(11316)
理论(11047)
机构
大学(223370)
学院(219556)
(87349)
经济(85341)
管理(79233)
研究(77162)
理学(67180)
理学院(66347)
管理学(65076)
管理学院(64665)
中国(60133)
(55609)
(47589)
科学(46091)
(40171)
财经(38775)
(36267)
研究所(35375)
(35345)
(34956)
中心(34314)
北京(30327)
(30224)
师范(29943)
业大(29745)
财经大学(28309)
(27622)
经济学(27539)
(27508)
农业(27194)
基金
项目(136247)
科学(107086)
研究(101175)
基金(99240)
(86235)
国家(85459)
科学基金(72743)
社会(64698)
社会科(61040)
社会科学(61022)
(52083)
基金项目(51734)
教育(47956)
自然(45735)
自然科(44690)
自然科学(44673)
(44023)
自然科学基金(43897)
资助(40480)
编号(40445)
成果(36608)
(31387)
重点(31053)
(30620)
课题(29365)
(27991)
(27729)
(27654)
教育部(27349)
国家社会(26835)
期刊
(107395)
经济(107395)
研究(74518)
中国(53132)
(50219)
学报(35841)
(33077)
科学(32201)
管理(31890)
教育(29136)
大学(28148)
学学(26253)
(23608)
金融(23608)
农业(21203)
财经(21021)
(18019)
技术(17535)
经济研究(16698)
业经(14959)
问题(13486)
(12251)
会计(12188)
财会(11926)
(10985)
(10542)
(10209)
财政(10209)
理论(10145)
世界(9739)
共检索到3575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晓路  
本文提出郡县制传统在中国政府间财政关系改革中的现实意义,意在反思当前学术界中较为单一的"财政联邦制"的改革思路。通过回顾中国历史上政府制度的演变,抽象出郡县制传统在官员选拔、官员考核、政府级次和监察四个方面的主要特征。根据这些特征指出计划经济时代的政府间财政关系中保留有大量的传统要素,但改革开放后具有财政联邦制性质的改革与这些传统要素发生了冲突,并在现实中引发了许多问题。政府间财政关系的下一步改革,有必要考虑到对传统要素的继承与发展。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文东  
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初步理顺了中央与各省级政府间的财政关系。体制运行十余年来,在取得巨大成效的背景下,暴露出以基层财政困难、地区间公共服务水平差异显著等为典型的现实问题。从地方视角而言,应以增强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和均衡地方公共服务水平为基本出发点,逐步建立收入划分与支出划分相匹配的政府间财政关系安排。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骆祖春  
1.清楚划分不同层级政府支出责任的启示。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核心就是要清楚划分不同层级政府的支出责任。意大利将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责分为强制性公共服务和其他所有公共服务,中央定义强制服务的最低标准,地方政府可以自由定义其他公共服务的标准和消费水平。意大利的做法一方面保证地方间强制服务的全国统一性;另一方面也体现了非主要方面的地区灵活性,同时也照顾到地方政府财力的可行性。由于历史、现实及信息不完整造成未来不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志勇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财政的省直管县有利于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增强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但不能期望仅此改革就能从根本上改变公共服务的基本状况。省直管县改革需要相应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行政区划的调整。政府转型构成财政省直管县改革的持续动力。重构政府间财政关系,重建分税制财政体制亦需摆上议事日程。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城彬  孙玉栋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基本框架。现代财政制度的基本框架包括:预算体制改革、税收制度改革、财政体制改革(央地关系改革)。然而,迄今为止,这三方面的改革进程中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调整是进展最缓慢的,甚至与1994年分税制改革提出的"事权与财权相匹配"的最初设计方案越走越远。如各级政府事权、财权划分依旧不明确,导致政府间事权与财权,事权与财力的不匹配,从而造成了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融资平台的不规范发展、预算外收入等等一系列问题。更为甚者,改革进程有倒退的风险,即从"分税"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城彬  孙玉栋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基本框架。现代财政制度的基本框架包括:预算体制改革、税收制度改革、财政体制改革(央地关系改革)。然而,迄今为止,这三方面的改革进程中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调整是进展最缓慢的,甚至与1994年分税制改革提出的"事权与财权相匹配"的最初设计方案越走越远。如各级政府事权、财权划分依旧不明确,导致政府间事权与财权,事权与财力的不匹配,从而造成了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融资平台的不规范发展、预算外收入等等一系列问题。更为甚者,改革进程有倒退的风险,即从"分税"的改革路径回到"分钱"的路径上来。阻碍改革进程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文章首先回顾了我国政府间财政关系改革历程,其次通过分析我国政府间财政收入、支出、转移支付结构以及事权划分等数据描述了我国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的政府间财政关系的现状,然后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我国政府间财政关系存在的问题,最后相应地提出了我国政府间财政关系的下一步改革方案。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邓晓兰  
完善政府间财政关系的理论思考——兼谈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改革邓晓兰一、关于事权与支出范围的界定和划分分税制基础上分级财政管理体制是市场经济国家处理政府间财政关系的通行做法。财政活动即政府活动在经济上的集中反映,而不同级次政府的活动范围是有所区别的。因此...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江涛  
日本是一个单一制国家,其政府间财政关系以及转移支付制度设计有较为科学的基础,并且有效地解决了财政的纵向和横向均衡问题,值得我国借鉴。一、日本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基本特征(一)政府间职责和事权的划分。日本属于单一制国家,政府级次有三级,包括中央、都道府县(相当于我国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和市町村(相当于我国的市、县),其中都道府县和市町村为地方政府。中央政府管辖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陈子雷  
财政错觉论是意大利财政学派的主要理论遗产之一。在早期的研究中,财政错觉被认为是国家用来缓和阶级矛盾的主要财政手段。在经过理论演变和发展以后,按照政府经济行为的不同,财政错觉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型。本文通过对财政错觉的各种类型与功能的研究,揭示其理论的现实意义。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吕凯波  何秋仙  
省对下财政管理制度安排是决定省以下财政分权度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1995—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从财政收入分权、财政支出分权和省以下地方政府转移支付依赖度三个角度考察了财政省直管县改革进程与省对下财政分权的关系。结果表明省直管县改革能够促进省对下财政收入分权度和财政支出分权度的提高且对收入分权度的影响要大于对支出分权度的影响,改革与省以下地方政府转移支付依赖度的关系则受中央与省级财政关系的影响,在财政利益净流出地区省直管县改革降低市县政府对上级转移支付的依赖度而在财政利益净流入地区改革使得市县政府更加依赖于上级转移支付。因此,实施全面管理型的省直管县改革有助于纠正非对称财政分权给市县基层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课题组  高培勇  杨志勇  
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在促进中央财政收入比重提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分税制距离全面规范仍有较长的路要走。今后,政府间财政关系改革需要继续坚守"分税制"的方向,构建与完善地方税系应以共享税为主,最终应建立分税、分租与分利相结合的政府收入划分体系。要取消税收返还,规范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增加转移支付的透明度,同时赋予地方政府发债权。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黄佩华  王桂娟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童伟  
近年来俄罗斯对政府间财政关系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调整,成功地维护了联邦的统一,促进了经济的复苏和发展。正确处理政府间财政关系也是我国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与我国有相似历史背景、同处于经济转轨时期的俄罗斯在这方面的经验与教训,对我们有更直接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本文通过对俄罗斯财政关系现存问题的研究,提出进一步改革与完善的途径和方法,以资我们学习与借鉴。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石君煜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传递出财税改革的新方向。理清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财政关系,促进中央和地方的两个积极性,能够有效提升政府宏观调控能力,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合理划分事权。针对我国现行财政体制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和困境,合理划分事权是最为基础的改革路径。划分事权实际上就是明确各级政府的职责和作用范围,并使之制度化、规范化。具体来讲,事权划分要解决以下两个难点:其一,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何静   旷开源  
“郡县数治”是我国古代郡县制与大数据技术相融合的智慧管理系统。本文在相关理论回顾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查和追踪研究,分析了“郡县数治”技术应用从1.0版本“政务云服务”和2.0版本“政务云服务+征信云服务”到3.0版本“政务云服务+征信云服务+金融云服务”的演进过程,并基于推拉理论分析了郡县制与大数据技术融合的拉力因素、推力因素和中间障碍因素,构建了相关模型探究其得以实现融合的内在机理。研究认为“,郡县数治”是政府职能转变、城市治理生态体系的优化以及评价机制民主化等拉力因素,经济发展、技术进步、组织和个人服务预期、社会公平与效率预期、组织规模扩大等推力因素以及传统观念、管理风险和监督成本等中间障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