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035)
2023(18720)
2022(15970)
2021(14782)
2020(12303)
2019(28367)
2018(27999)
2017(53712)
2016(28686)
2015(32344)
2014(32025)
2013(31264)
2012(28520)
2011(25476)
2010(25656)
2009(23835)
2008(22609)
2007(19914)
2006(17436)
2005(15592)
作者
(81062)
(67362)
(66904)
(63732)
(42906)
(32307)
(30580)
(26266)
(25727)
(24028)
(23004)
(22705)
(21341)
(21169)
(20882)
(20716)
(19893)
(19832)
(19432)
(19225)
(16743)
(16358)
(16328)
(15404)
(15120)
(14980)
(14866)
(14831)
(13607)
(13226)
学科
(113293)
经济(113142)
管理(89209)
(84357)
(72306)
企业(72306)
方法(53156)
数学(45725)
数学方法(45008)
(33665)
中国(33419)
(30093)
(29120)
金融(29116)
(27990)
银行(27945)
业经(27290)
(26832)
(26784)
(23482)
地方(23421)
(21902)
财务(21814)
财务管理(21766)
技术(21440)
理论(21392)
企业财务(20687)
农业(20475)
(19332)
贸易(19317)
机构
大学(403773)
学院(401675)
(160558)
管理(160030)
经济(156956)
理学(138696)
理学院(137214)
管理学(134594)
管理学院(133842)
研究(129645)
中国(102567)
(85180)
科学(78706)
(77290)
(63234)
中心(61726)
财经(61543)
(61048)
(58796)
业大(58212)
研究所(57364)
(55959)
北京(53468)
(51755)
师范(51267)
经济学(49490)
(47904)
(47446)
农业(47392)
财经大学(46048)
基金
项目(275760)
科学(217639)
研究(203485)
基金(200648)
(173748)
国家(172332)
科学基金(149474)
社会(128719)
社会科(122163)
社会科学(122132)
(107536)
基金项目(105907)
自然(96401)
自然科(94162)
自然科学(94139)
教育(94035)
自然科学基金(92404)
(89808)
编号(83237)
资助(82711)
成果(67233)
重点(61525)
(60828)
(57924)
(57887)
课题(56916)
创新(54118)
国家社会(53447)
(52800)
教育部(52766)
期刊
(172205)
经济(172205)
研究(117887)
中国(78667)
(61299)
学报(61173)
管理(59301)
科学(56315)
(54958)
大学(47770)
(45457)
金融(45457)
教育(45396)
学学(44931)
技术(38362)
农业(37295)
财经(30368)
业经(27305)
经济研究(27057)
(25944)
问题(21786)
图书(20605)
技术经济(20246)
理论(19966)
科技(19418)
(18755)
(18516)
实践(18220)
(18220)
统计(18191)
共检索到5912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何静   旷开源  
“郡县数治”是我国古代郡县制与大数据技术相融合的智慧管理系统。本文在相关理论回顾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查和追踪研究,分析了“郡县数治”技术应用从1.0版本“政务云服务”和2.0版本“政务云服务+征信云服务”到3.0版本“政务云服务+征信云服务+金融云服务”的演进过程,并基于推拉理论分析了郡县制与大数据技术融合的拉力因素、推力因素和中间障碍因素,构建了相关模型探究其得以实现融合的内在机理。研究认为“,郡县数治”是政府职能转变、城市治理生态体系的优化以及评价机制民主化等拉力因素,经济发展、技术进步、组织和个人服务预期、社会公平与效率预期、组织规模扩大等推力因素以及传统观念、管理风险和监督成本等中间障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晓路  
本文提出郡县制传统在中国政府间财政关系改革中的现实意义,意在反思当前学术界中较为单一的"财政联邦制"的改革思路。通过回顾中国历史上政府制度的演变,抽象出郡县制传统在官员选拔、官员考核、政府级次和监察四个方面的主要特征。根据这些特征指出计划经济时代的政府间财政关系中保留有大量的传统要素,但改革开放后具有财政联邦制性质的改革与这些传统要素发生了冲突,并在现实中引发了许多问题。政府间财政关系的下一步改革,有必要考虑到对传统要素的继承与发展。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勇  
永乐初,明太宗册封胡汉苍为安南国王,双方藩属关系得以维系。但此过程中,安南不断侵扰边地、攻占明朝其他藩属国,违背了明朝所主导的藩属体系下“字小事大”“保藩固圉”等原则及交邻政策,最终以陈天平事件为导火索,明太宗则决定以“兴灭继绝”的方式重立陈氏。胡汉苍截杀陈天平后,明太宗派兵征讨安南,并“郡县其地”,将其直接纳入明朝的统治范围。无论“兴灭继绝”还是“郡县其地”,都体现了明太宗对安南政策的连续性,以及藩属体系演进过程中原则性与灵活性相融的特点。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蕙馨   齐超   张金艳  
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本文以企业能力观为理论基础,借助服务主导逻辑的演化,通过对海尔集团的纵向案例研究,提出了一个基于“前因-过程-结果”的制造企业“能力建构与动态适配”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归纳了“两业”融合在制造企业层面的实现路径。研究发现:(1)不同阶段的主导技术催生了差异化的生产服务场景和企业服务主导逻辑,范式转换与敏捷响应、互联工厂与大规模按需定制、工业互联网平台与生态赋能是不同阶段的主要标志;(2)在微观层面,基于“两化”融合的“两业”融合,本质上是不同阶段制造企业能力建构以及与特定生产服务场景和主导逻辑动态适配的过程;(3)敏捷响应能力与个性化定制以及与“边缘-响应”服务主导逻辑的适配是第一阶段,属于“两化”融合。大规模定制能力与大规模个性化定制以及与“协同-响应”服务主导逻辑的适配是第二阶段,属于工业互联网平台探索阶段。生态赋能能力与大规模流程化定制以及与“生态-竞合”服务主导逻辑的适配是第三阶段,属于“两业”融合。本文的研究结论为“两业”融合的实现以及制造企业的服务化转型提供了一个微观理论解释框架,拓展了企业能力观和主导逻辑的作用边界,丰富了“两业”融合相关研究,对我国制造企业的服务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化柏林  李广建  
[目的/意义]从理论、方法、技术与应用的视角研究大数据环境下的多源信息融合问题。[方法 /过程]探索多源信息融合的理论基础与科学依据,梳理多源信息融合的问题与现象,对多源信息融合的技术与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对构建大数据环境下的多源信息融合应用进行探讨。[结果 /结论]大数据环境下的多源信息融合理论包括相关性原理、多元表示原理、意义建构理论等,多源信息融合方法包括统一标识、数据比对、异构加权等一系列过程以及多种分析建模方法,多源信息融合在国家层面、城市或行业组织层面、企业机构层面都有着广泛的需求与应用。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化柏林  李广建  
[目的/意义]从理论、方法、技术与应用的视角研究大数据环境下的多源信息融合问题。[方法/过程]探索多源信息融合的理论基础与科学依据,梳理多源信息融合的问题与现象,对多源信息融合的技术与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对构建大数据环境下的多源信息融合应用进行探讨。[结果/结论]大数据环境下的多源信息融合理论包括相关性原理、多元表示原理、意义建构理论等,多源信息融合方法包括统一标识、数据比对、异构加权等一系列过程以及多种分析建模方法,多源信息融合在国家层面、城市或行业组织层面、企业机构层面都有着广泛的需求与应用。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卢华语  
唐代西南地区州(郡)县的增置呈现数量大,增置时间相对集中,新增州(郡)县的地域分布大体相同和增置方式各有侧重等特点。而安置移民之所需,社会经济发展之所求以及纳"化外"之区于"化内"则是州(郡)县增置的主要原因。州(郡)县的增置对安定社会、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扩大人力资源规模,为人口增长奠定基础和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以及为商品的流通搭建平台等,均有重大意义。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武沐  王希隆  
上郡秦故塞以北诸县是汉武帝开发的重点地区之一。上郡秦故塞以北可考者为 6县 ,1县不确定。以 6县计共开垦土地约 90— 1 0 0万亩 ;若以 7县计则为 1 0 0— 1 1 0左右。占《汉书》卷 2 9《地理志》所记全部耕地 82 70 5 36万亩的 0 1—0 2 %。 6— 7个县共有人口 9— 1 0万人左右。占《地理志》所记西汉全部人口 6 2 0 0万的 0 1 5%;占上郡 6 6 8万人口的 1 6弱。其规模是空前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帝国郡"位于美国加州东南,紧邻美国著名旅游度假胜地棕榈泉与海滨城市圣地亚哥,地处美国、墨西哥边境旅游、能源战略要地,沿边境设有72个海关出入口,是北美通往墨西哥的门户重镇。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刘晓英  文庭孝  
"大数据"时代,数据即资源、数据即财富、数据即资产已成为共识。数据开放、信息公开已成大趋势,将分散分布、零碎存在的数字资源融合成完整的"大数据",从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转化为有用的知识和规则,并加以利用,对于组织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对于提升组织的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至关重要,成为关注的焦点。论文界定了数字资源融合的内涵和特点,回顾了大数据和数字资源融合研究的现有研究成果,分析了数字资源融合的主要内容,构建了数字资源融合的框架模型,并指出数字资源融合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赵蓉英  张心源  
知识融合是进行知识创新的主要途径之一,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管理活动与信息技术的交叉研究产物,与信息环境、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大数据的数据环境、处理技术、科学研究范式的改变对整个知识管理活动造成了显著的影响,以知识融合为代表的技术性知识处理方法受到大数据影响变化最为典型。本文在对知识融合研究过程的基础上结合大数据整体特点,从理论、需求、条件、过程、系统以及应用六个角度详细分析大数据对知识融合产生的影响。总结出大数据环境下的知识融合相对于传统知识融合在数据源、融合系统、融合框架、融合过程、融合服务以及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志刚   项猛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共同构成了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二者深度融合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数据要素的发展,大数据应用为深化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提供一条创新路径。本文基于我国2011—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以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政策作为准自然试验,构建广义双重差分模型,探析了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政策对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影响。研究发现: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建设能够显著提升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水平;异质性分析表明,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政策效应因区域位置、数字基础设施水平、实体经济发展水平、地方财力保障水平的不同呈现异质性特征;进一步研究表明,技术创新应用和优化要素配置是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中介传导机制。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周利琴  范昊  潘建鹏  
大数据时代大知识的出现,对知识融合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大数据和网络环境下,研究知识服务中的知识融合需求,界定知识融合的过程,构建面向物化知识仓库、面向虚拟知识网络和面向混合模式的知识融合过程模型,并将其应用于大数据知识服务框架中。将知识融合的过程模型与知识服务的应用模块有机结合起来,不仅可以为用户的多层次、个性化、创新型知识服务需求提供知识服务策略和知识服务管理机制,还可以为通用型知识融合体系和知识服务架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罗健  彭娜梅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企业的创新与发展将面临全新的挑战与机遇,企业之间竞争力不断加剧,。如何从愈发激烈的企业竞争中占据属于自身的发展根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成为各个企业应当着重关注并努力解决的核心问题。文章通过分析业财税融合和管理会计的内涵,探索管理会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业财税融合与管理会计实践的必要性,结合实际情况着重研究基于业财税融合的大数据时代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邓胜利  钱倩文  夏苏迪  汪璠  
1引言大数据已成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和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引擎。随着技术与应用的成熟,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已成为新的趋势,大数据管理与应用领域将成为大数据与智能化的桥梁。当前,大数据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情报服务~([1])、个性化推荐~([2])、医疗保健~([3])、金融~([4])等领域,驱动社会经济创新发展。与此同时,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带来了大数据杀熟、个人信息泄露以及数据安全等问题~([5]),因此亟需通过数据治理对数据管理的权力进行控制,在增加数据价值的同时将与数据相关的成本和风险降至最小化~([6])。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