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4)
- 2023(1021)
- 2022(786)
- 2021(713)
- 2020(464)
- 2019(1005)
- 2018(797)
- 2017(699)
- 2016(356)
- 2015(459)
- 2014(457)
- 2013(440)
- 2012(451)
- 2011(434)
- 2010(440)
- 2009(445)
- 2008(385)
- 2007(331)
- 2006(336)
- 2005(364)
- 学科
- 济(2831)
- 经济(2826)
- 农(2763)
- 农业(2352)
- 业经(1975)
- 农业经济(1822)
- 发(1398)
- 建设(1345)
- 发展(1339)
- 展(1338)
- 研究(1336)
- 教育(1248)
- 经济建设(1235)
- 中国(1099)
- 地方(1023)
- 业(934)
- 生(847)
- 研究生(806)
- 工作(686)
- 管理(674)
- 学(629)
- 和(599)
- 情报(495)
- 农民(461)
- 资料(437)
- 情报资料(435)
- 分析(416)
- 析(416)
- 农民工(412)
- 民工(412)
- 机构
- 大学(8188)
- 学院(7316)
- 研究(3411)
- 中国(2394)
- 管理(2205)
- 济(2172)
- 经济(2102)
- 科学(1978)
- 农(1883)
- 京(1828)
- 理学(1756)
- 理学院(1726)
- 管理学(1681)
- 管理学院(1667)
- 所(1556)
- 范(1531)
- 师范(1516)
- 教育(1424)
- 业大(1409)
- 农业(1403)
- 研究所(1396)
- 院(1335)
- 中心(1277)
- 师范大学(1245)
- 北京(1204)
- 江(1145)
- 财(1127)
- 省(1001)
- 图书(930)
- 州(912)
共检索到146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天津财经学院博士研究生郝振平、蔡春于1991年11月28日顺利通过博士论文答辩。答辩委员会由我国著名会计学专家杨纪琬、阎达五、阎金锷、毛伯林、岳曙耕、羡绪门和博士导师李宝震教授组成。郝振平博士论文为《论合并财务报表——中国企业集团发展中的会计思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陈毓圭同志在我国著名财政经济学家、财务问题专家黄菊波教授的指导下,经过三年在职学习,完成了博士学位论文,于1991年6月10日顺利通过论文答辩,经有关部门确认,成为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个财务学博士。在题为《宏观财务与会计准则》的论文中,作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经济理论和科学的研究方法,就当前我国经济改革实践中宏观财务、会计准则以及宏观财务与会计准则的关系问题,从本质和现实等不同角度和层次进行了系统、深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朱
我校财政系博士研究生杨君昌副教授最近已通过了论文答辩,成为上海市第一位财政学博士。多年来,杨君昌在博士导师、我校财政系席克正教授的指导下,认真研究和探讨国家与国有企业的税收关系等一系列财政学术领域的重要课题。在这期间,杨君昌还曾去英国进行了一年时间的学术访问和考察研究。杨君昌经过一年多时间刻苦钻研,反复探索,撰写了题为《企业税制优化论》(20余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海生
基于2857位参与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的博士生导师的问卷调查,对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的答辩评价行为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由导师直接聘请的答辩委员更倾向于投同意票;现行的答辩程序安排更有利于答辩委员投同意票;监督制度对答辩委员投票行为的约束作用不明显。答辩委员与导师关系对答辩投票结果有重要影响,相熟程度越高,越倾向投同意票。由此提出促进答辩委员公正投票的举措:完善答辩正式制度建设,抑制关系的消极影响;强化学术共同体监督作用,保障答辩委员答辩评价自由权;健全答辩评价问责机制,提升答辩委员用权自律意识和自觉性。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黄海平
作者在介绍英国博士论文答辩的程序、过程、标准和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学习、借鉴的几点意见。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方刚 徐哲 顾坤
论文答辩排班是高校教务管理中的重要任务,答辩排班结果的质量直接影响评审的公平性。详细分析高校论文答辩排班问题的特性和情景,保证评审的公平性,考虑评审人在不同研究方向上擅长程度的差异、评审人能参加答辩的时间安排要求、评审人与答辩人可能存在的师生关系、评审人评审工作量的限制、每个答辩组中答辩人数和评审人数的限制,等等因素,建立答辩分组和组内评审指派的两阶段非线性整数规划人员排班模型,对答辩排班问题的复杂性进行分析,基于lingo软件中的分支定界算法对问题进行求解,通过实例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和求解结果的合理性,较好地解决了高校答辩排班问题。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李明杰
每年的五六月份是集中评审学位论文的季节,先是硕士的,再是博士的,最后是学士的,轮番上阵,好不忙碌。紧张的论文答辩过后,人去楼空,热闹一时的校园复归于平日的宁静。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文琪 曾国权 朱志勇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是对博士候选人论文质量和学术能力的最终检验。通过对国家和36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颁布的与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制度相关的53份政策文本进行类属分析,发现国家和高校对于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的情境定义是将其视作学术态度公开公正、实事求是,学术标准严格合理,学术氛围民主庄重且能体现学术尊严的博士学位考试。国家和高校以规定强制力和规定弹性度为属性,建构了包括实质性制约、象征性制约、实质性策略、象征性策略等四类8种具体制度在内的答辩制度属性,以维系对于答辩的情境定义。这一过程是学术尊严与效率要求的平衡、行政力量向关系社会的挑战。在此基础上,对制度脚本和现实剧情、历时与共时情境下我国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制度的完善进行了讨论。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陆维康 林成华
以美国为代表的博士学位论文答辩被视作一种考试,而以挪威为代表的博士学位论文答辩被视作一种仪式,但“仪式”型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制度并没有降低挪威等欧洲国家的博士生教育质量。通过比较两种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制度发现,两者所遵循的答辩理念一致,但在具体的质量保障上有所区别。基于不同的导师角色假设,美国和挪威分别采用内部审查员和外部审查员负责。由于美国和挪威对于答辩前博士学位论文的发表要求不同,导致了两者在答辩内容上的区别:美国关注学位论文本身,并通过答辩结果提供评价反馈;挪威并不仅仅关注学位论文本身,而更加侧重公开试讲,其评价反馈机制体现在答辩前的联合公开申明。美国和挪威分别通过综合考试和公开试讲来评估博士生的一般性知识。尽管两种博士学位论文答辩模式在最终功能上不同,但都通过多重制度保障了博士学位论文的质量,这对于其他国家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朱勇
建立严格、完整的答辩程序体系,形成以研究生培养单位为单元的统一、规范的质量标准,以保证学位论文的质量和水平;确立完善、可行的救济措施,以实现极端情况下对于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实现研究生教育的公平、公正,这是我国现阶段完善研究生教育制度的两项重要任务。与此同时,兼顾“通过优先”原则,正确处理学术公平与合理成本的关系,注意保护答辩程序所涉及的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以及实施学位与毕业的脱钩,通过研究生答辩程序的制度建设,全面实现对于研究生答辩活动的合法、合情、合理的引导和规范。
关键词:
学位 论文答辩 救济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喜春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郭梅
作者分析了研究生在论文答辩过程中暴露出的在治学态度、文化底蕴、知识结构、综合能力等方面的问题以及部分导师在“导”的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以供导师及后来的研究生们借鉴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龚怡祖
指出着力提高论文答辩中的提问质量,有助于扭转当前相当一部分研究生将论文答辩视为走过场的现象。在阐述提问功能的基础上,讨论了答辩专家应秉持的提问姿态和应注意的提问技巧等问题。认为答辩过程是学术研究过程的延续与完善,应当成为满足研究生内心渴望的思想交锋和精神洗礼。为了全面保障研究生论文答辩质量,还应为答辩委员认真提问、忠实履责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与体制条件。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国瑜 武晓维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应当规范化●刘国瑜武晓维正确书写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答辩委员会决议,关系到能否对学位论文作出正确评价,关系到研究生能否获得学位,关系到学位授予的质量,同时也是作为校、系两级学位评定委员会评定学位的重要依据。因此,必须本着严肃、认真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