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
2023(149)
2022(118)
2021(154)
2020(129)
2019(241)
2018(231)
2017(327)
2016(181)
2015(195)
2014(192)
2013(163)
2012(182)
2011(151)
2010(133)
2009(134)
2008(109)
2007(99)
2006(48)
2005(62)
作者
(793)
(600)
(598)
(588)
(385)
(316)
(287)
(280)
(253)
(237)
(222)
(207)
(206)
(200)
(199)
(191)
(174)
(174)
(171)
(171)
(159)
(157)
(153)
(144)
(143)
(141)
(138)
(136)
(133)
(132)
学科
分析(378)
(378)
(299)
(288)
经济(287)
(286)
研究(266)
情报(258)
资料(250)
情报资料(248)
(173)
管理(173)
地方(159)
(153)
中国(123)
(122)
谱分析(113)
方法(96)
(95)
企业(95)
农业(89)
技术(87)
教育(84)
(82)
化学(80)
水产(76)
(76)
环境(75)
光谱(69)
分析法(68)
机构
大学(2424)
学院(2349)
研究(1163)
(1035)
科学(1020)
农业(867)
业大(745)
(704)
研究所(673)
中国(662)
中心(626)
(616)
管理(605)
(600)
实验(596)
实验室(580)
(569)
理学(568)
理学院(550)
农业大学(532)
重点(530)
(528)
技术(504)
管理学(480)
管理学院(475)
工程(462)
(451)
(406)
师范(399)
(396)
基金
项目(2052)
科学(1462)
(1450)
国家(1437)
基金(1401)
科学基金(1087)
研究(1077)
自然(878)
自然科(864)
自然科学(864)
(859)
自然科学基金(847)
(807)
基金项目(781)
计划(640)
科技(588)
社会(535)
社会科(499)
社会科学(499)
资助(498)
重点(489)
(479)
科研(463)
专项(457)
教育(456)
(436)
(420)
创新(414)
成果(405)
(400)
期刊
学报(1071)
(1028)
中国(805)
农业(785)
科学(779)
大学(746)
学学(729)
业大(438)
(431)
研究(413)
农业大学(372)
(357)
经济(357)
中国农业(331)
图书(323)
(283)
教育(282)
自然(245)
书馆(240)
图书馆(240)
科技(230)
农业科学(229)
自然科(222)
自然科学(222)
管理(211)
林业(207)
情报(192)
(173)
技术(170)
农林(152)
共检索到35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叔鹤  
图谱就是按照事物的类别或系统编制的图表。我国图谱的发明极早,应用也很广,最初用以记述氏族世系,称为“谱谍”。《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有“维三代尚矣,年代不可考,盖取之谱谍旧闻。”汉代司马迁曾效仿图谱,旁行邪上,制三代世表。魏晋南北朝时,讲门第,论选举,必稽谱谍。在中国历史上,图谱曾成为地主官僚保持门阀的工具。但是南宋郑樵虽然站在史学家的立场,说明图谱的重要性,而对于统计图表却还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的。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高庆丰  
郑樵(1104—1162年),字渔仲,南宋著名史学家。福建蒲田人。因居夹(?)山多年,人称夹(?)先生。喜读书,“遇藏书家,必借留,读尽乃去。”长著述,自称“山林三十年,著书千卷。”提倡实学,主张会通,尝谓“天下之理不可以不会,古今之道不可以不通。”晚年曾一度出仕枢密院编修,终身未任显要。《通志》一书为其代表作,“二十略”为全书精华。《通志·图谱略》和《通志·年谱》,是我们研究郑樵图谱学的主要文献。由于目录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谢欢  
对于郑樵校雠学说的研究在民国时期出现了"转向",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重视程度。郑樵校雠学说在民国以前鲜为人重视,从民国开始对其重视程度显著增加,并逐渐将其作为一门专科之学来研究。第二,研究倾向。民国以前对于郑樵本人及其学说多是以一种负面的眼光去看待,民国以后,对于郑樵校雠学说的研究出现了新旧两派学者,旧派学者以余嘉锡、向宗鲁、刘咸炘为代表,他们的研究延续了以往负面评价为主的倾向。不过,旧派学者中也有姚名达等,给予郑樵比较客观公正的评价。新派学者以杜定友、钱亚新为代表,他们从图书馆学的视角切入,对于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崔石岗  张利民  
郑振铎在材料匮乏、资金短缺、任务艰巨、时间紧迫等重重困难条件下,怀着文史工作者的使命感,于1947~1951年间编辑印行了皇皇巨著《中国历史参考图谱》,填补了出版空白,受到关注,得到好评。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超民  
研究我国南宋郑樵的校雠理论和当代印度阮冈纳赞的分面理论的科学内涵及理论价值。郑樵知识组织思想既重视发现知识源头及组织分类保存,也重视在现存知识体系中为丢失的知识留下合理位置,还重视对以往知识进行专业化发掘与整理,以便于知识组织的完整和传承。阮冈纳赞注重继承和保存现有民族知识,注重为新知识在现行组织体系中预留位置,还注重推动知识组织理论现代化。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张固也  李秋实  
宋哲宗元祐二年以后,秘书省陆续采编补写大批图书,徽宗政和中编为《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高宗绍兴年间改定本注明阙书,作为求书之依据,郑樵引用时省称《四库书目》,为其所依据的四部主要书目之一。今本《秘目》在绍兴改定本基础上增加了部分图书。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戴建业  
郑樵文献学的知识论取向不仅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充分的历史正当性,并且具有很高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可惜它长期为学界所忽视。本文从郑氏对文献学价值目标的设定、对各种知识类型的价值重估、对文献学功能的扩展等层面,论析郑氏文献学知识论取向的基本特征及其历史意义。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陈德弟  
郑樵和诺德的图书馆学理论之比较研究陈德弟(南开大学图书情报学系,天津300071)郑樵是中国古代图书馆学理论的奠基者,诺德是17世纪前期欧洲图书馆学理论的创始人,他们是开拓东、西方图书馆学理论的双擘。把他们的图书馆学理论作一比较研究是很有意义的。一、...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田建良  刘怡  
本文主要通过对郑樵“求书之道有八论”(求书八法)的深入研读,在阐发郑樵采访思想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这一思想对今天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访工作的有益启示。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李超民  
运用学术史方法对郑樵和章学诚的知识组织论比较分析可知,郑樵创立的"校雠学"是中国古代知识组织学说确立的标志,并得到章学诚的回归与发展;古代知识组织论以传承知识为旨归,通过"考镜源流",实现"辨章学术";分类是知识组织的核心方法,标准是知识的客观性。古代知识组织思想具有重要的价值,它既是图书馆学在中国本土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本土化的应有之义。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蒋正扬  
会通和实学是郑樵全部学术思想的核心命题 ,由此可以演绎出郑樵目录学思想的一般特征。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李玉安  
中国古籍文献的散亡研究,肇始于隋代牛弘的书厄论。郑樵在其《通志·校雠略》中,从不同的角度和视野,研究了中国古籍文献散亡的多种原因,提出了"亡书之学"的理论观点,主旨之一便是探讨、总结图书散亡的原因及应采取的对策。这个理论对后世学者影响颇深。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戴建业  
郑樵论文献学既首重"类例",对文献学的贡献也当首推"类例"。"类例"理论的提出和成熟标志着我国古典文献学理论上的自觉,从叙录解题到以类明书是文献学发展的历史必然。郑樵的"类例"主张不仅具有理论的前瞻性,在今天也仍然具有实践意义。本文从"类例"的学术旨归、功能、原则以及在文献学中的地位等层面,论析郑樵"类例"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雨生  张恒  朱礼军  
文章介绍了兴趣图谱内涵、核心内容与研究框架,并从基础研究、构建机理、典型应用、挑战及对策、发展趋势五方面揭示了国内兴趣图谱研究进展。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雨生  严白云  仇蓉蓉  胡昌龙  
文章介绍了兴趣图谱的发展历程、概念、特征、价值、分类、研究内容、理论基础和关键技术,在参考相关文献和调研相关网站基础上,阐述了兴趣图谱典型应用,分析了其所面临挑战及对策,展望了其发展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