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93)
- 2023(16202)
- 2022(13839)
- 2021(13112)
- 2020(10752)
- 2019(24573)
- 2018(24342)
- 2017(46895)
- 2016(25342)
- 2015(28433)
- 2014(28548)
- 2013(28187)
- 2012(26388)
- 2011(23900)
- 2010(24438)
- 2009(22657)
- 2008(21333)
- 2007(19000)
- 2006(17150)
- 2005(15565)
- 学科
- 济(103703)
- 经济(103597)
- 管理(71691)
- 业(70855)
- 企(56869)
- 企业(56869)
- 方法(40179)
- 中国(36064)
- 数学(34461)
- 数学方法(34036)
- 农(30647)
- 地方(29242)
- 融(28717)
- 金融(28716)
- 银(27776)
- 银行(27737)
- 行(26853)
- 财(26387)
- 业经(24435)
- 制(21991)
- 学(21132)
- 农业(20997)
- 贸(18914)
- 贸易(18896)
- 易(18265)
- 技术(17276)
- 理论(17045)
- 环境(16462)
- 务(16437)
- 财务(16361)
- 机构
- 学院(353838)
- 大学(352732)
- 济(143060)
- 经济(139677)
- 管理(139113)
- 研究(124263)
- 理学(118488)
- 理学院(117129)
- 管理学(115269)
- 管理学院(114612)
- 中国(99211)
- 京(77092)
- 科学(75215)
- 财(67593)
- 所(62495)
- 中心(57930)
- 农(57126)
- 研究所(56405)
- 江(54190)
- 财经(52520)
- 业大(50453)
- 北京(49866)
- 范(48566)
- 师范(48164)
- 经(47613)
- 州(46349)
- 院(45181)
- 农业(44019)
- 经济学(41964)
- 财经大学(38792)
- 基金
- 项目(234360)
- 科学(184000)
- 研究(175827)
- 基金(167337)
- 家(144142)
- 国家(142826)
- 科学基金(122769)
- 社会(108949)
- 社会科(103218)
- 社会科学(103194)
- 省(92306)
- 基金项目(88517)
- 教育(80003)
- 自然(78568)
- 划(77573)
- 自然科(76693)
- 自然科学(76675)
- 自然科学基金(75255)
- 编号(73443)
- 资助(69365)
- 成果(60643)
- 发(53804)
- 重点(52164)
- 课题(51251)
- 部(51219)
- 创(48799)
- 创新(45420)
- 项目编号(44798)
- 科研(43895)
- 教育部(43849)
- 期刊
- 济(165639)
- 经济(165639)
- 研究(112248)
- 中国(76666)
- 农(53088)
- 管理(52352)
- 学报(51438)
- 财(49461)
- 科学(49277)
- 融(48351)
- 金融(48351)
- 教育(44094)
- 大学(39212)
- 学学(36616)
- 农业(36245)
- 技术(31216)
- 业经(28062)
- 经济研究(25651)
- 财经(25076)
- 经(21320)
- 问题(21313)
- 图书(19744)
- 理论(18676)
- 业(18163)
- 科技(18008)
- 实践(17172)
- 践(17172)
- 技术经济(16990)
- 现代(16855)
- 坛(16226)
共检索到5525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翟优子 翟书斌
郑州科技金融发展相对落后,需要进行更多的实践和政策创新。现阶段郑州市科技金融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科技金融体系与科技创新活动不相适应、缺乏有效融资渠道、风险投资退出机制不健全、科技金融生态环境不完善等。建议构建高效科技金融运行机制,增强科技金融发展基础,加快建设科技性中小企业融资与信用信息综合服务平台,积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优化郑州市科技金融发展模式,不断推进郑州市科技金融发展。
关键词:
科技金融 综合服务平台 发展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高小雪
农村金融是新农村建设中的关键要素,目前城乡金融资源配失衡没有根本扭转的事实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因此,研究如何提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切实有效的金融政策支持显得尤为重要,并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在对郑州农村金融概况阐述的基础上,分析了郑州农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主要站在法制与制度创新的角度提出了郑州支持农村金融的相关政策。
关键词:
郑州 农村金融 金融政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琳 丁浩然
会展旅游在区域和城市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郑州市地处中原,是内陆商贸城市,发展会展旅游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分析郑州市发展会展旅游的有利条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郑州市会展旅游的市场培植和拓展提出了对策:提高认识,更新观念;设立机构,制定法制;加快场馆建设,培育名牌项目;培养专业人才,提高服务水平。
关键词:
会展旅游 条件分析 对策探索 郑州市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赵洁
发展文化创意旅游产业是推动旅游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郑州市发展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在文化旅游资源、目的地可进入性、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及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园区建设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今后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发展应强化产业观念,努力打造文化创意旅游品牌,建立和完善产业的市场管理机制,以丰富的旅游产品和优质的服务意识树立旅游品牌和城市形象,充分挖掘文化创意旅游消费需求,以企业作为市场的运营主体并加大其投入力度和政策支持。
关键词:
文化创意旅游 旅游资源 郑州市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静 张骞 淮贺举 李存军 王永生
[目的]城市农业与城市的经济、生态、社会、文化融为一体,是解决目前我国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资源紧缺、劳动力问题、生态环境恶化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集生产、生活、生态、示范等多种功能于一体。郑州市人口众多,对城市农业的需求强烈,政府高度重视城市农业发展,将其确定为"十三五"规划发展的重点内容之一。[方法]文章通过现场调研、访谈调研和文献调研等形式,分析了郑州市中心城区各种城市农业类型的发展现状,在补充市民食物供给、改善市民生活环境、丰富市民生活和促进农业文化传承四方面的发展需求。[结果]计算了平面和立体上的城市农业发展空间,包括平面空间上的2.5万hm2耕地和58.35km2公共绿地,立体空间上的115万m2阳台农业发展空间、230万m2屋顶农业发展空间、2 300万m2墙体垂直农业发展空间。[结论]提出了"十三五"期间郑州市应大力推进阳台农业和农业主题公园模式,引导规范休闲农园、屋顶农业和庭院农业模式,适量引进垂直农业、社区农园、植物工厂和公共绿化农业模式的建议,为促进郑州市城市农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静 张骞 淮贺举 李存军 王永生
[目的]城市农业与城市的经济、生态、社会、文化融为一体,是解决目前我国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资源紧缺、劳动力问题、生态环境恶化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集生产、生活、生态、示范等多种功能于一体。郑州市人口众多,对城市农业的需求强烈,政府高度重视城市农业发展,将其确定为"十三五"规划发展的重点内容之一。[方法]文章通过现场调研、访谈调研和文献调研等形式,分析了郑州市中心城区各种城市农业类型的发展现状,在补充市民食物供给、改善市民生活环境、丰富市民生活和促进农业文化传承四方面的发展需求。[结果]计算了平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邹磊
文章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视角,利用联动理论,通过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法,对郑州市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渊源、旅游资源概况进行研究。分析认为,郑州市面临文化旅游资源渐失、保护主体不明、基础设施不完善、古建筑修复工作进度迟缓、旅游产业链不完善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郑州市应传承传统村落文化,明确保护责任,改善基础设施,利用现代媒体,优化民俗旅游产业体系等。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长运 李尊明
分析了都市农业的起源和在我国的发展概况,指出了发展都市农业的意义、作用和郑州市发展都市农业的有利条件,进一步探讨了郑州市发展都市农业应采取的产业模式,即: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加工农业、创汇农业、绿化农业和观光休闲农业等。认为郑州市发展都市农业意义重大,时机已基本成熟,必须转变观念,正确选择产业模式,加强理论研究和多学科联合攻关,稳步推进郑州市都市农业的发展。
关键词:
都市农业 产业模式 有利条件 郑州市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朱晓刚
农地征收补偿标准严重偏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发展权价值补偿的缺失,可见补偿标准制定中将农地发展权价值纳入考虑范围对实现公平补偿有积极意义。本文认为农地发展权价值应为由用途变更而产生的自然增值,其价值量化可以城镇综合用途末级土地基准地价减去基础设施投入成本和农地现状用途经济价值;其价值分配应兼顾国家、集体和失地农民,具体分配情况因农业内部安置和脱农安置两种不同的假设前提而异。郑州市的实证研究表明,与现行征地平均区片地价标准相比,脱农安置前提下的失地农民补偿标准依然偏低。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葛震远 刘学功 赵新军
能否承受住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带来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对郑州市意义重大。文章结合郑州实际情况建立了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系统发展模型对郑州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分析,明确了郑州可持续发展的时空特点,认为郑州可以在当前的发展态势下承受住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对提高郑州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对策做了讨论。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能力评估 郑州市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龚新
本文通过对郑州市“菜蓝子工程”生产、流通、消费现状的深入全面分析,揭示了影响其进一步发展的原因。并通过对郑州市人口、人均收入与消费支出等方面的分析预测,制定出今后的发展方向、目标以及发展对策,使郑州市“菜蓝子工程”今后更加协调、合理、迅速发展,以适应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需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毛卉 王旭升 郝伟
在深入分析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发展环境的基础上,以多层次指标体系对郑州市人口发展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与预测,提出了产业结构法、剩余劳动力法、回归拟合法、综合增长法等模型建构,取得了较为满意的预测结果。
关键词:
城市人口 区域环境 发展预测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何楠
人口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郑州市人口发展为社会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人口素质不断提高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高素质的人才。但是,人口数量的不断膨胀,人口素质偏低,人口结构不稳定,使郑州人口与经济发展要求不协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郑州市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人口 经济 数据分析 关联度分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毛继周 冯德显 张震宇 杨迅周
一、建立中原经济区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一)中原经济区建立的客观必然性中原经济区位于黄河中下游,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发源地,历史上对中华民族经济文化发展有过突出贡献,北宋时成为金国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形成了繁荣发达的衣业经济基础和往来密切的经济联系。建国后的建设和发展,初步奠定了现代的工商业经济基础。但农业为主体的基本经济特点却仍旧未改。现代经济建设布局对工业中心建设重视不够,没有充分发挥国家重点建设投资和骨干项目的作用及发展配套工业、完善区内工业体系,影响了大型工商业中心城市的建立与发展,降低了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凝聚功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