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14)
- 2023(9404)
- 2022(8517)
- 2021(8111)
- 2020(6814)
- 2019(15907)
- 2018(15994)
- 2017(30625)
- 2016(16838)
- 2015(18974)
- 2014(18947)
- 2013(18890)
- 2012(17321)
- 2011(15392)
- 2010(15203)
- 2009(13835)
- 2008(13122)
- 2007(11157)
- 2006(9705)
- 2005(8264)
- 学科
- 济(64902)
- 经济(64835)
- 管理(46040)
- 业(43842)
- 企(36159)
- 企业(36159)
- 方法(31108)
- 数学(26966)
- 数学方法(26673)
- 农(17621)
- 地方(16422)
- 学(15913)
- 中国(15751)
- 财(15090)
- 业经(14172)
- 农业(12071)
- 贸(11082)
- 贸易(11075)
- 和(10859)
- 理论(10764)
- 易(10679)
- 环境(10580)
- 制(10427)
- 技术(10107)
- 务(9733)
- 财务(9675)
- 财务管理(9656)
- 企业财务(9123)
- 教育(8965)
- 划(8958)
- 机构
- 大学(234503)
- 学院(233227)
- 管理(94995)
- 济(85895)
- 经济(83865)
- 理学(83145)
- 理学院(82156)
- 管理学(80697)
- 管理学院(80290)
- 研究(77951)
- 中国(55401)
- 科学(52269)
- 京(50122)
- 农(41011)
- 所(39766)
- 业大(38389)
- 财(37423)
- 研究所(36762)
- 中心(35346)
- 江(33031)
- 农业(32323)
- 范(31541)
- 北京(31456)
- 师范(31214)
- 财经(30751)
- 州(30549)
- 院(28249)
- 经(27911)
- 技术(25423)
- 师范大学(25337)
- 基金
- 项目(169087)
- 科学(131353)
- 研究(121539)
- 基金(121324)
- 家(106564)
- 国家(105691)
- 科学基金(90062)
- 社会(73568)
- 社会科(69515)
- 社会科学(69495)
- 省(66774)
- 基金项目(65923)
- 自然(60902)
- 自然科(59417)
- 自然科学(59398)
- 自然科学基金(58299)
- 划(56483)
- 教育(55007)
- 编号(50075)
- 资助(49664)
- 成果(40099)
- 重点(37603)
- 部(36314)
- 发(35968)
- 创(35095)
- 课题(34077)
- 创新(32687)
- 科研(32656)
- 计划(31572)
- 大学(31121)
共检索到3274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袁虹霞 孙炳剑 张桂莲 萧蓉萍 邢小萍 杨华 韩艺 李洪连
通过实地调查、室内分离培养和病原鉴定 ,发现郑州市草坪根部病害的病原菌主要是禾德氏霉 (Drechsleragraminea)、立枯丝核菌 (Rhizoctoniasolani)、镰刀菌 (Fusariumspp .)、腐霉菌(Pythiumspp .)等。选用 10种不同杀菌剂对草坪根病优势病原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 ,烯唑醇和敌力脱对禾德氏霉、立枯丝核菌均有强烈的抑制菌丝生长的作用 ,对禾德氏霉的EC50 均为0 0 3μg/mL ,EC90 分别为 0 2 5 μg/mL和 0 98μg/mL ;对立枯丝核菌的EC50 分别为 0 11μg/mL和 0 4 7μg/mL ,EC...
关键词:
草坪 根部病害 病原菌鉴定 防治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烈保 牟新待
兰州地区草坪草发生的主要病害有立枯病、叶腐病、叶斑病、叶锈病和白粉病 .危害最大的系立枯病 ,该病在高温高湿和N肥偏多的情况下有蔓延趋势 .发病初期喷施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和百菌清可有效防治 .叶腐病由腐霉属真菌的菌丝体危害所致 ,主要损害多年生黑麦草的叶片 ,影响植株分蘖 ,造成草坪自然稀疏 .叶斑病的发病率很高 ,不同草种和品种都有感染 ,影响草坪草的长势 ,但不致植株死亡 .叶锈病只见于管理差的多年生黑麦草 ,常在气温开始下降的秋季发生 .白粉病只见于草坪型白三叶 .
关键词:
草坪 病害 防治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詹庆玲 屠涵舒 王梦琪 史亚东 刘晔 赵爽 王海滨 陈发棣 房伟民 陈素梅 史燕 管志勇
[目的]茶用菊叶部病害田间连年发生,制约‘滁菊’产业的发展。为明确‘滁菊’叶部病害致病菌并筛选出有效化学农药,以有效防治‘滁菊’病害的发生。[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纯化病原菌,进行形态学鉴定、分子生物学鉴定与致病性测定,分析导致‘滁菊’叶部病害的主要病原菌,并采用平板毒力测定13种农药的抑菌效果,筛选有效药剂及防治浓度;采用叶片菌丝贴接法对盆栽‘滁菊’幼苗接种致病菌,进一步在盆栽活体幼苗上测定筛选药剂的防治效果。[结果]结果表明,从‘滁菊’病害叶片分离的主要致病菌为交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长柄链格孢菌Alternaria longipes、细极链格孢菌Alternaria tenuissima;平板毒力测定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嘧菌酯对链格孢菌(CJ31、CJ4-1)菌丝生长抑制效果最好,己唑醇对链格孢菌(CJ3-1、CJ37)菌丝生长抑制效果最好,异菌脲对链格孢菌(CJ30)菌丝生长抑制效果最好,且EC_(50)值均低于7 mg·L~(-1)。盆栽药效测定表明,异菌脲500倍液和己唑醇3000倍液对链格孢菌具有较好防效。[结论]导致‘滁菊’中心产区叶部病害的主要病原菌为链格孢菌,引起‘滁菊’的黑斑病。推荐将异菌脲、己唑醇、苯醚甲环唑·嘧菌酯作为‘滁菊’田间叶部病害防治的首选药剂。本研究结果为‘滁菊’叶部病害的有效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晶晶 强胜
利用样线法对南京市区的 4 2个样点进行草坪夏季杂草分布调查 ,将所得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 ,影响南京市草坪夏季杂草发生、分布、危害的主要因素是管理水平和土壤水分条件。依据草坪的管理水平和生长环境的不同 ,将样点划分为 4个聚类群 ,重点研究了各个聚类群的特点 ,列出了杂草优势种 ,并针对不同的聚类群提出了不同的杂草综合治理措施。 4个聚类群的划分如下 :第Ⅰ聚类群的样点均来自南京市郊区 ,管理粗放 ,以狗尾草、小飞蓬、铁苋菜、毛花雀稗为优势种 ;第Ⅱ聚类群样点来自南京市区公园、广场的休闲草坪 ,管理水平高 ,以马唐、香附子、地锦、水花生为优势种 ;第Ⅲ聚类群样点为马蹄金草坪地 ,双子...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芳芳 王仁才 石浩 周倩 王琰
2017年5月至2018年9月,对湖南衡阳地区4个冬枣生产基地进行病害调查,采集发病率较高的病害样品进行病原鉴定。调查结果显示,衡阳地区冬枣病害主要有灰霉病、疮痂病、褐头病、炭疽病、枣疯病、缩果病、白绢病、枣果褐斑病,其中,缩果病、枣果褐斑病发病率较高,分别为9.2%和20.8%,其他病害发病率低于5%。缩果病多发于果实膨大期,一般从果实腰部开始出现皱纹,病部变红皱缩,后期扩展到果柄至整果;枣果褐斑病多发于果实膨大期,果面有褐色斑点,圆形,后期病斑中央渐灰白色,不影响果肉品质。鉴定冬枣缩果病、枣果褐斑病病原菌分别为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和极细枝孢霉(Cladosporium tenuissimum)。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雷恒树 华战迎 范灵姣 王红清
为鉴定近2年北京市草莓苗圃及生产园大发生的,给草莓种苗产业及生产者带来严重损失的草莓枯死萎蔫病症的病原以及采取适宜的防控措施,以发生枯萎病症的‘红颜’草莓为试材,采用组织分离法进行病原菌的分离、纯化,并且对病原菌进行形态学鉴定、分子生物学鉴定、致病性测定,另外对病原菌做杀菌剂室内毒力筛选试验。结果表明:1)导致北京地区‘红颜’草莓枯萎病发生的病原为尖孢镰刀菌; 2)室内毒力试验结果表明多菌灵、百菌清与腈菌唑等杀菌剂能抑制尖孢镰刀菌菌丝的生长。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小飞 李晓 崔丽娜 邹成佳 杨晓蓉
玉米灰斑病是由尾孢菌(Cercospora)侵染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病害。本研究采用尾孢菌特异引物对采自西南地区经过单孢纯化的17个玉米灰斑病菌菌株进行了分子鉴定,结果表明:采集自西南地区的玉米灰斑病样本分离得到的菌株都为Cercospora zeina;未检测到玉蜀黍尾孢菌Cercospora zeae-maydis。这就说明,引起西南地区的玉米灰斑病主要致病种为Cercospora zeina。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石洁 李建成 刘玉瑛 张老章 钱旭明 魏利民
通过对保定市冷季型草坪草根腐病发生情况调查 ,及对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 ,共计分出致病病原菌 9种 ,分属 6个不同的属 ;初步明确保定市草坪根腐病的主要病原菌为镰刀菌、腐霉菌及离孺孢菌 ,分离频率分别为 61 5% ,19 2 % ,11 5% ;德氏霉菌、立枯丝核菌、交链孢菌也可引起草坪草根腐病 ,分离频率分别占 7 7% ,3 8% ,7 7%。
关键词:
草坪 根腐病 病原菌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河 赵纯森 周茂繁 李维汉
经玻片培养,Gimsa染色和有性世代诱导,鉴定出Rhizoctonia solani Kuhn为湖北贝母茎腐病的病原。该病原菌菌丝在5—25℃下均可生长,但以在18—20℃下生长最好;生长的最适pH值为4.0—5.0。在供试的碳、氮源中,病原菌对蔗糖和蛋白胨的利用程度均最高。经测定,菌核萌发的最适温度为15—18℃,菌丝和菌核的致死温度为分别40℃和60℃(10分钟)。室内药剂筛选结果表明,甲基托布津、棉隆、多菌灵、粉锈灵、特克多等对病原菌均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小区试验表明,棉隆是防治茎腐病的理想土壤薰蒸剂;春季贝母苗发病前每m~2用40×10~(-2)多菌灵胶悬剂或70×10~(-2)甲基托...
关键词:
湖北贝母 茎腐病 药剂防治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武菊英 江国铿 贾春虹
通过两年的系统调查,查明北京地区草坪地杂草有62种,分属22科。重要杂草有牛筋草(Elensineindica(L.)Gaertn)、狗尾草(Setarinviridis(L.)Beauv)、马唐(Digitariasanguinalis(L.)Scop)和旋覆花(InulajapouicaThunb)。农得时和草克星40g/亩用量在草坪播后苗前处理对牛筋草、马唐和一年生双子叶草的防效在85%以上,不影响草坪的出苗和长势。除草通、丁草胺150ml/亩在草坪地苗后处理对马唐、牛筋草和稗草的防效达90%,对草坪安全。圃草定80g/亩对马唐,稗草的防效达90%,但对牛筋草效果差。恶唑禾草灵60ml/...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马进 张万荣 王小德 孟瑾
对高羊茅等 1 9个国外冷季型草坪草品种在杭州地区进行了为期 2a的引种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 :6个参试的高羊茅品种和 2个白三叶品种都有较好适应性和抗逆性 ,其中高羊茅以Montauck ,Houndog 5 ,Bonsai和Vegas表现最优 ,白三叶以Tahora最好。多年生黑麦草和翦股颖抗热性较差 ,但可以作为冬季暖地型草坪草混播材料。草地早熟禾观赏性比较好 ,但有黄绿期 ,适合作为混播材料。表 3参 1 7
关键词:
引种 适应性 冷季型草坪草 杭州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曾晴 叶思思 谢世莹 陈姿伊 叶百慧 杨国 郭天荣 莫亿伟
从感染褐腐病的嵊州桃形李果实中分离得到1株病原菌TXLHFJ–2,利用内转录间隔区(ITS)、延伸因子(TEF–1α)基因、β–微管蛋白基因序列比对和形态学进行鉴定,发现该菌株为美澳型核果褐腐菌(Monilinia fructicola),该菌株最适生长温度为22.5℃。在PDA培养基上,加入6种杀菌剂(戊唑醇、甲基硫菌灵、异菌脲、苯醚甲环唑、啶酰菌胺和代森锌)进行室内防效试验,发现5.0 mg/L戊唑醇、5.0 mg/L甲基硫菌灵、5.0 mg/L异菌脲、25.0 mg/L苯醚甲环唑、90.0 mg/L啶酰菌胺、100.0 mg/L代森锌均可完全抑制褐腐菌生长,经杀菌剂处理后,再用健那绿B和线粒体红色荧光探针染色发现,经杀菌剂处理的菌丝的绿色和红色荧光强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再经碘化丙锭(PI)染色发现,杀菌剂处理后的菌丝的红色荧光强度均比对照组的强,说明6种杀菌剂处理均可使褐腐病病原菌的细胞膜完整性受损,降低线粒体膜电位形成,从而抑制菌落生长。甲基硫菌灵、戊唑醇和苯醚甲环唑对病原菌表现出良好的田间防效,分别为81.63%、80.49%和79.98%,但三者无显著差异,基于农药管理办法,建议使用苯醚甲环唑防控桃形李果实褐腐病。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曾晴 叶思思 谢世莹 陈姿伊 叶百慧 杨国 郭天荣 莫亿伟
从感染褐腐病的嵊州桃形李果实中分离得到1株病原菌TXLHFJ–2,利用内转录间隔区(ITS)、延伸因子(TEF–1α)基因、β–微管蛋白基因序列比对和形态学进行鉴定,发现该菌株为美澳型核果褐腐菌(Monilinia fructicola),该菌株最适生长温度为22.5℃。在PDA培养基上,加入6种杀菌剂(戊唑醇、甲基硫菌灵、异菌脲、苯醚甲环唑、啶酰菌胺和代森锌)进行室内防效试验,发现5.0 mg/L戊唑醇、5.0 mg/L甲基硫菌灵、5.0 mg/L异菌脲、25.0 mg/L苯醚甲环唑、90.0 mg/L啶酰菌胺、100.0 mg/L代森锌均可完全抑制褐腐菌生长,经杀菌剂处理后,再用健那绿B和线粒体红色荧光探针染色发现,经杀菌剂处理的菌丝的绿色和红色荧光强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再经碘化丙锭(PI)染色发现,杀菌剂处理后的菌丝的红色荧光强度均比对照组的强,说明6种杀菌剂处理均可使褐腐病病原菌的细胞膜完整性受损,降低线粒体膜电位形成,从而抑制菌落生长。甲基硫菌灵、戊唑醇和苯醚甲环唑对病原菌表现出良好的田间防效,分别为81.63%、80.49%和79.98%,但三者无显著差异,基于农药管理办法,建议使用苯醚甲环唑防控桃形李果实褐腐病。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廖兴其
美国的草坪及其研究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廖兴其美国草坪业发达。90年代已拥有草坪2亿多hm2,包括5000多万块草坪,15万多个高尔夫球场,6442个草坪公园,户均拥有草坪800m2。包括草坪养护、草坪机械等,年营业额高达50多亿美元。目前美国草坪业...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烈保 牟新待
为探讨细叶羊茅类草坪草在兰州引种的适应性 ,引种 2 3个细羊茅类草坪草品种 ,观察各品种在夏季的表现 ,并对紫羊茅进行耐热性测定 .结果表明 :紫羊茅品种中Tamara ,Wilma ,Bridgeport,J61CR2 78和JamestownⅡ ,硬羊茅品种中的Attila在兰州适应性较好 .羊茅越夏有死亡斑出现
关键词:
细羊茅类草坪草 适应性 兰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