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25)
2023(4441)
2022(3682)
2021(3502)
2020(2987)
2019(6934)
2018(6763)
2017(12125)
2016(6584)
2015(7623)
2014(7386)
2013(7340)
2012(7212)
2011(6472)
2010(6750)
2009(6446)
2008(6616)
2007(6386)
2006(5945)
2005(5279)
作者
(19530)
(16252)
(16078)
(15388)
(10742)
(7929)
(7441)
(6295)
(6208)
(6159)
(5713)
(5617)
(5425)
(5246)
(5147)
(5066)
(4947)
(4747)
(4721)
(4656)
(4275)
(4128)
(3913)
(3860)
(3750)
(3704)
(3690)
(3667)
(3429)
(3293)
学科
(27744)
经济(27716)
管理(17095)
(13051)
(10782)
企业(10782)
中国(9158)
地方(9088)
(8078)
方法(7614)
(6853)
业经(6161)
数学(5699)
(5613)
理论(5581)
(5512)
数学方法(5475)
农业(5040)
教育(4989)
(4957)
贸易(4950)
关系(4664)
(4606)
(4420)
金融(4420)
(4262)
(4233)
银行(4224)
(4134)
地方经济(4078)
机构
大学(91146)
学院(89759)
研究(35216)
(31697)
经济(30737)
管理(29214)
中国(27533)
理学(23458)
理学院(23084)
管理学(22315)
管理学院(22136)
科学(21927)
(21358)
(18204)
(16999)
(16835)
中心(16653)
(16649)
研究所(16083)
(15823)
(14617)
师范(14462)
北京(13940)
(13144)
(12796)
业大(12443)
技术(12138)
农业(12093)
财经(11796)
师范大学(11588)
基金
项目(53647)
研究(40842)
科学(40669)
基金(36132)
(31722)
国家(31396)
科学基金(25857)
社会(23721)
社会科(22153)
社会科学(22145)
(21590)
教育(19624)
基金项目(18227)
(17974)
编号(17416)
成果(16234)
自然(16171)
自然科(15778)
自然科学(15772)
自然科学基金(15447)
资助(15292)
课题(13649)
重点(12587)
(11813)
(11624)
(11172)
大学(10389)
(10339)
项目编号(10286)
(10280)
期刊
(45239)
经济(45239)
研究(30719)
中国(28396)
教育(18715)
学报(16269)
(15634)
科学(13789)
管理(13590)
(13407)
大学(12482)
学学(10966)
农业(10404)
技术(10151)
(9983)
金融(9983)
图书(8556)
书馆(6700)
图书馆(6700)
业经(6550)
经济研究(6432)
财经(6099)
(5868)
(5481)
职业(5436)
问题(5363)
(5332)
(5308)
(5276)
论坛(5276)
共检索到1632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璐超  杨莉  
郑州原有的地理区位优势、交通枢纽地位、人力资源优势为郑州口岸发展物流业和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提供了强劲竞争力,同时,口岸的建设也促进郑州招商引资规模和进出口贸易的增长及产业结构的优化。在新一轮对外开放和"一带一路"战略中,郑州口岸在贸易畅通和设施相通等方面依然存在瓶颈,并且出现口岸建设与本土原有优势经济脱钩的现象。郑州口岸应统筹兼顾新老产业的过渡转型,发挥交通地理优势全力打造物流业,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吸引出口加工业,重视市场化运行促进口岸的长期发展。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解然  
"一带一路"沿线多为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生态环境复杂,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程度较高,普遍面临着工业化、城市化带来的发展与保护的矛盾。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加强生态环保合作、建设绿色"一带一路"能够为保障"一带一路"建设安全、塑造"一带一路"正面国际形象、输出中国生态文明理念提供坚实保障和重要支撑。本文梳理了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下绿色"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针对如何推动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解然  
"一带一路"沿线多为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生态环境复杂,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程度较高,普遍面临着工业化、城市化带来的发展与保护的矛盾。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加强生态环保合作、建设绿色"一带一路"能够为保障"一带一路"建设安全、塑造"一带一路"正面国际形象、输出中国生态文明理念提供坚实保障和重要支撑。本文梳理了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下绿色"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针对如何推动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晋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四年以来,一大批项目稳步推进,相关合作不断丰富,"五通"(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领域均取得长足进展。我国企业以传统施工技术标准高、能力强、成本低为优势,积极参与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国际产能合作,着力推动优势产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为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安全互助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创造了有利条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毕瑞丹  
苏丹是我国"一带一路"沿线重要战略合作伙伴之一。当前,我国是苏丹的第一大投资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双方发展理念和战略相互对接,有着较好的合作基础。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和投资周期理论,可继续推进双方在石油、农业、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合作,加快我国优质剩余产能转移和产业对接,完善产能合作制度建设和风险预警机制,为两国的产能合作提供良好的营商环境。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燕生  王海峰  杨坤峰  
"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庞大而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国内外方方面面的利益和关系,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不容忽视,应及早识别和分析"一带一路"可能出现的风险、隐患和冲突,直面和化解"一带一路"可能出现的挑战、矛盾和困难,借鉴世界历史经验教训,才能为"一带一路"建设持续前行保驾护航。"一带一路"建设还需继续加大顶层设计,积极构建组织保障机制,通过战略规划和行动计划不断推向深入。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翟东升  蔡达  
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议题,也是影响“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经济、社会安全稳定和未来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在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大趋势下,建设绿色“一带一路”既为共建国家尽早尽快、尽最低成本实现绿色转型传递了中国力量,也为破解全球性环境问题、促进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目标贡献了中国智慧。9年来,在各方努力下,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给各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同时,也应看到,当前建设绿色“一带一路”仍面临复杂严峻形势。下一阶段,应将强化企业绿色发展能力、加强人文交流互鉴、做好规则标准对接、聚焦重点地区行业、升级改造传统行业、发挥金融保障作用以及营造良好舆论氛围等七方面作为重点,加强绿色低碳国际合作,让绿色发展成果惠及更多国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郝天聪  
在"一带一路"倡议之下,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成为时代赋予中国职业教育的新使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为其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奠定了一定基础。然而,就国际环境而言,沿线国家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是境外办学不可避免的外部挑战。就国内环境而言,中国职业院校自身服务能力不足是制约其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内部挑战。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何敏  欧明刚  
在新一轮对外开放和"一带一路"建设中,广西担负着"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和"西南、中南新的战略支点"的重要功能。本文以对广西口岸办、凭祥铁路口岸、钦州港口岸的实地调研为基础,针对目前广西口岸面临的规划不合理、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基础薄弱、通关便利化程度有待提高、走私和毒品犯罪形势严峻等挑战,提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整合沿边沿海各方面物流资源、发展出口加工产业、培养口岸发展人才和加强与越南等国的民间沟通等政策建议。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贾利  任照  
"一带一路"是新时期中国提出的跨区域经济合作新平台。作为七国集团(G7)中首个签署一带一路备忘录的国家,意大利充分认识到"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两国合作新机遇,自身发展战略与"一带一路"倡议实现战略对接,才能推动中意经贸关系的良性发展。通过简要概述中意林木产品经贸合作发展的现状特点,分析中意林木产品进一步经贸合作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两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林产品合作的战略规划。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原  陈建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凭借劳动力资源丰富和用工成本较低的优势,开拓国际劳务市场,劳务输出规模不断增长,范围日益扩大,2016年,中国劳务输出人员总量接近97万人,分布在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一带一路"倡议后,中国与沿线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产能合作和对外投资方面日益加强,"一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锐  
在"一带一路"倡议带动下,中国对非洲电力投资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项目几乎涵盖电力行业的所有领域。本文结合调研情况和相关资料,详细论述中国对非洲电力投资面临的多重机遇和主要风险,探讨非洲营商环境中的积极、消极因素,指出对非合作应加强顶层设计、战略引领和政策反馈,拓展业务领域,创新融资模式,积极寻求中国与域外国家在非洲的合作机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亚洲  
"一带一路"建设为中国商贸流通业向外发展创造了条件和机遇,对促进中国商贸流通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意义重大。但贸易摩擦问题、企业产品质量问题、盲目投资及供应链管理难度加大等问题构成了商贸流通业对外发展较为突出的挑战,需要商贸流通业有效应对。文章通过对投资机会的深入分析,对上述四类挑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商贸流通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应采取的措施。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于鑫  王菊  沈志渔  
"一带一路"战略作为我国开展对外关系新的战略构想,将推动我国国际产业转移。文章在明确产业转移概念基础上,着重介绍"雁型"模式和市场导向模式两种国际产业转移模式,并分析产业转移形成机理。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文章结合"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即"一带一路"战略为缓解产能过剩提供了新路径;"一带一路"为深化我国国际经济合作拓展了新空间;"一带一路"战略为航运、装备制造业等产业转移提供了新契机。并提出"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实施国际产业转移将面临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挑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罗雨泽  
一、抓住"一带一路"机遇面临的四大挑战。一是地缘政治风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是全球大国的利益集聚地,充斥着大国博弈。区域内大国也缺乏政治互信和战略互信,对合作存在抵触,国家的战略态度难免会影响到经贸合作。二是竞争加剧的挑战。全球贸易保护主义重来,民粹主义抬头。发达国家强化了技术封锁。前段时间,欧盟加强了对我国企业在欧盟的并购审查,美国最近启动了"301条款"对我国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