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85)
- 2023(13251)
- 2022(11587)
- 2021(10958)
- 2020(8886)
- 2019(20627)
- 2018(20299)
- 2017(39178)
- 2016(21348)
- 2015(23612)
- 2014(23667)
- 2013(23378)
- 2012(21251)
- 2011(19204)
- 2010(18911)
- 2009(17247)
- 2008(16611)
- 2007(14276)
- 2006(12412)
- 2005(10822)
- 学科
- 济(81171)
- 经济(81052)
- 管理(60259)
- 业(56071)
- 企(46576)
- 企业(46576)
- 方法(37609)
- 数学(32512)
- 数学方法(32111)
- 农(21733)
- 中国(21169)
- 学(21147)
- 财(20525)
- 业经(17713)
- 地方(17671)
- 制(15795)
- 环境(14876)
- 农业(14428)
- 贸(13474)
- 贸易(13467)
- 理论(13435)
- 和(13410)
- 技术(13188)
- 易(13022)
- 务(12794)
- 财务(12727)
- 财务管理(12704)
- 银(12428)
- 银行(12387)
- 划(12290)
- 机构
- 大学(299379)
- 学院(296222)
- 管理(118071)
- 济(112469)
- 经济(109898)
- 理学(103072)
- 理学院(101799)
- 研究(100695)
- 管理学(99947)
- 管理学院(99399)
- 中国(72395)
- 科学(65483)
- 京(63543)
- 财(51865)
- 所(50437)
- 农(50263)
- 业大(47478)
- 研究所(46495)
- 中心(45358)
- 江(42219)
- 财经(41977)
- 范(40658)
- 师范(40276)
- 北京(39736)
- 农业(39563)
- 经(38191)
- 院(37220)
- 州(37107)
- 经济学(33463)
- 师范大学(33008)
- 基金
- 项目(212806)
- 科学(167378)
- 基金(155434)
- 研究(151735)
- 家(137078)
- 国家(135982)
- 科学基金(116461)
- 社会(95482)
- 社会科(90455)
- 社会科学(90429)
- 基金项目(83941)
- 省(82824)
- 自然(78073)
- 自然科(76213)
- 自然科学(76194)
- 自然科学基金(74790)
- 划(70565)
- 教育(68727)
- 资助(62933)
- 编号(60664)
- 成果(48617)
- 重点(47651)
- 部(46245)
- 发(44650)
- 创(44033)
- 课题(41667)
- 创新(41148)
- 科研(41076)
- 计划(39315)
- 教育部(39252)
- 期刊
- 济(120485)
- 经济(120485)
- 研究(84770)
- 中国(55093)
- 学报(51414)
- 科学(47135)
- 农(45083)
- 管理(41460)
- 大学(38092)
- 财(37777)
- 学学(35946)
- 教育(31606)
- 农业(31393)
- 技术(23524)
- 融(23390)
- 金融(23390)
- 财经(19850)
- 业经(19659)
- 经济研究(18542)
- 经(16750)
- 业(16299)
- 问题(15919)
- 图书(15867)
- 科技(15339)
- 资源(14581)
- 版(14378)
- 理论(14298)
- 实践(13226)
- 践(13226)
- 技术经济(13223)
共检索到4209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双金 马爽 张永民
现有对城市公园绿地利用的评价多从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绿地覆盖率等指标衡量,忽略了对绿地使用者(城市居民)的关注,致使很难真正从评价结果得知公园绿地的空间配置是否合理。从公园绿地的可达性与居民的访问偏好等要素着眼,探究两者匹配程度,采用腾讯宜出行及百度规划路径时间等开源大数据,更具客观性、真实性地评价了郑州主城区公园绿地。结果表明:郑州主城区街旁绿地访问密度均值最高,专类公园访问密度均值最低,街旁绿地可达性高,社区公园次之,专类公园可达性在部分区域较好。郑州主城区公园绿地整体利用匹配度较差,其中综合公园利用匹配度最高,社区公园与街旁绿地次之,分布在郊区的专类公园匹配度最低,未能被妥善利用。绿化程度、社会活力、地价、绿地面积和形态指数对城市公园绿地的利用匹配度有影响,但对不同种类的公园绿地影响程度不同。因此,可以有选择地提高这些指标来改善相应公园绿地的利用匹配度。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马跃 沈山 史春云
利用大数据与GIS空间技术,从供需平衡的视角入手,综合运用区位熵、洛伦兹曲线、可达性模型和最大覆盖模型等方法,测度徐州市主城区绿地空间布局的公平性。结果显示:各街道城市公园、社区公园、道路绿地和河流绿地人均面积和可达性差异明显,呈现出南高北低的空间格局;绿地空间布局效率差异较大,部分区域存在服务范围交叠和“人绿错位”的现象。针对布局现状设计优化方案,提出优化建议。
关键词:
公平性 绿地空间 布局优化 徐州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媛媛 汪孟 胡淼 姜文丽 王宏涛 陈京
公共绿地空间的配置影响城市人居生活质量。该文以武汉市中心城区公园绿地为研究对象,运用GIS空间分析与语义分析方法,探究以公园绿地为代表的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的可达性与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优化路径。研究表明:1)武汉市中心城区公园绿地空间呈现沿长江对称集聚分布,且呈现汉阳、武昌双核布局模式,各级公园绿地空间分布均垂直于长江走向。2)武汉市中心城区公园绿地布局形式以自然为基底,凸显了山水公园的特征。3)社区尺度下,基于步行出行方式武汉市中心城区公园绿地的可达性呈现沿江向内陆圈层式递减规律,并以地铁出行方式有效补充公园绿地整体可达性。应通过下移公园绿地布局尺度,发挥公园多元功能性助力韧性社区建设;从主题、空间、媒介等方面打造体现地方文化的公共绿地,推动公园绿地的文化转向;适时对接居民需求,将公园绿地空间打造成“可情感表达”“可感知体验”“可社会交往”的公共空间。旨在丰富社区公共空间的研究类型和拓展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研究视域。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孟德友 李小建 史焱文 朱纪广
以郑州市主城区为研究范围,获取2010年、2013年、2016年和2019年4个年份餐饮业POI数据,采用最近邻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和核密度分析等方法对主城区餐饮业空间集聚格局及演化特征进行分析,并对餐饮各行业的集聚特征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郑州市主城区餐饮业集聚特征显著,但集聚程度减弱,餐饮网点呈现出由中心城区向外围逐渐拓展和沿道路延伸的特征;(2)餐饮业呈多中心化分布态势,中心城区形成集中连片的集聚核心,外围城区正形成新的集聚中心;(3)餐饮各行业集聚程度差异较大,正餐服务多中心集聚发展,快餐服务单中心集聚,饮料及冷饮服务在空间上表现出扩张与收缩交替变化态势。
关键词:
餐饮业 空间格局 POI 郑州市主城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马琳 陆玉麒
以2007年1∶10000南京市土地利用现状图为主要基础资料,在ARCGIS 9.0软件支持下,提取南京市主城区公园绿地信息并把研究区公园绿地分为综合性公园绿地、街旁绿地、带状公园绿地、专类公园绿地和风景林地5种类型,建立研究区公园绿地GIS数据库。在景观生态软件FRAGSTATS支持下,计算相应的景观生态指数,进行研究区公园绿地景观单元特征分析和景观异质性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区公园绿地景观格局的优化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陆砚池 方世明
公园绿地是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空间布局与城市居民生活息息相关。根据布局现状,以2020年为优化时间结点,兼顾布局效率和布局均衡,首先以居民出行成本最小化为效率性目标,构建选址模型以对新增公园绿地进行选址;再以可达性差异最小化为均衡性目标,构建面积优化模型以确定公园绿地的合适规模。两种模型共同实现了公园绿地的布局优化。研究表明:(1)现状条件下,公园绿地布局不能满足居民的基本游憩需求,空间效率性和均衡性较低;(2)要实现本文的优化目标,需新增全市性公园绿地28座,共计1 100 hm2;需新增区域性公园绿地34座,共计868. 01 hm2;(3)区位选址模型显著降低了居民到达公园绿地的出行成本,人均出行成本由1 311. 24 m降低到了915. 93 m;(4)区位选址和规模优化模型能够显著提高公园绿地布局的均衡性,使得公园绿地布局与居民人口比配达到均衡,居民至整体公园绿地可达性差异系数由0. 71降低到了0. 54。
关键词:
公园绿地 均衡 效率 可达性 布局优化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上官莎逸 刘健 余坤勇 赖壮杰 范华栋 赵秋月 艾婧文 张今朝
基于GIS的网络分析法,以福州市为例,选取公园绿地面积、人口密度、路网密度及形状指数四个因子进行可达性评价,分析各因子与公园绿地可达性的相关性及变化规律,构建公园绿地服务模型.结果表明:城市公园绿地的服务面积比为33.74%,服务人口比为43.18%,整体服务情况较好.4个因子对公园绿地可达性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其中公园绿地面积与其服务面积呈正相关,与其服务效率呈显著负相关;人口密度与其服务面积呈显著负相关,与其服务效率呈弱相关;路网密度与其服务面积及服务效率均呈弱相关;形状指数与其服务面积呈正相关,与其服务效率呈弱相关.各因子相关性大小依次为,城市公园绿地服务面积模型:形状指数>人口密度>公园绿地面积>路网密度;城市公园绿地服务效率模型:公园绿地面积>路网密度>形状指数>人口密度.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李嘉欣 陈兵 章银柯 洪传春 王宇 邵锋
【目的】研究城市公园绿地的可达性与社会公平性,为提升公园绿地质量、保障弱势群体环境正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杭州市上城区公园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获取手机信令、大众点评、兴趣点(POI)等多源大数据,组建数据库,引入公园质量评价结果、吸引力算法和高斯衰减函数,改进两步移动搜索法,计算步行和公共交通模式下居住小区级老龄人口获取公园绿地的可达性值,并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公园绿地的社会公平性差异及其成因。【结果】(1)上城区各类公园质量存在显著差异,综合得分高于平均值的公园绿地占21.37%。(2)不同交通模式下的可达性程度差异较大,步行模式下65.98%的居住小区可达性程度极低,而公共交通模式下可达性值极低的小区占33.81%;随着时间阈值的增大,可达性均出现高值扩散、低值消退的趋势;2种交通模式可达性均呈现集聚分布,公共交通模式下集聚程度更高。(3)上城区公园绿地存在社会不公平现象,步行模式下不公平程度最高,公平性低值达74.8%;叠加分析显示:不公平区域集中在上城区中部,呈片状分布。【结论】公园绿地供给与老龄人口需求之间存在不公平现象。将来,在城市绿地规划建设时应提升现有公园绿地服务质量,完善交通网络,适度增加绿地数量和改善小区居住环境。图7表2参36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子琳 李志刚 程晗蓓
城市公园绿地(UPGS)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UPGS可达性可促进城市宜居、提高居民福祉。进入新时代,在建设“生态文明”和“人民城市”的背景下,关注中国大城市UPGS可达性的公平性问题意义重大。论文以武汉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区域,从供给、需求2个方面综合测度可达性,从局部、整体角度评估了UPGS可达性的空间特征,并进一步探究了可达性与居民社会经济条件之间的关系,以此探讨社会公平性。研究发现:(1)区域型、全市型和综合型UPGS可达性空间分布优于社区型UPGS可达性空间分布;(2) UPGS的总体可达性在中心城区呈现“核心—边缘”逐渐递减的空间形态,UPGS数量多、密度大的区域的社区具有更高的可达性水平;(3) UPGS可达性与居民社会经济条件之间存在空间正相关关系,房价较高的社区,居民的UPGS可达性也较高,UPGS可达性反映的社会不平等现象明显。建议未来应重视更加精细化的UPGS布局优化和调控,不同区域和社会群体需求采取选择性策略,落实精准施策。论文弥补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应用大数据和新技术优化指标数据源,采用UPGS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游憩设施和安全条件等指标精细化测度公园品质,并考虑了多种交通模式、实时路况以及不同年龄群体的选择偏好等因素,综合测度可达性,创新了研究方法;从城市经济结构视角出发,从房价入手探讨UPGS的公平性问题,拓展了已有分析框架,为中国大城市的基础设施布局和空间资源配置提供了支撑。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思颖 徐伟振 傅伟聪 兰思仁
以东南沿海高密度典型城市福建省厦门市为例,运用网络分析法分析城市公园绿地的可达性,探讨影响城市绿地可达性的主要因素及提升策略。结果显示:第一,城市公园绿地服务面积和可达性与城市发展建设较为一致;第二,城市公园绿地不同出行交通方式可达性差异较大;第三,不同类型城市公园绿地可达性存在较大差异;第四,城市公园绿地可达性有赖于城市道路网的完善。因此,为了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城市生态、社会服务功能,提高城市各类型绿地的服务效率,进一步优化城市人居环境,提高居民生活的幸福质量,应增加城市小型公园绿地密度并均匀分布,以便提升城市公园绿地整体的可达性,重点是提升城市公园绿地步行和骑行的可达性。
关键词:
可达性 服务水平 公园绿地 厦门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马淇蔚 李咏华 范雪怡
文章将老龄人口的社会视角同绿地布局的空间视角相融合,以强化绿地规划的"适老性"。选取杭州市区为例,基于人口统计、城市规划等数据资料,应用GIS分析老龄人口空间分布特征与绿地空间可达性特征。结果表明:1人口规模呈现"集中—分散",人口密度呈现"核心—外围递减",圈层分布呈现"内环—中环—外环"格局;2绿地要素基本覆盖城市核心区域,空间盲点主要集中在行政边界附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老龄视角下绿地空间可达性的四种模式以及绿地空间布局改善提升的规划建议,旨在为老龄议题下的绿地空间规划提供依据。
关键词:
老龄化 空间可达性 绿地规划 杭州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柯新利 李红艳 刘荣霞
揭示耕地景观游憩功能的供给能力与其可达性的空间匹配格局,可以为耕地景观游憩功能的合理布局、开发与利用提供依据。以武汉市为例,采用指标评价法和专家打分法,结合GIS空间分析,建立了耕地景观游憩功能的空间格局研究框架,对耕地景观游憩功能的供应潜力、可达性、及两者空间匹配等方面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1)武汉市耕地景观游憩功能供应潜力的空间分布呈现从中心城区边缘向外逐渐降低的格局;(2)武汉市耕地景观游憩功能可达性呈现"中西部高,边缘低"的分布格局;(3)根据耕地景观游憩功能的供应潜力与可达性的空间匹配关系,将武汉市耕地景观游憩服务分为四类:高供应-高可达,高供应-低可达,低供应-高可达,低供应-低...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徐丰 张琦 牛继强 刘正兵 黄日昌
精确评估医疗资源的空间不均等是合理布局医疗资源的决策依据。基于两步移动搜索法的乡镇/街道尺度的医疗可达性,对郑州市医疗资源的空间均等化展开了研究。结果显示:1)级别越高的医院医疗可达性水平越高、空间分布差异越大。三级医院对郑州市整体医疗可达性起主导作用。2)供需过剩及供需平衡的乡镇/街道主要分布在主城区、上街区、中牟县、新郑市,供需不足的乡镇/街道主要分布在城中村及距附属县市中心城区较远的区域。3)郑州市一、二、三级医院及医院整体医疗可达性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向高水平方向显著集聚,乡镇/街道医疗可达性高-高集聚区集中分布在主城区。4)郑州市医疗资源集中分布在主城区,附属县市相对缺乏,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等的现象十分显著。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陈津 游巍斌 何东进 胡喜生
【目的】探讨公园绿地的供需关系以及布局合理性,为福州市公园绿地的布局优化以及建设规划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以福州市中心城区为例,采用两步移动搜索法,通过可达性量化公园绿地的供给,结合各群体需求,分析不同群体视角下公园绿地供给和需求空间关系与布局公平性特征。【结果】(1)福州中心城区约51.0%的乡镇街道可达性好,可达性的整体布局从二环内向四周呈现低可达性—高可达性—低可达性的空间格局。(2)供给不足表现为较不公平的街道数量最多,占比为46.4%,供给匮乏呈现很不公平的乡镇街道占比为1.5%,47.9%乡镇街道的公园绿地供给达不到各群体的需求量。(3)女性的公平绩效指数略低于研究区内常住人口的平均水平;少年儿童和老年人的总体公平绩效指数则高于平均水平,但各行政单元内公平指数浮动较大。【结论】供给不足表现为较不公平的街道数量最多,说明整体上公园绿地对各类群体的供给并不充足,大部分街道的公园绿地达不到群体的需求量,并没有达到真正的全区域公平性。在未来的规划中,供给不足与供给匮乏的区域应作为需要重点关注和改善优化的对象,以实现公园使用的全区域公平。图6表1参4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朱丽娟 赵亚敏
本文通过调查、统计郑州市公园绿地建设现状和人口分布状况,分析发现郑州市公园绿地的避难容量远远小于城镇人口数,公园绿地的避难能力脆弱,通过增加城市公园绿地规模,利用多元有效资源、大力提倡防灾公园建设等手段增加城市避难容量,为今后郑州市避难场所规划与建设提供数据参考,为城市公园绿地防灾避难研究进行有益探索。
关键词:
防灾避难能力 避难容量 防灾公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