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11)
2023(14082)
2022(11837)
2021(11186)
2020(9038)
2019(20943)
2018(20535)
2017(39362)
2016(21135)
2015(23847)
2014(23711)
2013(23166)
2012(21143)
2011(18901)
2010(19099)
2009(17669)
2008(16173)
2007(14365)
2006(12486)
2005(10721)
作者
(59570)
(49193)
(48818)
(46462)
(31060)
(23476)
(22265)
(19204)
(18853)
(17546)
(16954)
(16394)
(15429)
(15365)
(15318)
(14837)
(14570)
(14346)
(14169)
(13840)
(12096)
(11937)
(11884)
(11099)
(11054)
(10893)
(10887)
(10866)
(9861)
(9588)
学科
(79775)
经济(79690)
管理(58714)
(56340)
(47381)
企业(47381)
方法(34876)
数学(29712)
数学方法(29383)
中国(28526)
(26690)
金融(26687)
(25016)
银行(24981)
(24128)
(22844)
地方(21680)
(21225)
业经(20140)
(17400)
(17251)
农业(15748)
理论(15130)
(14338)
财务(14265)
财务管理(14244)
(13989)
贸易(13972)
企业财务(13586)
(13545)
机构
学院(287165)
大学(286411)
管理(113835)
(109111)
经济(106463)
理学(98316)
理学院(97216)
管理学(95532)
管理学院(95025)
研究(94776)
中国(75497)
(61235)
科学(59464)
(50656)
(46283)
中心(45035)
(44775)
业大(42846)
研究所(42353)
(41420)
财经(40646)
北京(38854)
(38718)
师范(38359)
(36874)
(35192)
(35183)
农业(34756)
经济学(32212)
技术(31225)
基金
项目(201132)
科学(157281)
研究(150155)
基金(143327)
(124250)
国家(123140)
科学基金(105801)
社会(92483)
社会科(87532)
社会科学(87508)
(79855)
基金项目(76917)
教育(68537)
自然(68313)
(66962)
自然科(66643)
自然科学(66630)
自然科学基金(65369)
编号(63070)
资助(58024)
成果(50958)
重点(45162)
(43803)
课题(43508)
(43164)
(42251)
创新(39293)
项目编号(38998)
科研(38038)
大学(37570)
期刊
(118886)
经济(118886)
研究(84842)
中国(57106)
学报(44843)
(41373)
科学(41135)
管理(40705)
(37153)
(36978)
金融(36978)
教育(36469)
大学(34036)
学学(31723)
农业(28337)
技术(25145)
业经(20353)
财经(19038)
经济研究(18295)
图书(17724)
(16119)
问题(15185)
理论(15110)
科技(14117)
实践(14116)
(14116)
(13963)
现代(13299)
技术经济(12805)
(12728)
共检索到4233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庞贞燕  张明辉  
根据企业选址理论和金融集聚理论,论证金融集聚的原因、条件与路径。深入分析河南与郑州经济金融在全国的地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的功能定位,指出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
[期刊] 征信  [作者] 豆晓利  
基于2008—2012年郑州与武汉、长沙、合肥、太原和南昌经济金融相关数据的比较,构建金融集聚综合衡量指标体系,对郑州金融集聚状况进行测度和评价,得出结论:郑州金融集聚主要指标的绝对额处于中部省会城市中上游水平,但集中度处于中部省会城市的下游水平;相比于其他产业,郑州金融集聚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和优势。根据实证结论,认为推进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建设应做好金融产业规划、金融优惠政策制定、金融需求空白点发掘、金融集聚软环境创建等方面的工作。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林兰  
在国务院通过上海建设"两个中心"的决议后,浦东新区的航运服务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际遇。本文以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基本理论为指导,在回顾浦东新区航运服务业发展历程、分析现状的基础上,借鉴国际发展经验,剖析了浦东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的优劣势条件,并提出了一系列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家耀  张震宇  武洪涛  
郑东新区是一个新规划的城区,在城市建设的同时进行信息化建设将比其它城市具有更大的优势和发展机遇。文章探讨了数字郑东新区的总体框架、空间基础设施、标准体系建设,以及在信息化建设中的重点电子工程。并提出了加强组织体系建设、制订信息化战略、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完善融资体系等保障措施。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葛和平  陆岷峰  
互联网技术不仅推动着我国传统金融业发展,而且对高校金融学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当前高校的金融专业教学难以实现培养出高质量金融科技复合型人才的目标,高校金融专业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通过梳理文献分析了我国高校金融专业在教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举措方面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基于金融科技对传统金融的影响,从课程设计、师资队伍、教学方法和校企合作等方面阐释了传统金融专业结合金融科技现实进行教学改变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建议构建以金融科技为核心的金融学科体系,合理设置金融学科的课程体系。同时进一步提出金融科技背景下调整金融人才培养的侧重点、优化课程设计方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进教学方法等传统金融专业教学改变的途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叶陈云  叶陈刚  李享  
积极有效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是国家决策层做出的前瞻性战略部署与顶层治理制度安排,是金融监管和审计监督等国家职能部门的重要职责与任务。本文基于金融与审计双向战略协同角度,深度分析了金融治理中深层次金融生态环境的现实状况,进而阐述有助于消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国际审计核心功能定位以及影响核心功能发挥的关键约束因素。最后,从金融审计法制建设、专业人才培养制度创新、审计组织管理变革、政府债务监督盲区和信息系统透明度方面结合现实环境提出破解审计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约束因素的治理路径,以便构建具有战略性、协同性、稳定性和权变性特征的高质量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审计监督控制系统。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余秀荣  
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标志是其在超出国界的范围内,发挥金融聚集和辐射功能。本文从国际金融中心功能的角度,探讨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如何提升其辐射功能、促进中心建设的问题。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于溪  成春林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改革需要系统、整体、协同推进。作为南京都市圈的核心城市,作为长三角、泛长三角的重要成员和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南京理应更好地发挥其金融辐射的作用。南京具有金融集聚区建设良好的基础,对南京在江苏行政区范围和南京都市圈范围的金融辐射能力分别进行测度,比较后发现在都市圈范围内南京金融辐射效果更好,但辐射能力有待提升。南京需要加强金融辐射源的培育,消减金融辐射的阻力,促进与周边城市的协同共建,减少行政壁垒,完善功能区合理分布,防止盲目竞争和重复建设,从而让南京真正成为泛长三角区域金融
[期刊] 征信  [作者] 廖旭  
建立普惠金融征信体系,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提高征信信息的覆盖面。现阶段,征信体系建设路径应以政府推动、市场化主导的模式,构建以央行征信系统为主、商业征信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征信体系。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余秀荣  
本文运用历史分析方法,循着"论从史出"的逻辑,采取功能分析范式,探寻国际金融中心发展规律,分析了国际金融中心功能演进的动因和路径,提出了国际金融中心功能演进对我国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一些启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全尤  
文章以山西工业集聚区为例,通过SWOT分析探讨山西工业集聚区建设的基本态势,提出要加强顶层设计、突破思想桎梏、龙头项目带动、做好要素保障服务等,为山西紧抓机遇、弥补短板、因地制宜地推进工业集聚区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发展路径。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陈岩  张李叶子  宋文彬  
从实体集聚与虚拟集聚双重理论视角,基于2011-2019年我国271个城市面板数据,运用门槛面板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智能服务水平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智能服务水平提升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广度和深度具有正向影响;受网络外部性影响,智能服务水平与区域创新数量呈“U型”单门槛特征,与区域创新质量呈先降后边际效应递增的双门槛特征;智能服务通过降低实体集聚要素流动的拥塞效应、增强虚拟集聚要素流动的溢出效应提升区域创新绩效。通过区域异质性分析发现,相比中西部地区、外围城市以及其它城市群,智能服务对区域创新绩效的积极效应在东部地区、中心城市以及京津冀、长三角、成渝和长江中游城市群更显著。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陈亮  黄贤哲  
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业产业脆弱、农民收入不高的"三农"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平衡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阻力,而"三农"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循序推进,为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农村普惠金融的国策。本文基于互联网金融的视角,通过分析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探索借助互联网+的手段开展农村普惠金融建设的实现路径。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骏  黄法青  黄聿舟  
集聚和扩散是创新驱动下高新区的核心功能,对于高新区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首先,构建创新驱动、传导机制以及高新区功能三者关系的理论模型,由此提出研究假设;然后,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并选取115个国家高新区企业作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1)创新制度对高新区集聚功能的实现有正向影响,并且该影响通过创新型人才和金融共同发挥作用,即两者在实现路径上有完全中介效应;(2)创新环境正向影响高新区扩散功能的实现,且该影响主要通过创新型人才产生作用,即创新型人才在传导路径上有部分中介效应,而创新型金融的作用不明显。
[期刊] 征信  [作者] 毛彦军  徐文成  
基于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研究绿色金融体系建设的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属性,结合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实践分析当前中国绿色金融体系建设现状,发现我国绿色金融标准不统一,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专业服务体系发展滞后,社会资本参与不足等问题。建议加快推进统一的绿色标准体系建设,制定强制性的绿色信息披露制度,推动绿色项目认证,强化机制和方法创新,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投入绿色项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