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03)
- 2023(13406)
- 2022(11642)
- 2021(11071)
- 2020(9032)
- 2019(21030)
- 2018(21060)
- 2017(40575)
- 2016(22051)
- 2015(25071)
- 2014(25003)
- 2013(24947)
- 2012(22894)
- 2011(20550)
- 2010(20340)
- 2009(18602)
- 2008(17754)
- 2007(15647)
- 2006(13930)
- 2005(11876)
- 学科
- 济(91193)
- 经济(91095)
- 业(63688)
- 管理(55483)
- 农(51761)
- 企(41376)
- 企业(41376)
- 方法(36879)
- 农业(34460)
- 数学(32225)
- 数学方法(31890)
- 业经(24501)
- 中国(24175)
- 地方(23807)
- 财(19724)
- 学(18609)
- 制(16339)
- 贸(15185)
- 贸易(15176)
- 易(14683)
- 发(14285)
- 环境(13700)
- 技术(13296)
- 理论(13005)
- 农业经济(12891)
- 和(12769)
- 策(12144)
- 体(11621)
- 银(11435)
- 银行(11395)
- 机构
- 学院(308356)
- 大学(305489)
- 管理(124650)
- 济(121072)
- 经济(118345)
- 理学(108759)
- 理学院(107556)
- 管理学(105763)
- 管理学院(105210)
- 研究(102979)
- 中国(76692)
- 农(68438)
- 科学(65552)
- 京(65295)
- 业大(53294)
- 农业(52098)
- 所(51156)
- 财(50942)
- 中心(48332)
- 研究所(46797)
- 江(45661)
- 范(42396)
- 师范(42101)
- 财经(40992)
- 北京(40718)
- 州(38550)
- 经(37384)
- 院(36902)
- 经济管理(34636)
- 经济学(34339)
- 基金
- 项目(217483)
- 科学(170368)
- 研究(161617)
- 基金(156395)
- 家(135620)
- 国家(134368)
- 科学基金(115352)
- 社会(101039)
- 社会科(95140)
- 社会科学(95114)
- 省(85915)
- 基金项目(84934)
- 自然(74472)
- 自然科(72609)
- 自然科学(72591)
- 教育(71802)
- 划(71342)
- 自然科学基金(71246)
- 编号(68480)
- 资助(62380)
- 成果(54415)
- 重点(47728)
- 发(47596)
- 部(47392)
- 课题(45412)
- 创(44632)
- 创新(41503)
- 科研(40847)
- 国家社会(40759)
- 教育部(40013)
- 期刊
- 济(139353)
- 经济(139353)
- 研究(87340)
- 农(71284)
- 中国(62174)
- 学报(50104)
- 农业(48593)
- 科学(47297)
- 管理(39770)
- 大学(38590)
- 学学(36484)
- 财(35773)
- 教育(32642)
- 业经(29048)
- 融(26194)
- 金融(26194)
- 技术(25784)
- 业(22315)
- 问题(19949)
- 经济研究(18574)
- 财经(18354)
- 版(17260)
- 图书(16776)
- 资源(16715)
- 科技(15705)
- 农业经济(15503)
- 经(15495)
- 农村(15253)
- 村(15253)
- 理论(14853)
共检索到4490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华
依据农户抽样调查数据,运用逻辑回归模型,对特大城市郊区农村劳动力迁移决策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丹 任远 戴严科
本文研究农地流转及其制度安排对于中国农村劳动力乡城迁移意愿的影响,分别选取"是否打算外出务工"和"是否想获得城市户籍"来衡量农村劳动力的乡城迁移意愿。研究发现,农地流转会影响农村劳动力的乡城转移意愿,但对不同群体和不同乡城迁移意愿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农地流转的制度安排会影响农村劳动力不同的乡城迁移意愿;农地的保障性功能对劳动力迁移意愿的影响依然存在,但由于缺乏完整的退出权,农地流转的财产性功能对长期迁移意愿表现出显著的负向影响。基于上述研究,本文从统筹城乡发展的视角对中国当前农地流转提出相关思考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地流转 乡城迁移 迁移意愿 城镇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丹 任远 戴严科
本文研究农地流转及其制度安排对于中国农村劳动力乡城迁移意愿的影响,分别选取"是否打算外出务工"和"是否想获得城市户籍"来衡量农村劳动力的乡城迁移意愿。研究发现,农地流转会影响农村劳动力的乡城转移意愿,但对不同群体和不同乡城迁移意愿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农地流转的制度安排会影响农村劳动力不同的乡城迁移意愿;农地的保障性功能对劳动力迁移意愿的影响依然存在,但由于缺乏完整的退出权,农地流转的财产性功能对长期迁移意愿表现出显著的负向影响。基于上述研究,本文从统筹城乡发展的视角对中国当前农地流转提出相关思考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地流转 乡城迁移 迁移意愿 城镇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华欣
上海郊区农村劳动力的非农转移,在江南一带有普遍性和典型性。长期以来,单一封闭的农业格局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使上海郊区这个历来盛名的渔米之乡也难以承受人口迅速增长的负担。近十年来,由于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才开始使上海郊区农村经济增添了生机。其主要标志之一,就是大批过剩的农业劳动力向非农部门的转移,农村综合经济得到充分发展。据统计,1987年上海郊区农村劳动力总量为259.86万人,从事大农业的劳动力为87.1万人,仅占33.5%(其中种植业77.2万人,占29.7%),而非农劳动力已达172.76万人,占66.48%(其中乡镇企业124.05万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侯红娅 杨晶 李子奈
以对农村已转移劳动力的调查资料为基础,对就地转移劳动力和异地转移劳动力的迁移意愿进行了统计分析,建立了关于农村劳动力迁移意愿的排序多元离散选择模型。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个人特征和城市化迁移意愿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揭示出影响当前农村劳动力迁移意愿与迁移决策的人口特征因素,据此提出了一些有关政策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强 刘洪银
以北京市郊区为例,分析了都市郊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进入"转移后"新阶段的特点,提出这一阶段政策的着力点应是推进就业及社会服务方面的城乡一体化,为城乡劳动力提供均等的以住房福利和社会保障为主要内容的公共福利与服务,巩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成果。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亚慧
相对于农村,城市具有人力资本集聚效应,动态化、多样化的城市环境为同样天赋的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也提供了更为有效的人力资本投资激励机制。改革开放始于农村,最大的受益者却并非农村,由于升学和劳动力转移就业等形式造成的人力资本乡城流动,对城市的外溢性明显大于对农村的内溢性,造成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本贫困的恶性循环",既"农村低收入——城乡差距——人力资本乡城流动——农村低人力资本形成—农村更低收入"。本文以人力资本乡城流动为背景,以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为例研究人力资本乡城流动后的补偿机制建设,以求获得乡城共同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宝丽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宋咪咪 植汉娴 骆家键 李静
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意愿较为强烈,但两级分化也比较明显。年龄较小且文化水平相对较高的劳动者转移意愿比较强烈,而年龄较大且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劳动者转移意愿较为微弱。生活成本、户籍制度、技术水平和恋乡情结是其转移的主要障碍。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农村劳动力 转移意愿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志岭
本文采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收入分配课题组2002年城镇暂住户调查数据,对农村迁移劳动力性别间工资收入差异进行了分解。Brown分解结果表明,农村迁移劳动力性别间的工资收入差异80.7%归结为歧视等不可解释部分;剩余的19.3%是由人力资本禀赋差异所引起的。这表明要有效缩小农村迁移劳动力性别间工资收入差异,除了采取有力措施消除市场中的性别歧视外,提高农村妇女受教育程度也很重要。与城镇居民性别间工资差异研究成果进行对比表明市场化加重了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歧视程度。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周春芳
本文基于苏南地区农户问卷调查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影响农村劳动力迁居意愿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具有不同个人特征和家庭特征的农村劳动力迁移意愿有所不同。应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给予农民充分的自由迁徙的机会和权利,以推进我国的城镇化进程。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迁居意愿 影响因素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叶敬忠 王维
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四十年的快速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出现了规模庞大的乡城流动人口和农村留守人口群体。本文将"流动"和"留守"置于全球新自由主义发展和农村商品化进程的背景之下,追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这两大农村人口群体的历史变迁与发展现状,并探讨其形成的原因、影响以及未来的发展展望。本文认为,"流动"和"留守"两大人口群体的出现是社会整体以经济增长为主导目标、城市偏向的发展模式的必然结果。农村"流动"和"留守"群体共同为中国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也为此付出了代价。流动和留守人口问题的根本性化解,有赖于一个城乡协同、权利平等、和谐交融,且以"人"的福祉为终极关怀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
劳动力流动 留守人口 发展模式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媛媛 卢道典 陆嘉
文章利用文献梳理、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以溪头村为典型案例展开大都市郊区乡村旅游发展的实证研究。溪头村旅游起源于"驴友"自发组织的"影古线"徒步游,游客数量日益增加,带动了乡村发展。当前,溪头村也正面临乡村公共设施不足、服务层次偏低、旅游产品特色不明显、旅游监管体制机制滞后、乡村传统文化景观风貌受到冲击等突出问题。在国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建议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进步与思维变换,通过转变发展模式、完善服务设施、整合区域资源、科学编制规划、创新体制机制等措施,推动溪头村旅游业发展的转型与升级。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金塘
近年来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有关的文章和论述不胜枚举,但大多数文章侧重于定性地探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类型、特征和在一些简单假设下,对其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对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缺乏系统的定量的分析。本文试图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考虑影响劳动力转移的各种因素,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仿真模型,研究了三种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卫 张宗益 徐开龙
劳动力迁移对收入分配影响的实证研究,可以度量我国劳动力迁移对收入水平提高程度和收入分配不均等程度,证实劳动力迁移可以大大提高迁移劳动力的收入水平,对于缩小地区、城乡之间以及不同人口特征的收入分配差距具有积极作用,稳定有序的劳动力迁移对于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关键词:
劳动力 迁移 收入分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